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體已經開始腐爛...(#小雁子)
🐶狗寶都亂咬人背後其實有原因💡:http://bit.ly/3pTcvgD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
日本攝影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這輩子只能按一次快門,你會想拍什麼?」
電影「淺田家」3/5 星期五 上映
之前在學學文創講課主題「透過攝影行為建立親密關係」中,我特別介紹了日本攝影家
淺田政志的作品集「淺田家」;一眼便愛上他溫暖幽默的每一張全家福照。
這也是我認為全世界最值得留下的一張照片。
每當我想像,如有一天我失去一切的時候,
家人的照片永遠對我而言是最珍貴的生命足跡與曾經存在共享過的「證明」。
為人父母對孩子默默的愛與付出、兄弟的情感、身為攝影師的孤獨與喜悅...。
這是一部讓我看的過程中起碼流淚5次、
又哭又笑的溫馨作品,也是身為攝影師感到許多
共鳴的電影。
如果你也喜愛攝影,也是一位攝影師,誠心推薦走進黑暗的電影院,沉澱在這位充滿想像力又重情感的攝影師的生命成長故事吧。
「愛」永遠是全宇宙最大的能量,只要有人相信你,
你就是最強大的人。
每位演員都是重量級的主角明星,在螢幕不起眼的角落閃閃發光!
—-轟動全日本「最會拍全家福」的男人,
真實故事登上大銀幕
【幸福湯屋】日本奧斯卡表揚導演中野量太,感動千萬人最新作品
二宮和也 妻夫木聰 黑木華 菅田將暉、平田滿、風吹純 共同演出
日本奧斯卡「優秀電影」等八項大獎肯定
榮獲華沙影展「最佳亞洲電影」,評審盛讚:「溫馨感人且充滿希望!」
<讓我捕捉,你跟家人最美好的瞬間>
熱愛拍照的父親,年末都會替全家拍攝新年合照。父親知道小兒子立志成為攝影師,所以在他12歲生日當天,將自己最珍愛的相機送給了他。由小兒子所拍下的第一張照片,就是他們的全家福。
如今,這位小兒子淺田政志(二宮和也飾演),已經從專科學校畢業,並持續與父母及哥哥四人,拍攝一系列別具特色的全家福,其中包括消防員、黑道、賽車手、選舉、戰隊、樂隊等不同主題,並以《淺田家》為名出版了攝影集。由於風格獨特並讓人會心一笑,讓他獲得攝影大獎肯定,從此踏上專業攝影師之路。不過隨之而來的一場災難,卻讓他逐漸失去人生目標。他自願成為災後重建義工,並在海嘯過後的泥濘中,找到一本本已經失去主人的相簿。在這些充滿故事的照片背後,他能否從中領悟到攝影的真正意義呢?
日本攝影家 在 Smohouse思默好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募集公告:2021「地方place」台日交流攝影聯展。台中展】
地方串連人、事、物,連結在地或是它地的情懷。對於自己行經過地球上的每一個地方,留下曾經的歷史符號與情感的記憶。
藉由台日攝影師不同的攝影觀點,了解每人眼中心中的「地方」其特有的風俗人情自然風貌,從「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主題「地方」中,聯繫台日地方以及人之情感的牽絆。
感謝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的後援,以及日本攝影大師舞山秀一以及跨界全方位藝術家黃子佼的特別參展,這一次也希望帶給大家台灣日本攝影家的優秀作品。
【參展規定】
拍攝題材:「地方place」
報名截止:2021年6月30日
參展人數:依據展出空間,額滿為止
【參展流程】
1. 線上填寫參展報名資料:https://forms.gle/WCVL4vKXk5DEWqQT9
2. 另外寄5張作品至2021「地方place」台日交流攝影聯展事務局:info@littlemoca.com。
主旨請註明2021「地方place」台日交流攝影聯展事務局參展報名
3. 另行對確定參展者進行付款通知
4. 確定匯款後正式完成報名
【參展費用】
一單位(Wx100cmxH240)NT$4000
超早鳥 NT$3400(報名截止:2021年2月28日)
二單位(Wx200cmxH240)NT$7600
超早鳥 NT$6460(報名截止:2021年2月28日)
三單位(Wx300cmxH240)NT$10500
超早鳥 NT$8900(報名截止:2021年2月28日)
【參展方式】
1. 作品由參展者自行製作。
2. 不展策展須由參展者自行表現。
3. 佈展方式須依據場地規,不行打釘,可用鋼索掛勾或是美術黏土。
4. 可以直接以紙膠帶固定,自然展示。
5. 參展區域由主辦單位劃分。
6. 更多注意事項依主辦單位網頁公告為準。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得隨時告知補充。
【洽詢】
2021「地方place」台日交流攝影聯展事務局
info@littlemoca.com,Line@littlemoca
【展覽情報】
展覽期間:2021年8月28日(SAT)~2021年9月26日(SUN)
展覽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大墩六街208號3樓
主辦:宇樂娛樂有限公司/微當代文創littleMOCA
協辦:Smohouse思默好時
感謝: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
策展人:蔡 晴宇
HP:http://www.littlemoca.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ittlemoca
#徵件 #攝影 #台日交流 #地方Place
#微當代littleMOCA #Smohouse思默好時
日本攝影家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第五章中提到:攝影對於「認知」的辯論 —「要嘛作為一種簡單、準確的認知活動,一種有意識的理智行為;要嘛作為一種前理智的、直覺的邂逅模式」。這本攝影集裡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蘇珊.桑塔所說的有意識的理智行為以及直覺的邂逅模式。
這十位新一代的攝影家,背景各異,來自台灣南北各地,每個月會有一天聚集到台中我的工作室裡彼此討論作品,作為一個與他們討論的對象,我卻經常從他們的作品中找到新想法,或者是必須逼迫自己重新組織既有的觀念來更深入地解釋他們的作品,這過程往往得花上一整天,很累但也很過癮,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少,他們努力不懈與積極的態度,再一次喚醒自己對攝影的熱情,這些都是我的養分,讓我的攝影一路能走到今天。
理智行為與邂垢模式
文波的作品《寂靜・低語》,從一開始他就非常地明白,這是一種去脈絡化的切片攝影行為,藉由再次觀看,重新建立起他的脈絡;風景攝影的描述,或許就屬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最為大家熟知,文波的作品少了亞當斯紀實成份的描述,卻多了抽象式的隱喻,他放棄照單全收的觀看方式,從現實具體的風景中逐漸轉換成他的切片,雪景的淡白一如曠野的濃黑,建構出安靜、低吟的話語來。
碧玲的《失衡》,抹去了紀實攝影的直觀式記錄,讓觀看的畫面滲入了作者私我的猶疑晃動,為第三世界日常的現實生活樣貌中,賦予一種略為脫離現實的無奈,而這無奈,一半來自真實的世界,一半來自作者心中的衝擊與無力感。
慶章的壯遊快門,一如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流放地(Exiles),他屏棄了畫面外的景物,只悄悄的告訴了觀看者這是作者在場的主觀抉擇,進而提出了一個隱晦的問題:「藉由照片,觀看者是否如同作者一樣在場?」我們不難在世界上知名的攝影家中找到這些存在主義色彩濃厚又帶點街頭快拍式的作品,在虛幻的場景變換游移當中,一如這些成熟的攝影家,慶章作品中微微的現實荒謬,有些淡淡的諷刺與寂寞,作者本人稱這些作品為《幻相》。
凌雲幻想式的畫面,彷彿一半在現實世界中矗立,一半在想像的世界中某個不知名的角落綻放,攝影在此脫離了最原始的記錄功能,將現實物從「眼見」轉換為「心見」,這種轉換的過程,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形容為「詩意」,凌雲的「詩意」展現在不按牌理的景物框取,豐富卻又脫離現實的色彩表現,有點像是在大人成熟的眼光中卻又帶著小孩純真的思維來觀看。
惠民的《羅生門》,門的這邊是外面,是公共領域,門的那邊是裡面,是私有空間,門作為一種隔離內外的界線,它是清楚而不可侵犯,然而,惠民在日常踏查中卻發現,實際的情形是門裡面的土地被私人在沒有告知土地擁有者的情形下被開發利用,私自開發者用「門」來標示出他私人開發範圍的入口,而這入口恰恰好也標舉著私人與公共空間界線曖昧不明的證據,攝影在此作為一種觀察後的紀錄行為,方惠民的「羅生門」讓我們得以了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仍有私佔土地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存在。
信嘉的《自拍》作品,他舉了安東.契軻夫(Anton Chekhov)所說:創作者得誠實到...觀者無法逃避!在世界攝影史中,照片是否強大到具有讓觀者無法逃避這樣的力量另待討論,然而,信嘉特意在安排好場景後,只略為告知對象一些操作上的細節,便將快門線交給對方之後他便離場,讓對象自己面對鏡頭進而自己拍下自己身體的樣貌,在觀看這些作品之時,或許我們會先從窺視者的角色中得到快感,一開始想到的是「他們好勇敢啊」「她們的身體很美」... 慢慢轉變到「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拍下自己呢?」「她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腦袋裡想的是什麼?」「她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若觀看者轉化到後面的思考行為,或許信嘉所說的透過觀看這群人,得以觀省自己的想法才能達成。
敏寬的《名牌花》,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生產與消費,藉由傳播,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知名品牌耳熟能詳,在習慣於使用這些物品之後,或許我們堅信如此知名的品牌企業應該能永續經營,然而,時間與市場是無情的,不適者淘汰,敏寬採用了靜物攝影的方式,藉由「花的美好,卻仍舊凋零」,搭配了品牌的容器,暗喻了再怎麼美好的事物終有結束的一天,更重要的是,當品牌結束後,這些人造物容器的分解有些需要50年的時間,有些則需要超過百年以上,甚至比企業存在於這世界的時間更久,藉由敏寬的「名牌花」,或許我們會重新審視自己,在我們當一個消費者的角色時,我們更應該如何看待地球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肇圀的《夾娃娃機》,2019年年底某天晚上十點多,我在金門金城鎮散步,看到一家亮晃晃的夾娃娃機店還在營業,或許還有更多家店開著也說不定,對於在純樸的金門這麼晚還看到這景象,不禁令人好奇:台灣社會需要這麼多的夾娃娃機店?或者,更深入的討論,台灣人的生活壓力大到需要這麼多簡單放鬆的時光?日本評論家飯澤耕太郎曾說,一個好的創作者,其作品經常能反映出一個時代,對於飯澤耕太郎所說「時代」到底需要多久時間才得以形成,我們無從定義,但若說台灣風靡夾娃娃機已經是某一個時期普遍的社會現象,則應該不至於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只是,這種一窩蜂的現象到底能維持多久?我想沒人敢打包票,即便連夾娃娃機店的主人也是如此,正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這只是一個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現象之一,所以即便開店經營,索性就連招牌也不用了,於是到處看到店裡面是經營夾娃娃機,店招牌卻跟這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荒謬,形成了一個有趣特殊的社會現象,肇圀以嚴謹的社會地景拍法記錄下了這個曾經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特別的記憶。
馨儀的《變裝者》,從變裝前的自我,到變裝後的他者,這「自我與他者」之間是否有一道界線?是在到達這條線之前,還是在這條線上,抑或跨過了這條線,自己將會變成一個陌生的他者?而這條線,是藉由化妝?服裝?還是因為在鏡頭關注(我們都處在鏡頭的這端觀看)下,就會喚醒心裡面的另一個人出現?或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配戴面具的時候,只有在變裝了之後,才是真實自我的展現?馨儀引述了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説的:「面對鏡頭,我同時是:我自以為的我,我希望別人以為的我,攝影師眼中的我,還有他藉以展現技藝的我。」 馨儀在很困難拮据的情況下,南北奔波,以肖像新紀實的手法告訴觀者,台灣一種次文化生活的樣貌。
志豪的《光世代》,引發了我的一個小小記憶,小時候我住在南部鄉下,每次上台北都是大事,記得傍晚時分遊覽車過新店溪之後,小孩子的眼睛對於都市的高樓與燈光總是充滿著好奇與憧憬,幾十年過去了,都市的燈光從照明的功能變得更迷離多樣,而現代人生活步調加快的速度亦不遑多讓。杉本博司的「劇院」系列,螢幕上一片空白,這片空白標舉出了機器(底片)與人眼的不同之處,人眼觀看之後產生記憶,於是我們有了電影的劇情轉換,機器(底片)缺少了記憶,於是只以紀錄的方式存在,最終形成一片空白,志豪的「光世代」,乍看之下雖然同樣是一片空白,但是這一片空白所標舉的,卻是現代人資訊氾濫爆炸的結果,當後一秒的資訊不斷的覆蓋前一秒的資訊時,你到底能留下多少訊息?當資訊不斷的覆蓋更迭,在生活步調急速加快的現代社會中,或許在我們腦海裡留下的只剩一片空白吧?!
留下足跡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在我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的期間,曾經引用艾默森的這句話來彼此鼓勵,在網路盛行的這個年代,我們很容易看見有這麼多新奇的想法已經用攝影的方式來表現了,換句話說,我們很難再找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徑,然而,正因為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轉個方向,用力一點,留下一點走過的足跡,這本攝影集正是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的足跡印證,同時在台灣艱困的攝影大環境中,或許這本攝影集也能踩踏出一個小小的鞋印。
感謝張照堂,郭力昕與張世倫三位老師曾經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同時更感謝照堂老師為這本攝影集定名「附著與穿越」,我想,這個書名,已然包含了書中所有作品的文本根基!
日本攝影家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林官賢,50歲,街拍攝影師,同時也是一家虱目魚小吃店的老闆,高中開始接觸攝影,入社會之後曾經開過人像攝影工作室,因為景氣不佳,沒多久就結束營業,在經營虱目魚店之前是一家便利超商的店長,他從未想過自己會踏入餐飲業,虱目魚店原本是父親在經營,後來因為父親生病了,他才回來接手家中的事業,當時他35歲,一轉眼也做了15年的時光,原本在攝影工作室結束後就沒有接觸攝影,但是卻在接手事業之後又開始拍照。
「攝影很花錢的」他說,經營虱目魚店之後,反而支撐了他攝影的興趣與創作,雖然一週有六天都在店裡,但是在店裡中午休息的時間,他都會帶著相機,走進小巷子,捕抓他想要的畫面,當他拍完後回到店裡,精神也來了,「拍照很紓壓」他笑著說。
他很喜歡日本攝影家森山大道的作品,也因為受他的影響,才開始專注拍攝黑白街拍影像,西門町是他一個月最少會去一次的地方,他說那裡充滿了雜訊,雜訊從四面八方而來,變成是他最喜歡拍攝的部份,城市、街道、標語、裝飾、人群等等,都是他拍攝的題材,他說一個城市有著很多的面向中午﷽﷽﷽﷽﷽﷽﷽﷽﷽﷽﷽﷽﷽﷽﷽﷽﷽﷽﷽﷽﷽﷽那裡充滿了雜訊﷽﷽﷽﷽,每個街拍攝影師都有自己觀察城市的方式。
最近他將2015年到2017年的作品,集結成一本攝影集「ZREO」,這也是他2010年就開始醞釀的出書想法,做一位街拍攝影師,林官賢希望自己在未來都可以用攝影集的方式來發表作品,城市的面貌不停在改變,今天拍了,明天可能又是另一種狀態,他就像是一位城市遊蕩著,拿著相機,記錄眼中所看到的一切。
相關新聞
https://tw.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realtime/20180316/1315449/
日本攝影家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