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唬爆米花電影院:1920華沙保衛戰/戰火烈愛】#福編
今天是3月18日,也是里加條約100年周年。是波蘭擊敗蘇聯的100周年。
1920年4月,兩個既新且舊的國家,剛復國的波蘭與革命後的蘇聯開始為西烏克蘭爭議全面交戰。戰爭迅速惡化的主因是列寧想把他的革命與無神論送入各國均處於上下動盪中的歐洲,而且剛擊敗舊俄白軍的蘇聯紅軍,人員快速擴張,但歐俄戰場穩定後,數百萬大軍的長期供應也成問題,蘇聯中央也產生「就食中歐」的想法,於是邊境衝突一下變成百萬大軍對波蘭的入侵。
波蘭各防線很快被擊潰,波蘭很快在天主教神父、農民領袖與國家領導人畢蘇斯基的號召下,動員農民、女兵、舊奧匈軍與舊德軍組成50多萬的補充部隊加入與蘇軍激戰,不過紅軍方面因有經驗的士兵人數多,加上火力有絕對優勢,到8月初,實際上已佔領波蘭核心地區,波蘭只剩下華沙、利沃夫與德波邊境附近的土地仍在堅守。
====維斯拉河的奇蹟
當時紅軍統帥,青年天才圖哈切夫斯基元帥下令布瓊尼的南方軍團向主力軍靠攏,完成圍攻華沙的任務。
但史達林鼓勵布瓊尼先攻下工業大城利沃夫(在今天西烏克蘭),布瓊尼自己才有明顯功勞,於是布瓊尼並未將其軍團向西靠攏。導致華沙東南面到利沃夫間有60公里,沒有縱深兵力的空隙。此時波軍曾在奧匈帝國內服役的解碼人員透過破碎的電訊解讀發現此一情形並向畢蘇斯基報告,畢蘇斯基感覺到波蘭的黎明生機出現,下令抽調華沙北、西北與東面防線兵力,還有多數騎兵往南方靠攏。畢帥此舉當時多數波蘭將軍都有質疑,認為防線都快崩潰還抽走兵力,但畢帥嚴厲要求貫徹他的指示,並要防線剩下的兩個軍盡可能的拖時間。
**波蘭的聖人
8月14日,畢蘇斯基下令總反攻開始,其中波軍步18師奉命先向華沙東北的Ossów村進攻,以方便後續兵力通過這個小缺口先切斷蘇軍3、4軍團與16軍團間的聯繫,從而擔保蘇16軍團不敢輕舉妄動,進而在維斯拉河上游的波軍反攻主力全力包抄進攻時不會有太多阻礙。波軍步兵進攻很快被蘇軍機槍火力壓制,出於本能,多數波軍在蘇軍防線前臥倒,但波軍仍一個個逐步被狙擊兵、迫砲與機槍消滅。波軍領隊意識到不能坐以待斃,下令大家站起推進,但先站起來的又優先變槍靶,剩下的人又害怕得只能繼續臥倒等死。
就在一籌莫展之際,隨軍神父斯科魯普卡神父(Ignacy Jan Skorupka)手持十字架站起,念著「聖母瑪利亞,在我們這些罪人將死之刻請為我們祈禱,主阿,你把光明給這片土地...」帶頭前進(當然也很快中彈身亡),但在神父的鼓勵與犧牲下,所有的波軍都站起來向前衝鋒,蘇軍防線終被打開,波軍也得以截斷蘇軍3、4軍團與16軍團間的聯繫。
8月14日-16日俄軍依舊在華沙北面猛攻,但波軍反攻軍主力也開始進入華沙和利沃夫間缺口,迅速向東北推進,3天之內就前進70公里。驚訝於利沃夫圍城部隊未依示靠攏的圖哈切夫斯基發現情況實際更糟,此時波軍通訊單位用蘇軍的頻道不斷發送明碼的「創世紀」等聖經內容佔頻擾亂電報通訊,圖帥發現他無法及時通知前線,有線通訊又經常被破壞,派出傳令在波軍騎兵快速推進時又顯得緩不濟急。到8月19日,蘇軍主力發現補給線可能被波軍切斷,通訊又失靈,一下各軍、師都產生恐慌性潰退。到8月31日,蘇軍已全面潰逃,喪失多數重裝備並被波軍持續追擊。
面對失敗的蘇聯,只好在10月5日提出停火,已經用上最後一口氣的波蘭也接受,停火協議在10月18日生效,雙方進入正式和談但仍有零星衝突,直到1921年3月18日里加條約簽訂,蘇聯承認戰敗,接受波蘭的領土認知並賠款正式結束戰爭。
====後續
史達林引此戰為恥並與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結下樑子,日後乾脆把圖帥鬥死滅口。與德國瓜分波蘭後更大量殘殺波軍軍士官。
列寧在歐洲碰壁後,把革命輸出目標又轉向亞洲,之後徹底消滅遠東白俄,入侵外蒙古並實際佔領統治,強化推動中國、日本境內的共產黨組織。
波蘭人認為他們能擊敗蘇聯,是因為波蘭人有信仰,守人倫,所以能打敗無上帝沒廉恥的布爾什維克。
100年後,波蘭依舊是歐洲信仰最虔誠的國度,斯科魯普卡神父的雕像與故事依舊屹立在波蘭的土地與人民心中。
====電影院
講了那麼多,那電影勒? 2014年波蘭拍攝了該國影史表面帳目與實際投入均最大的史詩大片「1920 Bitwa Warszawska」。電影內容除了不能免俗地安插愛情故事,配合歐美女權風在中間給女主角吃了無敵星星,其他的都高度還原史實,包括許多的天主教元素、當時女學生首先自發的志願動員服務團、學生兵大量志願應召補充前線、百姓普遍信仰虔誠、城市貴婦和工廠女工都一樣參與救傷、烹飪等支援工作,俄軍最後猛攻與守軍的慘烈拖延、神父帶頭衝鋒殉難與波軍解碼成功和擾亂通訊,畢蘇斯基元帥獨斷但創造奇蹟。連演員裝扮都充分還原史實人物特色,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史詩大片。
有中文字幕完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8U2J5TE1cA
#我們信仰不同但都有信仰知人倫守禮義
#我們必定能擊敗無信仰無人倫無祖國無道德的1450
日俄戰爭賠款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流行文化現在已經不再被認為只是風行一時而不長久的文化現象,因為流行文化開始能夠引發我們對於某些文化、歷史、社會議題的關注,甚至進一步鼓勵人們對於這些文化與歷史進行反思。以在天竺鼠車車出現前一直引發話題的《鬼滅之刃》為例,背景設定在已經有現代化電器設備與蒸汽火車的大正時代,但是反派卻又是從日本古代留下來的鬼,負責面對鬼的則是現代化前的武士集團。這三者的交錯雖然不是整部動漫的主要賣點,但卻是讓這部動漫與其他作品作出關鍵性區隔的背景設定。
-----------------
近期爆紅的日本漫畫及動畫《鬼滅之刃》以日本的大正時期為舞台,敘述著以煤炭業維生的主角炭治郎全家被吃人的「鬼」殺害,唯一的妹妹更是變成了「鬼」。為了找回讓妹妹變為人類的方法,炭治郎選擇加入「鬼殺隊」以對抗惡鬼的故事。
在這個敘述著青少年與朋友們對抗惡勢力的故事中,作者特別點名這是個發生在「大正時代」(1912-1926)的故事。即便《鬼滅之刃》的劇情聚焦於「鬼殺隊」及其周邊的組織,鮮少涉及歷史事件,除了有以淺草、火車為舞台的場景之外,若將「大正」換成其他時期也不影響劇情整體的發展。
時至現今不僅動畫電影版的票房收入打破日本影史紀錄,突破361億日圓(約新台幣100億),相關話題依然討論不絕,各種試圖分析鬼滅成功原因的專書文章層出不窮,其中值得留意的是,由鬼滅所延伸得時代社會歷史考證、再度掀起一陣「大正熱潮」復興。雖然說《鬼滅之刃》膾炙人口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不少粉絲提出其中一個理由是:
故事設定在「大正」時期,多少喚醒了一部分人的「大正鄉愁」。
然而「大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時期?在日本人的歷史記憶中,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論及日本近代史,「現代」的起點經常是從1868年的「明治維新」說起。即便明治維新在大眾的認知上是日本「成功」擺脫舊時代枷鎖,邁向新時代的起點,對於剛成立新政府,明治時期是一個還在探索日本新的國際地位、政府充斥著保守主與混亂的時代。
此外,日本也在明治時期參與兩場重要的戰爭,分別是「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並且都以勝者之姿戰勝,日本更是從此擠身為帝國之列。先是取得台灣作為第一個殖民地之外,更是在1910年正式併吞朝鮮半島。然而日本的帝國之路卻稱不上「順遂」,不只在甲午戰爭後發生了「三國干涉還遼」逼迫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慘勝,卻在協商之下只得到非常少的賠款,更是引發民眾抗議的「日比谷事件」。
即使看似成功地邁出「脫亞入歐」的第一步,明治時期在大眾的形象中還是更充斥著戰爭與腐敗的政府等元素。如同美國歷史學者Carol Gluck所指出,明治時期不只是日本政府,各種民間力量也積極地在開發符合現代化的意識形態。
而相較於明治時期,前後只有短短15年(1912年7月30日至1926年12月25日)的「大正」年代卻被視為近代日本的「黃金時期」。大正年號的由來,取自《易經》:「大亨以正,天之道也。」相較於明治「前朝」,人們有了更大的思想自由以及更好的物質條件。大正時期的代表名詞之一——「大正民主」——便是指在大正時期一連串的政治改革。
在明治時期,政府要員大多是幕府末期來自九州的「功臣」所霸佔,而這個現象在大正初期由在野黨呼喊「打破閥族,擁護憲政」下成功開啟了新局面,迫使長州藩出身的桂太郎辭退首相之職。民間也有不少學者對於憲政提出新的學說,例如東京大學教授美濃部達吉便提出了「天皇機關說」,以對抗認為天皇即主權的說法(而後美濃部達吉也在軍國主義時期遭到清算)。制度層面上,日本於1925年通過〈普通選舉法〉,意指25歲以上的男性皆可以投票,可謂邁向民主社會的一大步。
同時,除了日本內部的變化之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民族自決」的概念,更是在國際上推動世界各地反殖民運動,影響擴及了印度、中國、埃及,當然也包括了日本以及其殖民地。朝鮮半島在爆發了「三一運動」後,日本修正了對於朝鮮的軍事統治,而改為較為溫和的「文化統治」。在日治台灣,則是由林獻堂等人發起了「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即使目標並未達成,卻也奠定了對於憲政自由的追求。
在物質層面上,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迎來了經濟成長,並且在整體上提升了物質水平,尤其是都市裡的咖啡廳、百貨公司、電影院等等都成為了現代性的象徵。《鬼滅之刃》當紅的「無限列車篇」,也展示出了此時日本的鐵道文化已經相當豐富,不只有多樣的鐵路便當,當時鐵道旅遊也相當興盛。此外,《鬼滅之刃》中除了揮刀之外,藥學知識也是能打敗鬼的關鍵之一;這也反映了在大正時期,日本的科學研究承襲江戶、明治的經驗,並向西方國家取經,逐漸發展純熟,並透過大學教育培養自己的人才。
同樣地,到了大正時期,歐洲的浪漫主義也在日本的文學與藝術發展中逐漸發展純熟。加上此時物質文化條件發展純熟,因此許多人使用了「大正浪漫」(大正ロマン)一詞,也影響了日後日本人對大正時代的歷史記憶,經常是一個浪漫、充滿鄉愁的年代。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192514
日俄戰爭賠款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齋主花了相當時間,讀完了 Barbara W. Tuchman《八月砲火》和Christopher Clark《夢遊者》,這兩本講述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因的經典著作。原本以為在讀這兩本書之後,我能對當時為什麼會爆發世界大戰更有了解,孰料也只是對當時的國際情勢更加了解,而非真正理解大戰成因。
此二書切入一戰的角度不同。《八月砲火》出版於1962年,作者將重心放在一戰前各國的大戰略定位,包含法國對於亞爾薩斯、洛林的執著,德國對於施里芬計畫的重視,英國對於後起德國的警覺等。令人驚訝的是,即便這書對於絕大多數讀者來說,閱讀門檻應該不低,但它竟然能是1962年美國的暢銷書,相當令人驚訝。缺點則是連作者都承認,對一戰東線戰勢的理解不深,因而在書中僅草草帶過。
《夢遊者》出版於2012年。本書花了大量篇幅講述各國的政治外交關係,特別是開頭就花了大量篇幅譜寫1903年塞爾維亞歐布雷諾維奇王朝國王亞歷山大一世,被軍方和政府聯合政變的過程。讓讀者體會了何以這塊土地被稱作巴爾幹火藥庫。本書中文版近800頁,絕大多數的文字皆在敘述各地區的政治問題及外交情勢,也針對了當時各國領導人或君主的性格做了描寫。特別是德皇威廉二世、沙皇尼古拉二世以及奧匈帝國皇帝法蘭茲·約瑟夫。
所以一戰是怎麼開始的? 歷史課本告訴我們,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波士尼亞塞拉耶佛掃街時,遭到塞爾維亞神秘組織「黑手」的刺客行刺成功。但好端端的,為啥要行刺呢? 這問題又得牽扯回1866年的普奧戰爭。
在歷史課本上我們讀過德國的統一,其中一個重要的戰爭便是普魯士戰勝了普奧戰爭,進而取得德意志邦聯的控制權。哈布斯堡家族所代表的奧地利政權,頓時輸掉領土中最富庶的一塊土地,控制力漸弱。國土東線的馬札爾人(匈牙利人),興起強烈的民族主義運動,在不得已之下,哈布斯堡家族決定於1867年決定改變政體形式,將一元政體改為二元政體。此後奧地利與匈牙利是兩個政體,各自有自己的議會、制度和官方語言,但外交、軍事等對外事項由哈布斯堡王朝處理。法蘭茲·約瑟夫兼任奧地利國王和匈牙利國王。
斐迪南大公,作為法蘭茲·約瑟夫的皇儲,他則有著不同的想法。隨著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日漸興盛,他認為帝國該有所改變,否則君主政體將被民族主義搞垮。於是在二十世紀初,逐漸開始推動政體的改變,認為既然已經是二元政體了,何以不能是三元政體? 綜觀奧匈帝國的民族人口分布,德意志人口僅占25%,馬札爾人20%,斐迪南計畫將國內第三大的斯拉夫民族(捷克人、波士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等)建立一個與奧地利、匈牙利平起平坐的政府,藉此消彌國內緊張的民族主義情緒,並且順勢打壓匈牙利日漸強大的態勢。
當時塞爾維亞(國)早在1878年在俄國的幫助下,從鄂圖曼帝國中獨立,並且政局長期不穩,許多地下組織、民族主義恐怖分子也在所多有。塞爾維亞也長期與奧匈帝國不睦。原因十分複雜,包含長期支持塞爾維亞的死對頭鄰居保加利亞,並斐迪南大公對奧匈帝國境內的斯拉夫民族抱持友好態度,這將導致塞爾維亞國內民族主義受到影響。畢竟若奧匈帝國成立三元政體,將導致許多塞爾維亞人放棄塞爾維亞,轉而投向哈布斯堡家族的懷抱。
所以有刺客行刺,感覺也並不意外吧? 但其實一次世界大戰本來不會是場世界大戰,若只是單單行刺斐迪南大公,也頂多就是第三次巴爾幹戰爭罷了。
奧匈帝國的最大盟友,便是屬於同一德意志民族的德國。德國在1870年普法戰爭取得法國領土亞爾薩斯和洛林之後,國力大盛。不但工業生產額直直追上當時的龍頭老大英國,甚至德國陸軍之強盛,無人敢攖其鋒。1890年之前的首相俾斯麥,有著清楚的大戰略,就是稱霸歐陸。但威廉二世即位之後,或許是因為國力太過強盛,威廉二世將目光放到了海洋,此舉當然讓英國起了防備之心。並且德法兩國向來都是歐陸霸權的候選人,兩國自1870普法戰爭後的仇恨未消,德國想著一口氣摧毀巴黎,於是搞出了施里芬計畫。該計畫籌備著用德國絕大多數的軍力資源,以最快速的方式經中立國比利時,直接劍指巴黎進而癱瘓整個法國,西線先由奧匈帝國抵禦俄國之入侵,之後德軍花一個月的時間轉向攻打東線的俄國。
法國當然也不惶多讓。多數法國軍官和社會中流砥柱,對於普法戰爭戰敗後割讓亞爾薩斯和洛林耿耿於懷。社會主流聲浪也從未畏懼終將對德國一戰,討回亞爾薩斯和洛林。此外,法國也與巴爾幹半島的塞爾維亞有些許關係,特別是當塞爾維亞漸與奧匈帝國不睦之時,便是法國提供大量技術、貸款等協助。
俄國更是有趣。1905年日俄戰爭失利後,俄國不得不取消在東亞的計畫,將目標重心放在了巴爾幹半島上,親塞爾維亞。此舉當然會與有著同樣戰略目標的奧匈帝國針鋒相對,也當然會與支持奧匈帝國的德國產生矛盾。法俄兩國都忌憚德國的勢大,於是在1891年簽訂法俄同盟條約,用東西兩線的方式牽制德國。
英國則維持歷史上向來的形象,巧妙多變。在1905日俄戰爭之前,英國和同樣懸在歐亞大陸另一邊上的島國日本結盟,其目的自然是制衡橫跨歐亞大陸的強權俄國。但俄在與日戰爭失利後,重新將重心放在歐洲版圖上,面對德國日漸強盛的國力,轉而與英國結盟對抗德國。但對於英國本身來說,與俄國締結盟約,就等同於加入法俄陣營。關於這點英國是曾有疑慮的。英國於二十世紀初期,曾多次研議與德國結盟。甚至於一戰爆發初期,英國朝野政黨對於要不要介入歐陸這場戰爭,都有十足的爭議。因此可說英國在一戰前的態勢是相當不明朗的,說是說英法俄三國協約,但其實英國根本直到最後一刻才不得已參戰。
奧匈帝國則更是複雜。由於俄國對巴爾幹半島有十足野心,作為強權的奧匈帝國自然與其有矛盾之處,並且因為巴爾幹半島的民族主義問題,英法德等國都在巴爾幹半島默默培植親近政權。與奧匈帝國有著最大矛盾的塞爾維亞,正巧是親法國家。此外,奧匈帝國長年因為義大利半島的問題,不得不與明明是敵國的義大利結成同盟,之後這同盟自然就形成了德奧義三國同盟,而後於開戰後又加入了向來與俄國不睦的鄂圖曼帝國。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塞拉耶佛遭到塞爾維亞神密組織「黑手」被刺身亡。這新聞未若如今我們所想的那般嚴重,直到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前,一切尚有轉圜餘地,但這些要求等同於要求塞爾維亞放棄國家的司法調查權,此舉動實為太過。
在無可扭轉的情況下,奧匈帝國在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而作為塞爾維亞背後最大的老大俄國沙皇,也隨即簽署的全國總動員令,準備援助塞爾維亞抵禦奧匈帝國。作為奧匈帝國盟友的德國,隨即向俄國下達最後通牒,要求對方取消總動員令,在沒得到回覆的情況下,德國向俄國宣戰。要求法國保持中立未果的情況下,德國向法國宣戰,施里芬計畫啟動,計畫跨越中立國比利時。英國原先計畫裝死,但橫越比利時的舉動,逼得英國政府不得站在法俄陣營,也隨即對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
然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以上正是這兩本書所概括談論的大戰起因,看起來一則則描述都沒有問題。符合邏輯推演,但其實彼此相互矛盾。例如何以奧匈帝國意料不到向塞爾維亞宣戰會引爆歐陸大戰? 何以俄國草草簽署總動員令? 又為何不在德國下通牒時取消動員令,並要求德國也維持中立? 如此一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就不會爆發,充其量只會是第三次巴爾幹戰爭。
戰爭很可怕,因為種種錯誤而導致的戰爭,為了這些莫名其妙原因而上戰場的年輕人,幾乎喪失了他們年少時的所有機會。這場戰爭導致的後果很多,包含3500萬人的傷亡,金本位制度的崩壞、美元取代英鎊成為最強勢貨幣、奧匈帝國瓦解、鄂圖曼帝國瓦解、俄國瓦解並被共產主義取代,以及德國鉅額賠款而種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惡因。
《八月砲火》和《夢遊者》,是像齋主這樣的歷史外行人,若想了解一戰最好的幾本歷史入門書,書中內容豐富且敘述生動。雖然對於台灣人來說,書中大多數的人名、地名和相關時代背景造成了巨大的閱讀門檻。但在耐心讀完後,會感嘆眼前的和平真的來之不易,也會更在乎眼前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