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設計與文化融入城市 成為高雄產業新動力!】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今天很高興能回到高雄來錄音,和兩位主持人談了快兩小時的鳳山主題!精彩內容,我就先賣個關子~
不過其中要提到的一點,就是高雄的「#設計力」。
上週,市長補選候選人陳其邁在提出關於鳳山發展的政策中,表示要結合國家設計研究院、文策院來南部設分院,吸引文創和數位內容產業進駐,到底這兩者是什麼單位呢?
#國家設計研究院(TDRI),2020年2月由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升格改制並提升預算,前身為1979年外貿協會產品設計處,負責舉辦金典設計獎、文博會、台灣設計展、新一代設展等活動,目前更在松菸設置台灣設計館等四個服務場域,稱為「松菸口」。
先前我在好過日有提到,TDRI的升格,代表代表台灣邁向「設計治國」的政策。蔡總統就提到,設計不僅是國力展現,更是台灣下一階段競爭力的重要來源,融合台灣既有世界一流的製造力,透過跨部會合作與搭建創意平台,提升既有產業的產值,成為台灣必要發展的重要國家戰略。
過去,設計是設計、工業是工業、觀光是觀光、交通是交通......,但在英、法、日、荷蘭、瑞典等先進國家,設計不只是設計,更是跨越領域,追求人本體驗的一種方式,因此,舉凡工業製品的價值提升,觀光體驗的升級,社區的凝聚力,長輩幼兒的照護方式,無不需要恰當的「設計」介入,因此,世界先進國家紛紛成立設計組織,把設計從單純的「圖像設計」,推展到複雜多元,需要許多部門合作的「社會設計」,成為國家競爭力之重要一環。
所以,以往工研院協助開發的機械設備、半導體、食品、紡織等,未來要結合設計;燈會等觀光活動,也要結合設計;鐵公路建設通車後的營運,也要結合設計;翻轉城鄉差距的地方創生,還是要結合設計,就連教育部也要把美學引入課綱,設計師進駐校園,讓台灣跳脫「Cost down 王國」,成為高價值的國度。
#文化內容策進院(TAICCA)則是2019年11月揭牌的法人組織,以支持影視、流行音樂、出版、ACG、時尚設計與文化科技應用為目標。政府預計五年投入百億預算推動台灣影視影音產業發展,另編列國發基金百億額度帶動民間投資,也將從2020年開始在華山文創園區旁推動華山2.0,進行文化產業聚落發展計畫。相當於協助台灣的文化、創作商品化,進而外銷國際的單位。若說設計院主要是「產業加值」,文策院主要就是做「文化上市」的工作。
聽起來很美好,但遺憾的是,由於台灣過去文化資本與市場集中大台北地區,因而不論是設計研究院或文策院,其基地都位在台北市內(華山與松菸)。高雄絕不是缺乏潛力,駁二、高雄電影節、青春設計節,過去在缺乏中央資源挹注下,都一一茁壯。如果資源投注繼續南北不均,高雄將再次錯過產業升級機會。
更嚴重的是,在前市長任內,高雄的城市宣傳崩壞、大型活動成為笑柄、城市品牌蒙塵。原本市政設計質感是南部地區的領頭者,卻被台南屏東超車,且差距越拉越大。而過往市府大力發展的影視、流行音樂、體感娛樂科技等新興產業,則被韓市府漠視,這對城市吸納人才能力與競爭力的損失,不是什麼省下幾千萬補助,而是幾十億都買不回來的!
因而,陳其邁候選人提出設計研究院與文策院設立「南部分院」,確實是曾任行政院副院長的他,了解中央資源與政策方向的一著解方,然而,我們也期待,這兩者不僅是設立象徵性的「南部辦公室」或附屬的「南院」,而是能針對南部文化產業與設計資源的優勢劣勢,提出完整論述與政策,並在人才培養與產業媒合上,能有以南部為核心的獨立方向,在中央與地方資源的結合下,我們也能讓城市的觀光、交通、教育、農業等不同領域均融入設計人才,打照出獨特風格。
雖然我是鳳山人,但這不僅是鳳山的區域政策,更是全市的戰略政策,也期望除陳其邁候選人外,其餘的候選人也能夠重視高雄的軟實力!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的網紅蔡旺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觀光局) 臺南名列文化部10條觀光路線之一,旺詮呼籲盡早規畫周邊交通停車 今(6)日文化部公布加強推廣18處世遺文化潛力點,臺南的烏山頭及嘉南大圳也名列其中,預計11月會正式公布,並先由國內遊客開始,逐漸推廣至國際旅客。 旺詮在質詢中提到,停車與交通問題是民眾來臺南觀光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民眾不會...
文策 院 文化科技 處 在 鄭麗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發生以來,眼看著這幾年已逐漸成長的藝文產業受創嚴重,但文化部所能獲得的紓困特別預算卻有所不足,我曾憂心而幾度夜不成眠。所幸清明連假第一天,行政院快速拍板第二階段特別預算,藝文紓困預算得以提升,讓我們可以提出「藝文紓困2.0」,落實我對於紓困的核心想法:扶持藝文工作者及其背後家庭一起度過難關,讓人才不致流失,讓理想不被放棄,當疫情過後,振興才有可為。
利用連假期間,寫下我對於此次藝文紓困的政策思維及對策,也將「藝文紓困1.0」升級到「藝文紓困2.0」的歷程做了記錄,不知不覺竟寫了四千多字。報告於此,文長敬請見諒。為了防疫,我們必須拉大彼此的距離,但我相信,憑藉相互的信任與支持,我們一定能一起守護健康,來日一起再振藝文產業。
————————————————
「距離」不會將我們離散
面對疫情來襲,臺灣相對成功的抗疫模式,受到國人信任,也受到國際矚目。我們要深深感謝第一線醫護檢疫人員的無私奉獻,以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專業領導。隨著疫情發展,指揮中心透過隔離檢疫等措施阻絕病毒傳播,也針對社會生活持續更新因應指引,促使大家建立了社會防疫體系。在防疫社會共同體裡,為落實防疫,人與人的物理距離拉大了,但人與人的社會連帶反而變得更強壯了,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保護了他人,我相信,這是我們能否成功戰勝病毒的關鍵所在。
●防疫為重 紓困並行
為了防疫之必要,藝術文化活動受到限制,文化消費急速衰退乃至中斷,藝文產業上、中、下游皆受到衝擊。身為文化部長,我要深深感謝藝文界在疫情初始即以社會責任為念,展開各式防疫措施,而我深信,防疫是社會共同責任,做好防疫,保護好藝文工作者及民眾的同時,也維繫了社會對藝文產業的信賴。另一方面,我每日心心念念如何做好紓困工作,減緩藝文產業受到的衝擊,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讓藝文產業中的員工及藝文工作者受到基本支持,讓人才及熱情不流失,疫情過後,藝文產業才能快速振興,讓已點燃動能的藝文生態系持續壯大。防疫與紓困,是一體兩面的工作,也是我的職責所在。
二月疫情初期,除了防疫工作,我們提出將以「藝文紓困補助、紓困貸款利息補貼、行政調控、振興措施」四大面向來進行紓困及振興工作。3月1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防疫紓困振興的特別預算時,我們公告了《文化部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發生營運困難產業事業紓困振興辦法》,並於3月18日開始受理第一次藝文紓困補助申請,針對自1月15日以來受疫情衝擊而發生營運困難的藝文事業及藝文工作者進行紓困補助,此為「藝文紓困1.0」。文化部獲編特別預算8億元,另提出本部「移緩濟急」7億元預算,總計15億元,其中包括紓困補助達11億元,以及振興預算4億元(用於藝文振興抵用券及其他振興措施),並將藝文產業納入經濟部的中小企業貸款及利息補貼方案。
●藝文紓困1.0 立基於受疫情衝擊事實認定 人員薪酬優先並兼顧自雇者
然而,藝文紓困1.0的預算,和我們初始提出的紓困需求有相當落差,我自己深知有所不足。由於預算規模受限,而藝文產業類型多元、規模不一,因此我們必須將紓困1.0立基於受疫情衝擊的事實認定,提供對事業(營利或非營利法人、個人商號)「減輕營運衝擊」之紓困補助,並以「人員薪酬」為優先,輔以營運支持補助,亦讓事業可同時提出研發創新等因應提升計畫,但每事業補助合計不超過250萬。另外,為了兼顧不同勞動樣態,接案、承攬case的自然人也可以申請紓困補助,但一樣必須在受疫情衝擊的前提下,以契約或工作約定(舉證即可)之展延或喪失的事實進行認定,每人補助上限為6萬元。
由於預算有限,隨著疫情發展,挑戰接踵而來。雖然指揮中心的因應指引未暫停特定類型場館,但表演藝術、音樂展演及電影院等,幾乎等同停演及歇業狀態,對於此類艱困藝文事業而言,受限於補助上限及中小企業貸款上限,後續營運困難恐將影響員工生計。此外,接case的自然人,由於過去身分認定不易,以及預算有限,必須以受衝擊的自然人為主,無法對於加保於工會的藝文自雇者全面紓困。因此,我們進一步思考,第一次公告的藝文紓困補助,是以減輕疫情衝擊為主,但隨著疫情未歇,紓困必須更擴大為對營運的持續性支持,尤其是維繫產業中的工作者及其背後家庭,讓人才不致流失,讓理想不被放棄。
●政府第二階段特別預算 建立跨產業共同紓困架構並強化基層照顧
當疫情持續發展成全球挑戰,所幸行政院即時提出了第二階段特別預算之規劃,在本部參與規劃及政院支持下,不僅讓我們的紓困振興總預算再擴大,更重要的是,行政院將藝文紓困1.0中的「紓困事業以人員薪酬為優先」及「照顧自雇者」的核心原則,融入了政院的第二階段紓困方案,在事業紓困中更強調對員工的照顧。政院提出了跨部會的艱困事業共同紓困方案,針對衰退嚴重的事業,直接進行員工薪資補助;並由勞動部提出自雇者方案,針對加保工會、投保較低級距的自雇者直接進行全面補助,「藝文紓困2.0」也於焉產生。
●藝文紓困2.0主要目標為「挺事業、顧員工、護自雇」,避免藝文工作者流失
第二階段特別預算文化部新增編列37.2億元,加計第一階段15億元預算,文化部的紓困振興總預算擴大為52.2億元,其中包括各類型藝文事業減輕營運衝擊補助18億元、大型藝文艱困事業員工薪資及營運補貼方案24.7億元、大型藝文事業貸款信用保證及利息補貼預算5.5億元、振興措施4億元。
藝文紓困2.0的主要目標,在於「挺事業、顧員工、護自雇」。紓困事業,是為了照顧事業裡的員工及其家庭生計,但也要同時照顧無一定雇主的自雇者,讓藝文工作者在藝文產業遭受衝擊下,仍有一定的基本支持,避免藝文工作者流失。工作在,理想在,疫情過後一起拚振興。待第二階段特別預算通過後,「藝文紓困1.0」將可升級為「藝文紓困2.0」,並包括四大強化方案:
第一,各類型藝文事業減輕營運衝擊補助方案
擴大各類型藝文事業「減輕營運衝擊」補助,該項補助總預算額度從藝文紓困1.0的11億元,再加碼到18億元,且將延續紓困1.0「人員薪酬優先」之原則,補助人員薪資再加上補助一次性營運資金,亦可同時提出因應提升計畫。每事業每次公告補助合計上限為250萬元;自然人(自雇者)每次公告每人補助上限為6萬元。由於從第一次公告受理申請已初步建立補助模式,預計藝文紓困2.0將可讓紓困作業更快速。
第二,大型藝文艱困事業員工薪資及營運補貼方案
針對表演藝術、音樂展演、電影映演業、出版事業等受重大衝擊,導致營業額衰退50%以上或顯已無法持續營運的藝文艱困事業,新增24.7億元預算,將依據行政院「千億挺就業」中跨部會共同性原則,補助艱困事業員工薪資四成(每人上限2萬元),補助三個月,以及補助一次性營運資金。申請此類補助者,將不像「減輕營運衝擊」受每事業最高補助250萬元之上限限制。
第三,藝文事業貸款利息補貼方案
「藝文紓困1.0」已爭取將藝文產業納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小企業紓困振興貸款及利息補貼方案」,提供舊有貸款展延、營運資金貸款和振興資金貸款,並進行利息補貼。但對於大型藝文事業而言,中小企業貸款方案最高上限八千萬元難符需求,因此,「藝文紓困2.0」中,再開辦大型藝文事業納入經濟部之「跨部會八千萬元以上大型融資保證提撥」,由文化部編列提供信用保證及利息補貼經費。
第四,藝文自雇者納入勞動部自營業者補助專案
「藝文紓困1.0」補助範圍已納入以接案、承攬case為主的藝文工作者(自然人),政院新增第二階段特別預算中,特別針對不分業別之自顧者,由勞動部另提出自營業者補助專案,針對勞保投保薪資2萬4千元以下,且107年度未達課稅標準的自營業者,提供每月1萬元薪資補貼,預計補貼三個月。文化部估算,將約有三萬名藝文自營作業者適用此補助條件,可望更全面協助藝文工作者度過難關。文化部亦將繼續針對受疫情衝擊而導致承攬契約或工作約定受影響之自然人提供補助,惟不得與勞動部之補助重複領取。
●「藝文紓困2.0」四大強化方案外,我們也將同步執行「六大扶助措施」:
第一,行政調控
文化部紓困振興專區已公告67項經常性補助之要點清單,可提早進行撥款作業,並調高第一期撥款比率;已核定之補助案如受疫情影響,可變更或展延計畫,並對已支出費用從寬認列;文化部年度補助簡化評量、評鑑及結案作業等,如遇特殊困難情況,則以專案協助辦理。文化部亦將適度調整年度計畫,轉往支持疫情期間民間所提各類適合進行之工作計畫。
第二,減租
為協助藝文產業紓困,本部已研訂本部暨附屬機關(構)所屬文化場館之租金、權利金或規費等減免措施,各廠商可依受疫情衝擊而影響營收之事實提出申請,減免額度最高可達同期應繳納租金、權利金或費用之五成,認列期間自今1月15日至6月30日止,相關申請規定將於近期核定後發布。
第三,延稅
依據財政部「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捐審核原則」,於109年1月15日至110年6月30日,受疫情影響而繳稅困難之藝文事業,只要是符合本部紓困振興辦法之適用對象(包含個人),可在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房屋稅、地價稅、使用牌照稅等稅目之規定繳納期間內,主動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稅(二擇一),延期最長一年、分期最長三年。若是藝文事業中屬免開發票的小型商號則無需申請,國稅局將主動依規定調減營業稅查定稅額,最低可免繳。
第四,法人挺振興
文化部除在特別預算中編列振興預算之外,文化部也已邀請國表藝、文策院、國藝會,一起為未來振興預做準備。為因應疫情期間既有營運模式受衝擊,法人將研擬推出防疫期間可進行、符合產業永續經營模式的傳播方案,以擴大潛在藝文消費人口,為未來振興預作準備。例如,國表藝刻正規畫線上演出付費收看機制;文策院則鼓勵民間創新平台或視覺與科技結合之數位劇場;國藝會也提出將藝文團隊成果以影音、雙語化等方式於線上平臺呈現的構想。
第五,(疫情過後)展演場館國內團隊優先使用
於疫情期間即預先協調本部所屬及法人各場館空間及檔期資源,待疫情趨緩後優先提供國內藝文團體使用,以擴大振興效益。除了本部所屬機關(構)、相關法人外,本部也將請各地方政府協助盤點各地場館資源。
第六,(疫情過後)建立國片映演協商機制
針對受疫情衝擊嚴重的電影映演業,文化部已將映演業納入大型藝文艱困事業紓困方案予以支持。本部也與電影映演業者研商,希望紓困的同時,未來建立國片映演協商機制,將國片排片率由目前10%,逐年提升一定比率,於3年內提升至20%;且未來2-3年定期協商,與電影映演業共同振興國片市場,惟若國片產製量低於一定比率,則可於次年度重新協商。
●同舟一命,共度患難,不要讓疫情將我們離散
《文化基本法》第20條已明定:「文化與藝術工作者之生存權及工作權,應予以保障。」因此,紓困的同時,文化部也刻正透過研修《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來強化落實藝文工作者的權益保障。因為,要健全藝文生態系的發展,藝文人才正是產業永續發展的核心關鍵所在。
即便全球正面臨疫情的嚴峻挑戰,但我相信,這四年來,我們已經將臺灣文化內容產業生態系的底子打得穩固。文化內容策進院已經成立,確立「獎補助—投融資」雙軌資金制,將可由政府扮演點火角色,推動跨業、跨平台、跨國合資合製,引導民間多元資金互相合作,進而帶動臺灣文化內容產製量提升,讓更多創作者有機會能持續創作。於此同時,我們也鼓勵文化科技的創新應用,拓展國內外文化內容產品的傳播通路,落實「越在地,越國際」的國家文化品牌化。我相信,疫情趨緩後,臺灣藝文產業一定能在穩固的基礎下快速站穩腳步,重新再出發,持續壯大臺灣文化。
文策 院 文化科技 處 在 Tacps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化內容策進院董監事名單出爐。
【文化部新聞稿108/05/27】
行政院核定丁曉菁轉任文化內容策進院第一屆董事長
鄭麗君:文化部與文策院合力打造臺灣國家文化品牌
文化部今(27)日發布新聞稿說明,《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前於107年12月25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今(108)年2月12日施行後,文化部陸續制定相關子法,並簽報文化內容策進院(下稱文策院)第一屆董監事會組成予行政院,行政院長蘇貞昌已核定,將由文化部政務次長丁曉菁卸任次長職務,轉任為文策院第一屆董事長。文策院第一屆董監事會將於今年5月28日正式組成,任期為三年,首次董事會會議將於近期召開。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文策院以行政法人形式成立,將是和文化部共同推動建構臺灣文化內容產業生態系最重要的協力夥伴。因此,行政院核定由文化部政務次長丁曉菁轉任第一屆文策院董事長,借重丁曉菁在次長三年任內推動文化內容產業相關政策的經驗,期待文策院能以最短時間、最高效率步上軌道,成為臺灣文化內容產業國家隊的核心引擎。丁曉菁在擔任公視節目部經理期間,即監製《麻醉風暴》等引領新臺劇浪潮的重要作品,任職文化部期間更主導推動「文化內容科技應用創新產業領航旗艦計畫」、「臺灣數位模型庫」、前瞻基礎建設下的「新媒體跨平台內容產製計畫」及「推動超高畫質電視內容升級前瞻計畫」等多項文化內容產業新興計畫;督導台北國際書展、文博會、金鐘獎、金曲獎、金音創作獎等多項大型展會與獎項變革;並協助《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國家語言發展法》、《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完成立法;也參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的雛型建構。鄭麗君指出,丁曉菁次長任內協助帶領文化部逐步推動文化內容產業生態系建構工作,並與產業界建立良好夥伴關係,鄭麗君不僅感謝她的卓著貢獻,也認為她是帶領文策院工作與整體政策體系完備接軌,與民間合作帶動市場的最佳人選。
鄭麗君進一步說明,依據《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第八條,董事會中政府相關機關代表不得少於董事總人數二分之一,因此第一屆文策院董事中將有八位官派董事,包含: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文化部文創發展司司長陳悅宜、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科技部政務次長許有進、國家發展委員會社會發展處處長李武育、外交部主任秘書李光章、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周廷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電臺與內容事務處副處長吳娟等。
民間董事方面,除董事長丁曉菁外,鑒於文策院將聚焦發展振興影視、流行音樂、圖文出版、數位出版、遊戲、時尚設計、藝術支援及文化科技應用等文化內容產業,並推動內容開發、文化科技創新應用、文化金融體系建構等三大面向工作,邀請包含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聞天祥、知名音樂製作人陳珊妮、知名作家胡晴舫、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董事長黃博怡、前《數位時代》雜誌總編輯詹偉雄、臺灣AI實驗室創始人杜奕瑾等各領域專業人士出任。監事則包含文化部主計處處長李秋月、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組組長毛浩吉、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廖福特等。
鄭麗君指出,文策院將推動文化內容開發與科技應用、完善文化金融體系、產業人才開發及創新創業、產業產製支持及設施管理、國內外市場及通路拓展、國家文化品牌之國際布局、著作權輔導及產業趨勢研究等8項核心業務,並執行已成型的百億國發基金文化內容投資計畫,以及就目前已建立的國內外民間投資媒合機制持續強化,針對各種跨平台、跨國合資合製計畫進行投資;也研議與國發會針對民間小型新創、題材開發等計畫,開闢國發基金投資的綠色通道,希望扮演點火角色,催生長期市場動能。
照片:文策院第一屆董事長丁曉菁
文策 院 文化科技 處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觀光局)
臺南名列文化部10條觀光路線之一,旺詮呼籲盡早規畫周邊交通停車
今(6)日文化部公布加強推廣18處世遺文化潛力點,臺南的烏山頭及嘉南大圳也名列其中,預計11月會正式公布,並先由國內遊客開始,逐漸推廣至國際旅客。
旺詮在質詢中提到,停車與交通問題是民眾來臺南觀光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民眾不會區分古蹟是文化局的,觀光路線是觀光局的,停車位是交通局的,只要其中一個環節規劃不善,就會留下對臺南整體的壞印象,下次就不考慮來旅遊了,每次質詢都只會說下次一定改進,難道我們只能祈禱觀光客給臺南第二次機會?
針對這次文化部的觀光路線所帶來的效益,旺詮也關心觀光局是否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來因應即將到來的遊客潮? 文化局長郭貞慧回應,文化遺產的部分目前聚焦在烏山頭及嘉南大圳,與國發會重點推行的山海圳計畫,兩者目標不謀而合,所以在推動上會更有力道,會將兩個計畫搭配,讓文化遺產的潛力點得到更多的發揮與推廣。
也建議,文化部觀光路線所帶來的人潮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希望觀光局可以與文化局研議,結合旅宿業者,討論出「套裝行程」或「套票方案」,透過種種優惠,吸引遊客在欣賞文化遺產之於,也能順道至其他臺南景點參觀消費,大大提升臺南整體的觀光經濟,讓受到文化遺產而吸引來的人潮達到最大的效益。
呼籲,在交通運輸上必須及早規劃,尤其是大眾運輸的部分,我們希望遊客來臺南,但不要「帶車來」,這部分可能需要觀光局與交通局通力合作。郭貞慧也允諾將與交通局密切協調,規劃完整的交通路線與運輸。蔡旺詮希望,新的旅遊政策帶來觀光成長之於,也要減少遊客帶來的交通問題,才能創造觀光客與市民雙贏的局面。
(交通局)
臺南以「文化之都」、「美食之都」著稱,豐富的景點與古蹟遺產,吸引國內外許多遊客到訪,帶動觀光人潮,同時也刺激臺南的經濟。然而在遊客眾多的情形下,勢必排擠到台南市民使用公共設施的權利,其中以停車格的問題最為嚴重,車位不足除了讓台南市民感到不便之外,更大大影響外縣市甚至外國遊客來台南觀光的意願。在今(6)日質詢中,市議員蔡旺詮羅列整理近來的新聞,發現臺南許多觀光景點都有停車位不足與違停亂象,尤其是之前的清明連假與五一勞動節連假,情況更是嚴重。大型活動也不例外,今年三月在台南舉辦的的五月天演唱會,光違停拖吊就高達307起,數字十分驚人。而且根據台南市交通大隊的資料,從2月17日起短短18天的時間,科技執法取締2932件違規,其中以違停為大宗。顯示市府沒有提供足夠的停車位,導致供需失衡,執法也過於嚴苛,很多外縣市的遊客根本不清楚,難怪引起民眾抱怨連連。
旺詮指出,違停當然要取締,但如果有合法的停車格,民眾何必刻意去違停。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台南的各式停車位,在六都中歷來都是墊底的,平均每萬輛小型車擁有停車格數居然只有1,165.78,對比台北的2,654.45與新北的2,760.22,臺南平均車位實在過低,顯示車位嚴重不足,再對比正在起飛的桃園,雖然其平均車位與臺南相近,為1,169.57,但桃園停車位的成長幅度比臺南還要大,臺南的停車位成長率根本不能負荷需求。而且加上近年來臺南人的汽車登記數與小客車的成長率逐年提升,車輛成長率為六都第二,使停車位的問題越來越明顯,未來勢必面臨衝擊。交通局必須審慎規劃。
旺詮也關心智慧停車APP的建置進度,有沒有納入觀光景點與舊臺南縣的部分? 停管工程處處長黃俊傑回應,目前智慧停車APP已納入七成停車位,包含觀光景點周邊,與舊臺南縣的停車場的即時格位都可在APP中查詢到。蔡旺詮敦促,盡快普及即時格位查詢與智慧停車APP的建置,優先從市區與觀光熱點做起,以因應市民與觀光客的需求。蔡旺詮也強調,停車位規劃不僅僅是交通局的業務,其中也涉及觀光、文化、安全、都市規劃等問題,絕非一個局處可以解決的,呼籲跨局處的合作整合與通盤規劃,才能有效解決臺南的停車問題,位市民與觀光客提供方便的停車環境。
文策 院 文化科技 處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觀光局)
臺南名列文化部10條觀光路線之一,旺詮呼籲盡早規畫周邊交通停車
今(6)日文化部公布加強推廣18處世遺文化潛力點,臺南的烏山頭及嘉南大圳也名列其中,預計11月會正式公布,並先由國內遊客開始,逐漸推廣至國際旅客。
旺詮在質詢中提到,停車與交通問題是民眾來臺南觀光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民眾不會區分古蹟是文化局的,觀光路線是觀光局的,停車位是交通局的,只要其中一個環節規劃不善,就會留下對臺南整體的壞印象,下次就不考慮來旅遊了,每次質詢都只會說下次一定改進,難道我們只能祈禱觀光客給臺南第二次機會?
針對這次文化部的觀光路線所帶來的效益,旺詮也關心觀光局是否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來因應即將到來的遊客潮? 文化局長郭貞慧回應,文化遺產的部分目前聚焦在烏山頭及嘉南大圳,與國發會重點推行的山海圳計畫,兩者目標不謀而合,所以在推動上會更有力道,會將兩個計畫搭配,讓文化遺產的潛力點得到更多的發揮與推廣。
也建議,文化部觀光路線所帶來的人潮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希望觀光局可以與文化局研議,結合旅宿業者,討論出「套裝行程」或「套票方案」,透過種種優惠,吸引遊客在欣賞文化遺產之於,也能順道至其他臺南景點參觀消費,大大提升臺南整體的觀光經濟,讓受到文化遺產而吸引來的人潮達到最大的效益。
呼籲,在交通運輸上必須及早規劃,尤其是大眾運輸的部分,我們希望遊客來臺南,但不要「帶車來」,這部分可能需要觀光局與交通局通力合作。郭貞慧也允諾將與交通局密切協調,規劃完整的交通路線與運輸。蔡旺詮希望,新的旅遊政策帶來觀光成長之於,也要減少遊客帶來的交通問題,才能創造觀光客與市民雙贏的局面。
(交通局)
臺南以「文化之都」、「美食之都」著稱,豐富的景點與古蹟遺產,吸引國內外許多遊客到訪,帶動觀光人潮,同時也刺激臺南的經濟。然而在遊客眾多的情形下,勢必排擠到台南市民使用公共設施的權利,其中以停車格的問題最為嚴重,車位不足除了讓台南市民感到不便之外,更大大影響外縣市甚至外國遊客來台南觀光的意願。在今(6)日質詢中,市議員蔡旺詮羅列整理近來的新聞,發現臺南許多觀光景點都有停車位不足與違停亂象,尤其是之前的清明連假與五一勞動節連假,情況更是嚴重。大型活動也不例外,今年三月在台南舉辦的的五月天演唱會,光違停拖吊就高達307起,數字十分驚人。而且根據台南市交通大隊的資料,從2月17日起短短18天的時間,科技執法取締2932件違規,其中以違停為大宗。顯示市府沒有提供足夠的停車位,導致供需失衡,執法也過於嚴苛,很多外縣市的遊客根本不清楚,難怪引起民眾抱怨連連。
旺詮指出,違停當然要取締,但如果有合法的停車格,民眾何必刻意去違停。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台南的各式停車位,在六都中歷來都是墊底的,平均每萬輛小型車擁有停車格數居然只有1,165.78,對比台北的2,654.45與新北的2,760.22,臺南平均車位實在過低,顯示車位嚴重不足,再對比正在起飛的桃園,雖然其平均車位與臺南相近,為1,169.57,但桃園停車位的成長幅度比臺南還要大,臺南的停車位成長率根本不能負荷需求。而且加上近年來臺南人的汽車登記數與小客車的成長率逐年提升,車輛成長率為六都第二,使停車位的問題越來越明顯,未來勢必面臨衝擊。交通局必須審慎規劃。
旺詮也關心智慧停車APP的建置進度,有沒有納入觀光景點與舊臺南縣的部分? 停管工程處處長黃俊傑回應,目前智慧停車APP已納入七成停車位,包含觀光景點周邊,與舊臺南縣的停車場的即時格位都可在APP中查詢到。蔡旺詮敦促,盡快普及即時格位查詢與智慧停車APP的建置,優先從市區與觀光熱點做起,以因應市民與觀光客的需求。蔡旺詮也強調,停車位規劃不僅僅是交通局的業務,其中也涉及觀光、文化、安全、都市規劃等問題,絕非一個局處可以解決的,呼籲跨局處的合作整合與通盤規劃,才能有效解決臺南的停車問題,位市民與觀光客提供方便的停車環境。
文策 院 文化科技 處 在 大新店芳琪記者媽的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灣第一個專為影視拍攝而設計搭建的「拍醫院」實景棚,在文策院的《加速文化內容開發與科技創新應用補助》旗艦計畫協助下,歷經十個月的規劃、設計、施工,在110.03.02落成啟用。
這座醫院實景棚被稱為醫院版中影文化城,位於深坑區北深路三段266號1樓(影片誤植),第一期占地380坪,內有掛號處、候診區、看診間、開刀房、病房等等,提供劇組人員拍攝使用,未來會視需求擴大規劃。
#深坑 #醫院實景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