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怎麼樣的一張手機對鏡子拍的自拍照,兩個人的頭髮都亂亂的,但這是前天我第一次帶著小皮蛋酪梨陪我去接睫毛的時候,很刺激的體驗,值得紀念~
#詳細故事請往下看👇
/
/
中秋連假第一天(星期六),我也幾乎一打一了整天!
早上老公沒診,我們去小太陽皮紋檢測,
中午全家一起吃個午餐後,老公就去上班了,
我自己帶著酪梨在信義區隨意逛逛,
因為她在推車裡睡著了,
所以我就自己爽逛新光三越,
買了一堆保養品,心情超美好!
但!!!我突然驚覺自己睫毛快掉光了,
所以下午五點就臨時起意帶她陪我去接睫毛,
當下發了動態後,很多人都在問我「帶小孩接睫毛是怎麼辦到的?」
答:我當時也很慌張,但比起慌張,我更想接睫毛,
因為隔天要出去玩,我想美美的,所以就大膽帶她去了🤣
(如果是新生兒的話我覺得其實蠻簡單的,只要背在身上讓她喝奶、睡覺就可以了!但現在一歲多真的很是挑戰….)
到了美睫工作室~
本來以為她會在那裡跑來跑去,不受控!結果沒有!
可能因為陌生環境,而且接睫毛的地方都蠻安靜的,讓她有點緊張,所以緊黏在我旁邊。
然後我決定抱著她,讓她坐在我身上看我接睫毛,
本來以為她會坐不住、扭來扭去.....,結果也沒有!
可能因為她沒看過接睫毛的畫面,加上我眼睛又被蓋著,
她看著看著就用很悲傷的聲音叫「媽媽~~~」(哭出來)
噢~不~也太可憐了吧!那哭聲是怎樣.....😭😭😭
我:「寶貝~妳是在怕怕嗎?媽咪在啊!不用怕啊!」
酪梨:「媽媽!媽媽!嗚嗚嗚嗚~~~」(悲傷的哭)
我真的很少聽到她這種哭聲耶!內心驚了一下!
我:「沒事!沒事!那媽媽抱抱好嗎?」
然後她就整個人趴在我身上,我也抱著她、拍拍背,
從頭到尾就這樣持續一個小時她都沒有移動,一直抱著我。
超棒的!我很順利的接好睫毛,雖然過程伴隨著她的啜泣聲,真的感覺超級可憐的,
還有兩度她突然哭著叫「媽媽!媽媽!嗚嗚嗚嗚~~~」,
美睫師說:可能我們都太安靜,她以為媽媽不見了!
然後我跟她講話,她就馬上不哭,但繼續啜泣......
我猜她應該是怕我怎麼了,畢竟接睫毛的樣子很怪,眼睛又無法張開.....(哈哈哈🙈)
一直到我接完後,美睫師幫我吹風的時候拿了另一支小電風扇分她吹,她就笑出來了!
就這樣,結束!回家!
回到家後,一起吃了一盤水餃、炒蛋,然後一起洗澡、擦乳液、吹頭髮,
本來七點多我是要把她送回她房間睡覺,然後自己做一些事的,
但腦海中結果突然閃過一個想繼續跟她黏在一起的念頭,
我就把她抱到主臥床上,我們兩個臉貼臉、滾來滾去.....,最後就一起睡著了!
好舒服又好幸福的感覺❤️❤️❤️
但怎麼辦呢?她應該要自己睡才對啊!結果變成一家三口一起睡!
內心又是無限個矛盾和糾結,最後告訴自已「連假一起睡一下沒關係啦!」哈哈哈
最近真的常常這樣,覺得先前把她訓練得很好,自己吃飯、自己睡覺....,
但又不免很捨不得她長大、獨立,所以每當她要黏著我們的時候,
就想說~讓她黏!讓她黏吧!反正以後長大了也不會黏了!!!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新生兒 笑出 聲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回台灣的防疫分享被大量轉貼引來記者報導後,我知道一定會有超多酸民來罵😌 有人直接跑來留言說懶得嘴我這隻蝙蝠(黑人問號)我才知道被ptt特地轉出來酸了😆雖然說我情緒並沒有被影響,有些甚至讓我看了笑出來😂,但是看了一整串後有認真思考很多人對海外台灣人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所以我覺得可以用我自身情況為在美台灣人說幾句話,也希望可以讓很多人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背景與選擇。
第一是關於一般人最在意的健保跟稅的部分,我們全家在台灣繳的稅也不比一般家庭少,等於美國台灣兩邊都納稅,都是依照美國與台灣的相關法律與規定處理的。健保的部分,之前在美國唸書時沒有辦法頻繁回台灣就停了健保,如果回台灣短短一兩週有生病的話,都是自費處理,就算停留比較長時間被強制復保也都依照法規繳費,據我所知非常多台美人都是這樣,因為這些年我都在那些在美台灣人社團裡面了解資訊,並且大家都會討論怎麼做對台灣最好、最不浪費醫療資源,還有很多人也支持台灣健保改一改法規,讓我們不用被強制復保,復保使用健保會被人罵濫用台灣資源,不復保又會被健保局罰... 這一點我覺得真的很容易讓在海外的台灣人有點冤枉。(當然不包含像黃安那種真的是有意專程會回台灣用健保的那種心態...但我真的沒有遇過跟看過身邊有人是這樣的心態)
後來我個人近幾年因為在台灣有工作事務、計畫要處理,開始一年回台兩三次以上,就一直繳著健保費,而且在美國都習慣了除非大病才去看醫生的我們,回台灣幾乎都不會隨便去看醫生,就我知道很多台美人也都是這樣!因為待過國外才會格外珍惜台灣的醫療制度。
第二就是「想到教育、工作、生活」就去美國,「想到醫療、吃便當、繳稅治安」才回台灣,我覺得如果每個人都有選擇權的話,是不是會努力選擇讓自己能在適合自己的環境生活?像你可能覺得台北很貴負擔不起,就決定搬到新北市住之類的,你覺得學區不好,就想幫小孩換一個學校等等。而我回想當初立志要去美國發展的原因就是很簡單,在台灣念研究所的時候被教授阻擋出國唸書的機會、在台灣有一些情傷還有個人經歷的一些陰影與不好的回憶,而在台灣工作的姊姊在職場環境被打壓壓力大到掉頭髮... 所以我們拼了命的讀書、申請國外研究所,想要在全新的環境發展自己全新的人生;在異鄉畢業後工作很難找,求職路上也很艱辛,生活也過的很緊,辛苦了幾年才趨於穩定。不管在哪裡生活都會有它的難處,遇到挫折時也曾經想回台灣發展算了,但回想初衷就會覺得還能再多努力一點,非常多台美人也都是這樣!大家都是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努力做選擇,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這也能被酸呢?事情真的不是看表面就能這樣二分法、把人貼標籤的。
至於「想到醫療、便當、繳稅治安」才回到台灣這一點,就我認識的台美人,沒有看過有人為了醫療跟逃避美國的高稅額回台灣的,我知道的大家都是因為思念家人、想念家鄉回台的,便當就不好說了,畢竟台灣食物真的世界級美味啊,那你出國會不會想把那個國家好吃的美食都吃盡了才離開?
再來是關於「不想佔用醫療資源為何要回台灣生產?」我想說,我這次要回來生產才發現在台灣生產其實不比美國便宜呢,在美國我們有醫療保險,所以從產檢到生產完都不太花錢,這次要回台生產我們還特別準備了幾十萬才敢回來生。決定回來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疫情下兩個小孩不能上學,而我跟老公兩個人必須照顧新生兒、兩個幼兒、坐月子、工作,家人也都不能來美國幫忙我們,我知道這樣的情況下我有很高的機率會產後憂鬱(前兩胎就因為真的蠟燭多頭燒得了產後憂鬱一段時間),也擔心萬一我跟老公之中有任何人不小心確診了,那我們能有什麼備案嗎?想了很久真的沒有,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也能照顧到我們,才做出回台生產這個艱難的決定。
另外私心是真的很想要住看看台灣的月子中心,因為懷到第三胎了都沒有住過覺得飲恨,但月子中心完全自費,也沒有浪費到醫療資源啊🤷🏻♀️
第三,被酸「原地不動才是最安全的,為何又要回來?」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本來去年有很多要回台灣處理的工作事務與計畫全部都取消,因為堅信原地不動才是最安全的,本來想事隔一年應該疫情會好很多,今年八九月的時候有疫苗要出來的消息,當時也發現懷孕了,所以才會訂了隔年初的機票回台灣(只是沒想到回台前幾週疫情又變嚴重了)。在這樣的狀況要回台灣真的是很兩難,怕把病毒帶回來、怕家人承受風險、怕自己的安全等等,所以我們權衡之後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做好萬全防護準備才敢回來,而我知道有非常非常多台美人也是這樣!就我加入台灣人海外自救會社團裡看到的,都是大家盡全力的在保護台灣,大家回台灣都有自己不得已的理由,就我看到的是,沒人想把台灣這塊世界淨土因為自己而被污染。
第四這位酸民說我們自己嚇自己,包裹消毒、在外面不能吃東西...那我想他一定沒有見識過小孩有多喜歡用嘴巴探索世界吧?我女兒過敏體質,一有灰塵或是天氣變化就會讓她鼻涕眼淚直流,就算沒有病毒,光包裹被丟進家裡帶來的灰塵就可以讓她眼睛腫起來了,現在又病毒肆虐疫情嚴重,聽到有人真的因為收包裹而被確診真的會很擔心啊!小心一點也能酸嗎😂😂😂
再來是關於穿防護衣的部分,這趟回台我們不穿防護衣就是因為不想要穿脫把病毒沾到身上反而風險大,這是海外自救會社團裡討論的結果,後來很多人回台都是穿兩件衣服,下機把外面那件脫掉然後全身好好消毒的做法。很多在海外的台灣人都認真討論要如何能在不帶給台灣負擔的情況下,又能回台灣處理自己的事(有人親人過世、有人有工作需求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得已的理由啊,否則誰想要在這個艱難時刻冒險搭長途飛機呢?)
這位酸民身為住在美國的台灣人,卻有「台灣美國兩邊跑,就等於好處用盡」的思想框架與標籤,我覺得很可惜,也很容易誤會其他人,真的不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很多人在國外的台灣人都盡自己的力量在保護台灣、愛台灣,很多人在美國也會自己發起一些遊行挺台灣,讓台灣的聲音在國外被聽見,當台灣有嚴重國際議題的時候,也會自發性的辦白宮連署活動等為台灣發聲等等,這些時候台灣媒體就會報導台灣之光,但我們因為想念家人回台灣就被罵成過街老鼠...。
我知道可能又會有一些酸民想要繼續戰下去,我想說的是我發這篇不是想戰,單純想為我們住在海外的台灣人說點話,並不是住在台灣、待在台灣才有愛台灣的資格,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愛台灣。我有時候會想,如果有一個美國人因為喜歡英國文化而靠自己努力定居在英國,那他回美國看家人或決定暫時回家一段時間的時候,也會被酸說兩邊好處用盡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優點缺點,真的不必放大這些然後幫人貼標籤,我心中的台灣是很可愛又溫暖的,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與選擇,在不了解之前可以先了解之後再發言會比較妥當。
我想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只能透過媒體接收資訊,認定在海外的台灣人都過的很爽,有事情才逃回台灣,我想確實也有這樣的人,但真的不是每一個人都這樣。ptt裡留言真的很難聽😂 有人說最好出門被撞死啊、在美國找有錢老公、不就給人x而已🤷🏻♀️ 全家確診都不可憐等等這種話真的是有點過分了,還有人說我高調找記者來報導我回台為了賺業配😂😂 到底是怎麼幻想的啦~ 我抵台後時差累都累死了,一醒來收到超多報社跟記者私訊問能不能轉發這篇讓大家知道台灣防疫做的很好,我心想可以幫助其他想回來的人做準備也無妨,這樣能被酸成有目的性🤦🏻♀️
但我知道這些人可能內心有對自己生活感到不平衡的地方,所以用這樣帶攻擊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可以理解,說明這些是想要多少表達我們在海外台灣人的心聲,有時候真的不必幫自己不認識的人貼標籤,這樣是否自己內心也能柔軟、舒服一點?
新生兒 笑出 聲 在 兒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兒物 X 薰鮭魚採訪手記 週四專欄 ep23
無聲│ #薰鮭魚親子丼
(提醒:以下都基於不爆雷的前提分享,若因不了解電影內容而導致難讀,不妨先查查劇情,自己拿捏要劇透多少程度喔!)
2011年看《熔爐》時還未有孩子,跟著憤慨,跟著難過這社會的惡竟以如此骯髒的方式毀滅善良和天真。如今有了孩子看《無聲》,恐懼指數上升,有同為媽咪的友人跟我說不敢看,但我覺得,若能因此振作去做點什麼,也不錯。
為什麼我說恐懼指數上升?我看完後充滿焦慮,思考的不只是「我的孩子遇到這種事怎麼辦?」還多了「如果我的孩子變成加害者,怎麼辦?」
可能對教育者來說,這也是很容易飲鴆止渴的大學問,如同片中的校長問:「我裝了監視器,上了性平教育,你還要我怎樣?」令人憤怒。性侵害等問題,豈是一個性平教育能解決?對於片中那些受害的孩子們來說,更需要的可能是解救、面對、療傷。
況且,當孩子進了校園,此時的教育介入姑且達到「思想加強」的功能,性教育應從家庭開始。我們都知道「性自主」的基礎是「愛惜自己的身體」,明白身體是自己的,同樣的,別人的身體是別人的,應保持同樣的尊重與愛惜。
對,我們都懂,但究竟如何讓孩子懂?就是我一直焦慮的地方。看了一些資料發現,除了以身作則,還是以身作則,父母對待彼此、對待自己和孩子身體的方式,就是他們的學習管道。性教育非一蹴可幾,打從孩子出生就開始,必須貫徹於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每日對話,這是父母或照顧者的責任,也只有我們做得到,不該把期盼放在學校。
書上寫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感到很幸運,大約在豬寶出生一個多月時,我就被當頭棒喝。那就是「先徵求孩子的同意再親吻他」。當然,新生兒都軟軟地躺在那邊,根本不會回應你的徵求,但這就是一個訓練和習慣養成,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身體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被接觸,是需要透過「詢問」的。
隨著豬寶來到一歲多,我一樣問他:「媽媽可不可以親你?」有時他還真的會搖頭,或直接把我靠近的臉推開;多半時候我會尊重他,假裝露出失望的臉;也有真的太想親的時候,我會跟他撒嬌:「拜託,親一下就好嘛!」親下去後,孩子的反應很有趣,時而會甜笑出來,你知道他其實不排斥(小孩就是有點裝大人的傲嬌啊),有時他真的會不高興地嘟嘴或皺眉,這種時候,請一定要跟他道歉。
別說路人,很多親友沒在管尊重怎麼寫,看到孩子可愛就理直氣壯地想抱、想親,我在這裡就不想討論怎麼勸導這些人,因為他們往往也講不聽了(白眼)。不過,你可從替孩子建立正確的身體常識、從上面說的小小練習開始,那都是性教育的一環。
小孩是我們生的沒有錯,但不代表可以任意對待他。現代人都太不擅長處理關係了,偏偏性教育其實就是一種關係教育──與自我的關係、與身體的關係、人際關係等。這些事不是「又不是在拍電影」可低估的,《無聲》係改編自真實案件,你絕不會想要那種可怕的事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那將天崩地裂。
共勉之,做父母好累,需要做好多功課,可是,只有我們能替孩子搭建一個健康的世界了。我相信,善良不只是本性,善良可被培養。豬寶,願你活得善良又正直,我們會努力!
撰文:薰鮭魚
照片:網路
薰鮭魚│斜槓到不行的地方媽媽,育有一兒豬寶。正職網路媒體總編輯,兼差各類文字工作,偶爾韓貨連線,夢想開奶茶廳。專業是文字,專長是把小孩養得很大;例如身高PR97的豬寶,和家裡那隻體重上看13公斤的肥貓。生活有時很像鬧劇,可能老公太像諧星, 薰鮭魚的採訪手記、豬寶的IG: zubaobaoyuan,歡迎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