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雜誌》最新講座---「科學素養,創新的原動力」
以下先透露主講者唷,都是很大咖的專家學者呢!錯過可惜!
文末會附上網址,裡面有更詳細的介紹和如何報名。
by節目製作單位
--------------------------------------------------------------------------
座談會---主講‧與談人
曾志朗 院士
曾志朗院士,他是帶領台灣閱讀運動風潮、奠定創造力教育基礎的前教育部長,也是國際知名的大腦科學家,更是長期關注科學教育的推廣者。知識,淬鍊我們的思想;故事,豐富我們的心靈,是他努力傳達的概念。他曾說:人類的文明進展,顯現在使用工具的改變上。發明、創制工具,以解決生活困境的歷程,塑造了人類異於禽獸的心智能力。這種心智能力產生了科學的思維,更導致科技的進展。這是一種很特殊的智慧,能擁有和應用它,才能活得健康,活得豐富,才會有增進永續生命的可能。所以讓所有的人,從生活的各個面向中,體驗和養成科學思維的方法和態度,是必要的。
孫維新 館長
孫維新現任台灣大學物理系和天文所教授,同時也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他曾說「科學是客觀的,但科學教育是主觀的!」所以如何規劃科學教育的方式,以有效和準確地傳遞科學知識和科學態度,是這個年代從事科教人士的一大考驗。科學普及的傳遞不只是知識,而是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感動。除了教學研究工作之外,孫教授曾經撰寫腳本,製作天文科學電視影集「航向宇宙深處」,獲得金鐘獎和金帶獎等多項獎項肯定,2009年天文年更結合戲劇、音樂、舞蹈及影像表演,將藝術融入科學中。也曾經撰寫科普書籍「孫維新談天」,獲得了行政院金鼎獎和吳大猷基金會的金籤獎。還曾在「漢聲電台」和「NEWS98電台」長期擔任天文節目主講人,為提升一般大眾的科學素養而努力迄今,對於推廣科學教育和科普活動不遺餘力。
徐明達 教授
他不但是微生物領域的專家,目前擔任了陽明大學特聘講座、生化所教授、榮陽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更是一位科普暢銷書的得獎作家,他寫過《廚房裡的秘密》、《病毒的故事》、《細菌的世界》、《禽流感大作戰》等書,擅用深入淺出的文字來傳達基本原理和常識,與建立科學態度和精神。徐教授認為日常生活產生的現象和科學原理都有一定關聯,把深奧的學問寫出來,除可闡釋相關的科學知識,讓社會大眾了解,徐教授更希望把科學家思考的過程分享給讀者知曉,並隨時提醒自己「有為者亦若是」,為科學教育盡多一份心力。
李國偉 教授
李教授說過「推廣科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欲找出科學裡的人文深度,科學家往往必須再做很多功課,用心感受。所以從十多年開始,科普書慢慢在台灣形成閱讀風氣,李教授引介就透過科普寫作,引介許多科普大師──費曼、霍金、戴森等給台灣讀者,並掀起了熱烈的閱讀熱潮。他現為中研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科會科教處數學教育學門召集人、教育部國民素養辦公室數學素養召集人,雖是數學家,但人文素養造詣極豐,曾參與《科學月刊》寫作二十年,出版過《一條畫不清的界線》、《數學哲學中的革命》、《科學迎戰文化敵手》等科普書,自2007年起參與《科學人》雜誌的〈不可勝數〉專欄寫作迄今。
李世光 教授
曾在美國IBM公司任職多年,李教授回國後遍歷產官學研各界要職,只求不遺餘力的付出。現職台灣大學應力所暨工科所特聘教授,也擔任過工研院副院長、資策會執行長等要職。故於跨領城科技管理、教育及整合上有豐富的經驗。面對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模式,李教授認為科技界、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領導階層需要認真考慮目前在先進國家經濟體系出現好的創新模式,並辨識出新的發展需求;且在全球化的人才結構底下,他認為企業結構、科技和知識發展,會對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和人力結構產生重大影響,而仔細考慮這些問題,則是身為產官學研領導團隊一份子的責任,也是他無時無刻鞭策自己作為「科技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使命感。
網址:http://sa.ylib.com/acti…/scientific-literacy_2012/index.html
曾志朗現職 在 瑞芳青雲殿| Xinbei 的推薦與評價
曾志朗 、謝國興、李豐楙、李飛鵬等專題講師分享,期望更多關懷土地、關心生態的朋友們來到這裏, ... 現職/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員 ... <看更多>
曾志朗現職 在 洪蘭學歷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洪蘭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心理學系攻讀博士時,其夫曾 . ... 表面上看,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和妻子陽明大學教授洪蘭,是一對學術界的絕佳拍檔,志趣 ... 現職, 機關(構). ... <看更多>
曾志朗現職 在 Re: [心得] 中午晚上- 看板CHSH-92-320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osullivan (Fade to Black)》之銘言:
: 考完了,很簡單吧我想,
: lec應該有94,lab不知道,不過寫得還蠻順的,
: 只能說,教授,你是個好人啊!
我們的大體教授真的教得很不錯,蠻認真的!
而且其實沒什麼人翹課,因為...(見下文)
昨 日 是 一 年 一 度 的 教 師 節 , 教 界 的 大 家 長 — — 教 育 部 長 曾
志 朗 關 懷 教 師 生 活 , 特 地 前 往 慰 問 臺 灣 大 學 醫 學 系 教 授 謝 松
蒼 、 臺 灣 科 技 大 學 電 機 系 副 教 授 陳 志 明 兩 位 老 師 , 並 對 他 們
不 因 自 身 傷 病 忽 略 傳 道 授 業 解 惑 的 教 師 天 職 , 表 達 敬 佩 與 感
謝 。
教 育 部 為 體 念 大 專 校 院 教 師 為 國 作 育 英 才 之 辛 勞 , 於 每 年
三 節 前 , 均 以 總 統 名 義 慰 問 教 學 特 優 或 罹 患 疾 病 或 子 女 眾 多
生 活 負 擔 較 重 之 現 職 或 退 休 教 師 。 教 育 部 長 曾 志 朗 昨 日 也 親
自 探 視 臺 灣 大 學 醫 學 系 解 剖 學 暨 細 胞 生 物 學 科 教 授 謝 松 蒼 、
臺 灣 科 技 大 學 電 機 系 副 教 授 陳 志 明 兩 位 人 生 境 遇 比 較 坎 坷 的
傷 病 優 良 教 師 , 並 致 贈 水 果 與 總 統 教 師 節 慰 問 金 新 臺 幣 三 萬
元 。
臺 灣 科 技 大 學 副 教 授 陳 志 明 , 現 年 五 十 歲 , 由 於 罹 患 「 柏
格 氏 症 」 , 動 脈 栓 塞 引 發 壞 疽 , 民 國 七 十 四 年 在 美 國 切 除 右
下 肢 , 八 十 年 因 繼 續 惡 化 , 再 度 切 除 左 下 肢 , 後 回 國 任 教 臺
灣 科 技 大 學 電 機 系 所 十 年 餘 , 教 學 認 真 , 深 獲 學 生 好 評 。 雖
然 沒 有 雙 腳 , 十 年 來 , 陳 志 明 仍 堅 持 於 杏 壇 服 務 , 曾 志 朗 更
誇 讚 他 是 「 臺 灣 科 技 大 學 之 光 」 。
目 前 在 家 中 休 養 的 謝 松 蒼 , 現 年 四 十 四 歲 , 平 日 熱 心 教 學
, 協 助 醫 學 院 之 人 體 、 組 織 、 神 經 解 剖 學 及 研 究 所 課 程 教 學
, 八 十 六 年 獲 臺 大 醫 學 院 教 學 優 良 教 師 獎 , 發 展 感 覺 神 經 病
變 皮 膚 切 片 的 診 斷 方 法 已 廣 泛 使 用 , 診 斷 小 纖 維 感 覺 神 經 病
變 專 一 性 達 百 分 之 九 十 五 以 上 , 成 效 卓 著 。
由 於 工 作 忙 碌 , 本 身 是 B 型 肝 炎 帶 原 者 的 謝 松 蒼 忽 略 定 期
檢 查 , 今 年 七 月 九 日 , 因 劇 烈 腹 痛 送 入 急 診 室 , 才 意 外 得 知
已 罹 患 肝 癌 第 三 期 , 腫 瘤 血 管 破 裂 , 情 況 危 急 , 後 切 除 三 分
之 二 的 肝 臟 後 , 病 情 才 漸 漸 穩 定 , 雖 然 太 太 林 慧 敏 說 「 希 望
謝 蒼 松 愛 自 己 多 一 點 , 愛 教 學 研 究 少 一 點 」 , 但 他 仍 相 當 心
急 , 希 望 十 月 能 回 校 恢 復 教 學 。 教 育 部 長 曾 志 朗 表 示 , 這 兩
位 老 師 , 克 服 了 內 在 、 外 在 的 痛 苦 , 樂 觀 、 堅 強 面 對 人 生 ,
是 相 當 不 容 易 的 事 , 更 是 學 生 的 楷 模 。
姓名: 謝松蒼
現任職務: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台大醫學院解剖暨細胞生物學教授
主要學歷: 台大醫學士
哈佛大學公衛碩士
霍普金斯大學神經科學博士
主要經歷: 霍普金斯醫院(John Hopkins Hospital)
神經科研究員
個人專長: 1) 周邊末梢神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2) 神經疼痛與神經再生機制之研究
過去成果: 1) 建立以皮膚切片診斷末梢神經疾病之技術
2) 末梢神經病變之血漿交換術治療
工作重點與未來展望 : 1) 末梢神經疾病之免疫機制與治療
2) 神經疼痛之整體評估與診斷策略
3) 神經再生與神經退化疾病之病理機制
給病友的話: 周邊神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在最近十年有長足的進步,有些已可以治癒(如
急性神經炎),有些是目前研究的主題(如神經再生),充滿希望;大家互相
鼓勵,一起努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2.10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