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遙遙無期的星光旅社(艋舺謝宅)
上圖與中圖由張哲生攝於2021年4月3日,下圖由張哲生攝於2021年2月11日。
坐落在臺北市萬華區長沙街和西昌街口西南隅的星光旅社,早在1999年初被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古蹟「艋舺謝宅」,可惜該屋年久失修,目前僅在其外搭設鋼棚以保護建物,但後續之整修復原工程則是多年不見動靜。
在我小時候,這間名為「星光旅社」的老舊旅館已經沒有在營業(1971年歇業),我曾和鄰居進去玩過幾回,對裡頭的天井印象深刻,關於謝姓屋主的故事也略有耳聞;如今它成了古蹟「艋舺謝宅」,卻已不見天日許久,希望能早日見到它修復後的模樣。(不過,這裡真的有在進行修復工程嗎?)
「艋舺謝宅」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88號,所在之地為艋舺市街發源地「番薯市(今貴陽街二段)」附近,原是一座三落大宅。此宅最初建於清光緒16年(1890年)左右,曾經是著名的「郊行」,掌握台臺北與漳泉間的貿易,對艋舺歷史發展有不少貢獻。
謝宅原為歐陽長庚所有,他於1880年代由福建晉江移民至艋舺,開設「建發船頭行」,專營閩南與北臺灣之間的貨物運輸,因生意興隆,遂於1890年代興建此一豪宅。民國34年(1945年),歐陽家傳至第三代歐陽江淮,因財務日漸困難,又將此宅賣給同窗謝溪圳。
原在廈門開設「建松洋行」作布匹生意的謝溪圳,於民國38年(1949年)返台定居於此,將其改闢為旅社與住家兩用的街屋。
此宅坐西向東,原為泉州建築「三落」帶有「左右護龍」的大厝,後因日治時代拓寬道路,此宅部份被拆,前落成了兩側臨街的三角窗街屋。
民國41年(1952年),謝宅進行整修,將原為船頭行的第一落兩層樓臨街建築修改為「星光旅社」;後又將昔日歐陽家族提供作為貨船船工住宿的第三落,改建成二樓磚木構造的「月光浴室」,但由於浴室需燃燒煤炭而屢遭環保局控告,便於民國60年(1971年)結束營業,於1970年代初期改建為四樓公寓。
第一落的星光旅社除了二樓改成旅館建築的隔間外,主要構造、規模、外觀風貌仍保有1890年代初建時的風格,房間面積分割狹小。屋身修建後,主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子使用磚砌,樓板則為傳統木桁架,木結構樑架高大,這種磚木混合構造盛行於日治時期的明治與大正年間。屋頂桁架為西洋式的三角桁架的變形;一樓外側附有拱廊騎樓,二樓則開設弧拱窗;牆面為洗石子材質,兩層樓間有一綠色裝飾帶。
第二進屬傳統閩南式的木構建築,面寬三開間。屋頂為硬山單簷式,並鋪以仰合瓦,採用火形山牆,山牆下有青釉花磚的通氣窗。中廳的樑架為疊斗式構造,兩側木隔牆為仿「閣樓挑台」的做法,收以精緻的格柵欄杆,更有抬高內部屋架的效果。中廳前步口作為前檐廊,內部構架為四桁架,捲棚屋頂,通樑下有透雕的通檖。入口採「三關六扇」門,左右四片格扇,上有螭龍透雕,造型生動,雕工精湛,為艋舺地區所罕見。正廳裡也有雕刻精美的神龕,奉祀祖先及神明,神龕的後方留有「前堂後」,是通往後方院落的空間。
院落間有一天井,被設置為簡單的小庭院,其護欄有石刻造型。天井兩側為廂房,廂房屋頂為平面,其樓頂與第一落後方二樓露台都築有高八十公分的女兒牆,中砌有青釉花瓶欄杆。第一落後方的門板上刻有「松、蘭、竹、梅」等造型。
1999年1月7日,艋舺謝宅被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宅第類,以作為清代中葉郊行的歷史回憶,並為1950年代鬧市裡傳統客棧的代表。
指定為古蹟之理由如下:
一、艋舺謝宅為臺北市僅存之清中葉郊行遺構,雖只剩第二進廳堂,但仍具有艋舺商業使之價值。
二、第一進內廳近代改建為旅社,內部為日式風格,亦具有時代特色。
三、第二進為閩南式傳統建築,用料巨大,木彫精美,深具藝術價值。
但該屋因年久失修,目前第一落(星光旅社)外觀施作鋼棚架工程,給予建物保護,尚待修整;後又因前面道路施工使地基下陷,如今老屋岌岌可危。謝家尚有一子孫住在兩側早已破舊的廂房,並開設雜貨舖,正處在老屋翻修和古蹟維護的兩難之中,期待政府能將已被列為古蹟的謝宅早日維修完善。
我在2014年1月19日拍攝的艋舺謝宅:http://goo.gl/FyJ0d1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Pinky Don't Sto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ear 寶貝們 久等了!近期愛用脣膏的開架篇剪出來惹❤️我的眼睛感覺好多了比較沒有那麼畏光跟疲勞、所以抓緊時間就把這部片剪出來了,希望大家喜歡!其實我跟大家一樣很容易被部落客或油土伯燒到唇膏,除了大家都認識的湯姊沙拉及米老濕之外梅咖妮妮也是我心中的唇彩推坑王,她雖然膚色偏白跟我不一樣但是照片顏色...
施釉 面磚 在 聯合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賠大了! #釉層
施釉 面磚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非風景〗#谷町四丁目駅 // 李長潔
.
1967年(昭和42年)開通的谷町四丁目駅,是其中一個方便通往大阪城、難波宮的大阪地下鐵站。#我真的沒有要出賣妹妹寫真的意思。我真的是覺得谷町線的黃褐色施釉瓷磚,散發著復古的光澤很美麗。
.
在日本的地鐵建築裡,可以常見大戰前後的瓷磚流行風潮,大部分是從紅色到青色,有上釉或粗面,或是帶著布目紋理。
.
谷町線是大阪的第三條地鐵,雖然沒有御堂筋線這麼古早,但也可以看見60年代的建築特色。很想要整理地下鐵瓷磚的部分,只好等疫情過後再說了 T.T
|
#谷町地區是武家的居處
#po妹妹算犯規嗎
施釉 面磚 在 Pinky Don't Stop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Dear 寶貝們
久等了!近期愛用脣膏的開架篇剪出來惹❤️我的眼睛感覺好多了比較沒有那麼畏光跟疲勞、所以抓緊時間就把這部片剪出來了,希望大家喜歡!其實我跟大家一樣很容易被部落客或油土伯燒到唇膏,除了大家都認識的湯姊沙拉及米老濕之外梅咖妮妮也是我心中的唇彩推坑王,她雖然膚色偏白跟我不一樣但是照片顏色很準,也是很有趣的奇女紙,他的IG跟YOUTUBE連結我附在下面,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呦😘
6/2新加坡就要解除阻斷措施了,雖然感覺疫情好像比較穩定了但我還是覺得有點不安,那天想起了之前可以在外面東摸摸西摸摸刷色試化妝品還有自由外出的生活,真的覺得當時好幸福啊!經歷過這些真的更加體會到日常的珍貴,雖然現在換了方式生活但我也還是感謝活著的每一天🙏團結一心相信總會有戰勝疫情的一天!
另外,也想跟大家聊聊最近在美國的大事,相信有關注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知道美國現在發生大規模的暴動,挑起敏感神經的就是種族議題(其他方面我不多說,想知道事發過程可以上網GOOGLE有很多的報導及影像)像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每隔一陣子都會有類似的事情爆發,雖然身在亞洲的我們對於相關事件也許不會那麼有感,但是哪怕是相同膚色的人之間也都會發生類似的事件,歧視大致傷害人命小至埋下仇恨的種子,而我認為歧視最大的原因是誤會與無知,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多少有經歷過被歧視或歧視別人的狀態,不管你是現在有這種感覺或是那些都已過去,我希望看到這些文字的你能放下成見、放下那些你其實不是很了解的東西,並且試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我曾經在加拿大的停車場被白人小孩嘲笑、也曾經在深夜的電車裡被黑人大叔的溫柔言語安撫不安的心情,當然也在成長過程中被同樣膚色的人霸凌或欺負過,這些經歷讓我成長也理解到所謂的好人壞人並不是以膚色或族群來做區別的🙏雖然頻道裡的觀眾朋友們大多都是來自台灣,但我也看到了有來自美國的真愛寶貝們,希望這段時間你們是平安的,願逝者安息,也希望暴動平息、正義能被伸張,社會不要再重蹈歷史的錯誤了
附上這則報導我認為結論說得很好
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lnnx1v?utm_source=copyshare
雖然話題好像有點轉太快但還是要給大家連結
梅咖妮妮IG👉https://www.instagram.com/makeup.nini/
梅咖妮妮YT👉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89CRRogrgv5_yHIUhw4eA
PINKY超REAL IG限動每天更新 https://www.instagram.com/pinkydontstop/
PINKY臉書的大家都是老司機 https://www.facebook.com/pinkydontstop
影片傳送門
爽爽一次看完最愛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NXPuGHswA&list=PLiv8rCsjeP8MCYctwN4WS1opcM9G5lrps
美妝相關一網打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D0gbHlyos&list=PLiv8rCsjeP8MGw2TLlESGfz-Bb2APXZnw
好朋友來作客❤️合作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WwcDwNQhRM&list=PLiv8rCsjeP8MOqxBT5IcpAuX_rLMhhUEM
Products Mentioned:
MAYBELLINE
Superstay Matte Ink / 210
CEZANNE
長效光亮唇彩 / 101
COLOURPOP
Just A Tint Lip Crayon / Rise N Shine
SOLONE
極潤緞光唇膏 / 004紅玉烏龍
FreshO2
叫我公主水唇膏 / 阿布棕
heme
柔霧慕斯唇釉 / 01 SOFT TAUPE
L'Oreal
Rouge Signature Matte Liquid Lipstick / 126 I Play
L'Oreal
水光潤澤空氣吻唇露/304橘鑽石
ROMAND
Juicy Lasting Tint / 07 Jujube
FLOWER BEAUTY
Petal Pout Lip Liner / Toffee
FreshO2 x MIZFRECKLE
雀斑唇控禮盒(暖橘x可可)
激吻唇控禮盒(豆沙x粉膚)
我推薦這色👉豐翹唇控禮盒(磚紅x玫瑰)
About Me:
前電台DJ、日本人妻、愛台灣的地球人目前座標位置新加坡💕很做自已的美妝YouTuber 目標是終極(中年?)網美😊散播歡樂散播愛😚希望影片和能帶給你好心情讓我們從裡到外都美美的!喜歡美妝、吃東西、大笑和沒有動物測試的產品❤️活動洽詢外場主持及公關品寄送請email至pinkydontstop@gmail.com謝謝您🙏(業配請找我)
Music:
Luvly by Joakim Karud
http://youtube.com/joakimkarud
#訂閱分享按鈴鐺 #PINKYDONTSTOP #LOVE

施釉 面磚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位於大坑道 15A 號的虎豹別墅,由富豪慈善家胡文虎先生興建,供其家人在香港居住,其毗連的萬金油花園已於2004年拆卸。該幅土地佔地 53,720 平方呎,由胡先生於 1933 年購入,興建虎豹別墅的工程於 1935 年完成。胡先生在福建和新加坡均有為家人興建大宅,但以香港的虎豹別墅最為人稱道。胡氏家族祖籍福建中川。胡文虎先生的父親胡子欽先生於1860年代定居仰光,在1870年創業,開設了一間小藥店。胡文虎先生與弟弟胡文豹先生於 1908 年繼承父親的中藥業務,後來研製出「虎標萬金油」,成為仰光家喻戶曉的藥物, 風行緬甸、馬來西亞、泰國及其他東南亞國家。胡氏兄弟於1926年把公司總部遷往新加坡,在三十年代逐步開設多間製藥廠,產品行銷世界各地,在香港開設的藥廠規模屬第二大。胡文虎先生亦在緬甸和新加坡創辦了多家報館,其後又在香港辦報,包括創立「星系報業」;他在不同國家出版的報章共有12份。他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曾捐建數以百計的學校、醫院、孤兒院和老人院,又多次慷慨賑災,以解災民燃眉之急。胡文虎先生於 1954 年逝世,其生意由女兒胡仙小姐接手。萬金油花園在東南亞歷史中擔當重要角色,是弘揚中國文化的旅遊勝地。胡文虎先生雖是佛教徒,但亦深受儒家和道家哲學思想影響。萬金油花園自 1935 年起開放給公眾參觀,園內警世的塑像和壁畫以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為題,是許多香港人回憶的重要部分。舉例說,園內的「十王殿」格子式壁畫勸誡世人,若生前為非作歹,死後輪迴轉世時便要承受惡果。1990 年代後期,長江實業 (集團)有限公司購入虎豹別墅及毗連的萬金油花園。發展商把萬金油花園重建為住宅樓宇,並於2001 年 10 月把虎豹別墅連其私人花園交予政府。虎豹別墅由胡文虎先生設計,建築風格顯示設計者深受英國、中國、印度和緬甸等地文化的影響。別墅為中國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典範,是 1920 年代至 1930 年代糅合中西建築元素的豪華大 宅。虎豹別墅以西式建築方式興建,但亦借用和模仿中國建築的元素,例如飛檐、中式斗拱、月洞門、紅柱和青色釉面瓦頂。別墅的建築布局傾向西式,建築物大致對稱,並建有門廊、窗台和壁爐。內部裝修則有華美的意大利彩色玻璃、鍍金雕刻和模塑,以及充滿印度和緬甸色彩的壁畫。虎豹別墅在過去多年都沒有重大改動,原貌得以保留。 別墅基本上屬鋼筋混凝土建築物,內外牆壁由紅磚砌成。大部分紅磚作上海批盪,正門四周部分紅磚則為花崗石面。地面與天台樓板亦由鋼筋混凝土建成。地下昔日是遊樂和接待賓客的主要地方,樓上各層則設有睡房等,主要供胡氏家人起居之用。天台的中廳內部裝修成佛堂格局,專供胡氏家人念經靜修。地下低層為廚房、員工宿舍和貯物室。別墅前面的私人花園反映出中國文藝復興的概念。花園依照法式花園的風格設計,花壇採用規則的幾何圖形布局,山石錯落,中央建有噴水池。園內的中式建築物有涼亭、別墅大樓梯前的水池和假山,以及花園閘門上方的一道小橋。角樓乃園中的主要建築物,內有螺旋形樓梯,可以由花園通往一條公眾連接路。昔日別墅的住客曾在花園內舉行各種活動,包括夜間派對、園遊會、舞火龍、生日會和結婚宴會等。主要用地建於一個較大坑道水平高的平台上。該平台其中三面以擋土牆承托,花園總共有三個行人入口,其一是位於花園東北方的角樓之大坑道水平處,角樓是中式涼亭風格建築物,內有一道旋轉樓梯;另一入口位於花園西南面「通道地區」中間的花園大 閘;最後一個入口則位於花園西南一隅的花園側閘。別墅前方的花園分為兩層,從昔日的客廳通過兩道梯級可到達上 層花園。這兩道梯級前方有一個半圓形的水池,上層和下層則以三道位於不同位置的梯級及花園大閘上方的一條拱橋連接。下層花園的中央有一個噴水池,其西北方一角的正門閘口上方有一個涼亭,東北方則有一座角樓。

施釉 面磚 在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陶瓷器的歷史橫跨人類文明發展的各個階段,也是古人精神與物質文明的具體呈現。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陶瓷器,大部分來自清朝宮廷的收藏,品質精美,數量豐富,不僅是古代皇帝珍藏的瑰寶,更是當代舉世無雙的陶瓷精品。本展覽以「摶泥幻化」為名,是指陶瓷的製作從採石製泥、拉坯成形、施上釉料與敷上色彩,至入窯燒成,軟泥轉變成了堅硬的陶瓷,恍如質材幻化。
「摶*泥幻化—中國歷代陶瓷展」,是以故宮藏品為中心,展現陶瓷器的造型、釉彩、裝飾技法及製作技術之美,從中呈現中國陶瓷史的發展脈絡。本展覽依照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共分為「陶與瓷」、「新石器至五代」、「宋朝至元朝」、「明朝」和「清朝」等五個單元。我們特別為視障觀眾精選9件院藏陶瓷精品製作語音導覽。您可以透過點字參觀手冊中的「陳列室平面圖」、「精選展件立體觸摸圖」,瞭解本陳列室的空間配置及語音導覽選件標示。
在201陳列室「陶與瓷」單元中,您可以藉由觸摸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陶磚、瓷盤,了解陶器與瓷器相同與相異之處。從207陳列室入口進入後右轉,「新石器至五代」單元呈現陶瓷器由原始到成熟的演變,以及陶俑文化的發展。
沿著參觀動線往前,205陳列室「宋至元朝」時期則以瓷窯區分,呈現青瓷、白瓷、黑釉瓷等不同類型瓷器的裝飾與美感。明朝展區主要介紹景德鎮皇家御器廠的成立、官方樣式的形成,以及民間窯廠的蓬勃發展。最後,清朝展區則強調康熙、雍正、乾隆盛世豐富多元的官窯瓷器,以及隨著國勢衰微,晚清的官窯混合著民間趣味的演變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