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是個風起雲湧的時代。
訴求獨立民主化的《布拉格之春》、以及馬丁路德金恩掀起的追求平等權利《民權運動》,這些運動如同火種,在世界各地燃起,接著迅速蔓延。
已經步入世界的日本,想當然爾,也受到這樣的風氣也吹拂著。
從反對美日安保運動、因大學制度腐壞而產生的質疑到全共鬥,那個時代的日本年輕人們,信仰著理想與抱負,以期實現他們所追求的成功。而上街遊行、佔領大學,便是他們用行動來向全日本說明,「他們的意志」。
眾聲喧嘩中,時間的腳步走到了1969年,這個日本學運最為「熱鬧」的巔峰時刻,在經歷安田講堂攻防戰的失利後,東大全共鬥於5月13日這天,和當代文壇巨匠、時常針砭時事的三島由紀夫,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對決」。
自詡進步改革的全共鬥,以及被視為擁抱右派、保守思維的三島由紀夫,這場「世紀辯論」未演先轟動。彼時,所有人都抱著不安卻又期待的心情,關注東大駒場900號教室的發展,會帶領著日本走向什麼樣的未來。
而事實是,在這場三島由紀夫以一人之姿,對上約莫千位東大全共鬥成員的辯論會裡,沒有發生任何流血衝突,有的只是慷慨激昂的對談,以及無數次哲學的交鋒與思辨。即便不是所有在場的全共鬥成員,或是關注這場辯論發展的人,都接受三島的言論,但這場辯論卻是以理性、冷靜的態度,交換了彼此的想法。
日本的未來該何去何從?這個大哉問,使得他們如同木富末年的各路志士,站在在歷史的簾幕前各有盤算,卻莫衷一是。只能埋著頭往前衝,不管是對是錯,卻已在歷史上刻下了印記。
只不過,即便如此的精采,在這場世紀辯論後,終究等到的卻不是更高程度的思想道路,一切只停留在那一日,那個驚心動魄的900號教室之中。
雙方,終究還是走上了救國的陌路。
隨著運動更加激進化,學運內部逐漸分裂,甚至成為了滋養日本赤軍的養分,信仰暴力革命的日本赤軍終究成為了日本歷史上疼痛而不堪的一個章節,也使得日本對於社會運動趨於冷感,關上了「以體制外改革日本社會」這一條路的大門;另一方面,三島由紀夫在1970年帶領4位盾之會的成員,以挾持軍方的方式要求改變俗稱「不戰憲法」的憲法第九條,最終在失敗之後,選擇了自我了結。
同樣都是抱持著「救國想法」的兩群人,迎來了令人不勝唏噓的結局。而那場在900號教室的對決,卻也成為改變日本的運動裡,最後的光輝,以及未盡之境。
五十多年後來看這場辯論,或者說是看當時的日本社會運動,都是有著濃厚的「拯救日本」的愛國思想。如果就這種層面來說,三島和全共鬥的理念相近。
對於生於戰前、成長於戰時並經歷戰敗的三島來說,當時的日本體制讓他產生矛盾且不適應。他批判受制於美國的日本政府,認為當時的日本已經喪失「傳統美德」,同時他也對帝國主義反感。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接受全共鬥的邀請,或許他想要見識一下,這些高舉改革大旗的學生們,究竟抱持著甚麼樣的想法。而經過數小時的辯論,或許結論上來說,這場辯論並沒有任何結果,但三島自卻已感到滿足,於此同時,全共鬥的部份人人或許也都有感悟了三島的志向,或是說三島的結局。
三島在辯論會上說過,體制外的殺人是犯法的,而自己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會在被逮捕前毫不猶豫的自我了斷。
當時擔任辯論會司儀的木村修,在聽到這件事之後,則是感嘆並有很長一段時間思考:「我的人生究竟在做甚麼呢?」
木村說,「三島是個很有魅力的人,談吐之間也都沒有任何一字一句的粗話」。或許在那時候,木村就被他影響,以至於會後他曾致電給三島時,收到他:「要不要加入盾之會(三島由紀夫的私人武裝團體)」的邀約。
當時木村選擇用一種拐彎抹角的方式回答,而沒不是直接拒絕。
在辯論會裡屢屢對三島的言論感到不以為然的芥正彥,卻也認為三島是個有想法的人。即便一生都不認同他的思想,卻能夠在立場極端的情況下,用最理性的態度與彼此交鋒,這是只有跟全共鬥有著共同敵人的三島才能做到。
最終,全共鬥的行動仍以失敗告終,但對曾是一員的他們,不論是木村或是芥而言,卻不一定這麼認為。
前成員橋爪大三郎曾說:「運動都會有結束的一天,而重要的是在那之後的人們要走向什麼道路?」對於這個問題,木村認為,在社會浪潮之下,是那個當下大家覺得最好的選擇罷了。或許半世紀後回頭看,他無法得出他的青年人生,究竟在做什麼,但他並不後經歷了那段時間。
芥同樣保持著跟半世紀以前一樣的態度,全共鬥的失敗雖然是世人認為的失敗,但在他的心裡面,可從來沒有存在「失敗」這個字眼。
不過他也坦言,「那應該是最後一個言語還有力量的時代。」
回到半世紀以前,三島由紀夫在離開900號教室的時候說到:「我依然相信你們的熱情。」
立場不同,但都是為了這個國家更好,都希望彼此可以用各自的方式,來改變現狀。
三島由紀夫並不認為自己可以真的改變全共鬥的人們,但他相信想法會藉著言語會傳達出去;他也相信,眼前這些跟他不同立場的學生們,在未來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讓這個國家有所改變。
這是半世紀前,他在東大駒場900號教室留下的話語。
也是那個時代,充滿抗爭的日本、言語還有力量的日本,所留下的最後希望。
同時,也是在半世紀後的現在、在這個充滿對立的時代,理應被記住的光輝。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 天馬行空 代理,現正熱映中
文壇巨匠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5 才子(2)黃霑
2021.3.4 正月廿一 陰濕
在大學年代,有幸成為黃霑先生最後一批學生。為期八堂的創意課,沒有學分,上堂時間為晚上七點。多姿多采的大學生活再加上實在太夜,令課堂未至於座無虛席。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親自授課,多麼的千載難逢!現在回想起來,仍為自己當時有報名上課而感到無比驕傲。
霑叔傳授多套心法,將畢生絕學濃縮成為八堂精彩的課堂。除了口傳他崇尚的「吞卜」、「easy way out」、「煩事簡化」之外,他還鼓勵同學們每個星期交上功課,可以寫文章也可拍片,總之要保持創作、善用腦袋,令自由創作成為良好習慣。當年我和一班兄弟組成了一個小型製作單位,用DV攝錄機拍下十幾套「獨立短片」,包括:「檯底奇兵」、「夢魘」、「為你鍾情」等,再將作品燒錄成DVD,每星期都戰戰兢兢地呈交黃教授。別被作品名稱的趣味而欺騙到,其實我連自己拍乜都茫無頭緒,卻要辛苦他老人家每次觀看數十分鐘垃圾。但他從來都沒有看輕任何一份習作,每次都能給予細緻入微的意見,令同學們心存感激。
過了這麼久遠,至今還仍然記憶猶新的有兩樣。第一,是他整合再自創的「多角度思維」方式,提醒大家別 「以管窺天」。裡面的「加減乘除轉用時」絕對是真正落場做創作極之實用的心法,在此以個人理解用字和大家分享。「加」:加料、聯乘;「減」:減少累贅、減輕負擔、令事物更方便;「乘」:倍增、巨大化;「除」:分解、縮小;「轉」:頭尾前後反轉、先想結果、逆向思考;「用」:用途轉變;「時」:對明知發生過的事情改變觀點、『橋唔怕舊最緊要受』、及時創作等,最重要的是給予任何事情足夠時間。
第二,他有一段練習寫作的經歷,應該至少聽他講了不止一次,每次都講得眉飛色舞。話說他寫作初期非常崇拜一位香港本地文壇巨匠高雄先生,人稱「三蘇叔叔」。老先生出名寫字奇快,嫌原子筆太重只用筆芯,然後一手寫字、一手推紙,像衣車一般,寫一千字只需十五分鐘。黃霑老師知道如此高速的寫作之後,自己亦嘗試每次計時,怎料要寫一千字卻需要個半鐘頭。如是者日復日的不斷練習,過了大半年,一千字還是依舊需時至少九十分鐘。咬緊牙關每天不斷練習,終於突然某天完成寫作按停計時,只是四十五分鐘不到;不出一年時間,霑叔也能做出十五分鐘寫完一千字的速度。練成以後,他還調侃好友倪匡。誰知道衛斯理回家計時才發現速度更為驚人,一小時能寫出四千五百字!
這個故事能憾動我多年的原因是,黃霑作為文字功力極為深厚的巨人筆耕數十年,居然還能天外有天;口中崇尚簡便快捷的「醒目叻人」,竟然逼自己每天下苦功鍛練「強項」,相比之下,我還有不發奮的藉口嗎?天下武功,到頭來還不是要「練」。據知晚年與病魔搏鬥的他,還攻讀博士研究香港流行音樂,更留下《調景嶺風雲》的電影劇本概念等,創作從未間斷。我們偶爾還能從他的歌詞中得到安慰,我個人近來有這段:
『人生總有歡喜
難免亦常有淚』
#安早蓮娜歎杯茶
#銨珇
逢星期四出Post
黃霑 Wong Jim
P.S. 霑叔著作《不文集》裡,
『為真小人爭取社會地位,不讓偽君子們霸佔全世界』被黃子華在他最後的棟篤笑中引用了。
下個星期《才子(3)》我們談談「子華神」。
文壇巨匠 在 Global Mall 環球新北中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村上迷注意!■ 文壇巨匠村上春樹UT正式登場👉http://s.uniqlo.com/2Oh2mOc
村上春樹日常卻獨特的文字,總能道出許多人的憂愁與無奈,進而療癒了許多人的內心。
本次UNIQLO結合村上先生的廣播節目「村上RADIO」中出現的插畫版村上春樹、貓咪、LOGO,及精選六本受歡迎的小說作品,將動人金句與封面圖樣,融入設計細節,藉此將村上春樹的世界觀帶進生活。讓文學透過UT以不一樣的面貌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
快點開相片一起進入村上春樹的世界👀
2F🚩UNIQLO
#HarukiMurakami #村上春樹 #wearyourworld #uniqlout #穿出你的世界 #UNIQLO #UNIQLOLIFEWEAR #UNIQLOTAIWAN #LifeWear簡約更顯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