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版產業正值寒冬,春天何時來?》
台灣出版產業整體市場萎縮及快速轉型,可由幾項數字來分析佐證:
ㄧ、2015實體書籍整體銷售額是190億,竟比12年前倒退銳減40億(2003年為230億。
二、小型零售書店(非連鎖、獨立書店等)家數,ㄧ年歇業關門達100間,營業額ㄧ年短少約10億。
三、書店歇業地圖全台皆無ㄧ倖免,而以雙北關門最多。
四、博客來等新興通路平台竄起,以統一超商年報為例,2001年以來15年間,成長36倍。
五、數位出版急起直追,兩年成長近10倍。
今日質詢鄭麗君部長,我具體提出振興出版產業三大主張及多項作法:
一、搶救紙本實體書籍:
1) 改善政府圖書採購:已於2016.06.02行政院會提案通過,各級機關採「最有利標」 、「異質性最低標」辦理,應優先適用於「優質圖書」及「本土創作」下手。
2) 推動圖書統一訂價制度:此制世界通行,國內亦研議已久。可減少通路及書店惡性削價競爭,影響整體產業獲利狀況,創造出版、經銷、通路、創作者、讀者多贏制度。
我也提醒,由於出版業尚有歧異,文化部應擴大對話,匯聚共識後,政策再上路。
3) 推動公共出借權制度:
公立圖書館館藏之圖書媒體資料出借給讀者後,作者獲得權利補償金報酬制度。經由每次書籍出借,補貼一定金額給作家或出版社,等於回饋提供知識的傳播者。
英國1920年先行,目前全球至少30國施行。可鼓勵創作,尤其冷門作者獲得更多合理報酬,並藉此扶植特定領域作者。
我建議建議由中央負擔相關經費,成立跨館際統計平台。
二、扶植電子數位出版:
台灣電子書市場產值極低,僅佔1-3%,全球普及率已達7%,美國更達20%。
為彌補紙本書市場衰退形成的落差,要求文化部應積極輔導:
1)提升出版業相關技術。
2)遏止盜版、鼓勵創作者授權。
3)鼓勵創造線上閱讀社群。
三、扶植本土創作出版
1)改善暢銷書本土率低現況:目前台灣暢銷作品只有30%是本土創作,反觀美、日、港高達95%。
2)強化出版輸出:
全力鎖定前進中國等華文地區、結合新南向政策打開東南亞新興市場。
3)強化跨界媒合。
4)增設文學創作獎項:如於金鼎獎下,加設「年度最適合改編影視作品圖書獎」。
5)扶植作品發表平台。
6)培育本土創作人才。
我的建議,皆獲鄭部長同意納入政策,我會持續追蹤,為出版業發聲!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