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延期閱讀不停息
台北市議員 呱吉 特別tag了我,希望我跟大家分享最近閱讀的書籍,令我受寵若驚,所以我挑了三本書,並「簡單」分享閱後心得;閱讀是一個培養知識素養的良好習慣,我們現在的生活幾乎都被智慧型手機、平板等智能裝置佔據了大半,很難找出時間靜下心來好好地閱讀完一份紙本書,但遙想自己求學的期間,為了趕論文、充實自我、求知等需求,坐在咖啡廳、圖書館、宿舍裡頭埋頭苦幹的日子,都是我最珍惜的回憶。
《快思慢想》:快思慢想是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Daniel Kaneman) 集畢生研究功力所寫的巨著,被譽為是人類社會思想史上,第一本全面深度剖析大腦思考運作的「思考聖經」。
「快思」指的是快速的、直覺的、自動自發的思考系統。「慢想」則是指緩慢的、刻意的、花費精力的思考系統。在某些需要分秒必爭、快速做出決定的情境,快思極其重要,但是快速的同時,犧牲的往往是精確性與理性;慢想雖能做出更好,更理性,更客觀的決策,但是速度緩慢,耗費能量,也會令人疲憊不耐。但是康納曼也指出,一般人的日常決策,不管有沒有意識到,直觀思考的快思都在自動自發地發揮作用,在不自覺的情況之下影響了最後的決定,也是「不理性」的行為決策。
《犯罪學》:坊間以犯罪學為名的教科書不知凡幾,這一本卻是盛載著更多傳承的意義。作者群從已逝的林山田,到目前任教於東吳大學的林東茂、中央警察大學的林燦璋與賴擁連,都是警大的校友,但是卻是三代師生的關係,也分屬德語系(林山田與林東茂)、英語系(林燦璋與賴擁連)的犯罪學者,本書的初版是30年前,由留德的刑法巨擘林山田教授與林東茂教授協力寫成,2002年第三版時加入留美的林燦璋教授,2007年林山田教授在第四版增訂時還親撰權貴犯罪一章,在四版問世後不久,林山田教授病逝;到2019年增訂第六版時,加入第三代的賴擁連,誠如作者群在第六版序中所言: 「我們努力經營傳承這本書,希望沒有愧對山田教授,也期待這是一本可以從有限越入無限的書。」
這是一本結合學理、研究發現,跨越國界、串連時間長河的鉅著,與其他偏重翻譯外文的同類書籍相較,更見其特殊之處。
《周世斌中將訪問紀錄》:周世斌先生,生於民國18年9月6日,卒於民國109年2月24日。他生於戰亂時的四川富順,高二時加入青年軍,19歲來台,歷經排長、連長、營長,為國家重點栽培的優秀幹部,選赴德國指揮參謀大學,為蔣中正總統德國顧問孟澤爾將軍最賞識的學生,後在金防部烈嶼師長任內,深受經國先生青睞,特別委以重任,派赴中正預校擔任校長,後又在金防部副司令官任內,受經國先生囑付,調往中央警官學校擔任校長。雖然周世斌先生最後擔任退輔會主委,華視董事長,但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在中正預校與中央警官學校各擔任四年校長,在許多學生心中,他是永遠的校長,永遠的周爸爸,而學生中已有陸、海、空上將,警政署長、海巡署長等要職。這本書是周世斌先生九十歲時的口述歷史,記錄他生於平凡,歸於平淡,卻極其不平凡的一生。
呱吉說這麼好的活動應該要拓展到異溫層,所以我想將這個活動傳給三個我特別尊敬的異溫層伙伴。第一個是我在青島會館的鄰居,美女立委 高嘉瑜 ;第二個為前兩天在黨團協商時,發言令我驚豔的 邱顯智 律師;最後一個名額則讓給我們國民黨團的明日之星,小老弟 陳以信 !歡迎也跟大家分享你們最近看了什麼書喔!
智能手機議論文 在 陳儀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北市議員陳儀君推動程式語言 五歲幼童也可以學習》
今31日新北市議員陳儀君與資訊教育發展協會在大豐國小舉辦Kibo機器貓闖天關嘉年華會。現場有一百位小學員年紀從五歲以上幼兒園學童至國小低年級學童前來參加,在資教會引導下,不用看電腦螢幕也能透過掃描程式碼自己動手編寫程式,設計Kibo機器貓跳舞,現場成功大PK非常熱鬧有趣!
國際上各國競相在國民教育階段加強啟蒙科技教育,以致近年來創客和STEAM教育課程及教材如雨後春筍般流行,一些西方國家如英國、愛爾蘭、愛沙尼亞…等甚至從五歲就讓孩子必修電腦程式。
108年8月1日起實施的新課綱將程式教育正式納入國中及高中課程,但國小則採融入議題式教學,新北市國小三年級以上每周一堂電腦課,已行之有年,新課綱之後的電腦課要加強跨領域內容,而國小一和二年級則在生活課,採不插電教資訊課,每學期2堂。至於幼兒園部份則完全未觸及資訊教育啟蒙的需要。
因此陳儀君議員與資教會合作,引進全國首次發表的Kibo機器人,Kibo機器人由塔虎茲大學兒童研究與人類學系發展科技的瑪麗娜·柏絲教授研發,針對幼兒園學童所研發可程式化的積寶機器人Kibo,擺脫對3C產品的依賴,集程式、桌遊、機器人於一體,把科技啟蒙教育落實到幼齡學童的階段,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幼教學習工具。
新加坡政府的資訊通訊發展局The 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Singapore (IDA) 的PlayMaker Programme於2016年起在該國幼兒園實驗積寶機器人Kibo教學,結果十分成功,新加坡能,台灣為什麼不能呢?
社團法人台灣資訊教育發展協會(資教會)除了長期辦理全國規模最大的「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鄉土專題研究網站設計比賽外,有鑑於台灣近年來創客和STEAM教育的發展都集中在中高年級階段學童,幼齡學童的科技啟蒙教育近乎空白,相對於先進國家5歲必修程式,以及中國大陸學電腦從娃娃抓起,我們的起步落後甚多,因此專注於研發推廣幼齡學童科技啟蒙教育的相關課程及教材,以便迎頭趕上先進國家的腳步,不要讓我們下一代在智能化時代的全球競爭賽局中輸在起跑點。
陳儀君議員表示在推廣幼齡學童程式教育時面臨最大的阻力來自於保護兒童視力的疑慮,部份人士對幼童接觸3C產品十分戒慎恐懼,甚至因噎廢食,全面反對學校使用平板電腦教學。事實上影響孩童視力的3C產品過度使用問題出自家長的縱容,而非學校規範的學習。歐巴馬曾經對美國學生說道:「不要玩手機了,快去學習寫一支程式吧!」與其讓3C產品成為孩子沈迷的玩具,不如把3C產品變成孩子未來學習和成功的神兵利器,引導孩子提早學寫程式可以引發他們對程式設計的興趣,訓練邏輯思維,培養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對未來萬物聯網AI智能世界的認知和駕馭能力。未來是英語和程式語言雙語教育的世界,學英語越早越好,同理學程式語言也越早越好。
為了因應社會上對幼兒接觸3C產品的疑慮,前述提到柏絲教授的發展科技(DevTech)實驗室針對幼兒園學童研發可程式化的積寶機器人Kibo,不同於市面上絕大多數機器人依靠手機或平板電腦設計程式指揮機器人運動,Kibo將程指令印在實體的積木方塊上,經由Kibo內建紅外線儀掃描積木上的條碼,將指令輸入到機器人,過程完全不使用3C產品,從根本保護幼童的視力。Kibo是發展科技(DevTech)實驗室基於兒童研究學理研發成功的產品,因此有完整的理論基礎和教學設計,以及發表過為數可觀的學術論文,是最適合幼兒學習的機器人課程。
因此陳儀君建議新北市教育局規劃幼兒園及國小開辦程式教育實驗課程或多元社團。當5歲的孩子就能輕鬆學會正宗程式語言為何要拖到國中或國小高年級才開始學呢?
智能手機議論文 在 Taipei Ethereum Meetu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台灣首次技術型區塊鏈研討會 BeyondBlockTaipei 圓滿落幕
台灣首次世界級的技術型區塊鏈研討會 `BeyondBlockTaipei`,在 2017 年 11 月 25 日於未來產房南京復興舉行。本次會議榮幸邀請到以太坊研究團隊(Ethereum Research)、國際其他知名團隊(如 imToken、Kyber Network、Raiden Network 及 OmiseGO)、本土廠商、開發者、愛好者同台交流。活動由台北以太社群(Taipei Ethereum Meetup)成員在台籌劃,並由在台的以太坊研究團隊工作成員邀請並接待嘉賓來台,旨在深化台灣參與國際區塊鏈生態的連結。
以太坊研究團隊,早上 Lane Rettig 提供入門的介紹,緊接 Karl Floersch 帶來現場的智能合約教學,下午 Vlad Zamfir 介紹區塊鏈治理,以及最後 Vitalik Buterin 的壓軸介紹 Ethereum 2.0,討論更多以太坊未來的研究與挑戰。
來自中國的 imToken 團隊第一次來到台灣,過去一直專注於開發加密貨幣的手機錢包應用,創辦人何斌首度發表 imToken 2.0 版本,在其新版本中,支援去中心化交易所、基於智能合約的閃兌模式(讓不同代幣能夠瞬間轉換)、掛單交易模式、以及更好用的 DApp 瀏覽器。目前 imToken 在台灣有一萬使用者,也將支援繁體中文與台幣。
來自德國的 BrainBot 公司,以提升區塊鏈交易速度的雷電網路(Raiden Network)專案聞名,其駐上海代表 Philipp Seifert 介紹 μRaiden (Micro Raiden) 技術,旨在提供交易雙方快速、免費、不需信任的代幣轉移,而 μRaiden 也將在下週上主鏈。
Kyber Network 的創辦人 Loi Luu,也是以太社群中著名的開發者與研究員,曾經發表多篇頂級會議論文探討智能合約的安全性、分片技術以及去中心化的礦池。Kyber Network 為他近期的專案,力在推動去中心化交易所,以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式,讓使用者能夠安心購買代幣,而無需擔心中心化交易所受到單點攻擊以及私鑰託管的風險性。
OmiseGO 是早期實作 Plasma 技術的公司。 Plasma 是 Joseph Poon 與 Vitalik Buterin 於今年八月提出的技術,旨在以充分利用鏈下運算與減少資料上鏈,讓智能合約的執行達到 Visa 等級速度。
BeyondBlockTaipei 活動總召邱駿表示:「作為台灣首次聚焦區塊鏈技術的研討會,不僅將最前沿的區塊鏈研究帶進台灣,也使台灣的開發者與世界級的研發團隊進行深度的交流,感謝所有台北以太坊社群成員的努力與行動。」台北以太坊社群也將持續舉辦每月一次的技術交流,再請訂閱粉絲團取得相關訊息。
📺 活動錄影與直播連結
📌 [上午場](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9iNDdAmVo)
📌 [下午場](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RtSod8EXn4)
📷 照片
📌 雅信相簿:欲使用 [本相簿](https://photos.app.goo.gl/rpHDS3bO2sE5vZLn2) 的照片於報導中,請註明「攝影:黃雅信」
📌 MISC 科學與人文 [相簿](https://www.flickr.com/…/72157663015434808/with/38618036432/)
📌 會眾自行上傳 [相簿](https://photos.app.goo.gl/dhTs3YyO2PXluFda2)
📖 其他參考資料: https://hackmd.io/MYRgZgbCAmwJwFpoFMYICwgKzAQIwHYsQEAGKAQ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