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癌症時鐘」快轉16秒,空汙致癌正威脅所有人-包括不抽菸的女性】
今年以來,全球肆虐的肺炎疫情成為大家關心的焦點,但台灣的「癌症時鐘」並沒有因此而稍停,在我們呼吸的日常中,潛藏著更需要注意的致命因子💣。
根據國民健康署今年六月公布最新(2017年)的癌症登記報告指出:
👉國內平均每4分42秒就有一人罹癌,比前一年(2016年)的4分58秒一口氣快轉了16秒!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 #肺癌 已連續40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前2⃣名。
進一步細究國健署的數據,2017年罹患肺癌的人數多達1萬4282人,平均每天超過39人罹癌;其中,#女性罹患肺癌的人數比前一年增加了519人,遠超過男性的增加數。若從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來看,女性肺癌以及乳癌、大腸癌的發生率都呈現增長趨勢📈。
大家可能有這樣的印象:肺癌是老菸槍🚬才容易得,但其實有 #高達五成三的患者並不吸菸,究竟怎麼回事?近年有新聞報導與學術研究報告指出,#空汙 很可能是民眾致癌率飆高、且中南部倍增於北部的主要原因📌。
根據前台大校長、中研院楊泮池院士近日所發表的(Proteogenomics of Non-smoking Lung Cancer in East Asia Delineates Molecular Signatures of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一文,研究人員在年齡較大的女性(>70歲)身上發現「#暴露於環境致癌物而引起的誘變是癌症早期階段的主要驅動因素」,同時對於蛋白質在化學致癌物的代謝與反應當中得出證據,顯示「減少空氣污染物和食品防腐劑中致癌物的暴露可能是改善與預防肺癌有效的策略」。
在另外一篇由台北醫學大學內科學系助理教授曾健華為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刊登於國際期刊《胸腔腫瘤》(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的(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 Pollution and Lung Cancer in Nonsmokers in Taiwan)當中,其研究結論相當明確地表明:
「在台灣,超過50%的肺癌患者從未吸煙。PM 2.5水平的變化會影響肺腺癌的發生率和患者生存率。」(Conclusions:In Taiwan, greater than 50% of patients with LC had never smoked. PM 2.5 level changes can affect AdLC incidence and patient survival.)(註:肺腺癌是肺癌的其中一種。)
這些都讓我們相當憂心,持續惡化的空氣污染是否會直接造成更多民眾罹癌😨?小港醫院胸腔科主任陳煌麒就分析,從臨床治療與醫學研究都發現,「女性罹患肺癌的人數節節攀升,最大的主因是二手菸、廚房油煙、#空污,最後才是人口老化、生活作息與家族遺傳疾病史。」
雖然環保署曾就此回應表示,「近年已推動相關空氣污染源減量工作」、「近年高屏地區PM2.5空氣污染已獲得相當改善成效」,但顯然緩不濟急😔。
虹安認為,既然醫學研究已經有許多結論顯示空汙與民眾的致癌確實有正相關,政府應該加強、加速如何減少空氣污染的各項措施,並輔導產業轉型、加速淘汰高污染的重工業轉為低污染產業或製程,從源頭改善空污的形成,守護民眾的健康💪。
參考資料ℹ
📌〈Proteogenomics of Non-smoking Lung Cancer in East Asia Delineates Molecular Signatures of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https://www.ibms.sinica.edu.tw/pi_webpage/yellow_style2017/page/highlight57-pub631.htm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 Pollution and Lung Cancer in Nonsmokers in Taiwan〉
https://tmu.pure.elsevier.com/zh/publications/the-relationship-between-air-pollution-and-lung-cancer-in-nonsmok
📌癌症時鐘快轉16秒!大腸癌連12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1733
📌研究:高屏地區肺癌增加率是北部15倍 且患者餘命較短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001258
📌肺癌數據大解密 女發生率增、前三名是這些縣市
https://news.campaign.yahoo.com.tw/lung-health/arti.php?id=9443e012-9a6e-38bf-97d3-75d6609cae68
📌高屏人易患肺腺癌,年增加率是北部15倍!研究結果劍指空污問題,環保署:單看數字太果斷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621726
📌衛生福利部公布癌症發生資料-109年6月2日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41&pid=12682
新 國民 醫院 胸腔 內科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肺纖維化到底能不能恢復?張上淳解密:時間可以讓它慢慢復原】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根據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臨床期刊報導,從一位50歲因病死亡男性案例的屍體解剖發現,新冠肺炎的病理特徵與SARS和MERS非常相似,除了對肺部有「瀰漫性肺泡」、「纖維化損傷」外,也會造成嚴重「免疫損傷」。(資料來源:【註1】)
■ 什麼是肺纖維化?
肺纖維化當肺臟受到損傷自然出現的結疤現象,如果肺部傷害時間過長或是破壞的面積過大,就會導致肺臟組織硬化並逐漸喪失功能,嚴重會導致病患死亡,這種硬化的過程部分醫師會這樣形容:肺臟從柔軟如絲瓜般逐漸纖維化到如菜瓜布般的發展,因此又有「菜瓜布肺」的俗稱。(資料來源:【註2】 )
■ 「肺纖維化」俗稱「菜瓜布肺」,是一種嚴重的肺部纖維化疾病
菜瓜布肺患者:下肺纖維化,常有爆裂聲;近年因天氣變化劇烈加上空氣汙染嚴重,誘發「菜瓜布肺」患者因急性惡化而送醫的比例逐年升高。
「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指出,菜瓜布肺是一種嚴重的肺部纖維化疾病,由於患者的肺功能持續惡化,對於空汙的敏感度高,極易引發急性惡化造成乾咳、呼吸喘而住院治療。
此外,菜瓜布肺相較於其他肺部疾病的特別之處在於,菜瓜布肺通常從下肺葉開始纖維化,因此,當醫師聽診患者後背下背肺葉時,會聽到類似撕開魔鬼氈的連續性爆裂音,此時醫師會高度懷疑有菜瓜布肺的可能性,並安排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做進一步檢查。
「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分享,診間就有一名65歲的男性,一年前確診菜瓜布肺,原本病情穩定,但最近因為感冒導致疾病急性惡化,感到嚴重呼吸困難,血氧濃度從百分之九十幾下降到百分之八十,緊急安排住院治療。(資料來源: 【註3】)
■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日前更有痊癒患者出現「肺纖維化」後遺症,究竟什麼是肺纖維化?又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特發性肺纖維化】可能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一個病名,但近年來發生率持續增加。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肺部發展出許多疤痕組織而影響氣體交換能力,導致肺部功能逐漸惡化,使患者呼吸困難,預後相當不好,目前醫學界尚未了解肺纖維化的確切病因。
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年齡介於50到70歲。全世界約有五百萬人患有特發性肺纖維化,近年來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正常肺部功能
空氣進入體內經過氣管、支氣管,最終抵達肺泡。肺泡壁很薄,周圍密布微血管。氧氣在此擴散進入血流,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則回到肺部呼出。
■萬一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肺部變得像菜瓜布一般粗糙,不再有彈性。堅韌的纖維組織阻礙氣體交換,使身體難以獲得氧氣,也無法排除二氧化碳,肺部失去功能。
■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會怎麼樣?
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最常表現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倦怠。隨著疾病持續進展,會出現發紺,杵狀指,身體逐漸消瘦。若肺部功能持續惡化,心臟功能亦會受到影響。
■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生原因至今仍無法斷定,但可能和「抽菸」、「空氣汙染」、「病毒感染」、「胃食道逆流」、「基因」等原因有關。
■該如何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
目前醫學無法根治特發性肺纖維化,但接受治療能減緩疾病進行並提高生活品質。
● 【服用藥物】:目前有能夠延緩病程的藥物,科學家也繼續努力開發療效更好的藥物。
● 【補充氧氣】:補充氧氣增加血氧濃度能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及睡眠品質,並減少低血氧帶來的併發症。
● 【肺部復健】:透過運動增強耐受力,學習呼吸技巧讓肺部運作更有效率,也要攝取均衡營養。
● 【移植肺臟】:若各種治療方式已無法幫助患者,手術移植肺臟是最後的選項。
除了要按時服用藥物以外,患者還需記得戒菸、多運動、攝取均衡營養,並定期接種疫苗減少肺部感染。(資料來源:【註4】)
■肺纖維化到底能不能恢復?張上淳解密:時間可以讓它慢慢復原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但大家還是很擔心台灣400多個案例,會不會留下「肺纖維化」的後遺症。
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在他的經驗中,肺纖維化是可以慢慢恢復的,大概半年之後就會慢慢回到正常。
台灣首例個案的女台商被證實有肺纖維化的狀況,跟以前SARS病患、H7N9病患的肺炎變化情形很類似。而肺纖維化俗稱「菜瓜布肺」,是指肺部從柔軟的絲瓜,變得像乾掉的菜瓜布一樣,又粗又硬、沒有彈性,所以沒辦法將空氣吸入肺部、運送到全身,不只呼吸會變得很困難,身體也會缺氧。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說,肺纖維化的確有機會完全恢復,但要滿足3個條件:「當初的肺炎不嚴重」、「年輕」、「不要讓肺部再受傷」。
■出現肺纖維化的人,該做什麼來幫助恢復?
蘇一峰說,現在並沒有一個幫助肺纖維化恢復的超有效方法,「有抗纖維化的藥物正在研究,但也還在研究中。」所以只能保護肺部、多休息、均衡飲食、充足睡眠,讓身體有能力製造材料去修復。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系醫師王智亮說,在肺部纖維化的這段期間,要小心注意不要感冒,「如果再次讓肺受傷,比如說感冒,肺功能就會快速的惡化。」
■ 用運動來幫助恢復肺纖維化?
蘇一峰說,運動幫助恢復的是肺活量、肺功能,因為在肺纖維化之後,肺功能也會下降,透過游泳、有氧運動,可以幫助恢復肺功能,身體會比較舒服。
「但不代表肺纖維化的部分好了,只是比較不會惡化。」
王智亮也提到,運動其實增強的是血液循環、是心臟輸送氧氣的能力,對於肺部細胞的幫助不是很大,但氧氣輸送能力變好,其實也可以減輕肺部負擔,是可以嘗試的作法。
(資料來源:【註5】)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COVID學術專區(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
---學術文章 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journal/
-----轉譯摘要 https://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279/
📋 (2020/02/18)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COVID-19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中文摘要轉譯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蔡慧如博士摘要整理)
論壇FB貼文,連結網址: https://bit.ly/2Zpn0ib
■文獻資料:
📋 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COVID-19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uthor:Zhe Xu, Lei Shi, Yijin Wang, et al.
原文連結:( The Lancet ) https://bit.ly/2LJmN1d
∎【註2】
( 康健雜誌 - KB康健知識庫)【什麼是肺纖維化?】: https://bit.ly/3eaaKq8
∎【註3】
振興醫院【空汙嚴重 「菜瓜布肺」恐急速惡化】:https://bit.ly/3gbwtQ5
∎【註4】
天下雜誌【新冠肺炎後遺症「肺纖維化」是什麼?有什麼症狀又該如何治療?】:https://bit.ly/36grUzq
∎【註5】
Yahoo 新聞「肺纖維化到底能不能恢復?張上淳解密:時間可以讓它慢慢復原」:https://bit.ly/2Trzgev
➤➤照片
∎【註4】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forum.nhri.org.tw/forum/category/con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Wuhan coronavirus #新興傳染病 #2019COVID19 #2019COVID19News
#肺纖維化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 #瀰漫性肺泡 #纖維化損傷 #菜瓜布肺 #下肺纖維化 #下肺葉 #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 #抽菸 #空氣汙染 #病毒感染 #胃食道逆流 #基因 #服用藥物 #補充氧氣 #肺部復健 #移植肺臟 #肺炎不嚴重 #年輕 #不要讓肺部再受傷 #保護肺部 #多休息 #均衡飲食 #充足睡眠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 / 長庚醫院 / 林口長庚醫院 / 林口長庚醫院 病理大樓 血液腫瘤科 /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疾病管制署 /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新 國民 醫院 胸腔 內科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新【台灣一日增3起死亡個案,目前重症率為5%~6%;最年輕死亡病例為40歲奧捷團導遊,該團4人確診、3人重症】
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新增3起死亡案例,皆是在昨晚死亡,分別是院內感染指標的案34(50多歲退休婦女)、案108(40多歲的奧地利捷克團導遊)、案170(跟團至西班牙的60多歲旅客),除案170外,皆有慢性病史,台灣死亡案例增至5例。值得注意的是,案108參與的奧捷團,有4人確診,其中3人是重症。
指揮中心統計台灣重症數字,截至3月29日共298例,有15例用過呼吸器,現正使用的有9例,另一種分類則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嚴重肺炎或是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有19例,總計重症比例約5%~6.4%。
今日另新增8例,其中唯一一起本土案例僅5歲,為桃機旅服中心確診人員的小孩。
■台灣累計個案306例,死亡個案多有慢性病、癌症及肥胖因子
台灣累計案例達到306例、5人死亡,目前死亡個案佔比約1.6%。
5名死亡個案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案34入院前心臟就已經非常不好,經醫護人員悉心治療,肺炎有改善,本來想說會比較好,但因這名婦女是末期心臟衰竭,最後因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往生。
案34是一名50多歲的台灣婦女,為台灣院內感染指標個案,總計此起院內感染共有9人,至今找不到感染源,因有心血管病史,3月12日因心衰竭急救,3月25日雖然肺炎已明顯改善,但仍因預後不佳,不幸於3月29日病逝
案108是奧捷團導遊,3月25日出現急性呼吸窘迫,3月28日心臟驟停並急救,然而仍因休克、多重器官功能損傷等情形,不幸於3月29日病逝。周志浩表示,他體重比較重,心肺功能較差,3月25後情形變不好,呼吸窘迫,嚴重肺炎。莊人祥則補充,這名病患除了心肺功能較差,也有高血壓,除此之外無其他病史。
莊人祥透露,案108參與的奧捷團有4人確診(案61、72、104、108),其中就有3人是重症,包括案61,50幾歲有高血壓、肥胖狀況,3月18日插上呼吸器。案72為70幾歲女性,有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3月23日插呼吸器。案104則可能因為年輕、沒有慢性病,沒有重症。
案170是3月12~20日跟團到西班牙的男性,3月23日有明顯肺炎病徵,3月24日轉入加護病房、3月25日病情惡化,3月29日出現急性器官功能損傷及嚴重肺浸潤,並因嚴重呼吸衰竭不幸病逝。周志浩表示,這名患者住院前就出現肺炎症狀,有使用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治療,但沒有好轉,轉加護病房後因多重器官衰竭,主要是肺部有非常嚴重浸潤,昨天晚上不幸往生。
莊人祥表示,案170除了癌症病史,沒有其他的病史,他的病情變化快速,在3月23日確診,當天就有明顯肺炎,使用氧氣,24日用羥氯奎寧治療,24日轉入加護病房,25日血氧惡化,插管治療,29日情況惡化,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莊人祥在記者會後補充,這3案都有使用羥氯奎寧,但案34用了之後效果不佳,且有副作用,最後停用。
■短短4天,重症個案增至19例、插管病例増加2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大副校長張上淳曾公布,截至3月25日資料,台灣235名個案中,有14名符合WHO重症定義,7名病患正使用呼吸器。但這幾天,台灣整體重症比例及發展狀況,指揮中心未再有更新說明。
由於目前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限時、也限制記者提問數,記者會後,記者再主動追問,指揮中心才補充說明台灣重症比例,莊人祥表示,截至3月29日298例(不計今天增加的8例),其中15例曾用過呼吸器,目前正在使用中的有9例。重症率為5%。但若以WHO重症定義「嚴重肺炎或是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有19例,總計重症比例約6.4%。
自3月26日迄今,僅僅4天,重症病患就增加至19例,呼吸器使用者也增加了2名。周志浩透露,目前30歲以下的重症患者有一例。
不過相較於之前指揮中心詳細說明案34等重症病患情況,指揮中心今天拒絕透露重症患者病情、病程如何、案例號碼,而在指揮中心負責講解病況的張上淳,今也罕見沒有出席記者會說明。
莊人祥表示,公布全部重症資料「有點太過」,有死亡就會提供,因為他們現在還在住院,只能跟大家說over all(整體概況)。不小心透露出奧捷旅遊團病況,「我現在也有點後悔。」
他表示,是否重症還是跟年齡、慢性病、有無及早診斷治療較相關。
■醫師建議:不必公布個資、但應適當公布患者背景及疾病進程,供一線醫護診治參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表示,肺部症狀常常是導致重症的主要原因,目前台灣確診中6%有嚴重肺炎,從過去面對病毒性肺炎,如流感重症的經驗,一旦病患到了嚴重肺炎、需要插管階段,死亡率會飆升到2至3成。各國在疫情爆發開始,確診個案不多時,按照該國的醫療水平、國民健康水平,有疾病自然的死亡率;但當確診人數飆升,醫療無法負荷,各國死亡率就會有明顯不同,如義大利,死亡率從開始的2、3%一路增加到10%。台灣的確診人數與重症數據算是很合理。
但蘇一峰認為,指揮中心不需公布病患姓名資料等個案,但最起碼應該公布年齡、性別、疾病表現、病人從第幾天變成重症、有沒有相關的共病等,更細微的重症患者資料。「因為目前資料都在疾病管制署手上,但這些資料對我們第一線臨床醫師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心裡就會有底,馬上釋出才可以讓醫師預估眼前的病人會不會是重症高危險群、在治療上也會更有方向。」
■台大公衛研究:患者發病前就可能有傳染力,建議往前追溯採檢
對於台灣的防疫措施,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也提出了建議,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林先和今發表最新研究,COVID-19病患可能在發病前就有傳染力,建議指揮中心追蹤出現症狀前的接觸者。
林先和和同仁吳大洲及疾管署,追蹤了1月15日到2月26日所有確診個案的近距離接觸者,總共有1043名接觸者,其中12名確診,3名無症狀,林先和以剩餘9名出現症狀的確診者(臨床發病者)判斷,整體的平均臨床發病率(有症狀的發病個案/全部接觸者)是0.9%。
研究團隊發現COVID-19在症狀出現早期,甚至是症狀出現前就已經傳播,等到出現症狀一週症狀比較嚴重後,傳染力反而偏低。
林先和指出,這樣的研究跟北海道大學、中國等病毒學、流行病學研究推論一樣,國際間也都推斷症狀出現早期是傳播高峰,香港疫調已經擴大到症狀出現前2天的接觸者,WHO甚至建議調查到症狀出現前4天,建議指揮中心追蹤出現症狀前的接觸者。
這份研究也發現,和病患同住與非同住家人風險最高,此次研究的同住家人接觸者共36位,臨床發病率達到13.9%,非同住家人47名,臨床發病率約6.5%,和整體平均0.9%比起來,機率高出許多。
現在台灣許多境外返台居家檢疫者,林先和強調一定要小心,就算個案本身還沒出現症狀,也要加強防護,在家中戴口罩等,因為症狀出現前也可能傳播。
他也建議指揮中心防治策略要深化,防治措施不要僅聚焦在發燒、典型呼吸道症狀,若疫情升溫,應建議室內密閉空間要戴口罩。
■今日新增8例,案269桃機旅服中心員工幼兒也確診
台灣今天新增8例,7例是境外傳入,一本土案例為案269桃機旅服中心員工兒子(案299),就讀幼兒園,3月26日出現發燒症狀,27日由衛生單位安排接觸者採檢,於今日確診,為一起家庭群聚;目前這名男童已無症狀,這起群聚共3人,掌握接觸者24人,其中一名老師已隔離,17名幼兒園同學停課。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女4男,年齡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2日至22日,發病日介於3月6日至26日;個案發病前活動地包括英國、美國、菲律賓與埃及,其中5人與群聚事件相關。
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今天也發布新聞稿,分析兒童病例的特徵。理事長、林口長庚兒童急診吳漢屏指出,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3月18日刊登的兒童感染病例報告指出,在1,391名接受檢測的兒童中,有171名(12.3%)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兒童年齡的中位數為6.7歲。
171名確診兒童中,有27名(15.8%)沒有病理及臨床症狀,12名病童在胸部放射線檢查已呈現肺炎現象,臨床上也仍無感染的徵狀。在病童住院過程中,有3名病童(1.8%)需要重症照護並給予氣管插管治療;這3名患者都有其他疾病史,包括腎積水、白血病(此為接受化療中之病童)和腸套疊,其中10個月大的嬰兒,因腸套疊併發多重器官衰竭在入院4週後死亡。「確診兒童發燒天數的中位數為3天(最短1天;最長則到16天)。其中,有一些病童有出現腹瀉(7.6%)及嘔吐(6.4%)症狀,可見腸胃道症狀也是兒童在診查上不可忽略的重點,」吳漢屏提醒。
■成人口罩改為2週領9片,不限單雙號天天可領
指揮中心今也公布最新的口罩實名制領取額度,4月9日起,領取口罩週期改為2週,兒童14天可領10片,大人14天領9片,未來也不再分身分證號碼單雙號,改成每天都可以買。
陳時中補充,另外也允許可以寄口罩給國外二等親內家屬,每2個月可寄30片,等於2天可用一片。
不過要怎麼證明是二等親、由誰去核准證明,莊人祥表示,一切還在討論中,有細節會公布。(文/林慧貞、陳潔;攝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中央社)
#延伸閱讀
資訊圖表【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懶人包【10個「為什麼」,看懂COVID-19病毒特性與防疫策略】https://bit.ly/2WDiECP
抗疫時間軸【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http://bit.ly/2twBVtC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防疫 #2019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 #報導者 #COVID19
新 國民 醫院 胸腔 內科 在 臺北醫學大學(官方版) - 北醫附醫胸腔內科周百謙主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北醫附醫胸腔內科周百謙主任,談新國病「肺癌」的創新治療與 ... 新國民醫院泌尿科董劭偉醫師傳授您預防性治療、解決攝護腺問題。http://tmubt.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