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綠氫能源上的發展(08/26/2021 風傳媒)
氫將是人類最清潔的燃料,其燃燒只產生水而不排碳,由於這種對環境的友好性,氫被稱為「完美能源」或「未來能源」。
氫廣存於地球之中,其能源密度極高,且可以氣態、液態及固態的氫化物呈現,以適應各種運儲方式及應用環境的要求,和化石能源相比,其製取更為方便,不受地區因素的限制,也不會因資源分布不均而引發地緣政治風險,通過可再生能源製氫,將促成碳中和的實現。
作者:胡僑華
太陽能製氫是前景最好的製氫法
目前以化石燃料做為主原料的煤氣轉化法占全球氫製備總量的95%,而以電解水製氫的的比率不足5%,以太陽能製氫的比例更小。其實以太陽能製氫已有40年的的發展歷史,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製氫方法之一,值得繼續努力研發。
當今全球在建的以可再生能源製氫項目總計80GW(1GW = 100萬千瓦),在2020年新增的項目即達50GW,就像過去十年風能和太陽能的價格成倍下降, 一旦形成規模效應,即大幅降低其LCOE成本(Levelized Costof Energy,均化能源成本)。
日本百年老店──電氣產品製造商東芝集團(Toshiba)正在全球布置此具「未來能源」之稱的氫能,並以大規模可再生能源製取綠氫,做為碳中和時代的解決方案。
放眼全球,日本是近年來最熱衷發展氫能的國家之一,利用碳捕獲(CCS)實現平價化石燃料的脫碳製氫,以及可再生能源製氫,對能源自給率甚低的日本而言,用零排碳的可再生能源以製取清潔、高效且較易儲運的氫能,無疑是「後福島時代」得以兼顧能源安全和碳中和目標的理想選擇。
早在50年前東芝就開始做氫能方面的研發,當時日本的氫路線是烴類或醇類重整製氫,但現在零碳的理念下,近10年已全面提升氫能體系。例如東芝燃料電池體系全部都是純氫製備,其燃料電池系統H2Rex 在日本國內已累計交付了100台以上,這種100KW的模塊化單元,可根據需求做靈活組合,啟動後不及5分鐘時間,高效管道或儲槽中的氫氣轉化為電能和熱能。
從製氫到氫利用的全程實現了零排碳
以東芝的新氫能綠合中心為例,利用太陽能電解水製備氫氣,並直接將其應用於東芝的府中工場的燃料電池驅動叉車(Fork lifter)上,不但叉車運轉不排放二氧化碳,且因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製取氫能的燃料,從製氫到氫利用的全程實現了零排碳。當突發災難時,這套小型分布式能源亦可大顯身手,做為一條生命線為300名受災群眾提供一週所需的電力和熱水供應。
綠氫雖有諸多優點,但在全球範圍內仍為成本高居不下所困擾,在日本要靠政府的政策來支持。此外光伏、風電仍存在間歇性問題,且因電網調峰要求甚大,導致棄風、棄電的狀況經常發生,若將這部分電力轉換為氫能儲存起來,需要時再予釋出,成為最理想可靠的結合。亦即可再生能源與電解質製氫技術綑綁在一起,製造出完全的綠氫。
在日本國立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的帶頭下,東芝與另外兩家日本企業合作的福島氫能研究基地(FH2R)已於2020年成立。東芝在該領域所長的是對電力系統、電子設備及控制系統的深入了解,及對氫的長期技術累積,目前正與上游製氫企業研討合作。
在氫能起動階段,東芝呼籲政府對全行業給予政策支持,鼓勵更多企業參與氫能產業鏈的完善,並儘早明確氫能使用的法律及規範,在此前提之下,氫能成本才能隨著規模效應而快速下降。
氫能成本的下降有賴於一個足夠大且高速成長的下游市場,東芝正在推動純氫能燃料電池系統H2Rex儘早應用於日本及中國市場,使其成本符合市場潛在的需求,並聯合中國合作夥伴一起開拓市場。
福島事故讓東芝不得不脫鉤核能
實際上東芝對於 「終極能源解決方案」的認知,在福島核能事故之後,出現了徹底的轉變,東芝曾是全球核能領域的重要領先者,旗下擁有歷史戰績輝煌的美國西屋電氣公司。但2011年發生的福島核能事故,使全球核電技術放緩,建造成本陡增,西屋電氣申請破產保護等諸原因,東芝最後選擇脫鉤核電資產。
2020年10月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臨時國會上發表施政演說時宣布,日本將爭取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净零排放,這標示做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及第五大排碳國的日本,在氣候議題上的立場有了巨大的轉變。
日本的溫室氣體排放中,至少有80%來自能源範疇。二氧化碳零排放並不是最近才有的呼聲,早在〈京都協議書〉及〈巴黎氣候協定〉且更早以前,就進行了與此相同的探討。
福島事故改變了全球滅碳的思路,2011年之前,日本及歐洲都將低碳發電目標寄望於核能,但現在已轉變為寄望於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除了氫能之外,東芝還有其他頗具競爭力的的能源業務和碳捕獲及儲存技術,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條件與與特徵,進行靈活的組合,無論在水電領域、光伏領域及地熱領域,均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該項目建有全球最大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10 MW(1萬千瓦)級製氫裝置,正在驗證清潔低成本的製氫技術,在此所產生的氫氣不僅使用為平衡電力系統,還為固定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及移動的氫燃料電池車輛(汽車、巴士)等提供動力源。
日本的綠氫發展可供台灣借鏡,台灣現行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僅20%,卻以進口液化天然氣以支持50%的氣電 ,與其如此,不如投資於光源充足的澳洲建立液化綠氫廠,並進口台灣以取代LNG(主成分為排碳的甲烷)以供發電,達成低碳及無排碳的能源承諾。
本文作者胡僑華為工程專業經理人
完整圖文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75207?mode=whole
♡
「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推薦目錄:
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 在 COMPOTECHAsia電子與電腦 - 陸克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物聯網IoT #智慧穿戴 #醫療照護 #智慧家庭 #人工智慧AI #深度學習DeepLearning #微控制器MCU #能源採集 #EnOcean #Wi-SUN #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 #類比前端AFE #磁阻感測MI Sensor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 #無線充電
【奈米級電流、光+磁感測搭配「能源採集」,Wearable 與智慧家庭完美共舞】
穿戴式產品是「資料收集」的絕佳載具,可經由遠端監測確認運作內容及狀態,而深度學習 (Deep Learning) 有助於產出內容!此外,大數據分析加上眼動追蹤等的 AI 加持,更易於獲取資訊並持續更新。與此同時,硬體將聚焦「移動性、自然化與使用介面」三大特性;而感測器、無線模組、MCU /處理器、電源管理等關鍵零組件,將朝向追求微型化、高整合/複合式、低耗電、低成本。
一個典型穿戴式電子裝置,當中可能有 CPU、記憶體、感測器、顯示、音訊與通常不只一種的通訊模組;電池的小型化,增長壽命或安全性的改良是電池業者需要面臨的挑戰,而「低功耗電源晶片」是 IC 業者的基本要求之一。「奈米級」切換整流技術,標榜能將電路待機電流降至極限,不僅可延長智慧穿戴/物聯網 (IoT) 裝置的運作時間,也可能搭配能源採集的微型發電技術來自我運作。
特別一提,偵測心率、血壓等脈搏感測器有兩大評比要點:1.強化消除紅光干擾,讓 LED 綠光感測更穩定;2.減少類比前端 (AFE) 等的消耗電流、優化整個系統的耗電量。此外,追蹤、定位也是穿戴裝置常見功能,磁阻感測 (MagnetoImpedance Sensor, MI Sensor) 亦是重點元件,可應用於金屬探測,室內停車場管理,或者是彌補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GPS) 無法發揮的室內導航。
另為解決更換電池或充電維護的不便,不需額外供電、線纜,可借助開開動作、將動能轉換為電能的「EnOcean」能源採集通訊技術可運用於電影院或大眾交通系統等公共場域的座位管理,迄今歐美已約有 40 萬棟建築物案例建置系統。對接在日本智慧電表推廣有成的 Wi-SUN 通訊規範,結合用電量資訊及智慧穿戴感測,可發展居家照護及節能管理等的應用。
P.S.
免電池、免配線特性,「EnOcean+Wi-SUN」也是智慧工廠的理想部署:https://www.facebook.com/lookcompotech/posts/1572343556198262。
回顧濾除紅光干擾的感測原理:
https://www.facebook.com/lookcompotech/posts/1526955077403777。
延伸閱讀:
《數據為王!穿戴裝置是絕佳載具》
http://compotechasia.com/a/____//2018/0211/38092.html
(點擊內文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羅姆半導體ROHM #NanoEnergy #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 #LAPIS半導體 #Kionix # KX126三軸加速度感測器 #SensorMedal感測器評估套件 #BM1385GLV氣壓感測器 #BH1790GLC脈膊感測晶片
★★【智慧應用開發論壇】(FB 不公開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mart.application/) 誠邀各界擁有工程專業或實作經驗的好手參與討論,採「實名制」入社。申請加入前請至 https://goo.gl/forms/829J9rWjR3lVJ67S2 填寫基本資料,以利規劃議題方向;未留資料者恕不受理。★★
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政府擬10年達成物流、產線完全無人化
賴琇菱 2017-03-31
日本政府與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等國家級研究機構日前透過「人工智慧技術戰略會議」發表推廣人工智慧(AI)應用的時程表。內容指,AI的產業應用化將分為三階段進行,日本政府也將向國會提出國家戰略特區修正法案,加速推動自動駕駛及無人機實驗。
日經新聞(The Nikkei)報導,依據該份三階段計畫來看,目前正嚴重缺工的日本物流業,最快可在第二階段,也就是2020~2030年採用貨車自動駕駛及小型無人機,完成無人運輸配送目標。
以「黑貓宅急便」建立知名度的Yamato運輸,以及事業涵蓋物流、網購、計程車、網路遊戲的DeNA集團,也因應自動駕駛技術的必然趨勢,共同成立研究實驗計畫。
不只物流業蓄勢待發,包括東芝(Toshiba)、NEC、富士通(Fujitsu)等大型企業,亦與國家級研究單位之一理化學研究所(RIKEN)共組聯盟,成立以AI應用為主的革新知能統合研究中心。
配合理研的技術基礎,各企業也從擅長的技術領域出發。如東芝著重於工廠及發電廠的自動化及效率化,NEC則以如何從少量數據中演算高準確性的分析及預測,富士通則從系統安全性與生技醫療方面著手。未來的研究成果及大數據可供東芝、NEC、富士通可共享,提升日本AI應用產業的競爭力。
至於在更長遠的基礎研究方面,日本東京大學與Sony針對AI及VR技術應用,自4月起共同開設「人類機能擴增」 (Human Augmentation)講座,計畫執行期間約3年。由兼任Sony電腦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的曆本純一教授帶領,著重於透過穿戴式裝置共享他人體驗、以無人機進行訓練支援等研究。
附圖:日推動AI應用時程表
日政府擬修法加速自動駕駛及無人機實驗。法新社
資料來源:http://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
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 在 越通社- 胡志明市节能中心(ECC)同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 ... 的推薦與評價
胡志明市节能中心(ECC)同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6月20日下午在胡志明市联合举行研讨会,对“提高越南各所医院能源利用效果和环境效果,促进绿色医院 ... ... <看更多>
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 在 《BioJapan》Genet現場採訪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 ... 的推薦與評價
在2018 Biojapan上,Genet榮幸採訪到隸屬於 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 ( NEDO )下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AIST)的光山統泰博士,他專門負責人工智慧導入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