【節錄自《#碌葛男人嫁得過》by #賭Sir — 撰於2018年 】
《有大學讀 唔通唔讀?》
賭Sir我真係阿Sir嚟,我教數學補習。每年中六放榜,都有學生好頻能,分數中中庭庭,高不成低不就,究竟讀大學?抑或搵工?賭Sir我又要化身顧問。
「夠分梗係讀啦!唔夠咪搵工囉!」有啲社會碌葛係完全唔理解仔女嘅人生交岔點喺邊,深信學歷高前途好。
伯母,今時唔同往日啦!喺香港地,唔夠分都有得讀,夠分唔讀亦無妨。
點解唔夠分都可以讀呢?因為有樣嘢叫副學士,即係未算學士,但可以讀住一兩年先,成績優異就可以駁返上大學,真係讀學士。
夠分又點解唔讀,要走去搵錢呢?因為學歷膨脹,沙紙唔值錢,以前大學生吃香,源於物以罕為貴,依家周街都大學生。莫講話學士啦,博士都大把!
新一代人,有新嘅顧慮:「媽咪媽咪,學歷高係咪真係前途好?大學係咪真係值得讀?」
嗱!【讀大學】嘅優勢、【唔讀大學】嘅劣勢,唔使我講你都知。以下嘅篇幅我會反過嚟講下【讀大學】嘅劣勢,以及【唔讀大學】嘅優勢,計吓條數,將現實世界嘅真象,客觀而全面咁分析出嚟。
【讀大學嘅劣勢】
若然不幸入到大學,每年學費$4萬,四年制順利畢業盛惠$16萬,榮升債仔。萬萬聲,仲以為打麻雀。
打咁多萬子,贏到啲咩呢?贏到張沙紙,成為大學畢業生,好嘢!
根據香港政府2018年嘅統計數字,全港720萬當中,有120萬人係學士或以上,即係每6個就有1個。
每6個人就有1張嘅紙,有咩咁值得別人優待?真係值得花16萬去成為骰仔6面之中嘅其中1面?
以前矜貴唔代表永遠矜貴,用以前嘅價值衡量依家嘅嘢,只有社會碌葛先會咁碌葛。思捷環球2007年股價$133,依家值$2.1。你依家係咪肯用$133去買?社會碌葛就係肯。
【唔讀大學嘅優勢】
若然醒目唔讀大學,首先梗係慳返$16萬嘅學費先啦!
唔好話我市儈,呢筆數都唔少嘢。2016年香港嘅大學畢業生月入中位數只係得$13883(仲未折算返通脹,都竟然仲低過廿年前1996年嘅$15404!)中位數嘅意思即係月入$13883已經搵得多過一半嘅大學畢業生。將月薪乘返12,計返年薪,恰好就係$16萬幾。
慳返$16萬,等同於你有條大學畢業嘅奴隸,每日返工忽必烈打仔--大汗疊細汗,捱曬騾仔,每個月頭畀曬成份糧你,全數進貢,十十奉獻,磅水磅足12個月,爽唔爽?
慳返筆學費都事小,慳返4年時間事大!
早4年投身社會,了解社會運作,發展學術以外嘅一技之長,見識世面,擴展人脈,甚至搞下生意等等,讀一世書都學唔到。就算唔講呢啲虛無縹緲嘅優勢,我就繼續實實在在咁講返嗰$16萬學費。
$16萬學費,配合投資,4年可以變成幾多?
以下會用 #社會精英 一致睇好嘅 #比特幣(#Bitcoin)換算一下。公道起見,我當喺首次泡沫嘅高位買入,再喺最近中美貿易戰谷底微彈嘅價位賣出,折算返盈利率。
2011年7月,比特幣經歷首次泡沫,由幾蚊美金升到$31美金;
2018年7月,比特幣經歷巨型泡沫,由萬三蚊美金,跌返落$6387美元。
經歷7年,比特幣總共升咗【6387 ÷ 31 = 206倍】;
換算返每年平均升幅【206^(1/7) = 2.14倍】。
$16萬投資比特幣,4年後變成【$16萬 × 2.14 × 2.14 × 2.14 × 2.14 = $336萬】。
一般大學畢業生要幾耐先儲到$336萬?$16萬,提早4年投資,複式計算嘅力量好大!
【一個重要的反駁】
「賭Sir,估唔到你咁市儈囉!讀書求知識、造學問嘅嘢,邊有得用嗰幾百萬臭錢去衡量架?」呢個問題係社會碌葛嘅最後一道防線,我依家就刺穿埋佢!
大學生走堂如食菜,圖書館亦可以唔入,書都唔使鋤。閒時做功課,參考師兄師姐以前嘅答案,俗稱爬Source。想考試過骨,刨下教授上堂嘅PowerPoint,背下啲Past Paper答案,搞掂。
當然,又唔可以怪曬大學生,事關好多大學教授都教得好Hea,棟篤企喺度照讀PowerPoint飛Slide,又怕出卷太難,學生會畀負評,影響續約,功課考試都唔敢大改。
以上純粹個人偏見,但讀過大學嘅讀者相信都心照,似返個讀書人嘅同學,真係佔大多數?
最終,有心讀書嘅,都係靠自己去圖書館或者上網研習,所以,係唔係大學生根本影響唔大,升唔到大學嘅,同樣可以去圖書館,或者上網自學任何知識。
終極反問:其實大學嘅課堂絕大部份都歡迎旁聽,劍橋哈佛牛津嘅完整課堂甚至可以喺網上睇,若然一心求知識、造學問嘅,使乜讀大學?隨時可以上,仲要慳返筆學費,點解唔咁求知?因為無沙紙。
不認不認還須認,社會碌葛讀大學,最主要就係買沙紙,造學問只係可有可無、隨緣不強求嘅副產品。
【公道比較】
換言之,讀大學唔一定有知識。同樣地,讀大學雖然唔可以全職返工,但亦可以兼職,唔一定無工作經驗同人脈。要計算大學抵唔抵讀,應該咁樣分析:
※【讀大學】 = +沙紙 + 4年兼職 - $16萬學費 - 4年時間
【唔讀大學】 = +4年全職
社會碌葛決定讀大學,只會諗:有咗張沙紙,$16萬學費畢業後總會賺得返。但事實上,應該係咁比較:
【讀大學】 - 【唔讀大學】
= ( + 沙紙 + 4年兼職 - $16萬學費 - 4年時間 ) - ( + 4年全職)
= +沙紙 - $16萬學費 - 4年時間 - 4年全職與兼職的差額
要得到一張大學沙紙,除咗要付出$16萬嘅金錢成本,仲要付出4年嘅時間成本,以及4年全職而唔係兼職嘅工資差額(以及經驗),即係機會成本。
若然利用傳統經濟學嘅思維,夾硬將時間成本同機會成本變曬做金錢去衡量的話……
首先,4年時間,可以將$16萬投資滾大,就算唔夠眼光投資比特幣(變$336萬)而只係保守地投資「終極大籃籌」港鐵股票:
2000年11蚊,2018年44蚊,18年升咗4倍,平均每年升咗【4^(1÷8) = 1.08倍】
即係平均每年升8%,仲未計股息。
$16萬投資港鐵,4年後變成【$16萬 × 1.08^4 = $22萬】
至於全職同兼職嘅工資差距,我攞個大概:全職每月萬幾,兼職每月幾千,就當差距$1萬,日積月累4年已經$48萬。
(你可能反駁:兼職未必每月得幾千,筆者未畢業亦每 月幾皮,超過港人月入中位數,但記住我計嘅係差額,就算兼職月入唔只幾千,全職一定搵得更多,當差額$1萬唔過份。)
換句話講,保守估計,讀大學嘅成本(機會成本)至少都應該係:
(學費 + 投資機會) + 全職/兼職差額
= $22萬 + $48萬
= $70萬
總結一句:若然你認為大學畢業生嘅身份,可以為你至少賺多$70萬,又或者你主觀地認為張沙紙可以為你帶嚟價值超過$70萬嘅成功感、滿足感、諸如此類,大學絕對讀得過。
查實上述嘅道理,一字咁淺,好難唔明,甚至直頭係老生常談,唔少人都討論過。究竟社會碌葛係憑咩妙計去守住自己個腦,過濾啲道理呢?我教大家兩招:
假設上述嘅道理,係一個無讀大學嘅人話你知,你咁應對:
【唓!你讀唔到大學之嘛!梗係咁講啦!】
假設上述嘅道理,係一個大學畢業嘅人話你知,你咁應對:
【唓!咁你又讀?自己享受完就講風涼話!】
用呢個邏輯,無論邊個講道理,都可以左耳入右耳出,堅守社會碌葛之位。
講開又講,呢一招更可以進一步推而廣之,應用喺任何道理。當成功人士分享成功之道嘅時候……
假設講嘅人尚未成功,你咁應對:
【唓!係得嘅,又唔見你成功?】
假設講嘅人已經成功,你咁應對:
【唓!你都成功咗,講乜都得啦!】
做社會碌葛一定要識呢招殺手鐧,否則呢個世界古往今來咁多至理名言,好容易變醒目。智慧係返唔到轉頭,當一個人叻咗,就蠢唔返。睇路啊!
#有趣統計:
蓋洛普於2013年的《內部高等院校首席學術人員調查報告》指出96%高等院校首席學術人員評價自己的大學院校課程,能好好準備畢業生,進入職場工作。但報告同時指出,只有14%大學畢業生認為,自己在大學所學的,能幫助自己在工作中應用。更嚴重的是,只有11%僱主認為,大學所培訓大學生的技能及知識,能幫助他們的業務發展。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