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固定的髮型設計師談戀愛》
剪頭髮這事就像談戀愛一樣。尋尋覓覓訪遍大街小巷眾人海,就只為了找一個能聽懂自己說話,或是行事對tone的人。
之前覺得這種依存關係很妙。
一旦遇上適合喜歡的設計師,價格再怎麼高、再怎麼遠都會繼續光顧。但不喜歡,就算是明星光環加持也讓你倒退三步;
剪髮期間看到苗頭不對,你不能太傷設計師心宣佈馬上停手,因為說不定還有補救挽回的餘地;到了徹底被剪壞後想直接換設計師,卻也得好聲好氣不扯破臉的珍重道再見。
你以為結束了嗎,還沒。
髮型設計師呢,你一旦習慣了就難以替換,而你也不太好意思隨便劈腿找其它人剪;因為除了可能被舊髮型師抓包的那種偷吃心虛之外(其實真的很沒必要)
新找的設計師雖能帶來驚喜,但卻不知下場會不會是嚴重到你隔天想戴假髮出門的那種驚喜。
然後傷心的自己莫名奇妙回到舊設計師的懷抱,進行著稍稍滿意卻又心猿意馬的生活;或是期待又怕受傷害的不斷嘗試新的下一個;
或是更多工的,在各大名流髮廊奔波完才驚覺暮然回首,那人竟在燈火闌珊處的巷口50元理髮店才是適合自己,默默覺得電棒燙生活似乎也不差這樣(超展開)
上面的文字大概說完我小時候找設計師的感想。現在可能老一點了、臉皮很厚,對於髮型怎樣漸漸比較瀟灑了。反正該愛你的還是會愛你,該走的人還是會走。
總之說到頭來,剪髮還真的就像戀愛一樣,其實也沒有技術行不行的設計師,
從來都只有相不相合的客人罷了。
#MondayBlueMurmur
At Maje #majeparis
📸 @renan.c 🍋
「旦暮遇之意思」的推薦目錄:
旦暮遇之意思 在 Rabbie 創業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李開復:關於如何打造 #領導力,我的九點思考
中國有句古話,名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善於管理團隊的人也難搞好創業。就如何管理團隊、打造領導力,我有以下九點思考。(摘錄標題,內文大家可以再點進去細看)
01願景比管控更重要
02信念比指標更重要
03人才比戰略更重要
04團隊比個人更重要
05授權比命令更重要
06平等比權威更重要
07均衡比魄力更重要
08理智比激情更重要
09真誠比體面更重要"
李開復:關於如何打造領導力,我的九點思考
中國有句古話,名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善於管理團隊的人也難搞好創業。就如何管理團隊、打造領導力,我有以下九點思考。
01願景比管控更重要
在吉姆·柯林斯著名的《基業長青》一書中,作者指出,那些真正能夠留名千古的宏偉基業都有一個共同點:有令人振奮、並可以幫助員工做重要決定的“願景”。
願景就是公司對自身長遠發展和終極目標的規劃和描述。缺乏理想與願景指引的企業或團隊會在風險和挑戰面前畏縮不前,它們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不可能擁有堅定的、持久的信心,也不可能在複雜的情況下,從大局、從長遠出發,果斷決策,從容應對。
一些人錯誤地認為,企業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將100%的精力放在對企業組織結構、運營和人員的管理和控制上。這種依賴于自上而下的指揮、組織和監管的模式雖然可以在某些時候起到一定效果,但它會極大地限制員工和企業的創造力,並容易使企業喪失前進的目標,使員工對企業未來的認同感大大降低。相比之下,為企業制定一個明確的、振奮人心的、可實現的願景,對於一家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其重要性更為顯著。處於成長和發展階段的小企業可能會將更多精力放在求生存、抓運營等方面,但即便如此,管理者也不能輕視願景對於凝聚人心和指引方向的重要性;對於已經發展、壯大的成功企業而言,是否擁有一個美好的願景,就成為了該企業能否從優秀邁向卓越的重中之重。
優秀的領導者會與員工分享企業的願景,如果可能,還會讓員工參與願景的規劃。如果能讓員工充分理解管理者對企業長期發展方向的思路,讓與自己一同工作的所有人擁有相同的努力目標,那麼,一家企業就會擁有無窮的源動力。
例如,以前我在蘋果公司工作的時候,曾向公司領導建議,從不同部門調集多媒體及相關技術的精英,組成一個新的團隊,研發一系列極有潛力的多媒體產品。當時,公司的資深副總裁批准了我的請求,並要求我的主管副總裁幫助我抽調人員,組建這個團隊。但主管副總裁擔心新產品的風險較大,他一方面要求相關人員必須親自表達意願才可以加入我的新團隊,另一方面又告誡大家我要研發的新產品有不小的風險,希望大家慎重選擇。照他的意思,我們只要做一個問卷調查,看看60多位技術人員中有多少甘冒風險的就可以了。而當時在公司年年裁員的壓力下,如果採用他的方法,這個新團隊的計畫就可能無法實現了。
在這樣的情形下,我決定利用願景來激勵這些工程師與科學家。我找來這60多位技術人員開會。在會上,我描述了未來互聯網與多媒體相結合後,相關新技術和新應用的巨大發展空間,與他們分享了我關於新產品的規劃和設計,以及我為新的產品部門制定的願景。然後,我鼓勵他們分成小組,討論這個願景的可行性,以及自己的潛力將會如何因這樣的願景而得到更充分的發揮。最後,我給所有人念了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一首詩《未選擇的路》(Robert Frost, The Road Not Taken)。全詩的最後幾句深深打動了大家(這裡使用的是顧子欣的譯文):
在一片樹林裡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我對他們說:“這條路沒有人走過,但是我們恰恰應該為了這個理由踏上這條路,創立一個網路多媒體的美好未來”。會後,90%的人都決定冒這個風險,離開相對穩定的研究部門,隨我加入全新的互動多媒體部門,而這個部門也正是蘋果公司後來的許多著名網路多媒體產品(QuickTime, iTunes等等)的誕生地。
這表明,制定並與員工分享美好的願景,可以充分激發員工的參與感和積極性,可以讓整個團隊保持激昂的鬥志和堅定的方向,是領導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02信念比指標更重要
就像每個人都離不開正確的價值觀指引一樣,每個企業也需要擁有正確的、符合公司的價值觀。在這裡,價值觀其實就是企業長期堅守的,影響企業行為,判斷是非對錯的根本信念。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是成功的企業能夠保持基業長青的秘訣。
每一個企業的領導者都應當把堅持正確的信念,恪守以誠信為本的價值觀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不能只片面地追求某些數字上的指標或成績,或一切決策都從短期利益出發,而放棄了最基本的企業行為準則。相比之下,正確的信念可以帶給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反之,如果把全部精力放在追求短期指標上,雖然有機會獲得一時的成績,卻可能導致企業發展方向的偏差,使企業很快喪失繼續發展的動力。
成功的企業總是能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例如,Google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永不滿足,力求最佳”。Google 創始人之一拉裡·佩奇指出:“完美的搜尋引擎需要做到確解使用者之意,切返用戶之需”。對於搜索技術,Google不斷通過研究、開發和革新來實現長遠的發展,並致力於成為這一技術領域的開拓者。儘管已是全球公認、業界領先的搜索技術公司,Google仍然矢志不移地堅持“永不滿足”的信念,不斷實現對自己的超越,奉獻給使用者越來越好的搜索產品。
同時,公司整體的信念或價值觀也必須在員工身上體現出來。畢竟,任何一家企業都是由該企業的所有員工組成和推動的。
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兼CEO傑克·韋爾奇在論述員工評價標準的時候指出,對員工績效的考察必須與對其價值觀的考察結合起來,並著重看該員工的價值觀與公司的價值觀(尤其是堅持誠信的信念)是否吻合。這其中一共有四種可能:
績效達標,價值觀與公司吻合——很簡單,公司將毫不猶豫地為他提供獎勵和晉升的機會。
績效沒達標,價值觀與公司不吻合——也很簡單,馬上請他走人。
績效沒達標,但與公司的價值觀吻合——再給他一個機會,考慮為他重新分配工作。
績效達標,但價值觀與公司不吻合——這是那種足以殺死一家公司的人。現實證明,很多公司就是因為雇用了這些工作能力出色,但品格很差,或個人信念與公司背道而馳的人,才走向崩潰的。
因此,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堅定的信念,正確的價值觀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可或缺的。
03人才比戰略更重要
在新時代,無論怎樣渲染甚至誇大人才的重要性都不為過。新時代是人才的世紀,新時代的主流經濟模式是人才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經濟。擁有傑出的人才可以改變一家企業、一種產品、一個市場甚至一個產業的面貌。例如在Google,公司最頂尖的程式設計高手Jeff Dean曾發明過一種先進的方法,該方法可以讓一個程式師在幾分鐘內完成以前需要一個團隊做幾個月的項目。他還發明了一種神奇的電腦語言,可以讓程式師同時在上萬台機器上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極為複雜的計算任務。毫無疑問,這樣的人才對公司來說是有非常特殊的意義的。
對於新時代的企業管理者而言,人才甚至比企業戰略本身更為重要。因為有了傑出的人才,企業才能在市場上有所作為,管理者才能真正擁有一個管理者應有的價值。沒有人才的支援,無論怎樣宏偉的藍圖,無論怎樣引人注目的企業戰略,都無法得以真正實施,無法取得最終的成功。
因此,企業管理者應當把“以人為本”視作自己最重要的使命之一,不遺餘力地發掘、發現人才,將適合企業特點的優秀人才吸引到自己身邊。通常,一名經理人如果不能將10~50%的工作時間投入到招聘人才的工作中,那麼,他就無法讓自己的團隊獲得持久的動力,他就不是一名合格的經理人。當然,這裡所說的“招聘”並不僅僅限於直接的面試和聘用行為,它也包括更多地結識業內的朋友,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網路,以便從中發現更多、更好的人才。
好的管理者重視員工的成長,給予人才最大的發展空間,為人才提供足夠的培訓和學習機會。例如,我開始創立微軟中國研究院和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時,雇用的人才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剛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這些畢業生都非常聰明,擁有很好的發展潛力,都是來自中國各名校的頂尖人才。但是,他們普遍缺乏工作經驗。於是,我對他們採取的是“指導培養”的原則:記得在微軟中國研究院時,每一位元新員工加入後都會經歷3個月的培訓,我使用自己親自為他們設計的課程,一節課一節課地為他們講解各種相關的知識、經驗。而在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培訓的時間更長:包括各種課程、到總部3個月的培訓、甚至公司還願意出學費讓員工到斯坦福大學讀碩士。當然,公司安排的培訓並不是純粹的課程學習,同時也要求員工很快投入到具體的專案工作中。在員工剛加入的初期,優秀的領導者會儘量分配給新員工一些不是特別緊急的項目,並允許他們在專案中犯錯誤、積累經驗。經過這種實踐與學習緊密結合的培訓,幾乎每一位新員工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很快就適應了實際工作的需要。
很不幸,今天有不少企業對人才的思維方式仍然保持在上個世紀的水準,他們認為員工只是企業這台“大機器”中的零件或勞動力,不願意花大力氣培訓員工,生怕他們接受培訓後就“跳槽”、“走人”。這是非常短視的看法,這種不重視員工成長的做法只會讓更多的員工選擇“跳槽”、“走人”。
只要擁有人才,企業就可以實踐任何宏偉的戰略。反之,如果沒有人才,再壯麗的企劃也只能是一紙空文。
04團隊比個人更重要
在任何一家成功的企業中,團隊利益總要高過個人。企業中的任何一級管理者都應當將全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部門利益其次,個人利益放在最後。
這樣的道理說起來非常明白,但放到實際工作中,就不那麼好把握了。例如,許多部門管理者總是習慣性地把自己和自己的團隊作為優先考慮的物件,而在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公司的整體戰略方向和整體利益。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如果公司無法在整體戰略方向上取得成功,公司內部的任何一個部門,任何一個團隊就無法獲得真正的成功,而團隊無法成功的話,團隊中的任何個人也不可能取得哪怕是一丁點兒的成功。
好的管理者善於根據公司目標的優先順序順序決定自己和自己部門的工作目標以及目標的優先順序。例如,出於部門利益的考慮,也許某個產品的研發無法在短期內獲得足夠的市場收益,部門管理者似乎應該果斷放棄對該產品研發的投入,否則,部門在該年度的績效資料(如果僅以市場收益衡量的話)就有可能不是那麼出色。但是,如果從公司整體的角度出發,假設該產品是説明公司在未來二到三年內贏得潛在市場的關鍵因素,或者該產品的推廣對於提高公司的企業形象有重要的幫助,那麼,對於該產品的投入是符合公司整體利益的,部門對於該產品研發目標及其優先順序的設定就應該符合公司的整體安排。
團隊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作為管理者,還應該勇於做出一些有利於公司整體利益的抉擇,就算對自己的部門甚至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損失。
例如,我在蘋果公司工作的時候,曾經管理著一個實際效果非常糟糕的專案。該項目的項目經理是我當時的老闆的朋友,而這個項目也是我老闆最為看好的一個項目。當時,我清楚地知道這個項目有多麼糟糕,該項目的項目經理也不是一名好經理,但因為我的老闆重視該專案,我始終沒有勇氣來處理這個問題。此外,我也擔心,如果解散了這個專案團隊,對我自己的工作其實也是一種否定,因為我已經管理這個團隊一年多的時間了。
終於有一天,我決定在一段時間後離開公司。那時,我覺得公司多年來對我不錯,我應該在離開前對公司負責,做一件對公司有益,但我一直為了自己而猶豫不決的事情。於是,我決定把這個項目和該項目的項目經理裁掉——大不了,這種做法會讓我的老闆不滿,但它的確對公司是有好處的。
當我真正裁掉這個項目後,出乎我意料的是,公司內部的絕大多數員工沒有表示不滿,反而告訴我,他們是多麼認可這個決定,他們認為我有勇氣,有魄力。公司領導也沒有責備我,反而認為我勇於承認並改正錯誤的做法非常值得讚賞——連我的老闆也覺得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也就是說,當公司利益和部門利益或個人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管理者要有勇氣做出有利於公司利益的決定,而不能患得患失。如果你的決定是正確、負責任的,你就一定會得到公司員工和領導者的贊許。
此外,管理者應該主動扮演“團隊合作協調者”的角色,不能只顧突出自己或某個人的才幹,而忽視了團隊合作。
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各部門不積極配合,互相推諉的情況,我就會給大家舉打籃球的例子:“公司裡的一個團隊和籃球場上的一支籃球隊其實是一樣的。打籃球時,後衛不能脫離整個團隊獨來獨往,不同位置的隊員需要按照戰術安排緊密配合,互相支持,這樣才能贏得比賽。在我們的工作中,市場人員需要幫助產品部門尋找產品的合適定位,要為銷售部門提供潛在的客戶資訊,而管理者會承擔起教練的角色,為整個團隊制定合適的戰術。你們能夠想像,籃球教練在佈置戰術時只是一對一地與每個隊員單獨討論嗎?那樣的話,後衛不知道前鋒在想什麼,前鋒不知道後衛的助攻策略,球隊不輸球才怪!”
最後,公司的中層管理者要善於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讓自己成為老闆和員工之間溝通、協調的橋樑,而不要讓自己與老闆或員工對立起來。例如,有一些管理者很容易陷入對自身角色的誤解,他們要麼把自己和“雇主”等同起來,與“雇員”做利益上的對抗,或者把自己視作普通員工,與老闆對立。這兩種極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其實,中層管理者既代表公司利益,也代表員工利益,他們應該:
認識到自己的中間角色,不要和員工一起盲目、片面地指責公司,也不要成為高高在上的監管者,對員工指手畫腳。
以公司的整體利益為先,主動扮演協調人的角色,既考慮公司發展的需要,也為員工的個人需求著想,解決好二者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讓公司的整體協作效率達到最高點。
自己做了決定後,就要勇於承擔相關的責任,不要把責任推到員工、老闆或公司身上。
05授權比命令更重要
新時代的管理需要給員工更多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充分地調動員工本人的積極性,最大程度釋放他們的潛力。新時代是一個平坦的世紀,人人都擁有足夠的資訊,人人都擁有決策和選擇的權利。將選擇權、行動權、決策權部分地甚至全部地下放給員工,這樣的管理方式將逐漸成為新時代企業管理的主流。
在新時代,放權的管理會越來越接近於員工的期望,是最為聰明的管理方式。因為當企業聚集了一批足夠聰明的人才之後,如果只是把這些聰明人當作齒輪來使用,讓他們事事聽領導指揮,那只會造成如下幾個問題:
員工的工作滿足感降低。
員工認為自己不受重視,工作的樂趣和意義不明顯。
員工很難在工作中不斷成長。
員工個人的才智和潛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為了給員工更多的空間,為了更好地發掘個人的潛力,許多成功的企業都推出了相應的舉措。例如,Google公司允許工程師在20%的時間裡從事自己喜歡的項目或技術工作,這一制度一經實施,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出色效果。因為有了20%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許多擁有出色創意,但沒有時間付諸實施的工程師可以花費自己20%的時間,或者說服兩三個同事一起在這20%的時間內完成某個出色創意的產品原型,然後發佈給公司內部的同事使用。如果這個產品創意確實吸引人,它就有可能成為Google推向世界的下一個「震撼級」的產品或服務。事實上,像GMail和Google News等Google引以為豪的許多產品,都是最先由工程師在20%的時間內創造出來的。因為有了20%這樣的管理模式,我們發現:
20%時間內完成的產品的成功率很高,因為員工更加投入。
20%的管理模式讓員工意識到公司對他們的信任和放權,這營造出了非常好的管理氛圍。在員工調查中,員工對公司的滿意度總是高於我曾經工作過的其他公司。
很多管理者追求自己對權力的掌控,他們習慣於指揮部下,並總是將部下的努力換來的成績大部分歸功於自己。這種“大權在握”,“命令為主”的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
管理者身上的壓力過大,員工凡事都要請示領導,等待管理者的命令。
團隊過分依賴於管理者,團隊的成功也大半取決於管理者個人能否事無巨細地處理好所有問題——而通常說來,沒有哪個領導可以事事通曉,也沒有哪個領導可以時時正確。
整個團隊對於外部變化的應對能力和應對效率大幅降低,因為所有決策和命令都需要由管理者做出,員工在感知到變化時只會習慣性地彙報給領導。
因此,“授權”比“命令”更重要也更有效。但是,管理者該如何做好授權呢?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權力和責任的統一。即,在向員工授權時,既定義好相關工作的許可權範圍,給予員工足夠的資訊和支援,也定義好它的責任範圍,讓被授權的員工能夠在擁有許可權的同時,可以獨立負責和彼此負責,這樣才不會出現管理上的混亂。也就是說,被授權的員工既有義務主動地、有創造性地處理好自己的工作,並為自己的工作結果負責,也有義務在看到其他團隊或個人存在問題時主動指出,幫助對方改進工作。
為了做好授權,可以預先設定好工作的目標和框架,但不要做過於細緻的限制,以免影響員工的發揮。在我以前的公司,有一位技術很出色的副總裁,他在授權方面做得就很不好。例如,他設定了目標後,總是擔心下屬會因為經驗不足而犯錯誤,於是他總會越過自己屬下的經理,直接去找工程師,然後一步一步地告訴工程師該怎麼做。甚至有一次,一位工程師在洗手間遇到這位副總裁,竟然被副總裁在洗手間裡念叨了20多分鐘。後來,副總裁屬下的經理實在受不了了,向總裁如實反映了情況。經過多次警告卻仍然沒有改進之後,這位副總裁被解職了。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領導的工作是設定目標,而不是事無巨細地控制、管理、指揮和命令。
在授權時,設定的目標一定要清晰,並可以用客觀的方法進行衡量,這樣,每一位員工才能真正理解哪些屬於自己的職責範圍,是可以由自己決策、選擇並實施的,哪些不屬於自己的職責範圍,是不能隨意決定的。有關目標設定,我推薦大家使用著名的SMART原則。所謂SMART原則就是:
S——明確(Specific):目標的範圍是明確的,而不是寬泛的。
M——可度量(Measurable):制定目標是為了取得進步,必須把抽象的、無法實施的、不可衡量的大目標簡化成實際的、可衡量的小目標。
A——可實現(Attainable):目標應當是可實現的,而不是理想化的。
R——結果導向(Result-based):目標應該基於結果而非基於行動或過程。
T——時效性(Time-based):目標應當有時間限制。時效性的要求可以讓你明確這個目標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目標。
領導應該和員工一塊兒擬定合適的SMART目標,衡量這些目標的方法,目標分工的模式,還有在適當的時候修改目標,但是領導不應該過度地去告訴員工如何具體地執行。如果一個領導過分地控制在員工許可權內執行,他就是在“micro-manage”,而且違背了“授權”最基本的要求。
授權非常重要,但是授權不僅僅代表分攤所有的職責,然後由領導做協調的工作。授權更應當是:
組織一個互信的團隊。
制定團隊的目標,並且大家都同意把團隊的目標作為最重要的目標。
整個團隊彼此互相幫助、監督,大家有話直說,看到問題直接提出。
06平等比權威更重要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儘管分工不同,但管理者和員工應該處於平等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積極向上、同心協力的工作氛圍。
平等的第一個要求是重視和鼓勵員工的參與,與員工共同制定團隊的工作目標。這裡所說的共同制定目標是指,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讓員工儘量多地參與進來,允許他們提出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但最終仍然由管理者做出選擇和決定。
這種鼓勵員工參與的做法可以讓員工對公司的事務更加支援和投入,對管理者也更加信任。雖然不代表每一位元員工的意見都會被採納,但當他們親身參與到決策過程中,當他們的想法被聆聽和討論,那麼,即使意見最終沒有採納,他們也會有強烈的參與感和認同感,會因為被尊重而擁有更多的責任心。
多年以前,我接管一個部門時,為了提高效率,我在一個星期內定下了團隊的工作目標,並召開會議宣佈了我的所有決定。但沒想到,會議進行得很不順利,有的員工一片茫然,有的人沒精打采,有的人則對我的計畫百般挑剔。我一下子明白過來:自己選擇目標時過於武斷和草率了。於是我對他們說:“很顯然,我對未來太天真了。現在,讓我們重新來過,一起制定出大多數人認可的團隊目標”。
我當場把我的計畫撕掉,然後宣佈成立三個員工小組,分別解決部門面臨的三大問題。一個月後,這三個小組各自呈上他們的報告,然後我和三個組長一起定下最後的目標。這次,全體員工欣然地接受了新的目標。
有趣的是,新的目標與舊的目標之間,除了存在措辭方面的差異外,幾乎一模一樣。我的助理向我抱怨說:“我們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又回到了原地。”但我對他說:“不是的,此前我是靠直覺選擇了目標,沒有調查資料的支援,無法令員工信服;現在,經過一個月的工作,大家都有了信心。更重要的是,舊的目標因為沒有經過員工參與,即使實施起來,他們也很難全身心投入。”
平等的第二個要求是管理者要真心地聆聽員工的意見。作為管理者,不要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事事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應該平等地聽取員工的想法和意見。在複雜情況面前,管理者要在綜合、權衡的基礎上果斷地做出正確的決定。
不善於聆聽的領導無法獲得員工的支持和信任。例如,我在蘋果公司工作時,公司一度面臨經營上的困難,需要調整方向。當時,董事會新請來了一位以有戰略眼光著稱的首席執行官(CEO)。這位CEO剛來公司時,就告訴所有員工:“不必擔心,這家公司的境況比我以前從鬼門關裡救回的那些公司好多了。給我一百天,我會告訴你們公司的出路在哪裡。”
但是,這一百天裡,他只和自己帶來的核心團隊一起設計公司的「戰略計畫」,而從不傾聽廣大員工的心聲。一百天后,他果然推出了新的戰略計畫,但是,公司員工對該計畫既不理解也不支持,他自己的聲望也開始走下坡路——因為員工覺得他雖然能幹,但是很自大,不在乎員工的想法,所以員工們並不真正信服他,也沒有動力去執行他提出的戰略計畫。
半年後,公司業績繼續下滑,這位CEO召開了一次全體員工大會。他不但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在臺上指著所有員工說:“你們讓我很失望,大家沒有努力執行我的計畫,今後,我絕不允許你們再犯類似的錯誤。”結果,這次大會後,他失去了大多數員工的支持,不久就被董事會解雇了。後來,有人這樣評價他:“他以為他可以用智慧和經驗改變公司的一切,他做了戰略決定後就直接開始執行,卻沒有花時間尋求所有員工的支持。其實,他的戰略方案不無道理,但他做事的方法是完全錯誤的——他不是一位懂得傾聽、懂得理解的好領導。”
平等也意味著管理者和員工在平等的環境裡順暢地溝通。例如,我在2000年被調回微軟總部出任全球副總裁,管理一個擁有600多名員工的部門。當時,作為一個從未在總部從事領導工作的人,我更需要傾聽和理解員工的心聲。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我選擇了獨特的溝通方法——“午餐會”溝通法。
我每週選出十名員工,與他們共進午餐。在進餐時,我詳細瞭解每一個人的姓名、履歷、工作情況以及他們對部門工作的建議。為了讓每位員工都能暢所欲言,我儘量避免與一個小組或一間辦公室裡的兩個員工同時進餐。另外,我會要求每個人說出他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件最讓他興奮的事情和一件最讓他苦惱的事情。
進餐時,我一般會先跟對方談一談自己最興奮和最苦惱的事,鼓勵對方發言。然後,我還會引導大家探討一下所有部門員工近來普遍感到苦惱或普遍比較關心的事情是什麼,一起尋找最好的解決方案。午餐會後,我一般會立即發一封電子郵件給大家,總結一下“我聽到了什麼”,“哪些是我現在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何時可以看到成效”等等。
使用這樣的方法,在不長的時間裡,我就認識並瞭解了部門中的每一位員工。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在充分聽取員工意見的基礎上,儘量從員工的角度出發,合理地安排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公司上下一心,才能更加順利地開展工作。
07均衡比魄力更重要
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做領導就必須高調,有魄力,像一個精力充沛、一呼百應的將軍一樣。其實,這樣的領導也許很適於一個19世紀的工廠,但他不是一個新時代的好領導。
在著名企業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的《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調查和統計,討論並分析了一家企業或一位企業的領導者是如何從優秀(Good)上升到卓越(Great)的層次的。該書的重要結論之一就是:最好的領導不是那種最有魄力的領導,而是那種具備了很好的情商,能夠在不同的個性層面達到理想的均衡狀態的“多元化”管理者。
柯林斯指出,優秀的公司和優秀的領導者很多,許多公司都可以在各自的行業裡取得不俗的業績。但如果以卓越的標準來衡量公司和個人的成績,那麼,能夠保持持續健康增長的企業和能夠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領導者都非常少。一位企業的領導者在成功的基礎上,要想進一步提高自己,使自己的企業保持持續增長,使自己的個人能力從優秀向卓越邁進,就必須努力培養自己在謙虛、執著和勇氣這三個方面的品質。
謙虛使人進步。許多領導者在工作中唯我獨尊,不能聽取他人的規諫,不能容忍他人和自己意見相左,這些不懂得謙虛謹慎的領導者也許可以取得暫時的成功,但卻無法在事業上不斷進步,達到卓越的境界。
執著是指我們堅持正確的方向,保持矢志不移的決心和意志。無論是公司也好,還是個人也好,一旦認明了工作的方向,就必須在該方向的指引下鍥而不捨地努力工作。在工作中輕言放棄或者朝三暮四的做法都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成功者需要有足夠的勇氣來面對挑戰。任何事業上的成就都不是輕易就可以取得的。一個人想要在工作中出類拔萃,就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必須正視事業上的挫折和失敗。只有那些有勇氣正視現實,有勇氣迎接挑戰的人才能真正實現超越自我的目標,達到卓越的境界。正如馬克?吐溫所說:“勇氣不是缺少恐懼心理,而是對恐懼心理的抵禦和控制能力。”
此外,均衡的,多元化的管理者尤為重視對自己的情商培養。在領導力方面,情商遠遠比智商更重要。許多人可能認為領導力最重要的是戰略、運營、技術等,其實,這些“硬技能”固然重要,以情商為核心的“軟技能"更加重要。在這裡,我們可以把以“情商”為中心的“軟技能”定義為一種藝術,它包括了與人相處、團隊合作、以誠待人、以身作則、同理心等等至關重要的組成元素。
均衡的、多元化的管理者善於用理智的、全方位的思維分析複雜的情景,並針對不同類型的團隊,或團隊的不同發展階段靈活選擇管理方式。例如,當員工表現不佳或是新手時,企業碰到重大危機時,可以更多地親身參與管理,更多地使用命令的方式;當企業改變方向時,或員工因不理解方向而士氣不高時,可以多與員工分享企業的願景;當員工對工作能得心應手時,或發現部門協調有問題時,可以更多地強調和鼓勵團隊合作;當員工懂得較多,或沒有危機時,可以更多地讓員工以民主討論或投票方式來做出選擇;當員工能力很高又是專家,且員工積極自主時,可以儘量授權給員工;當員工有動力但是能力和經驗不足時,應當儘量考慮員工的長期發展,安排有啟發性的工作,慷慨地做員工的“教練”。
08理智比激情更重要
管理者應善於理解自己,能夠在工作中自覺地、理智地進行自省、自控和自律。
管理者應該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清醒地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明白哪些事情是自己擅長的,哪些事情是自己辦不到的。只有充分地自省,才能在各種複雜情況面前做出正確的判斷,才能在與同事或下屬合作時,得到他人充分的信任。
在發生危機或面臨挫折的時候,管理者要能夠充分自控,並在理智、冷靜的基礎上做出審慎的選擇。這裡所說的自控包括:
在高壓的環境中,能夠控制自己的反應,並且讓自己和自己的團隊鎮定下來,冷靜處理問題。
理解自己的位置和影響力,懂得自己隨時都在被他人(上級、下屬、其他部門乃至客戶)關注。
利用各種機會,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團隊。
管理者在溝通時,必須明白,你的一舉一動都在被他人關注。記得有一次,有一個員工向我抱怨說:“為什麼你不喜歡我的部門?”我回答說:“沒有啊,你為什麼這麼說?"他說:“昨天開會,你表揚所有的部門,為什麼提到我的部門時聲音最小?"也就是說,領導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甚至改變員工。如果領導努力工作,員工也會努力工作。如果領導在乎產品,員工也會在乎產品。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時自控,事情的結果就可能變得令人難堪。記得我在蘋果公司工作的時候,曾經開過一次會。當時,有一位員工因為自己的妻子和朋友被裁員,對公司的政策非常不滿,就把怒氣都發在我的身上。他當面說出了一連串很難聽的話,其語言的粗俗程度即使在最魯莽的美國人中也極為罕見。
當時,我的第一個感覺是氣憤,因為他這種侮辱謾駡的做法非常惡劣。但我隨即想到:“人難免會在親人受到傷害時失去理智,難免會在被災難驚嚇時失去風度。"接著我又想到,雖然他的表現異常粗魯,但是,一定有不少員工持有同樣的想法,只是不敢表達出來罷了。最後我想到,作為這個部門的總監,我代表的是公司的利益,不能因為一時的憤怒而影響了正常工作的進展。
於是,我冷靜地告訴他說:“現在這個時候,對你、對我、對公司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時期。我理解你的心情。等你冷靜下來,如果有什麼建議,請你告訴我你認為最合適的做法是什麼樣的,我們可以仔細聊一聊。"
後來,那個員工私下向我道歉,並感謝我沒有在整個團隊面前讓他難堪。一段時間後,這位員工舉家搬到了歐洲,他和他的妻子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他每年都會寄賀卡給我,也常常表示希望能到我領導的部門工作。
除了自省和自控,管理者也應當時刻保持自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以身作則,不能有特權階級的作風。例如,Google聘請的CEO施密特剛剛加入公司時,Google所有員工都沒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但員工們還是覺得有必要給他一個相對安靜的辦公場所,就給他安排了一個比較小的獨立辦公室。有一天,一個工程師自己來到施密特的辦公室說:“別人都是共用辦公室,我那邊太擠了,所以我想坐到你這兒來。"施密特很驚訝,問他:“你有沒有問你的老闆?"那位員工去問了老闆後回來說:“老闆也覺得我該坐在這兒。"於是,他們就共用一個辦公室,直到公司後來購買了更大的一棟樓。即便是在新的大樓,施密特還特別要求“我的辦公室應該儘量小",以避免被誤解“特權階級"的出現。
09真誠比體面更重要
真誠是所有卓越的管理者共同的品質。管理者應當學會以誠待人,尊重員工,讓員工知道你理解並且感謝他們的工作。一些領導為了面子,處處維護自己所謂的權威,不願將自己的真實一面暴露給員工。殊不知,這種遮遮掩掩的領導是很難得到員工的真正信任和支持的。
真誠意味著管理者善於使用同理心,從他人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例如,管理者應該多給員工回饋,在人前多感謝,在私下(有建設性地)批評,並多和員工溝通。這並不是說在人前就不可以批評。如果是對事,還是應該坦誠地在人前討論,但如果是對人,那就不要當眾傷了他的自尊。
對管理者來說,體現同理心的最重要一點就是要體諒和重視員工的想法,要讓員工們覺得你是一個非常在乎他們的領導。拿我自己來說,我在工作中不會盲目地褒獎下屬,不會動不動就給員工一些非常好、不錯、棒極了等泛泛的評價,但是我會在員工確實做出了成績的時候及時並具體地指出他對公司的貢獻,並將他的業績公之於眾。這種激勵員工的方式能夠真正贏得員工的信任和支援,能夠對企業的凝聚力產生巨大的影響。
真誠意味著管理者需要對員工充分信任,不要對員工指手畫腳,也不要任意干涉員工的行為方式。既要坦誠地面對自己,也要坦誠面對他人,努力贏得同事或下屬的信任。信任是一切合作、溝通的基礎。如果一個團隊缺乏合作,或者欠缺效率,那麼,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團隊成員之間缺乏信任。
有一次,當我發現我的團隊彼此不夠坦誠的時候,我把他們帶到了郊區,開了兩天的會議。我首先解釋了信任和坦誠的重要,然後我希望每個人輪流談談自己對團隊最大的貢獻和自己最大的不足,以及自己想從哪些地方彌補不足。為了打開僵局,我自己先坦率地講出了自己的貢獻與不足,而且暴露了我自認為最大的缺點。然後,我要求我的團隊對我提出他們的看法和補充。大家看到我的真誠,也就開誠佈公地做了非常好的討論。會後,不但大家都更願意敞開心扉,也都願意信任他人,我們為團隊互信建立起了非常好的基礎。
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團隊也需要有建設性的衝突。中國人傳統上喜歡避免衝突,息事寧人。但是,一個好的團隊必須坦誠地面對各種問題。如果大家都能夠對事不對人,那麼,公開的辯論會更有效率。只有把所有的資訊放到桌面上,一個團隊才能夠更快、更有效地做出最好的決定。一個領導在帶領團隊的過程中,應該鼓勵每一個人開放地聽取並接納別人的正確意見,鼓勵建設性的衝突和辯論,引導團隊達到共識。當共識無法達成的時候,則引導團隊做一個智慧的選擇,而不是為了安撫大家而做簡單的折衷。
從本質上說,信任就是相信別人的出發點是好的。在充滿信任的環境裡,我們不必隱藏真面目,可以敞開自己的心扉,坦然承認自己的缺點和失敗,或者聲明自己需要幫助。一個領導者需要創立一個充滿信任的環境,不但自己坦誠面對員工,也鼓勵員工坦誠地面對其他人。
真誠意味著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可以在平等的環境中,直接了當地溝通。新時代的步伐非常快,如果犯了錯還不知道,結果會非常嚴重。在企業內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什麼事都要打太極拳、猜測別人的想法,不直接溝通的話,那麼,整個公司就會喪失效率,並最終走向失敗。
在直接溝通這方面,管理者不但要以身作則,而且必須反復向員工灌輸直接溝通的優越性,用實際行動鼓勵員工直接了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我在Google提出,希望員工可以向我提出真實的意見,就算我不同意也沒有關係。有一次,我在公司的博客上提出一個觀點,但是有一位員工認為這個觀點是有問題的。他在一個會議上當著很多人的面說出了他的擔心。我不但接受了他的意見,而且多次在不同場合表揚、感謝他。
領導對員工的直接回饋也一樣重要。發生問題時,管理者要及時地給員工以清晰的回饋資訊。對自己的員工,管理者應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要通過第三者傳話。當與下屬溝通不順暢時,應當多改進自己的溝通方式,使用不同的方法,在信任的基礎上與下屬交流。
本文很長,不過希望大家讀完對各位有一些幫助,我的贅述都是來自於我自身的經驗。
最後我想說,領導力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不僅僅包含了各種具體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也囊括了前瞻與規劃、溝通與協調、真誠與均衡等更諸多要素。
要想成為一名符合新時代產業發展要求的管理者,要想具備一名卓越管理者應有的基本素質,我們就必須在宏觀決策、管理行為、個人品質等不同層面認真學習、體會並實踐新時代的領導力。
旦暮遇之意思 在 彭樹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那時,他是這麼對她說的:
「妳是那種可以把一整個世界扛起來的女人,如果沒有別人,妳自己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好好的。但她不一樣,她沒有妳的堅強,她太柔弱,太需要被保護,真的,沒有我她是活不下去的。而妳這麼善良,她又是妳的朋友,所以一定不會忍心看著她倒下去吧?」
他說得如此理所當然,臉上毫無愧色,那樣的坦然令她一時完全說不出話來。
就像一齣最通俗的劇本,她的丈夫外遇了,對象是她原本就認識的人,她卻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
而現在,這個男人要她讓出她原本的位置給另一個女人,理由竟然是因為她夠堅強也夠善良。
堅強又善良的女人就活該不幸嗎?
一時之間,她很想砸毀眼前能砸毀的一切,很想點一把火親手燒了她一手佈置的這個家,她希望自己能大喊大叫,能用力連甩他十幾個巴掌,她恨不得自己現在就吐血昏倒在他面前,讓他看看她堅不堅強!恨不得自己能像一個潑婦一樣厲聲大罵,捶胸頓足,哭天嗆地,摔鍋摔盤,讓他看看她善不善良!
可是事實上是,她完全呆掉了,像是吉他弦斷線那樣,霎時發不出一個音符,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和這個男人同床共枕那麼多年,從來不知道他是如此冷酷無情,他說的那些,表面上是讚揚,其實字字句句都是對她的千刀萬剮。
後來她沒有哭鬧,沒有喊叫,也沒有摔破任何一個杯子,她只是安靜地收拾了自己的衣物,拔下了手上的戒指,然後離開了那幢院子裡種植了木棉、楓香、香草植物與玫瑰的房子。
她也沒有提出任何條件就簽了字。感情變了,其他一切也都無所謂了。
遞交離婚証書的那天,兩人一前一後走出區公所門口時,他回過頭來對她一笑,輕鬆地說:「保重啊。」他看起來神采飛揚,一臉愉快。
她的喉嚨彷彿被掐住了似的,還是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揚揚手,坐進了停在路邊的車子,車子裡的副駕座上坐著那個太柔弱等著被保護的女人,他一坐進車子裡,那女人就立刻歪了一邊的身子,帶著撒嬌的表情偎向他懷裡。
那輛車當初還是她陪他去買的,選的是他最喜歡的墨綠色,但現在原本她專屬的位子已經易主了。她深吸一口氣,低頭看著自己剛才新辦的身分證,心想,自己大概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習慣配偶欄的重回一片空白。
她曾經以第一名的成績自研究所畢業,但因為很快就結了婚,婚後幫著他創業,從未有過自己的工作,所以現在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過去的她是那個男人背後的女人,如今她必須自力更生,但這也給了她一個全新的機會,讓她學著從今以後為自己而活。
一個三十歲才要進入職場的女人沒有太多的選擇,逼在眼前的現實也不容許她慢慢找工作,因此她成為一個在大賣場裡的結帳員,租了一個小小的房間,小到只能擺下一張床、一個櫃子和一架衣櫥,客廳、廚房甚至洗手間都得與他人共用;她的薪水微薄,付了房租之後就所剩無幾,因此花每一分錢都得再三思量,如果多買了兩個麵包,一個月的用度就超支了。這樣的生活與她從前的日子有著天壤之別,但她禁止自己去想起從前。過去已是上輩子的事了,不能想起,一想就會掉入悲傷的漩渦,那種滅頂的感受會將她吞嗜,而她沒有任何依靠,所以也沒有任何權利可以被擊倒。
常常在深夜裡,她躺在床上,累到極點卻沒有睡意,只能看著小小的窗外,那輪正好來探照她的月光,那是枯索貧乏的日子裡,唯一的溫暖與安慰。因為不想讓任何人來提起她的近況,她幾乎和所有的朋友都沒有來往。回應那些帶著窺探性質的詢問是一件令人疲憊的事,而她不願意自己生命裡的巨痛成為別人之間閒聊的話題﹝「哎呀,你知道那個誰誰誰嗎?以前日子過得多好,現在竟然在賣場裡幫人結帳耶!」「她也怪不得別人,誰叫她讓那個小三到她老公公司做事的?好啦,這樣的結果不是自找嗎?」﹞,她深知對某些人來說,別人的不幸總是特別甜美,尤其是曾經被眾人豔羨的人一旦跌落,就會有更多的幸災樂禍。她畢竟有她的驕傲,不想讓任何人看見她的困頓與失意。
但她真正在意的並不是別人的閒言閒語,也不是被人看見自己憔悴的樣子,而是她不想知道任何關於她前夫的消息,為了不要讓他的訊息滲透進來,她主動斷了與大部份朋友的聯絡。
可是她畢竟還是需要傾訴,太多情緒堆積在心裡,沒有出口,那是會令人發瘋的。於是她買了一本筆記本,把心裡那些悲傷、失落、沮喪、困惑、憤怒........全都寫了下來。那本厚厚的筆記本是她的樹洞,種種無法對人訴說的秘密心事,她都對它說了。
她常常在散步的時候帶著她的筆記本,隨時記下一些心裡湧動的感覺。書寫是一種心靈的療癒,帶給她很大的幫助。她覺得自己在一點一滴慢慢地恢復。雖然過程緩慢,但她願意相信一切都在好轉的路上。
有一天,她散步過後回到租屋處,發現她的筆記本不見了,難道是被遺落在公園裡了嗎?她用飛奔的速度回到剛才散步的公園,卻見有個女人坐在她不久前坐過的長椅上,正在讀著她的筆記。見到她來,那個女人笑吟吟地說:
「不好意思啊,我本來只是想找找看裡面有沒有失主的姓名或地址之類,後來被妳寫的吸引住了,就一頁頁地看了下來。妳的文筆很好呢。不,不是文筆而已,如果沒有經歷過人生真正的況味,是寫不出這些感受的。」
她覺得自己的內心彷彿被攤在陌生人面前,感覺十分難堪,拿了筆記本就要走,那個女人卻遞來一張名片,朗聲說:
「如果妳對編劇有興趣的話,請跟我聯絡。我的直覺是,妳有這方面的天份,應該就是我一直在找的人。」
她逃也似地離開了,當天晚上臨睡前才仔細看了一下那張名片,那是個赫赫有名的編劇家的名字,難怪她見到那個女人的第一眼就覺得有些眼熟。
三天後,她打了名片上的電話。
一個月後,她搬進編劇家裡的客房,從助手做起。
一年又兩個月後,她完成了自己獨立創作的第一齣單元劇。
三年又七個月後,她開始寫下後來那部得獎的連續劇,同時付了第一期的房屋貸款。
她那時還買不起帶院子的房子,無法種植木棉與楓香樹,可是可以在陽台上種植她最喜愛的香草與玫瑰;書櫃裡擺的都是她喜歡的書,冰箱裡裝的都是她喜歡的食物,屋子裡的一切都是依照她的喜好而設計的,無須為了考慮別人的意見而擺下一套昂貴的沙發。她終於有了一幢完全屬於自己的房子,是的,她這才有了完全屬於自己的家。她在屋子裡走來走去,有一種塵埃落定的喜悅與平靜。
然後她抱著抱枕坐在落地窗前的原木地板上,望著窗外的天空,開始流淚。那是釋放的淚水,也是離開婚姻之後,她第一次哭泣。本來只是靜靜啜泣,後來漸漸地,淚流得愈來愈洶湧,啜泣得愈來愈激烈,最後她嚎啕痛哭,好似要把心裡所有的悲傷、失落、沮喪、困惑、憤怒........都傾吐而盡那樣地大哭。
她是因為哭得太累而睡著的,這一睡就睡去一天一夜,整整24小時。那是真正的深睡,完全無夢。醒來之後,她覺得彷彿卸下所有負累,心裡殘餘的陰影都消失了。
這天,在談完一齣新戲的案子之後,她正要離開那間咖啡館,有人揚聲喊了她的名字,她回頭一看,是過去的兩個朋友,她們也在同一間咖啡館裡聊天。
因為一時無事,也不知如何推卻,她坐了下來與兩個朋友寒喧。閒聊一陣之後,話題忽然一轉,其中一個朋友說:
「後來,他滿慘的。」
她意識到這個「他」指得是她的前夫。她愣了一下,本能地想逃避這個話題,但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只好緘默不語。
兩個朋友一來一往,說起他的近況。說他後來很快就與那個女人再婚,婚後很快就發現她有太強烈的不安全感,因為她成為老闆娘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跟了他多年的秘書離開,由她來安排他所有的行程。他不能與任何一個女同事多說兩句話,否則就會引起她的警戒心,下場往往都是女同事們被離職。他也不能在下班後和朋友聚會,因為她認為那是他們兩人專屬的時間。至於工作應酬倒是可以的,但他必須帶著她一起去,那些地方通常都是有壞女人出沒的不良場所,沒有她在一旁盯著是不行的。
「這哪是人妻?根本是獄卒。」朋友之一說:「這也不是婚姻,而是服刑吧!」
「畢竟是搶來的,所以特別擔心又會被搶走。」另一個朋友接著說。
在這種狀況下,公司裡總是被她鬧得雞犬不寧,他所有的朋友亦不得不與他保持距離,也因為她時時刻刻的緊盯,往往讓他連生意都談不成。他終於受不了,與她爭吵,她就把所有的杯盤全往他身上砸;他奪門而出,到朋友家過了一夜,關上手機不理會她的連環叩,再回到家時,她已經倒在杯盤滿地狼籍的碎片裡,手腕上多了好幾道血痕。他嚇得立刻將她送醫,並且承諾永遠不會離開她。
「從此以後,只要兩人發生爭執,那個女人就拿出刀子來割腕。」朋友之一做了一個咂舌的表情。
「這已經是恐怖片了吧。」另一個朋友搖頭。
她在心裡歎息。充滿了束縛與恐懼的關係,這是愛嗎?
「沒有我,她是活不下去的。」此刻,她想起以前他說過的話,不禁感慨。那真像是個可怕的預言。她真心為他感到難過。每個人都應該是獨立的個體,如果一個人的生命寄生在另一個人身上,那是一種太沉重的負擔。
她與那個女人其實並不是什麼朋友,只是當初她的某個遠房親戚拜託她為那個女人在他的公司裡安插一個職位,那個女人從此才與她有了關聯。所以她對對方的個性並不了解,但她想,對方心裡一定有一個很大的坑洞,才會這樣近乎病態地想要緊緊抓住一個人。
可是她也沒有更多的感覺了,畢竟對她來說,與他的那段婚姻已是有如前世一般的舊事。當她在聽著他的近況時,就像在聽著與她很遙遠的別人的故事,雖然心中充滿感歎,卻很平靜。她雖然為他難過,但這是他自己選擇的結果,只能由他自己去承擔。
她也不恨那個女人,如果她的婚姻真的很穩定,就不是任何人可以破壞的。
過去的一切不能化為烏有,但時間可以治癒傷痛。也因為曾經到過生命的谷底,所以她才必須生出往上爬的力氣,如果那一切都沒發生,現在的她或許還只是某某人的妻子,未能成為自己可以成為的樣子。
與朋友道別,離開咖啡館之後,她走在暮色四合的街道上,想起自己很久沒有度假了,也許寫完這檔戲之後,就到哪兒去走走吧。
於是,迎著傍晚的涼風,她開始期待自己一個人的旅行。
............................................
.
專欄:聽樹君說故事
標題:後來
作者:彭樹君
刊於 皇冠雜誌773期 / 2018七月號
#彭樹君
#聽樹君說故事
旦暮遇之意思 在 旦暮遇之莊園民宿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意思 是了解他的人一萬代有一個,不是一萬年,是一萬代,有一個知音, 这個时間差距就好像早晨和晚上一樣,意思是"極其難得"。 這意境跟園丁大哥在買這塊美麗園區時所遇到 ... ... <看更多>
旦暮遇之意思 在 旦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旦暮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暮的造詞、暮意思、掩的造詞有關運動與健身文章或書籍, ... 花蓮| 芋頭田中央的隱士桃花源:旦暮遇之莊園民宿Vita Lenta . ... <看更多>
旦暮遇之意思 在 閱讀文章- 精華區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今者吾喪我 大知閑閑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搆﹐日以心鬥。縵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複之也﹔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複陽也。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從這一段起﹐《今注譯》、《論釋》等用現代標點符號的本子﹐都明確將其劃在子綦的答話之外﹐作為莊子的夫子自道。《集釋》、《集解》用的古代標點斷句法﹐雖沒表示得那麼明確﹐但從注文意思來看﹐他們對此並無異議。如王先謙就在“怒者其誰邪”句後注中說﹕“引子綦言畢。”《莊子解》亦如此。我見到的各家對此保持高度一致。但我認為他們一致都錯了﹐在他們認為不成問題的地方出了不小的問題。子綦的話不是到“怒者其誰邪”為止﹐而是要直到把堯與舜的對話講完﹐“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才算結束。理由有二﹕
一、從子綦與子遊的問答中心話題來看到“怒者其誰邪”意思根本就沒完。中心話題是“今者吾喪我”﹐子綦為謐柏明這一點﹐以“天籟”與“地籟”、“人籟”作比喻。到“怒者其誰邪”﹐子綦隻是講清楚了三者之間的區別﹐以及它們與“吾”、“我”之間的對應關係。子遊即使完全明白子綦的話﹐也隻能說是知有“吾”、“我”之別﹐還不能知﹐為什麼見了“吾”就會喪“我”﹖“吾喪我”中其實還隻講了個“吾”字﹐怎麼話就戛然而止了呢﹖到“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為止的整整一大篇話﹐最高隻說到“聖人”如何如何﹐而後面齧缺與王倪、瞿鵲子與長梧子的對話﹐就說到“至人”、“大聖”的境界﹐且明顯表現出對“仁義”﹐對三皇五帝、孔丘等“聖人”的輕視。這正說明莊子在寫這段話時﹐是嚴格以子綦的認識水平為定準的﹐沒有越俎代庖。可見莊子的敘述技巧已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對“重言”(權威之言)與“卮言”(自發之言)的分寸把握得恰到好處。為什麼這裏要用“重言”而不用“卮言”﹐已經在《題解》中說了。很可惜﹐莊子的這番精工細活﹐被一批粗枝大葉的顧客給忽略了。也很慶倖﹐留給我這學術票友一個發揮的機會。“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為了在標點上表明這一點﹐故本節以後每段《莊子》引文﹐段首句前都標上引號﹐末句結尾處不標下引號﹐直至本節末句結尾才標以下引號﹐以示都是子綦之議論。
還是一字一句地來聽聽莊子怎麼說。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這裏的“知”是名詞﹐指“知識”。這個“知”﹐後來寫作“智”﹐以示與作動詞的“知”相區別。在《莊子》成書年代﹐還沒有這個‘智”字﹐故《莊子》中無一例“智”。現在漢字簡化﹐除“智慧”、“智商”、“心智”“智力”、“智謀”、“機智”、“鬥智”、“智取”等少數一些詞外﹐“智”又都寫為“知”﹐“智識”簡化為“知識”﹐這裏的“知”又歸樸返真了。為什麼挲這裏的“知”是指“知識”而不是指“智慧”呢﹖因為“知識”與“智慧”的差別是從佛經中來的(嚴格地說﹐是從佛經的漢譯文本中來的)。最初﹐譯“知識”時並無貶義﹐是個中性詞。﹐故佛經中有“善知識”之稱﹐但也有“惡知識”之名。後來﹐唯識宗論識心﹐禪宗論明性見心﹐以“性”為“本源”、“木性”﹐以心識為受報主體、煩惱根源﹐“知識”一詞無形中帶上貶義。直到近代﹐西洋的堅船利炮轟開中國大門﹐西方的思想觀念與技術文明以“科學知識”之名洶湧而來﹐“知識”一詞又身價百倍﹐“知識就是力量”一語曾經風行神州大地﹐猶如前些年的“時間就是金錢”。但儘管“知識”今天很走紅﹐但歷史上畢竟有過起落﹐而“智慧”一詞﹐從發明之日起﹐就一直高於“知識”﹐而且﹐直到今天﹐哪怕“知識”紅得發紫﹐“智慧”還是高出其一頭。“慧”﹐在佛教中為三學之一﹐且是“戒定慧”中最高最重要的一門學﹐也是修行的目標。“慧”就是得道證果。“知識”可以學得﹐“智慧”必須悟得。有“知識”隻是像學成畢業﹐有“智慧”才可說真有成就。重視悟性思維、形象思維的中國人﹐自然更青睞“智慧”﹔所以﹐今天凡能跟“智慧”沾點邊的“智”字﹐都緊抱著那顆“日”頭不肯簡化。從莊子對“知”的態度來看﹐一直是中性偏貶的﹐所以﹐這裏的“知”﹐不管“大知”、“小知”﹐都隻能是“知識”而已。
“知”是《莊子》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現存的《莊子》文本﹐大多數篇幅都在論“絕聖棄知”﹐本篇是講“棄知”的第一章。因為莊子的“棄知”思想是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加以論說的﹐故此﹐我們也隨著莊子的論說慢慢地來銓釋。
“言”﹐又是《莊子》中一個重要的概念﹐而且﹐在本章中﹐它顯得尤其重要﹐有許多重要的論點﹐是以之來展開的。但是﹐對這樣一個重牷憧孺蝥矷漿猹未見有哪個注家對之進行嚴格的界定。也許﹐對這些滿腹經綸的學者來說﹐“言”是不言而自明的﹐還需對之多言嗎﹖
然而﹐正因為對“言”這概念沒有作很好地分析、界定﹐所以﹐在注譯一些句子時就出現了含糊、歧義、錯解與望文生義的發揮。如陳鼓應先生說﹕“言論和風吹之所以不同﹐就在於言論發自於‘成心’。發言的人須透過語言文字表達他的意見﹐而語言文字是否能和它所描述的物件□生一一對應的關係(onetoonecorrespondence)呢﹖事實上﹐語言文字常帶有人所賦與的目的性﹐因而人們一經使用語言文字﹐便滲入自己的意願。這樣一來﹐語言文字的功能又受了限制。許多的爭論﹐並不是事實的爭論(factualdispute)﹐而僅僅是字面的爭論(verbaldispute)或語言的爭論(semanticdispute)﹔文字的含混和歧義﹐常使它的意義失去了明確性﹐而引起許多無謂的爭執﹐再加上發言的人各執己見﹐生是生非﹐所以大家議論紛紛﹐卻得不出定論來。‘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也就是說﹐由於每個人主觀偏見的影響﹐因而無法對事實的真相作有效的判斷。既然言論沒有客觀的實在性﹐那麼□言喋喋﹐隻不過是一大堆沒有意義的符號而已﹐這和小鳥吱吱喳喳的叫聲有什麼不同呢﹖”在這段話中﹐陳先生其實對“言”換了許多概念﹕“言論”、“語言文字”、“字面的爭論”、“語言的爭論”、“判斷”、“符號”﹔且不說這些概念之間是否可以隨意互換﹐就以這一系列概念去解釋後面“言惡乎隱而有是非”、“言惡乎存而不可”、“言隱於榮華”等語﹐就套得很勉強﹐要去釋“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句中之“言”﹐更是對不上號。也許以陳先生的大而化之﹐根本就沒有覺得其中存在困難﹐存在邏輯的問題﹐讓我們在注到時再詳論。
又如﹐本篇後文中明明說﹕“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說明“儒墨之是非”是“言隱”時的□物﹐“儒墨”之“是非”即為非“言”﹐“儒墨”之“是非”在莊子看來﹐還夠不上稱“言”之資格﹔但《成疏》卻說﹕“夫詮理大言﹐由猛火炎燎原野﹐清蕩無遺﹔儒墨小言﹐滯於競辯﹐徒有詞費﹐無益教方。”認為“大言”指的“詮理大言”﹐“小言”指的“儒墨小言”﹔進而認為莊子作《齊物論》﹐宗旨就是破“儒墨小言”(王夫之評“故有儒墨之是非”句﹕“一篇提要“)﹔這些都與莊子原旨不稱。究其根﹐與對“言”的界定有關。他們把莊子的宗旨看小了。把莊子在論說時舉的例子﹐看作是全篇的主題﹐將論據當作論點了。
再如王夫之﹐在“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句下解道﹕“非知則言不足以繁﹐知有小大﹐而言亦隨之。”由此可見﹐他把“言”看作是對“知”的表述﹐“言”是隨“知”而有異的。“大言”對“大知”﹐“小言”對“小知”。既然“非知則言不足以繁”﹐那麼﹐“大言”就是“繁言”﹐可理解為豐富之“言”﹔而“小言”就是“簡言”﹐可理解為單薄、貧乏之“言”。但是﹐他在這段解的後面又寫到﹕“以炎炎奪小言之未逮﹐以詹詹翹大言之無實。”按他前面所給予的定義﹐“以炎炎奪小言之未逮”尚可理解﹐單薄、貧乏之言確實可能有見不到、達不到之處﹔“以詹詹翹大言之無實”﹐則不可理解。豐富之“言”怎麼一下子變成“無實”了呢﹖如果說﹐王夫之要說的是“言”本“無實”﹐這話裏是藏有玄機的﹐超於形式邏輯之上﹔但仔細想想又不對。《莊子》明明說“小言詹詹”﹐能用“詹詹”來揭示(“翹”)大言之“無實”﹐那說明“詹詹”即是“有實”﹐也就是“苤饈D庇袑崱K□贓@“無實”不可能是什麼“言本無實”之類的玄機。那麼﹐怎麼可能豐富之“言”“無實”﹐而單薄、貪乏之“言”反倒有實呢﹖可見王夫之在發“言”時﹐心中對“言”、“大言”、“小言”這些概念本無定準。
還有如章太炎﹐他釋道﹕“言者是為有相分別、依想取境﹐如其分齊﹐以成音均詘曲﹐自表所想﹐故謂之言。《墨子‧經說》雲﹕‘言也者﹐諸口能之﹐出民者也﹐民若畫□也。’此則‘言’得成義﹐‘吹’非成義﹐其用固殊。”《墨子》這句話﹐是給“言”下定義﹐但注家分歧較大。參照章太炎用佛教名相給“言”下的定義﹐他對“言”的定義相當於現代所說的“語言”﹐是進行思維(有相分別、依想取境)、表達思想(自表所想)、進行交流(民若畫□)的工具。但他接下來又說﹕“然則古今異語﹐方上殊音﹐其義則一﹐其言乃以十數。是知言本無恆﹐非有定性﹐此所以興‘有言’、‘無言’之疑﹐謂與鷇音無別也。”他以這個理由﹐來解釋本篇中“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末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為異於鷇音﹐亦有辯乎﹖其無辯乎”這段話。這段話到底什麼意思﹐以後注到時再討論﹐這裏隻說一點﹐章太炎在陳述這條理由時﹐其實是把“言”的概念換成了“言語”。“語言”和“言語”是分屬於兩個層次的概念﹐是不能混淆在一起進行討論的﹐而章太炎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東方哲學的經典大師﹐在這些問題上都是相當嚴謹的﹐因為他們充分意識到對本質真理言說的困難﹐要在言說時盡一切可能準確達意﹐減少歧義。如佛說真如實相“不可說”﹐“離於言說”﹐此“說”、此“言說”﹐指的就是“語言”﹐把一切言語的古今差異、方言差別都抽象不計的﹐絕不會說﹐“不可說”是因為我講的話、使用的辭彙你們聽不懂。莊子也是這樣。上章注文中已經講過﹐他兰_□□倪壿□季S規則是運用嫺熟。“語言”與“言語”的關係﹐如“堅”、“白”與“石”可二而不可三﹐即“堅”、“白”是一類概念﹐“石”是一類概念﹐不能混淆在一起討論﹐他是十分明白的﹐在論說過程中﹐絕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釋《齊物論》﹐不能在這種基本的思辨方法上與莊子保持一致﹐就難免失誤。
打好基礎才造房﹐我們還是對“言”來多言幾句。
從前面引的《爾雅》關於“我”的種種名稱中﹐細心的讀者一定注意到了﹐“言”也是其中之一﹐但它是排在一串名稱的最後一個。到底是“卬、吾……言﹐我也”﹐還是“卬、吾……﹐言我也”呢﹖按照古漢語的習慣﹐應該是前一種。我又查《說文》﹐許慎說﹕“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段玉裁注﹕“《大雅》毛傳曰﹕‘直言曰言﹐論難曰語。’‘論’﹐《正義》作‘荅’。鄭注《大司樂》曰﹕‘發埠言、荅難曰語。’注《集記》曰﹕‘言﹐言己事。為人說為語。’按﹐三注大略相同。……《爾雅》、《毛傳》﹕‘言﹐我也。’”從這段注裏我得到很大的啟發。其一、“言”開始也許專指說自己的事情的一種言說方式﹐所以﹐言會成為“我”的一種稱謂。按照段玉裁注中所說(原文不引在此)﹐我猜想﹐山東方言中的“俺”﹐蘇州、上海方言中的“□”﹐可能就是那個“言”。後來﹐引申為不待人問﹐直接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言說方式﹐以與回答問難的“語”相區別。我回頭查閱《莊子》﹐書中確實按照上述原則來區別使用“言”與“語”的。這使我恍然大悟﹐莊子在本篇中﹐為什麼在破了“我”之後﹐又花更大的篇幅來破“言”﹖我本來以為﹐借佛教術語來說﹐破“我”是破“煩惱障”﹐破我執﹔破“言”是破“所知障”﹐破法執﹔而今看來﹐這樣解釋是有些牽強附會的。破“我”是破“煩惱障”﹐破“言”是破“所知障”﹐稛樣理解沒錯﹔但﹐“所知障”中有“我執所知”與“法執所知”﹐莊子在本篇中其實隻講到破“我執所知”、並沒有講破“法執所知”。因而﹐破兩障合起來也隻不過是破了我執而已。故此﹐前面破的“我”﹐且可稱為“形我”﹔後面破的“言”﹐則可稱為“思我”──觀念的我。這個“言”﹐譯成現代語﹐我覺得最確切的應稱之為“觀點”。“觀”者﹐形似向外看去﹐發表的都足對外部事物的看法﹐即使說到自己﹐也將之物件化﹐當一個別人來“觀”﹔然而﹐歸根結底﹐在這個“點”上﹐就是“我”。所有觀點﹐無不最終受這個“我”的制約﹐往往受了制約還不自知﹐以為自己出於公心﹐意見十分客觀、公平。“我思故我在”﹐故而依世俗諦(世俗容易理解的道理)來說﹐我的觀點就是“我”。一個人如果對周圍事物不能形成一定的相對穩定的觀點﹐別人就會對他的人格-做人的資格□生懷疑﹐認為他幼稚、糊塗﹐或智力低下﹐或投機取巧。“知”(知識)相對於“言”來說﹐一方面“知”是形成“言”的材料﹔另一方面﹐“知”是從外部事物中取得的(《墨子‧經說上》﹕“知也者﹐以其知過物而能貌之。”)﹐由外而內﹐而“言”則是“我”賦予外部事物的﹐由內而外。觀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評價﹐評價又分可能性評價(可、不可)與價值評價(然﹐不然)。評價□生決策﹐決策導致行動﹐行動顯示生命主體的存在(佛教說﹕“我為主宰”)。因此﹐“觀點”決非一般的“言說”、“語言”、“言語”等概念可與之相提並論的。但一則﹐到晉代各家注莊時﹐在日常語言中﹐“言”與“語”的區別界限已模糊不清﹔二則﹐隨著佛經的翻譯﹐人們已習慣把“言”理解為“言說”﹐隻注意到佛教提出的語言表達的局限性﹐拿來套《莊子》中的“言”﹐似乎也說得通﹐沒有仔細研究莊子立“言”的意義所在。把莊蚰k□蚱啤拔搖鋇木窒□裕□斪髁朔鸞獺8貏e是禪宗的要打破語言的局限性(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主張。這種傾向﹐到唐代就發展得更為嚴重。“言”就是“言說”﹐變成了集體無意識﹐再也沒有人去琢磨一下﹐莊子的“言”到底指什麼。成玄英把“小言”疏為“儒墨小言”﹐是毫不猶像的﹐連一絲懷疑都不曾會有。在這種語境中﹐自然而然地認為《齊物論》的主旨是針對儒墨兩家的是非爭論而言的﹐否則莊子要破“言”幹什麼呢﹖破“言”不就為了泯是非嗎﹖他們再沒有看到﹐莊子說“言”隱而有“是非”﹐“是非”比起“言”來是等而下之﹐但即使未隱之“言”﹐也還在莊子所破之列。“莊子”就是這樣一步步異化為非“莊子”的。這裏面﹐倒沒有人作有意的歪曲篡改﹐但這種潛移默化的異化﹐集體無意識的異化﹐似乎更可怕﹐因為沒有敵人﹐隻有一股無形的力量。
其二、使我想到﹐還吾莊子﹐遠比我想象的要艱巨。必須往意到那些你認為根本不會有問題的地方﹐說不定會發現一個大問題。必須盡可能地注意每一個細節﹐隨地準備修改自己形成的觀點與好不容易的“發現”。現在回頭去看﹐當初我在草稿上寫下破“言”是破“法執”時﹐對“法執”一詞就隨便放過去了。如果仔細審察一下﹐就能知道﹐《齊物論》中何嘗有破法執的內容﹖當時﹐就可以對“言”作更深入的研究。倘若此番不是在查“吾”、“我”之義時﹐偶然發現“言”為“我”之稱謂﹐我不是險些犯下個不小的錯誤嗎﹖如此一想﹐我真有如履薄冰之感。我在這裏向讀者打個招呼﹐本人才疏學淺﹐又一向“好讀書不求甚解”﹐此番鴨子上架﹐錯誤一定不少﹐為了真理﹐為了《莊子》﹐請你們務必毫不客氣地向我指出。當然﹐我要實事求是地說﹐雖然如履薄冰﹐但還是有非常的愉悅﹐因為莊子實在是太值得人去研究了。
還是回頭來注這句話。
儘管“知”是由外而內﹐“言”是由內而外﹐但從表面土看﹐都是以外部事物為轉移的。所以﹐衡量“知”與“言”的大小﹐都以外部事物作標準。從《逍遙遊》中所舉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大知”與“小知”之別﹐在於對事物瞭解的空間廣度(九萬裡與數仞)與時間長度(八千歲與晦朔)。《知北遊》篇中說﹕“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鹹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周”、“遍”、“鹹”﹐都是一個大的集合概念﹐莊子舉此三“名”為一種“大言”﹐可見“大言”論的是一些“大”的物件﹐有些類似我們今天所說的“宏觀”。那麼﹐“小言”就有些類似我們今天所說的“微觀”。這“宏觀”與“微觀”﹐是從敘述角度說的﹔從哲學角度說﹐類似於“一般”和“個別”。由此可見﹐“大知”與“小知”、“大言”與“小言”﹐隻有量的差別﹐沒有質的區別。這裏所說的“大知”與“小知”﹐與《逍遙遊》中用來比喻的“小知不及大知”中的“小知”、“大知”﹐取義是不同的。上篇注中已經提到﹐這裏再重申一下﹐請讀者一定要注意到實際論說與設喻之間的區別。
弄清楚了“大知”、“小知”﹐“大言”、“小言”的概念﹐我們就可以知道“閑閑”、“間間”﹐“炎炎”、“詹詹”指的是什麼。這些詞﹐顯出了莊子采口語入文﹐以增加生動性的修辭意識﹐也給後人留下了一些難題。但莊子顯然覺得﹐這些他創造的新詞﹐比“荅”要容易理解﹐所以沒有再打個比喻來說明。有點像前文中的“激者”﹐“謞者”等﹐莊子取的是這個字的本義或當時流行的引申義﹐以便讓同時代的人能一看就懂。所以﹐查這些字的本義或當時的流行義﹐結合所形容的物件﹐是解這些題目的鑰匙。
“閑”﹐本義是木柵欄。《說文》﹕“閑﹐闌也。”因為柵欄間隔較寬﹐故引申為大。“嶲”﹐本義是縫隙。《說文》﹕“閒(現簡化為間)﹐隙也。”從“門”﹐是從門縫上取義造字的﹐指門上有月光漏進來的那道縫﹐引申為小。像柵欄那麼寬來形容大知﹐像門縫那樣窄來形容小知﹐很形象。倘若再要發掘言外之意﹐也可以說﹐大知雖寬﹐終究和小知一樣﹐還是封閉性的﹐依然有局限。成玄英疏﹕“閑閑﹐寬裕也”﹐不錯﹐但他卻又說﹐“間間﹐分別也”﹐真是不知道他怎麼想的。“大知”、“小知”相對﹐“閑閑”與“間間”義也應相對。他舍“間”的與“寬裕”相對的“狹窄”本義﹐卻去找呀找的找出一個“分別”義來﹐是何理由﹐有何必要呢﹖
“炎”﹐本義是火光明亮。《說文》﹕“炎﹐火光上也。”饒炯部首訂﹕“火光上者﹐謂火飛揚之光上出。”“大言炎炎”﹐就是說“大言”(宏觀之說)像火光一片通明。“詹”﹐《說文》﹕“詹﹐多言也﹐從言﹐從八﹐從□。”徐銓注﹕“□﹐高也﹐八﹐分也﹐多故可分也。”段玉裁往﹕“此當作□聲……□與簷同字同音﹐簷﹐□聲。”我覺得﹐《說文》的解是有問題的。因為﹐後來又造了個“譫”字。《集韻》﹕“譫﹐多言。”如果“詹”的本義即為多言﹐何必又造一“譫”字。從《說文》之解看﹐“□”是聲符﹐“八”和“言”是義符﹐一個形聲字﹐用兩個相同的義符去表示﹐可以說極為罕見的﹐有何必要﹖其次﹐從本句看﹐按此解﹐“小言”(微觀之說)就是說話囉嗦﹐這不像莊子的行文風格﹐莊子不會說出這樣低水平的句子來。我反復斟酌﹐認為“詹”本義應為“多”﹐而不是“多言”。“詹”﹐從“□”﹐從“八”﹐從“言”﹐是個會意字。“□”﹐本來是個會意字﹐《說文》﹕“仰也﹐從人在廠上。”“廠”﹐是山邊伸出的部分。《說文》﹕“□﹐山石之□巖﹐人可居。”意思為人可以在巖石形成的自然拱頂之下居住﹐以避風雨ㄟ纂撓峞憧z嗽趶S上”﹐不一定理解為人躺在巖石上﹐也可理解為人居住於巖下﹐或人為地搭建類似突出的□巖的建築﹐即棚屋。“八”代表區別﹐《說文》﹕“八﹐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言”即“我”義﹐代表主體。不同的主體共同聚居在巖下或棚屋內﹐形成一個團體﹐這就是“詹”的本義。“詹”指的是一個集合﹐一個複數名詞﹐就像“物”一樣﹐本義是個複數名詞。我考察下來﹐凡以“詹”為聲旁的同源字﹐幾乎都有“多”義。“簷”與“簷”﹐同義異體﹐都指屋檐﹐也就是屋頂多出圍牆的一條邊。“襜”﹐是上衣前襟腰部以下﹐遮住膝蓋的部分﹐可視作上衣多出的一塊。“瞻”﹐《說文》解為“臨視”﹐居高臨下。但在《詩經》裏多作仰視解。“瞻彼日月﹐悠悠我思。”“維此惠君﹐民人所瞻。”《爾雅》中釋詁為“視”﹐郭璞注為“察視”。綜合其義﹐“瞻”其實應為注視﹐目光集中﹐也有“多”義。“儋”與“擔”同義異字﹐意為肩挑。“以背曰負﹐以肩曰儋。”肩挑比背馱要來得多。“膽”﹐《說文》﹕“連肝之府也。”古人認為膽是肝上多出來的一塊。“贍”﹐充足的意思。《墨子‧節葬下》﹕“亦有力不足﹐財不贍﹐智不智﹐然後已矣。”“澹”﹐《說文》﹕“水搖也。”《玉篇‧水部》﹕“水動貌。”宋玉《高唐賦》有“水澹澹而盤紆兮”句﹐“澹”其實就是水面上細碎的波紋﹐也有“多”義。所以﹐歸結起來﹐“詹”的本義應為“多”﹐、“譫”才是“多言”。〔按﹕詹本義解為“多”不確。其本義應為“多出、延伸出或突出的部分”是引申廠的本義而來。如﹕簷是從牆壁延伸出來的部分﹔襜是上衣出的一塊﹔瞻是把眼睛突出來看﹔擔是從身體伸出來的一部分﹔膽是肝多出來的一塊﹔贍是財多出來的部分﹔澹是水面延伸出來的部分。〕這裏﹐我認為﹐“詹”應為“澹”的本字﹐指的是芊撬夾t牟塩y﹐以與一片火光的“炎”相對。《莊子》中也有“澹”字﹐《知北遊》篇有“澹而靜乎”句﹐但這個“澹”是“恬淡”之義。《莊子》中一也有“淡”字﹐《山水》篇有“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句﹐“淡“就指沒有味道。但從‘淡”、“澹”的“水”旁來看﹐當初造字﹐還是從水的形象取義的。“炎”、“詹”可能完全作聲符用﹐但也可能起一部分義符作用﹐那麼﹐“炎”與“詹”就都是指的光線多﹔光線多了﹐水色就淺淡﹐光線少了﹐水色就變深濃。已有了一個表示水色淺淡或通假為“恬淡”的“澹”字﹐莊子要用一個表示細碎波紋的“詹”﹐就不能加“水”旁了。“小言詹詹”﹐就是微觀之言像波紋一樣細碎。
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搆﹐日以心鬥。
本句首先要搞清楚的問題﹐是“其”是僅指“小知”、“小言”者﹐還是把“大知”、“大言”者一併包括在內。
《成疏》認定“其”指的是“小知”、“小言”者﹕“凡鄙之人﹐心靈馳躁﹐耽滯前境﹐無得暫停﹔故其夢寐也﹐魂神妄緣而交接﹔其覺悟也﹐則形質開朗而取染也。”他在前面疏“大知”為“智惠寬大之人”﹐疏“大言”為“詮理大言”﹐自然不是“凡鄙之人”﹐可見他把“大知”、“大言”者劃出“其”外。聯繫到他在疏解《逍遙遊》篇“小知不及大知”、“小大之辯”時一味要“齊大小”﹐到這裏該“齊”的時候﹐他卻又揚“大”而抑“小”﹐好像故意要跟莊子鬧彆扭似的﹐真想不通是什麼道理。他這一拗﹐害得流沙河先生也跟著出錯﹐《現代版》裏﹐把後面的那些話﹐都歸結為“小知之土的其他表現”。其實﹐隻要從字面上順著《莊子》原文讀下來﹐也知道這樣理解是不通的。倘若莊子說的“其”僅指“小知”、“小言”者﹐那麼﹐就非得在這句前加上一句“夫小知、小言者”﹐否則就是違反語言規則﹐晶蜳鵅憤Ux不懂。
《成疏》的錯解還暗示這樣一個問題﹐即“大知”、“大言”與“小知”、“小言”的“小大之辯”﹐是一種道德品質的高下之別﹐這是對莊子的“齊物”宗旨的很大的曲解。但這個暗藏的觀點﹐影響更大於他的明說﹐這從其他各注家對後面的句子的誤解上可以看出﹐待一會兒再講。為什麼說這是對莊子的“齊物”宗旨的莫大曲解呢﹖因為莊子論“齊物”是為了明“喪我”之義﹐破我執﹔而按成玄英的疏解﹐則是為了泯是非﹐是為了平息儒墨小言的是非之爭。破我執﹐前提就是針對一個哲學意義上純粹的生命主體﹐抽去了其他一切屬性的區別。像佛陀論“八苦”、“十二因緣”﹐是一切□生無不落在這局限、這規律之中﹐作此論時﹐不分什麼善惡。莊子也一樣﹐所論普及每一個人(從《逍遙遊》中“大知”與“小知”、“大年”與“小年”舉動植物為例﹐也可以說普及每一生物﹐當然是從“人”角度去理解的生物﹐是擬人化的生物﹐也可以看作就是“人”)﹐論時不分高下。所以若按成玄英的疏解﹐則是把莊子從形而上的高度拉到了形而下。
從這句開始﹐莊子先破“形我”﹐也就是一般人從生命形態上認識到的我﹐因此﹐也可以說是破“知”──破“知我”。王夫之說﹕“此極言知之所釀成”﹐這話不錯﹔但他接著說﹕“為學術機變無窮之終始也”﹐又把莊子的意圖狹隘理解為論“學術機變”﹐即針對“儒墨之是非”﹐還是給莊子穿小鞋。莊子論“喪我”從“知”、“言”發端﹐我認為是有深意的。按西方現代哲學的術語來說﹐莊子對人是文化動物﹐人所能把握的隻是一個觀念世界這一點﹐有非常深刻的見解。這一點﹐可以從他在後文中﹐用“言”(觀點、觀念)來解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創造性思維中看出來。他認為﹐修行就是改變觀念﹐就是把世俗的觀夔o□珊稀暗饋鋇撓^念。故而﹐第一步就是要指出世俗觀念的荒謬與虛幻性。且這種破﹐一定要從一個適度抽象的單一生命主體著手。所渭適度抽象﹐就是抽去有關生命主體的社會聯繫等方面的特徵﹐單純考察“這一個”生命主體的生命現象與過程。因為隻有這樣破﹐才能真正“喪我”。單個的“喪我”完成後﹐再引進“彼”的概念﹐指出“物無非彼﹐物無非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山由及彼﹐把此彼之“我”一齊都“喪”﹐這就是莊子“齊物論”的邏輯結構。如果僅從“齊”“彼此是非”著手﹐邏輯的結論隻能是“泯是非”﹐而不是“喪我”。歷來注家﹐幾乎都把“喪我”僅理解為“泯是非”﹐也就是僅把“我”理解為與“你”、“他”相對的一個概念﹐即“此”。這個“我”﹐隻相當於《金剛經》中所說的“我相”﹐而佛教中的“我”(“我為主宰”之“我”)﹐除“我相”外﹐還有許多相﹐僅《金剛經》中﹐還略舉了“人相”、“□生相”、“壽者相”﹐這二相﹐還都是“我”的相。莊子說的是“喪我”﹐而不僅是“喪此”﹐“喪此”僅是“喪我”的一個方面﹐在這點上認識模糊﹐以偏概全﹐是歷來注《齊物論》的一大誤區。
搞清楚了這個問題﹐我們再來看具體的疏解。成玄英把“魂交”疏為“魂神妄緣而交接”﹐“交”為“交接”﹐大意不差。林希逸釋“魂交”句為“言夜則神集於其心也”﹔鍾泰在《莊子發微》中認為“‘魂交’‘形開’互文﹐魂交則形亦交﹐形開則魂亦開”﹔他們其實都認為“交”是“交集”、“交合”的意思。陳鼓應注“魂交”為“精神交錯”﹐“交錯”還是偏於“交集”、“交合”義。這樣的理解﹐單句看似乎不錯﹐與後文貫通來看﹐就有問題了。
“與接為搆﹐日以心鬥”句﹐《成疏》問題就大了。“搆﹐合也。……交接世事﹐搆合根生﹐妄心既重﹐渴日不足。故惜彼寸陰﹐心與日鬥也。”把“日以心鬥”解成了“心與日鬥”﹐什麼“渴日不足”﹐“惜彼寸陰”﹐好像莊子在說世人都如追日的誇父﹐返日的刑天﹐他的想象力也是夠豐富的。但比他更能大膽想象的還有﹐《釋文》引司馬彪說﹕“人道交接﹐構結歡愛也。”這不是性愛嗎﹖倒很有現代意識﹔那麼﹐“日以心鬥”﹐豈不變成莊子早就意識到情侶、夫妻同床異夢﹐最親密的人之間也勾心鬥角﹐是人類一種普遍的狀況。可惜這觀念在《莊子》中找不到其他的佐證﹐所以﹐對司馬彪先生的這種深刻理解我們還是持謹慎態度為好。《今注譯》引釋德清之說﹕“接﹐謂心與境接。心境內外交搆發生﹐種種好惡取捨﹐不能暫止﹐則境與心﹐交相鬥搆。”意思大體不錯﹐但還不是很貼切。因此﹐陳鼓應據以注“與接為搆”為“與外界接觸﹐發生交搆”﹔在譯文中把“與接為搆”理解為醒來後的狀態﹐對莊子的句意把握不夠全面﹐正暴露了德清注中的疏漏之處。
其實﹐莊子這話是有所本的﹐所本在《列子‧周穆王》篇中﹕“覺有八征﹐夢有六候。奚謂八征﹖一曰‘故’﹐二曰‘為’﹐三曰‘得’﹐四曰‘喪’﹐五曰‘哀’﹐六曰‘樂’﹐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征﹐形所接也﹔奚謂六候﹖一曰‘正夢’﹐二曰‘蘁夢’﹐三曰‘思夢’﹐四曰‘寤夢’﹐五曰‘喜夢’﹐六曰‘俱夢’﹐此六者﹐神所交也。”這段話﹐反映了先秦時人認為覺、夢同構的思想。比照這段話﹐本句可改寫為這樣的句子﹕“其寐也魂交與夢為構成幻﹐其覺也形開接物為構成事﹐即幻即事﹐日以心鬥。”按莊子的明快、有力的敘述風格﹐就成為目前這樣。這裏﹐還可以看到莊子有意的改動。《列子》中為“神”﹐這裏為“魂”。因為莊子將“神”專表“不測之用”﹐這裏表常人常態﹐故改為“魂”﹐可見莊子用詞之精。對照來看﹐§峏溢C□敖喚印保弧伴_”為“開放”﹔“與”為“合”、“和……一起”的意思﹐動詞﹔“接”為“接觸”﹐相互作用﹔“搆”為“構成”﹐“為搆”是“構成了幻境與實事”的省略講法﹐這些應該是很清楚的。反過來﹐也可證明﹐莊子至少見過現存《列子》的某些篇章。所以﹐以子注子﹐本來是可以省去許多事的。
“日以心鬥”﹐“日”是指每日每時﹐並非僅指白天。“卮言日出”之“日”、即是這種用法。這句話是說﹐不論是睡著做夢﹐還是醒著幹事﹐心片刻都不得安寧﹐一直在與外界進行交鋒﹐就像與人角鬥一樣﹐人活得是多麼累啊﹗
縵者﹐窖者﹐密者。
和前文的“激者”等相似﹐是莊子善用的一種修辭手法﹔所不同的是﹐“激”等是動詞、是動詞形容詞化﹔而“縵”等是名詞﹐是名詞形容詞化﹔加個“者”﹐可譯為“像……的樣子”。
“縵”(man)﹐《說文》﹕“繒無文也”﹐沒有花紋的絲織品。縵可用來作帷幕﹐故又“通作幕”(《集韻》)。“縵者”﹐就是“像用帷幕遮起來的樣子”。
“窖”﹐是地窖﹐“窖者”﹐就是“像地窖那樣黑洞洞深不見底似的”。
“密”﹐像堂屋一樣的山。《說文》﹕“密﹐山如堂者。”《爾雅‧釋山》﹕“山如堂者﹐密。”郭璞注﹕“形如堂屋者。”引申為幽深。“密者”﹐就是“像堂屋般的幽深山嶺一樣”。
“縵者”、“窖者”、“密者”。儘管一個比一個藏得深、藏得嚴﹐但都隻是把好東西保藏起來﹐把自己的真相掩蓋起來﹐使人不得覬□的意思。我本來覺得這是很好理解的﹐連喜歡彎彎繞的成玄英在這地方也沒費神去繞。及至看到《今注譯》中所引注解﹐才知後來學者還是有不肯放過此機會的。林希逸說﹕“‘縵’者﹐有一種人﹐做事縵怛怛地。又有一種人﹐出著言語﹐便有機弄﹐故曰‘窖’。又有一種A□記八汜幔□宦├湟瘓□罰□試弧□堋□4私匝允樂□□鎘眯惱擼□喚圓壞米栽塚□雜袘n苦畏懼之心﹐所謂小人長戚戚是也。”釋德清說﹕“‘縵’﹐謂軟緩﹐乃柔姦之人也。‘窖’﹐謂如掘地為□以限人﹐乃陰險之人也。‘密’﹐謂心機綿密﹐不易露也。”陳鼓應先生據此兩條注解﹐自己注道﹕“‘縵’﹐借為‘慢’﹐引申為遲緩之義。‘窖’﹐指設下圈套。‘密’﹐即謹密。”他把這句話譯為﹕“有的出語遲緩﹐有的發言設下圈套﹐有的用辭機謹嚴密。”看了這樣的注解﹐我實在覺得難以理解。像“縵者”﹐照字面直解就能很順地講通﹐何必繞個圈子去通假為“慢”呢﹖“出語遲緩”﹐與上文“日以心鬥”有什麼因果關係﹖又怎麼能和“設下圈套”、“用辭謹密”並舉呢﹖繞個圈子﹐反而不通了﹐而他們卻繞得興致勃勃﹐這是出於什麼動機呢﹖林希逸與釋德清的注﹐有個共同的錯誤﹐就是把“縵者”、“窖者”、“密者”理解為道德品質有問題的小人。林希逸因此歸納說﹕“所謂小人長戚戚是也。”卻不知莊子在本段中要討論的是人的一般生存狀態。不牽涉到個人的道德品質問題。可以說﹐凡人﹐都逃不掉“漫者”、“窖者”、“密者”這三種情況。中國老古話所說﹕“逢人隻說三分話﹐不可拋卻全片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等﹐指的就是這種情況﹐非關善良與兇惡。倘若莊子隻論“小人”﹐就失去了“喪我”的意義。我說成玄英把“小知”、“小言”者疏為“凡鄙之人”影響不小﹐就是指的這些地方。
小恐惴惴﹐大恐縵縵。
莊子的文章本來是起承轉合﹐層次分明﹐環環緊扣的。上一句列“縵者﹐窖者﹐密者”﹐乃是承前一句“形開”一語而來﹐指出人是形開而神執﹐似開而實非開。這句又用兩個“恐”字﹐點出三者的共同點就在▼炭V保□翱幀筆恰翱z”之、“窖”之、“密”之的動機。
“小恐惴惴”﹐“惴惴”現代語中還常用﹐“惴”與“喘”音近形似﹐使人容易聯想起劇烈運動後氣喘吁吁心口別別跳的樣子﹐與驚慌的反應很相似。
“大恐縵縵”﹐一大片白布﹐使人□生茫然若失的聯想。在大恐怖時﹐人的腦子往往會變成一片空白﹐不知所措。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莊子把人生的荒謬性﹐歸結為一個“守”字。這個“守”﹐不是老子所說的“抱一守中”、“守其雌”、“守靜篤”的“守”﹔而是“守財奴”的“守”﹐相當於老子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中的“有”、“恃”、“居”﹐佛教中稱為“有”(佔有)、“住”(滯留)、“執”(執著)。依現代人用語習慣﹐還是“守”來得明暸﹐所以我選用它。為什麼說荒謬性在“守”呢﹖因為這“守”是人自己給自己增加的負擔。攫取來、佔有了以後﹐最大的擔憂就是怕失去。本來﹐攫取、佔有的目的是為了消費﹐有多餘的存放起來可供以後消費﹔但後來卻異化為多餘存放的東西越多越好﹐人們稱之為財富。人們活在世上的一切行為﹐都圍繞著如何增加財富與保管好財富這一目的展開﹐財富變成生活的目標﹐生命價值的尺度。因此﹐喪失財富就好像喪失了他部分的生命。財富是有限的﹐財富的爭奪與積聚是無限的。而且﹐如果沒有個人之間對財富的無休止的爭奪與積累﹐財富本身立刻失去意義。譬如﹐今天世界所生□的日用必需消費品﹐已大大超過所有人口對之的需求總量﹐換言之﹐今天﹐要解決全世界人的溫飽問題、居住問題﹐已經沒有問題﹔但是﹐這世界照樣有人衣不蔽身、食不果腹、缺醫少藥、上無片瓦﹐而另一方面﹐有人過著比牛奶洗澡奢侈得多的生活。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在現代人們的觀念裏﹐這種情況是不可能根本改變的。因為現代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觀﹐就是靠個人無休止地聚斂財富的行為撐起來的。人所能把握的隻是一個觀念的世界﹐人隻是生活在一個觀念的世界之中﹐依照卡西爾在《人論》中提出的命題﹐這種荒謬性就是這個世界的本身﹐是不可克服的。所以﹐在這個世界上越是覺得活得有價值有成就﹐就越是怕失去﹐越是杯弓蛇影、捕風捉影﹐整天提心吊膽。有錢人最怕盜賊光顧﹐家徒四壁的窮人是不怕偷的。但每個窮人可以說都懷著一個發財夢。一旦不窮了﹐他立刻怕偷。故而可以說﹐懷著恐懼生活﹐乃至追求恐懼地生活﹐是人類的共性或通病。
撇開財富﹐或看淡財富﹐或不追求財富﹐就能減少乃至消除恐懼﹐然而﹐卻沒有人肯去這麼做。若見有人這麼去做﹐就立刻斷定這是傻子﹐或神經不正常﹐或別有用心﹐甘心生活在恐懼之中﹐還千方百計地要增加這恐懼的負擔﹐這還不荒謬嗎﹖
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
機栝就是弓箭類的可遠端射擊的武器。《成疏》﹕“言發心逐境﹐速如箭栝﹔役情拒害﹐猛若弩牙。唯主意是非﹐更無他謂也。”說用機栝來形容發心逐境之速﹐又是成玄英的附會。其實﹐與後面一句“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對照來看﹐意思十分明白。兩句都以打仗來作譬喻。機栝是當時用來進攻的最有效的武器﹐“其司是非之謂也”﹐這是形容他們投入是非之爭的樣子。“詛盟”就是盟誓﹐立誓結盟﹐誓死捍衛。《左傳‧宣公二年》杜預注﹕“詛﹐盟誓也。”“守勝”之“勝”是“勝任”的意思﹐不是“勝利”的意思﹐“其守勝之謂也”﹐這是形容他們固守自己立場的樣子。一種是進攻﹐一種是防禦﹐但實質都是恐俱所致﹐歸根結底是為了確保自己在這世界上有個立足點。人是必須靠一種觀念(信念)支撐著才能活下去的。哪怕一個人沒有什麼信念﹐他也要使自戮斷信別人活著同樣沒什麼信念﹐他就靠“活著本來就不需要什麼信念”這樣一個信念支撐著活下去。如果舊的信念崩塌了﹐新的信念卻怎麼也建立不起來﹐他就可能去自殺。如同哈姆雷達﹐會覺得“活下去還是不活﹐這是一個問題”。故而人活在世上﹐陷入是非之爭是免不了的。未能見“吾”﹐沒能喪“我”﹐是非無從泯滅﹐泯是非不過是句空話。從郭象一再宣傳的“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各當其分﹐逍遙一也”的觀點來看﹐他所謂的“泯是非”﹐不過是“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而已﹔“勝”的含義就是“任”、“稱”、“當”﹐莊子在這方面﹐似乎有超過五百年的預見性。
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
以上莊子論生命的荒謬性﹐還是橫向的﹐取共時態。此句以下莊子則是縱向論述﹐從歷時態角度來加以考察。莊子論事﹐常常這樣有縱有橫﹐縱橫捭闔﹐使所論深刻而又全面。生命從歷時態來考察﹐其荒謬性就更加顯露。上句說到﹐“司是非”與“守勝”﹐一攻一守﹐其實都是在“小恐”、“大恐”心理支配下作出的種種反應﹐生出的種種事端﹐目的是為了克服這種恐懼心理。從本句開始﹐莊子進一步指出﹐這種恐懼其實是克服不了的﹐哪怕你攻得出色、守得成功。因為生命最怕失去的就是生命本身﹐而把生命永遠留住卻是絕對不可能的。時間是一把無情的刀。“殺”﹐是枯萎、凋敗之義。《呂氏春秋‧應同》﹕“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其殺若秋冬”﹐他們生命的凋萎、衰敗就像到了秋冬季節的草木。“以言其日消也”﹐這是指的他們形質的一天天地被消耗。“溺”﹐指沈靦﹐沈靦於什麼﹖沈靦於他們所藏、所守的東西﹐也就是人們視作生命價值與意義的象徵--財富、物事。“其溺之所為之”﹐這是他們沈靦於物事所□生的結果﹐“不可使復之也”ㄐ歎矣可挽回的。莊子在這裏用一“溺”字﹐取溺水一點點往下沈的形象﹐以與上句“日消”相應。又﹐不會遊泳的人﹐掉入水中﹐拼命掙紮﹐卻無法自拔。一次次冒出水面﹐喝了水後又往下沈﹐直到肚子灌飽﹐無法浮起﹐此義又領起下句“不可使復之也”。不明致溺之埋﹐掙紮都是徒勞﹐何可復之﹖
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
這句話的注解頗有分歧。《郭注》﹕“其厭沒了欲﹐老而癒恤”﹔《成疏》﹕“厭﹐沒溺也。顛倒之流﹐厭沒於欲﹐惑情堅固﹐有類緘繩﹐豈唯壯年縱恣﹐抑乃老而癒洫。”按照他們的解法﹐這句話是說人癒到老癒耽於物欲﹐就像被繩子牢牢捆在上面一樣。但釋“厭”為“沒於欲”﹐隻此一家﹐並無分店﹐隻能說與他們一貫自說自話的風格倒相吻合﹐未足為信。而且﹐上一句講生命的衰敗無可挽回﹐這一句卻又說人癒老癒荒淫無度﹐文理銜接不上。何況老來荒唐﹐即使有﹐不是普遍規律﹐怎麼和生命的衰敗相提並論。有意思的是﹐當他們寫下“厭沒於欲”這句話時﹐不知是否想到自己一再重中的“苟足於其性……逍遙一也”之類的話﹖“厭沒於欲”與”足於其性”的區別在哪裡呢﹖憑什麼說斥鴳滿足於“□翔蓬蒿之間”是“足於其性”而不是“厭沒於欲”呢﹖
這樣的註疏隨意性太強﹐後人基本不採納。宣穎解道﹕“厭然﹐閉藏也。”這個說法得到較多人的承認﹐《漢典》中也收了進去。陳鼓應據此解往為﹕“‘厭’﹐塞﹐閉藏。‘緘’﹐滕□。形容心靈閉塞﹐如受緘滕束縛。”這注裏有個錯誤﹐‘緘”不是“滕醫”﹐而是“緘縢”﹐緘、縢都是繩索﹐不是籐箱子。但是﹐“他們心靈閉塞如受緘縢束縛”﹐與“老洫”又有什麼關係﹖“老洫”指的是什麼﹖陳鼓應引了三說。林希逸說﹕“至老而不可救拔﹐故曰‘老洫’。‘洫’者﹐謂其如墜於溝壑玼f﹗焙□撓17f﹕“‘老洫’﹐猶舊洫﹐雖有水而不能流動也。”楊樹達說﹕“‘老洫’﹐義頗難明。‘洫’﹐疑當讀為‘或’﹐《說文》十二篇上門部﹕‘閾’或作‘〔門洫〕’﹐是‘或’、‘洫’字通之證。古‘或’、‘惑’字同﹐‘老洫’即‘老惑’﹐猶言‘老誖’也。”這三種解﹐似乎與“其厭之如緘”都搭不上。但陳鼓應先生將它們湊上了﹕“他們心靈閉塞如受緘縢束縛﹐這是說癒老癒不可自拔。”
以上的解﹐都是就句釋句﹐就字解字﹐不從上下文的關係來看﹐因此﹐不僅本句文義疙疙瘩瘩﹐而且影響了篇章文氣的貫通、意思的完整。從上下句來看﹐“厭”與“殺”並舉﹐意思應有可通之處。“其殺”﹐“殺”是動詞名詞化﹐也可理解為“其被殺”﹔同樣﹐“其厭”﹐也可理解為“其被厭”。“厭”有嫌棄義。《詩小雅‧旻》﹕“我龜既厭﹐不我告猶。”鄭玄箋注﹕“蔔筮數而瀆龜﹐龜靈厭之﹐不復告其所圖之吉兇。”“其厭”﹐就是他們遭到嫌棄。“緘”﹐除了指一般捆紮用的繩索外﹐古時還特指固定棺木的繩索。《釋名‧釋喪制》中說﹕“棺束曰緘。緘﹐函也。古者棺不釘也。”那麼﹐“其厭也如緘”﹐就可以解為﹕“他們將被嫌棄﹐就像棺材上已經捆上了緘繩。”“洫”(xu)﹐本義是古代井田中的深溝﹐泄水用的。《說文》﹕“洫﹐十裡為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廣雅‧釋水》﹕“洫﹐坑也。”“洫”就是現代江南農村的田間明溝。因為排泄到溝裡的水都是廢棄的水或污水﹐所以“洫”又引申為敗壞。《則陽》篇中有“所有之備而不洫”句﹐《釋文》﹕“壞敗也。”“以言其老洫也”﹐這是指他們的老朽。
上一句說病衰﹐這一句說老朽﹐前面幾句說生恐﹐都最終指向人類最大的恐懼──死亡﹐“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接近死亡的心﹐沒有任何辦法能使它恢復活力。這段關於個體生命荒謬性的論述﹐與佛說生、老、病、死之苦的理路極其相似﹐可見他們都是深入到生命本質層面來進行概括的﹐豈容摻雜進任何倫理價值的評價。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反過來說﹐摻雜進“仁義”的觀念(我們今天稱之為“道德”觀念的善、惡﹐在老莊的語彙系統中﹐稱為“仁義”﹔“仁”言“倫”﹐“義”言“理”﹐故又稱為“倫理”。今人視“倫理”“道德”為同義詞﹐古時不然)﹐甚至從“仁義”觀念出發來理解“道德”﹐都會造成以葉障目﹐或認指為月的錯誤。因此那些似是而非的注解不能輕易放過。
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是人的種種情態﹐也可以看作人的生活內容。《成疏》﹕“哀樂則重﹐喜怒則輕。故喜則心生歡悅﹐樂則形於舞忭﹔怒則當時憎恨﹐哀則舉體悲呺。慮則抑度未來﹐歎則咨嗟已往﹔變則改易舊事﹐慹則屈服不伸。姚則輕浮躁動﹐佚則奢華縱放﹐啟則開張情欲﹐態則矯淫妖冶。”這段疏﹐算是《成疏》中錯誤比較少的﹐但還是有幾個字要辨正一下。
“慹”﹐《成疏》為“屈服不伸”﹐《今往譯》引褚伯秀說﹔“‘慹’則畏懼而不敢動。”官穎說﹕“‘慹’﹐怖也。”所據《說文》﹕“慹﹐□(怖)也。”音(zhi)。但這裡其實應據《廣韻‧帖韻》﹕“慹﹐不動貌”之解﹐音zhe。理由有二﹕一、《田子方》篇中有“(老聃)慹然似非人”句﹐《釋文》學號司馬彪說﹕“慹﹐不動貌”。二、此句中與“變”相對﹐也應為“不動”義。但釋“慹”為“不動貌”還不怎麼確切。從字形看﹐從執從心﹐執聲﹔然而﹐我們在前面分析同源字時已經看到﹐形聲字的聲符往往也帶一些意義〔按﹕一般都是聲符本義的引申〕﹐有許多形聲字同時可以看作是會意字﹐義符亦聲的情況很常見。“慹”完全可以看作“執亦聲”﹐也就是這個字表示心定執於一境的狀態﹐與“戒定慧”之“定”字義相近。由此“慹”義﹐反觀“變”字﹐也不僅是外部形態的變化﹐而是心理的變化多端﹐心神不寧。這樣﹐“慮歎變慹”與“喜怒哀樂”一樣﹐也都是指的心理狀態。
“姚”﹐《說文》﹕“嬈也。”美麗的意思。從女﹐兆聲。但我認為這個“兆”也有意義﹐也應作“從兆﹐兆亦聲”。“兆”的本義是卜兆﹐蔔兆預示事情將來的變化﹐因而引中出變化的意思。“姚”﹐就是女人變化容貌□生的美麗﹐故《說文》又說﹕“《史篇》以為姚﹐易也。”《荀子‧非相》﹕“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姚冶﹐就是化裝。由化裝﹐引申出“刻意”之義。
“佚”﹐《說文》﹕“佚民也。”本義是隱士。由隱士的無拘無束﹐引申出放蕩自由。《論語‧季氏》﹕“樂驕樂﹐樂佚樂﹐樂宴樂﹐損矣。”
“啟”﹐《說文》﹕“教也。”古字是個會意字﹐從戶﹐從□(手)﹐從口﹐意為﹐教人就像用手去開門。這個字一出﹐原來的“〔戶□〕”字就漸漸廢棄不用了﹐“用手開門”之義變成“啟”的一個義項﹐又引申為“打開”﹐這裡﹐引申為開朗﹐胸無城府。
“態”﹐《楚辭‧招魂》﹕“容態好比﹐順彌代些。”王逸注﹕“態﹐姿也。”引申為作態﹐擺姿勢﹐也就是矜持之義。
這十二個字指人的十二種心態﹐因為人無時不刻不生活在某種心態中﹐所以這種種心態﹐也就變成了人的種種生活內容﹐聯起來看﹐就是﹕喜悅、怨恨﹐悲傷、歡樂﹔憂慮、後悔﹐紊亂、安定﹔刻意、自由﹐開朗、矜持。我們習慣將生活內容以發生的事件來劃分﹐莊子認為所謂生活不過是一連串的心態變化﹐故而以心態來標誌﹐這反映了東方哲學的生命意識的思維特徵。
“樂出虛﹐蒸成菌”﹐前面已經提及。這是兩個比喻﹐將上面的種種情態的性質作一概括﹐說明它們都是似有實無﹐虛幻不實的。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東方哲學的生命意識與西方哲學的唯心主義的原則分野。兩者似乎都以精神現象為研究的出發點與重點﹐但得出的結論卻是截然相反的。唯心主義認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與本體﹐而生命意識則認為心理現象是根本不可靠的﹐如同鏡花水月一般。唯心主義要肯定這個“心”﹐生命意識卻要揚棄這個“心”。
這兩個比喻過渡到下面一句話﹕“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代”是替代、更換﹐《說文》﹕“代﹐更也。”段玉裁注﹕“凡以此易彼謂之代。”前面所舉的種種現象﹐對比強烈﹐反差很大﹐中間似乎沒有過渡﹐卻一下子改頭換面了﹐好像用一樣東西替換了另一樣東西﹐故而莊子稱之為“代”。“而莫知其所萌”﹐就是不知道這些突然的變故是怎麼發生的。《德充符》﹕“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規乎其始者也”﹐也是這個意思。
這段話﹐莊子通過描述心理形象的更替變化不停﹐揭示了生命存在的虛幻性。
莊子這段論述﹐與《楞嚴經》中佛陀啟發波斯匿王的理路極其相似。波斯匿王經由佛的循循善誘﹐認識到﹕“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如此……豈惟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沈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這與“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之義相似。波斯匿王由此得出結論﹕“故知我身﹐終從變滅。”這就是“喪我”。在此基礎上﹐佛陀再向他指出﹕“汝知身中有不滅耶﹖”引導他為證“吾”、證“涅槃”而修行。莊子也是這樣一層層鋪墊下來﹐水到渠成地得出生存荒謬虛幻的結論。
而郭像是要證明他的“適性自然即逍遙”的﹐故而在這關鍵之處非得出來攪一番﹕“日夜相代﹐代故以新也。夫天地萬物﹐變化日新﹐與時俱往﹐何物萌之哉﹖自然而然耳。”莊子就是這樣被一點點注成偽莊子的。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已乎”是感歎詞﹐相當於“罷了”、“算了吧”。《論語》中作“已矣夫”或“已矣乎”﹐如“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己矣夫﹗”“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但根據具體語境﹐這感歎也可理解為反潔口氣﹐表示不甘心﹐譯為“就這樣了﹖”“難道就這樣算了﹖”“吾已矣夫﹗”確切地應譯為“我難道就這樣算了﹖”
《莊子》中還有幾處用到“已乎﹐已乎”。“已乎﹐已乎﹗臨人以德”(《人間世》)﹐“已乎﹐已乎﹗且無所逃”《斌則陽》)﹐“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寓言》)。這三處﹐“已乎﹐已乎”都是單純的感歎﹐是“算了吧”與“罷了”之義。本句中從上下文看﹐應有不甘心的意思﹐譯為﹕“就這樣子﹖就這樣子﹖”似更為妥貼。
“旦暮”﹐從日出到日落﹐表示白天。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白天工作﹐晚上睡覺﹐故而白天所見﹐是真實可靠的事件﹐人是處在覺醒的狀態下。而晚上所見﹐則可能是夢境﹐是不太靠得住的。故而莊子用“旦暮”﹐不僅是個時間概念﹐還含有明明白白、實實在在這認識論上的涵義在。從這個意義上譯“旦暮”﹐相當於現在我們所說的“光天化日”。本篇後文中有“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句﹐《徐無鬼》中有“庶人有旦暮之業則勸”句﹐“旦暮”都作此義解。《莊子》中另有一句﹕“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這裡的“旦暮”隻作“晨昏”解。
“旦暮得此”﹐誰得此﹖人得此﹐這段話中﹐就用“其”來指代。這句話裡﹐“其”拉到了下句中﹐套用英語語法術語來表示﹐上句就變成了從句﹐從句的內容是關於行為的根據的﹐所以﹐可視為條件狀語從句。“其所由以生乎﹖”“其所山”為“旦暮得此”的“此”。即前列人的種種情態。“由”是根據、依照、憑著的意思。“其所由”幹什麼﹖“以生”﹐用來“生”﹐憑著這些來生活、過日子。人的種種情態﹐變化不定﹐相代無萌﹐似有實無。不可捉摸﹐“他們就憑著這些來過日子嗎﹖”
莊子就以這樣痛切的究問﹐點穿人生如夢的真相。
這句總結性的話﹐字面上並無深奧晦澀之處﹐語法也不違例﹐意義很明白﹐文氣很通順﹐應不難解﹐卻被許多注家解成一團亂麻。謹抄錄幾段如下﹕
《郭注》﹕“言其自生。”
《成疏》﹕“已﹐止也。推求日夜﹐前後難知﹐起心虞度﹐不如止息。又重推旦暮﹐復察昏明﹐亦莫測其所由。固不知其端緒﹐欲叨世間萬法﹐虛妄不真﹐推求生死﹐即體皆寂。故《老》經雲﹕‘迎之不見其首﹐隨之而不見其後’﹐理由若此。”
《莊子解》﹕“此以遍求其所萌而不得也﹐使其知已也﹐則一已而無不已﹐可勿更求其萌矣。不然而試求之﹐得之以生者性也﹔而此‘與接為搆’而始有﹐至於‘老洫’‘近死’而‘不可復陽’﹐是‘出虛’之‘樂’﹐吹止則闋﹐‘蒸成’之‘菌’﹐乍榮而萎﹐其非性明矣。”
《今注譯》﹕“算了吧﹗算了吧﹗一旦恍悟到這些情態發生的道理﹐就可以明白這些情態所以發生的根由了吧﹗”
《現代版》﹕“罷了﹐罷了﹐何必自費心思喲。早晚你會悟到﹐戲臺上的這些演變沒有一件不是自然而然的啊。”
我的直譯是﹕“就這樣子﹐就這樣子嗎﹖光天化日之下﹐隻有這些變幻不實的現象﹐難道人們就憑著這些在生活過日子嗎﹖”
請讀者鑒別一下吧。
--
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 來源:‧水木社區 https://newsmth.net‧[FROM: 202.108.1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