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直升溫,感覺人心惶惶,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少外出⋯⋯上述避免「外在」接觸的防護措施,「內在」我們能做什麼呢?
其實越是疫情嚴重期間,維持 #對腸道菌跟免疫良好的飲食跟生活型態,才是擁有好的免疫系統的關鍵。
分享一下之前在粉專 @益生菌與他們的產地
https://www.facebook.com/110491263995692/posts/262425888802228/?d=n 的內文:
今年一月香港中大醫學院一項針對新冠肺炎最新研究觀察結果,分別收集了100名確診住院病人及78名非確診者的血液及糞便樣本,發現兩者的腸道微生態不同,新冠肺炎患者的腸道內 #缺乏3種可調節免疫力益菌,包括幾種 #雙歧桿菌菌種、 #直腸真桿菌及 #普拉梭菌;其中 #普拉梭菌和雙歧桿菌與新冠肺炎病情嚴重程度有關,缺乏這些益菌導致有「長新冠」情況,即患者體內病毒已清除,但腸道微生態失衡仍然持續,或會導致長期病徵,包括疲倦、記性差、失眠、呼吸困難和脫髮等症狀持續超過12星期。
而這些腸道菌結構的不同,和體內發炎激素跟器官被破壞的嚴重度呈現相關性。
而為何「健康飲食」會跟「免疫力」直接相關?就是因為飲食中營養素的特殊比例,會養出這幾種跟免疫相關的好菌,尤其是 #丁酸製造者們,他們會用 #短鏈脂肪酸 的訊號指揮免疫T細胞來防禦病毒🦠。
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老年人皆是重度 COVID-19 的高風險族群,而該族群的腸道微生物叢都因慢性疾病與年老而出現改變(dysbiosis),丁酸菌下降,使腸胃屏障功能失調,導致病原、致病有機體(pathobionts)較容易接觸到腸道細胞,使得病情惡化。
這也就是為何我從去年疫情一開始爆發,就苦口婆心的勸大家 #對腸道菌有益的飲食、 #多喝水、 #不熬夜,這每一項都是建立免疫力的關鍵。水能將營養跟訊號送往身體各處、將代謝廢物跟毒素加速排出體外,你每天喝個1、2千cc,跟個心臟衰竭的病人喝的一樣,每天吃蛋白質只有體重的0.8到1倍的克數,跟個腎臟衰竭的人一樣,器官是要怎麼健康?
一堆人一邊 #嚷嚷著要買口罩買酒精, #一邊吃不健康垃圾食物跟高脂肪食物破壞自己的腸道好菌(雙歧跟阿肯都怕高脂肪),還一邊熬夜上網兼不喝水,到底是要怎麼防疫?最好的防疫當然是從 #身體健康做起啊!!!
(猜猜看下面的圖誰是普拉梭菌呢?)
#忍不住一再提醒
#我們是靠誰來對抗病毒?
#是靠你身體好的微生物在幫忙你啊啊啊啊
#最好的防疫是健康生活型態
普拉梭菌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只要講到「抗發炎」的益菌,不能沒有普拉梭菌!
普拉梭菌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專家教你怎麼服用益生菌💊💊💊
儘管精神益生菌的作用廣泛,但大多數都是治療腸道,減少發炎反應,並改善情緒。但請記住,每種細菌在胃腸道中都有它偏愛的位置,因此某些微生物就是比別的更適合處理特定的腸道問題。雖然焦慮和憂鬱常常伴隨許多持續性的健康問題,但某些情況最好是以特定的精神益生菌來解決。根據目前發表的文獻,下面列出大致的選購方針。
🧪焦慮
瑞士乳桿菌、植物乳桿菌、短雙歧桿菌、長雙歧桿菌。
🧪憂鬱
比菲德氏菌(雙歧桿菌)、短雙歧桿菌、長雙歧桿菌 +瑞士乳桿菌、嗜酸乳桿菌、短乳酸菌、酪蛋白乳酸桿菌、德氏乳桿菌、植物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乳酸雙歧桿菌、唾液乳桿菌、嗜熱鏈球菌。
🧪腸燥症(IBS)
比菲德氏菌(雙歧桿菌)、嬰兒雙歧桿菌、動物雙歧桿菌、乳 酸雙歧桿菌,植物乳桿菌。
🧪潰瘍性結腸炎
普拉梭菌(F. prausnitzii)、短雙歧桿菌 +半乳寡醣(GOS)、植物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 ATCC 55730、德氏乳桿菌 +酵素乳桿菌。
🧪克隆氏症
布拉酵母菌。
🧪腹瀉
比菲德氏菌(雙歧桿菌)、嬰兒雙歧桿菌、長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嗜熱鏈球菌。
🧪抗生素引起的腹瀉
乳酸雙歧桿菌、布拉酵母菌、鼠李糖乳桿菌、植物乳桿菌、酪蛋白乳酸桿菌。
《精神益生菌》打通腸腦連結,利用體內微生物操控情緒的精神醫療新革命
博客來 https://bit.ly/2QGpovd
金石堂 https://bit.ly/37y9lX3
蝦皮商城 https://bit.ly/2QI6j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