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代女「人」交流|May/劉雨涵講座回顧】
「我好像是一個社會的革命者。」
Mayfit創辦人劉雨涵、知名健身網紅在【跨世代女「人」交流】講座中這樣提到。曾經,作為台大人類學的學生May卻覺得人類學好遙遠,文本中觀察的異文化都看似脫離我們的生活。但隨著浸潤修習不同的課程,May開始感覺到文化的範疇十分廣泛。尤其在「民族誌寫作」課堂後,May在大二就開始運用自己和外籍生的相熟,觀察他們不同的生活風格,並加入到自己的寫作之中。在那一刻開始,May意識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人類學,人類學其實就在自己身邊。
在成為健身kol前,May的家庭也抱持較為保守的態度,認為女性讀到高學歷反而可能變成結婚生子的阻礙。高中和大學生活的巨大落差,加上科系中沒有人分享對健身的熱情,May曾經感到無比孤單,只能透過ig作為一個自我展現的小舞台,連結更廣泛的社群。
原本只是藉由社群網路尋找志同道合的傾訴對象,May在畢業後也考慮過接手家業,抑或出國進修研究所,在遠赴柬埔寨實習後,意識到製造業無法發揮原本的熱情,才回頭成為全職創作者。
所以,May創作的根基從來就不是金錢,甚至一開始有廠商合作時都十分抗拒,擔心粉絲的眼光和內容的變質,但吸收《第四消費時代》書中所謂「當物質已經過度豐饒,大眾反而需要一個代表性的人物,形塑購物模式」,May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共享經濟的形式,將我們的物質進行重新的分配。
同理,當自己出於一顆分享的熱誠之心,業配其實也是一種分享。昭示著所以現在的消費思維已經和過往有很大的不同。
【在社群經營中尋找社群歸屬感】
「instagram改變了我的人生」
IG平台上的形象展演,搭配上指導教授建議下開始的1990年代的網路社群研究,May發現——網紅打破了傳統上對下的資訊傳播,甚至沒有任何的門檻,透過一段照片、影片,可以影響到大量受眾,甚至爭取和其他大平台平等洽談合作的機會。
同時,may也不諱言,Ig符合行動裝置的設計,也使虛擬的社群交往無孔不入的侵入我們的生活。
在幾乎無所不在的行動裝置下,ig的舞台又有更多的展演空間,濾鏡的內建、相似的風格等,這個社群已然脫離以往奠基於親友的連結方式,儘管帶來無遠弗屆的影響,但九宮格下的自己也開始變得模糊。
每個人畢竟都會有對自己不自信,或者因為他人的言論而質疑自己的時段。但May在對自我身分的不斷摸索中,學會藉由回到身體,單純健身、調整飲食,感覺自己在過程中的快樂,學會與現在的自己對話共存。
在過程中,May也不斷思考什麼是女性的新身份,並希望可以引領更多女性勇敢展現自己。
正如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不斷自問「人類學家還可以是什麼?」,May也不斷思考「網紅還可以做到什麼?」,思考哪些東西是自己應該捍衛的堅持?
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研究對象和深耕領域,遑論面對的是你自己的身體和價值。
所以,當別人用自身的框架和理解質疑時,也不妨用自身的框架回應對方。
【探詢女性新的身份認同】
「如果自己不覺得自己值得這份美麗和自信,即使是單一標準的美,都會被流言蜚語輕易擊潰。」
Ig起源於歐美,所以不少人會追求健身的美麗;但台灣女性比起地域差異,更像是時態的變遷。
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審美也會逐漸改變。美到底是什麼樣子?東西方和時代都會不一樣,但沒有一個特定的模樣是不得不去追求的。
對May而言,美不一定單純是外在,而該要對其所展現的美抱有自信,並進而去認可自己。
獲取證照、展現出讓人瞠目結舌的表現(引體向上、肌肉量等等),May認為將外界的酸言酸語轉化為女力前進的動力,並在領域中成為佼佼者,可以更有力量的抵抗外界的攻擊!
因為跟外界的互動,並非去服膺外界的主流,更重要的是照顧在生活在社會中的自己、保守本心。
【人類學讓May回到自己】
在我們的線上展覽中,May寫下「透過補足身體所需營養,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 享受美味的食物,讓生活充滿愉悅與幸福感」。
人類學帶給May的是在外界的追求下,焦慮和不安都能以同理、關懷的視野,思考如何多感受自己的身體,以人為本去關切自己。
May讓我們看到,儘管網路的比較讓人動搖,擁有打磨過的信心和堅定的內心,反而可以藉由網路打破距離的藩籬,成為影響力者。
藉由革命的過程,去影響到別人。
【展覽持續開放中】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青春,壯遊!:翻轉人生的夏日小旅行」新書介紹 專訪: 史琬晴(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 劉錦宜(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內容簡介: 啟發人生的夏日探索旅程 .在雲霧繚繞的秀逸山間,都會男孩陳克威展開許多命中的第一次:一個都市聳第一次到部落、第一次在四處果園農...
文化大學有哪些科系 在 李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講課】跨境人生:國際事務實務工作與外語學習經驗分享
在關心防疫的同時,昨天(5/13)我也受邀到國立海洋大學馬祖校區,擔任客座講者,跟同學們進行分享。👐
海大校本部在基隆,馬祖校區成立不久,有三個科系的學生,在大學二年級時,花一年的時間在位於北竿鄉板里村的馬祖校區上課。除了學業,也讓學生有機會瞭解馬祖在地特色。
我在講座中談到,雖然現在疫情對國際交流產生阻礙,但是長期而言,仍然希望大家持續培養國際視野與興趣。
我在講座中分享的經歷,包括出國留學與田野調查的經驗、外交實務與辦理國際會議的過程、跟隨訪團出國推動國際交流的工作、對於推動馬祖國際接軌的想法......等等議題。
所謂「國民外交」代表外交不是外交官的專利,而是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專業專長(例如這班同學所學習的:海洋生技),增進台灣跟國際社會的友誼。
讓國際社會認識台灣,絕不能僅限於台北,畢竟任何國家都有不同區域的豐富特色與差異。展現多元在地特色,才能讓地方與國際連結。
講座中,我也邀請同學思考一些問題:
🌏 你有沒有特別喜愛的地理區域或國家?東南亞?歐洲?拉美?非洲?
🌏 為了深入認識這個區域,你願意付出哪些努力、閱讀哪些書籍、學習哪些語言、身體力行參加哪些活動?
🌏 增進台灣國際交流,從你自己的專業出發,可以認識那些朋友?
🌏 馬祖給你哪些獨特的知識與養分?
🌏 參與馬祖在地公共事務或文化活動,給你什麼心得,可以跟國際友人分享?
🙏🙏🙏感謝海大老師邀請,希望為同學們對未來職涯有更多想像與可能性,每個人都能從自己身邊出發,對國際交流盡一份心力,甚至讓國際友人更瞭解馬祖與各離島的豐富多樣性。
#跨境人生
#跨文化交流值得一輩子努力
文化大學有哪些科系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父母、祖父母、師長、學校教練,都可以成為男孩生命中的貴人——
幫助敏感的小男生指認情緒訊號,並協助壓抑的大男生正確處理情緒。
【1-3歲男孩/指認自身情緒】
當學步兒生氣亂丟東西,父母就這樣回應:「你可以生氣,但不能亂丟東西喔。」幫男孩指出他的情緒,並教他怎麼表達:「你可以告訴我你森七七喔。」但首先,父母要幫助孩子「指認情緒」——生氣、開心、難過、害怕、失望等等。
【4-7歲男孩/談論自身感受】
這個階段的男孩較常被帶出門,與人互動。父母最好每天跟兒子做「談論感受」的練習,讓他們知道自己有情緒是正常的,而且自己的感受是重要的,不該被忽視。無論碰到什麼事,都可以問他:「對於……你有什麼感覺?」「你的感受是什麼?」
【8-11歲男孩/理解他人情緒】
這時期男孩發展出更高層次的認知能力,可理解他人的立場。要引導男孩理解自身情緒的複雜性,以及怎麼回應他人的情緒。可用第三人作為話題來對談,探索孩子的感受或反應。方法很簡單,詢問「假設發生了什麼,那誰誰誰會有什麼感受?」
【12-15歲男孩/性別意識形成】
這個階段,男孩通常會在他人面前隱藏自己的情緒和情感。青春期的男孩深受社會「性別角色」制約,父母應引導他們質疑和反思性別刻板印象。與孩子一起看電影、影集、動漫、電視節目,跟他討論:「你覺得在現實生活中,男生真的是那樣嗎?」
【16-18歲男孩/接軌成人世界】
這是男孩人生的轉捩點,就要邁入成年世界——對大學感到興奮,對當兵感到不安,對考不上理想科系感到挫折。不論發生什麼,重要的是幫他指認情緒:「對於……你有什麼感受?」此一時期,只要「保持溝通管道暢通」就夠了。大男孩若知道自己能隨時與父母或師長暢談任何人生大小事,他們絕對會滿心感激。
摘錄自《#男孩情緒教養》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的贈書直播,談到靜心冥想,能陪伴自己的情緒。其實坊間也有類似的方式,幫助男孩面對自己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990344057853498
我猜,這張圖不只可以拿來思考男孩,對女性也會有些助益。情緒管理能力,也是心理韌性的核心構成。
祝願您,懂得表達生氣,也能理解他人的情緒!
... ... ... ... ... ... ... ... ... ... ... ... ... ... ...
【文/ 瑪麗・寶絲林區】
教導與學習健康的表達憤怒
憤怒是個訊號,訴說某種心理層面或具體的威脅迫在眉睫,這個威脅也許是真的,也許只是主觀感受,但恐懼往往是憤怒底下的主要本質。這股恐懼,啟動體內「打或逃」的生化反應,但男孩卻進退兩難,若他們已自認是力量客體,就不能感到被威脅……不能感到害怕(「無懼」標誌再度飛揚)。仔細想想,這是非人性的困境……面臨威脅,卻不准感到恐懼。某個程度上我認為,這種斷離(disconnection)造成恐懼、憤怒、攻擊的整個循環。
■ 打破「恐懼→憤怒→攻擊」循環
雖說人會因各種原因生氣,像是受挫、太累、嫉妒等等,我從許多男孩的氣惱中卻看到一種慣性,一種由未被處理的恐懼、被放大的怒意、攻擊性的行為形成的循環,一種男孩跟他人不斷產生的循環,我稱之為恐懼→憤怒→攻擊循環,看來是男孩生理和文化制約(要成為力量客體)衝擊所導致。無論在任何年紀,人體對恐懼的反應都相當可預期,憤怒就在其中。從這角度觀之,憤怒其實是一種自我防衛,保護我們免受真實或想像的威脅。
大部分情況下,男孩並不需要捍衛生命,不需要腎上腺素貫穿全身,衝動到使他們能留在原地(愚蠢地)跟張著血盆大口的老虎對幹,或(比較聰明地)轉身逃跑。男孩在大部分的情況只需應付心理上的威脅,但如果他們不被准許感到恐懼,之後又如何意識危機已然解除?
■ 中斷循環
了解是什麼啟動憤怒,你就知道可從這個「恐懼→憤怒→攻擊」週期的何處切入;至於先從哪裡切入,我認為那不重要。如你所見,任一切入點都有機會造成改變。若要完全避免攻擊產生,一警覺到恐懼感便即切入,那是打斷這個循環第一個時機。舉例來說,當一個男孩留意到自己遭受貶抑或心理上的威脅,他可以判斷(如果他重新審視局勢)狀況實非如此,他可以自我對話,告訴自己並沒有受到威脅,他很安全,不需要升起攻擊性。
或者,即便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恐懼也無法按捺怒意,在他體認自己發火了或升起攻擊欲望的數秒之後,又是打破循環的時機。若他重新審視那攻擊欲望,知道自己並不想傷害誰,即可選擇走開,無須動手(同理心絕對有助於男孩打破這種循環)。
整個過程中要能隨時打破此循環,男孩必須能體察自己在一種敵對狀況升起的感受。一旦意識自己心跳飛快或者臉上發熱,在採取任何行動前,他可以選擇走開平靜下來。清楚意識,認識憤怒造成的身體反應,有助於男孩穩住自己。若能留意身體這類重要信號,他們就有時間思考,而非根據直覺行動。
我們稱為憤怒的情緒,有許多相同的生理特性,而因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我們也可了解個人反應會有差異。因此,在共通的生理特性之外,憤怒也可表現出各種不同形式。
……
憤怒的生理機制
學者們為了解人體在感到憤怒時有哪些反應,做了不少研究。腎上腺素顯然在其中扮演重要推手,或者,就像卡蘿.塔芙瑞斯(Carol Tavris)於《憤怒:遭曲解的情緒》(Anger: The Misunderstood Emotion)中形容的,腎上腺素是「怒火的燃油」。它跟去甲腎上腺素並肩,告訴我們要打還是逃,兩者似乎也跟憤怒恐懼之感有關。這兩種荷爾蒙似乎功能類似,只是數量有差,各自影響不同的大腦─情緒─行為迴路。
自主神經系統與腎上腺素和內分泌系統的溝通,主要憑藉這些荷爾蒙與其他壓力荷爾蒙。想了解更多情緒生理構造,請見第一章或找一本好的解剖學或生理學教科書來了解。大腦每個部分幾乎都控制很多行為;行為的產生,是靠著許多荷爾蒙跟神經傳導物質合作。以憤怒及恐懼之情而言,確實如此。
■ 憤怒的感覺不等於憤怒之情
如上所言,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應該頗影響憤怒的感覺。若大量分泌,可能引發這些徵候:心搏快速,胃中翻攪,胸口或臉龐發熱,小腿肚或二頭肌緊張。這些激素由腎上腺釋出,由大腦指揮它們「告訴」身體做好準備。然而,這種憤怒的感覺,並不等於憤怒之情。
實驗室研究顯示,一個人即便注射腎上腺素,也不見得會感到憤怒,但會有生氣的生理感受(亦即心血管變化)。換言之,僅憑生理上的改變,憤怒的感覺不會變成憤怒情緒。若把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其他功能也考慮進來,更可以理解憤怒之感與憤怒之情的區別;開心、嫉妒、焦慮、興奮等情緒,應該也受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影響。
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是人體對緊張的部分反應,例如:疼痛、運動、藥物刺激(咖啡因、酒精、非法或處方藥物),及有威脅性的壓力源(受到喝斥、要演說、跑接力賽跑最後一棒)。過於放鬆或無聊狀態,也可能釋出這兩種激素。身心自在專注時,釋出的量最低,因為身體無須進行化學制衡。感知威脅就不同了,恐懼與憤怒的情緒啟動會發生化學作用。所以說,你的認知讓你能區別憤怒的生理機制與情緒。
.
以上文字摘錄自
《#男孩情緒教養》
引導他好好說話,遠離恐懼、憤怒、攻擊行為
👉「大雁出版基地」官方蝦皮:https://bit.ly/2MnUqtd
👉博客來:https://bit.ly/3aUpISy
橡實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corn.international.publishing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文化大學有哪些科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青春,壯遊!:翻轉人生的夏日小旅行」新書介紹
專訪: 史琬晴(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
劉錦宜(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內容簡介:
啟發人生的夏日探索旅程
.在雲霧繚繞的秀逸山間,都會男孩陳克威展開許多命中的第一次:一個都市聳第一次到部落、第一次在四處果園農地的環境生活、拍第一支紀錄片、第一次得紀錄片獎、第一次發現自己可以拍紀錄片。
.抱著預設立場,盧業冠從屏東市區到了霧台,再往上抵達峻嶺傾斜、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佳暮。然而,進了部落不久,深受震撼,跟他們預想完全兩碼子事!
.課業名列前茅的王晴瑩在台南女中三年級選志願之際,立定讀醫方向後,她著手閱讀各種關於從醫的種種相關書籍,讀到徐超斌醫師撰寫的《守護4141個心跳》,如一道閃電擊中了她的心。
.改作無農藥種果樹,等待土壤變健康,要熬過前幾年幾無收成。他卻肯花整整六年的時間等待。縱使過了數年,李佳芸仍未忘記農夫昌輝說的,那片土地,是他的家,更是家族的根源,安身立命的所在,必須要好好的守護這塊地。
一個夏天的時間可以做什麼?想和更多的人一起互動學習,可以報名夏令營;想要實踐自己所學的專長,可能就要參加實習計畫;想要認識不同的世界,或許就安排一趟旅行吧!但如果貪心一點,想在14天內擁有前面說的全部收穫呢?
只有走進踏實又溫暖的土地,可以給你所有想要的!
本書訪談12位過去九年間參與蹲點的青年,訪談蹲點的經驗對他們後來參與社會、關懷土地的行動與思維帶來哪些改變與影響。從過去(蹲點紀錄)、現在(目前所從事的事物、參與的行動)、未來(對土地的願景、嚮往),勾勒出蹲點行動在年輕世代創造的新價值。
關於【蹲點‧台灣】
中華電信基金會於2009年起推動「蹲點‧台灣」計畫,讓青年有機會走出舒適圈與土地連結,實踐所學為土地付出,從中也體驗到「教室外的課程」。同時,透過青年資源的導入,為社區帶來多元的服務,包括活動記錄、藝術彩繪、英文教學、電腦課程、皮影戲、數位行銷、靜態及動態影像創作、樂器教學、樂團指導、身體律動、社區環境美化、社區事務協助等,從多面向協助社區成長,為偏鄉社區帶來了新的刺激和啟發,為社區居民帶來新的視野和想像,也與外界世界接軌,以實際行動縮短城鄉落差。
「蹲點‧台灣」從開辦以來,至今已有全台40多校80多科系超過500位學生參與,每一年,青年們用擅長的文字與影像記錄能力,和熟悉的數位3C設備,從在地觀點為社區發聲,平衡城鄉認知。同時向社會大眾、青年學子提倡運用一己之力回饋社會、用影像留下台灣珍貴文化與真摯人情之蹲點精神,也為自己的人生視野開拓更溫暖的角度。
作者簡介:
古碧玲
現任《上下游》副刊總編輯、臺灣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並展開食物農業、土地議題、弱勢關懷題材的書寫。
曾任職於多家媒體與NGO。
高世威
中華電信基金會 副執行長
張嘉芳
中華電信基金會 經理
林佳儀
「蹲點‧臺灣」專案負責人
策畫簡介:中華電信基金會
中華電信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2月,從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出發,透過長期耕耘將我們的核心理念落實到社區及部落、城市邊陲、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以基金會做為資源連結的平台,將所有「善」的事物加以重整編排,分享至有需求的據點,成為支持在地勇往直前的力量。身世》、《異質的存在》、《天藏機鋒─雨花石》、《文學帶路遊舊城》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