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時代?】歷年政府十大縱容地產商壟斷行為
現時北京指需要整改香港發展商的「壟斷行為」,但「壟斷行為」的出現,與香港政府過往的房屋土地政策息息相關。那麼房屋土地政策會否來一場有意義的大改革?恐怕言之尚早。
現時政府放風的數個最新措施,非但不是劍指,甚至是鼓勵壟斷行為。這個弔詭之處,暫時被主流公共論述所忽略。以下十個香港政府助長發展商壟斷的行為,是否亦需要一併「整改」?
◾助長發展商加速圈地
多年來各種類型土地的發展管制,有維護城市景觀、保障生活質素與不同群體的權利,更有避免發展商全面壟斷土地資源的政策功能。但近日最新報導消息,傳出林鄭放風要大肆為發展商發展「起釘」,除放寬早已被發展商割據的濕地的發展地積比,亦打算向發展商視為「豬頭骨」的祖堂地開刀,鬆綁出售限制,預期發展商將能在新界加速囤地。
今次全方位的發展鬆綁,亦劍指市區土儲。自2010年起林鄭將強拍條件由9成收購門檻放寬到8成,十年後,今日有放風林鄭政府將舊樓強拍條件再降至7成。強拍底線似乎容許「無限後退」,在法例上不斷合理化發展商壟斷式收樓行為,相信「田牲式」收樓手法會更加放肆,而舊樓小業主及租戶的議價空間卻退無可退。
有趣的是,早前外投行的數據分析,在今次中央施壓下,估計恒基的地產謀財策略(農地王及私人市區收樓)將受最大影響。然而,今次放風的強拍放寬卻令市區舊樓最多土儲的恒基最受惠。政府跟發展商之間捆綁利益關係,在現時中央針對發展商壟斷行為下,更顯弔詭及複雜。
◾散播土地「荒」言
由2002年「孫九招」起,政府將香港房屋政策「定性」為集中土地供應,減少公營房屋供應,將私人房屋供應交由市場決定,是其後樓價飆升的重要因素。歷經20年,政府房屋大方針卻不見有大改變,繼續盲目催谷覓地,甚至不斷提倡天價人工島開,只為「做大個餅」,卻不全面收回棕地、發展商土儲及潛在違規丁地等其他土地選項。只講土地供應的政策論調背後,正配合著發展商動員打手發功,聯手在公眾輿論上背書式輸入「土地荒」的幻象,最後發展商圈地囤地等壟斷行為卻以「公共利益」之名變得合情合理。
林薪最近轉口風表示香港短期「搵夠地」,但劍指官僚「卡關」要加速審批,跟現時發展商指控回應香港房屋問題源自覓地到建屋速度「唔夠快」,明顯口徑一致,更顯政府貫徹親發展商的立場,不斷為發展商釋放土儲,助長由發展商主導香港土地供應。
◾「土地共享」度身訂做兼送基建
作為政府近年重點推銷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本身已被詬病為發展商「度身訂做」。政府以提供基建為由,幫助發展商釋放其偏遠、或有客觀條件限制(如位於濕地旁)而不適合發展的土儲,而公眾因而額外獲得的單位,往往只佔整個發展小部分(*額外*樓面面積的六成作公營房屋用途),發展商甚至能申請將官地納入發展範圍,將計劃稱為「共享」,實在是一個搵笨的公關表演,最後只會助長發展商繼續壟斷香港規劃主導權。
由發展商決定土地共享的選址,會否出現規劃錯配的社區?單從最新一宗共享申請中,恒基建議在林村杜山村鄉郊地區興建近40層高「公屋」,足見其潛在規劃災難。
可能發展商政府觀望政府會否進一步放寬發展限制,亦正與政府討價還價中,過去兩年土地「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只接到三宗申請,就土地供應速度而言,又是另一種「搵笨」。而昨天有發展商接受文匯報專訪就表示,在土地供應方面發展商可扮演更積極角色,表示可以提供多個「公營房屋單位」,參與「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可能是發展商心目中應酬北京施壓的其中一個成績表,能否真的解決房屋問題或壟斷問題只是一個大問號。
◾傾向避開發展商土儲收地
若政府真的動真格應付發展商壟斷及囤積行為,運用過去數十年在法院未嘗一敗的《收回土地條例》(土收)就最適合,將高度集中的業權復歸公有作公共用途,亦能夠增加租住公營房屋供應,舒緩基層居住困境。
政府亦會在收地政策上處處配合發展商。近數年有無數案例顯示,政府會選擇性利用土收針對一般農民、非原居民村甚至小地主,如橫洲、馬屎埔等,而巧妙地被避開發展商土儲,例如屏山北的棕地發展選址,以維護發展商的「私人業權」。「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亦容許政府利用土收收回選址內小業主的業權,為大業主的土地共享申請開路,位於林村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正屬此例,申請文件建議政府利用土收收回申請範圍內某些道路的業權,為發展項目興建接駁道路。
單單看林鄭於2019年提出收回十組私人地興建公屋,兩年後現時只能夠收回三組地塊,另外有三組地塊因屬發展商而放棄收回。而宣布收回的三組地塊中,其中一組更是新鴻基地產無法獲得當中位置關鍵的「祖堂地」業權而未能發展,屬「豬頭骨」地,政府收地屬收拾殘局。而發展商和政府亦能分別在收取「壯士斷臂」及「果斷收地」的公關之效,但諸如此類選擇性收地的做法只是在助長發展商壟斷市場的行為。
◾助長囤地自肥兼送發展權
過往新市鎮發展模式,主要是政府收回土地並重新規劃,部分土地再行公開拍賣,沙田新市鎮便是一例。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卻開始加入「原址換地」等概念,(「加強版」的新市鎮發展模式),逐漸將規劃主導權拱手相讓予發展商-發展商可以保留土地的發展權,早年聞風而一湧囤地的發展商大有斬獲,亦能夠決定能在那個位置起樓。
在新界東北發展公佈前,現任財政司陳茂波被涉嫌利益衝突,搶閘新界東北囤地,最後更逃過廉署起訴。連政府官員亦「其身不正」參與囤地等壟斷操作,怎能期望政府會大力遏止囤積堆奇?「加強版」新市鎮發展模式為發展商度身訂造,「獎勵」囤地行為,誰囤地囤得最多,誰就更能有能力壟斷市場。
◾批准無底線開則
回歸早年的發水樓、屏風樓,到近年納米樓,卻是一直導致香港房屋「貴、細、擠、焗」的一大推手。往往政府給予發展商樓面面積的優惠豁免,放寬這些建築物法規時,卻縱容發展商鑽政策空子,可以「無底線」開則,賺盡每一呎,而政府一向少有適時作出管制,卻稱將問題交予市場決定及解決,造就一個個三尖八角的「怪則」單位。除了樓價貴生活成本高,連市民的居住空間也被收縮及改造。今日,上有夏寶龍聲稱要解決劏房問題,下有繼續造就恒基成為「納米地產王」,更顯政府無心解決香港房屋問題。
◾放任樓市縱火
面對發展商囤樓囤地以及熱錢流入炒賣樓市,政府只講土地供應,將需求管理置於不顧,更故意忽視壓抑樓市炒賣的房稅政策改革,才是香港房屋問題「貴、細、擠」多年來一直未能妥善改善的關鍵。
上年年頭大肆宣揚的一手樓空置稅,林鄭已經不敢再提,資產增值稅亦再不考慮。而早幾年政府為「應對」熱錢炒賣物業投資樓價飆升而推出的買家及特別印花稅(「辣招」),原來可以透過公司股權轉讓業權形式避開, 所以公眾不時驚訝某高官、富商或明星竟能夠「首置」買樓,才猛然醒覺這些「辣招」實質上只係用來「做下樣」,向公眾顯示已經「做咗嘢」,實質上繼續「馬照跑、舞照跳、樓照炒」。
◾卸膊公營房屋予私人參建
除了政府每年公營房屋供應長期不足外,現時林鄭自稱「重建置業階梯」一大措施首置樓,更是政府將公營房屋供應責任交予私人參建的「卸膊」發展模式。在首置樓的官方定義上卻一直彈出彈入,一時形容為「公」,一時又「私」,變相可以「捽數」,成為林鄭公私營「七三比例」達標的最大「公因數」,根本地影響原作公營房屋(公屋/居屋)的潛在土地供應數目。
當政府推銷土地共享計劃的前身「以公私合營釋放發展商農地土儲」時,強調需要在地皮提供公營房屋,但沒有明言是是哪一種(公屋/居屋),時至今日,公營房屋部分成為了「公營房屋/首置樓」。首置樓「名公實私」,作為私人發展商作出「社會貢獻」的一大賣點,讓夾心階層可以首置「可負擔」的單位,但定價上所價不菲,舉例說最新由長實發展的安達臣首置樓,定價已不考慮申請者負擔能力,而是重新與市價掛鈎,往往比居屋更加昂貴,這正是政府卸膊公營房屋的必然後果。
從「公營房屋」定義的變樣,明顯見到政府房屋供應政策放軟手腳,鬆章於發展商。如日後首置樓恆常化為公營房屋供應的話,將延續香港房屋供應由私人發展商主導的命運。
◾讓地產利益滲入城規會
董建華時期,首次委任過半數有發展商背景的人進入城規會,將城規會審批土地發展的把關角色,慢慢被日益摻雜的發展商利益弱化。現時單靠城規會本身利益申報機制以及避席做法,已經未足夠釋取公眾對於官商勾結的質疑,例如現時城規會 「鄉郊及新市鎮規劃小組委員會會議」,已有五個委員有發展商背景,公眾對於城規會能否發揮公正審議發展申請的觀感已經大打折扣。
◾增加發展商土儲的「活化」政策
除了慣常賣地強拍舊樓,近年的活化工廈政策亦給予發展商增加土儲的機會。由初時2010年的整幢工廠改建優惠、2018年第二輪工廈重建免補地價,再到近日的工廠改契標準補地價,除了很有可能為發展商日後農地改契補地價標準化試水溫外,一連串加快重建工廠措施,據傳媒報導亦助長發展商過往十年囤積甚至炒賣工廠單位,直接導致工廠區的呎價急升。
所謂「活化」,不止助長發展商的壟斷行為由土地房屋重建,延伸至平民工廠區,在加快重建同時,卻少有安置及補償小租戶的措施,租戶愈搬愈遠/細。單是靠虛有其表的劏房租管,根本不足以解決香港中低層生活工作空間日漸收縮的問題。
◾小結
回顧過往十多年政府縱容史,縱使近日中央點名發展商壟斷行為,然而,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香港政府很有可能進行土地發展鬆綁大手術,短期內繼續甚至加劇這場壟斷遊戲。而未來這個利益纏繞的聯盟究竟會不會被清算/替代?或是中央施壓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長遠仍需繼續觀望香港土地利益版圖變動、未來中央施政方針以及下一任政府班底之間如何互動。
-
研究有價 月捐撐起土地研究工作: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黃暐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暐瀚直播 #黃暐瀚 #新疆棉 冷靜看待,新疆棉。 全世界有20%的棉花,來自新疆。 身上所穿,生活所用,如果你也用棉花,你該知道,它是怎麼來的? BBC中文網,在去年12月17日,發表了一個調查報導(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
最強民工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921紐約時報
*【Covid-19實時更新】
#輝瑞宣佈兒童疫苗問世,對 5 至 11 歲的兒童是安全的。但重點是多少家長會同意為孩子施打?
#美國旅遊業對拜登政府放寬旅行限制表示歡迎。該行業在 2020 年的旅行支出損失了5000 億美元,其中國際旅行支出減少79%。
#紐約市的旅遊官員對11月放寬對完全接種冠狀病毒疫苗的人前往美國的旅行限制,表示樂觀其成。
#DC 市長規定各學校的成年人和符合條件的學生運動員必須在 11 月 1 日之前接種疫苗。
#印度計劃從下個月開始恢復AZ疫苗出口。這將有助於印度履行對聯合國支持的疫苗共用計劃 Covax 的承諾。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可能會在本週批准輝瑞-BioNTech針對高風險美國群注射的加強針。
#紐西蘭將放寬對奧克蘭的Covid-19封鎖限制。
#梵蒂岡官員宣佈,從 10 月 1 日起,要求居民、工人和遊客提供已注射疫苗或檢測的證明。
#拜登將推動一項向有需要的國家運送更多疫苗的全球計劃。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0/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被美國驅逐出境,海地人震驚:“我不認識這個國家“】
拜登政府面臨著幾十年來最高難民人數的邊境移民。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Alejandro N.Mayorkas表示,雖然美國已經為7月29日之前抵達美國的海地人提供保護,但現在抵達的人,不在保護範圍之內。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world/americas/deported-haitians-shocked.html
*【美國將解除大流行性旅行限制,緩和與歐洲的緊張關係】
拜登政府將從 11 月開始,取消對已接種兩劑冠狀病毒疫苗的外國人的旅行限制,重新向數千歐洲人開放美國旅遊。此舉被視為了紓緩與歐洲的關係緊張。過去美國對來自 33 個國家(包括歐盟成員國、中國、伊朗、南非、巴西和印度)共18 個月旅行禁令。此舉可能有助於重振因大流行而癱瘓的美國旅遊業。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us/politics/us-travel-ban-coronavirus.html
*【紐約市學校疫情戰略:增加檢測,但保持教室開放】
市長白思豪宣佈,每週對學生進行一次檢測,並放寬檢疫規定,但繼續要求學童接種疫苗。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nyregion/covid-vaccine-schools-nyc.html
*【拜登政府將把難民接納上限提高到 125,000 人】
美國國務院宣佈,拜登總統打算在10月1日開始,將可進入美國的難民人數增加到12.5萬人,以兌現其競選承諾。拜登的決定,不會影響到最近新聞報導中的兩類人:逃離阿富汗塔利班接管的數萬喀布爾人,和南部邊境臨時營地中的15000多名海地人。這些群體中的人沒有被正式歸類為難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us/politics/biden-refugee-cap.html
*【隨著對超級大國計畫的擔憂加劇,全球市場萎靡不振】
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1.7%,原因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動盪,以及美國逐步取消刺激措施。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business/stock-market-federal-reserve.html
*【民主黨擬將把支出法案與提高債務上限結合起來,對共和黨施加壓力】
這一方針基本上使共和黨人通過急需的聯邦支出相結合方式,迫使其無法反對提高債務限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us/politics/debt-ceiling-democrats-republicans.html
*【加拿大選舉實況更新:選民決定杜魯多政府的命運】
總理杜魯多呼籲提前舉行選舉,稱他需要強有力的授權來領導國家走出這場流行病。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0/world/canada-election-2021
*【馬克洪挑戰美國,即使是大膽的冒險者,這也是一場大賭博】
對法國總統馬克洪來說,與澳洲潛艇交易失敗表明,北約聯盟由於缺乏信任而變得衰弱。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world/europe/macron-us-submarine-australia.html
*【美國太空總署將在月球派出第一艘機器人月球車尋找水冰】
美國太空總署多年來一直計劃,要向月球極地地區發送一個機器人漫遊車,來找尋隕石坑底部的水冰,這可以為未來太空人登陸後,提供飲用水、呼吸空氣和火箭燃料,甚至有助於他們進入更遠的太陽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science/nasa-moon-viper.html
*【荷蘭皇家殼牌以 95 億美元出售二疊紀盆地石油控股公司】
與康菲石油的交易伴隨著油價高企、二疊紀產量強勁以及殼牌面臨加快減少碳排放的壓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business/energy-environment/shell-conoco-permian-sale.html
*【在塔利班開辦的學校裡,阿富汗婦女和女孩面臨著嚴峻的新現實】
消息指,阿富汗新政府可能會嚴格限制女孩和婦女的教育,儘管塔利班聲稱學校教育最終會恢復。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world/asia/afghan-girls-schools-taliban.html
最強民工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難民人道援助 是長久的工作,與其現在大喊加入,我建議必須先做好了解和準備。
難民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所以除了「救援」與「安置」之外,必須清楚考慮到他們的日常吃、住、教育、生育、醫療、就業甚至安養;他們有慾望、有人生,也會犯罪,也會貢獻社會; 要談收置難民,就不能把各種狀況與資源需求理清楚。#接納就沒有中斷這條路
國際援助有幾個很重要的前提:受援助國的意願、受援助國的需求,和受援助對象的意願與需求。
也就是說,一片善意是好事,捧著資源要給也是好事,但是前提是這些善意與資源的對象,是否了解和願意,而且,是否是當前的需求;甚至更仔細的來說,這些援助與資源能否長遠提供幫助,而非興頭上,以及,#這些援助是否具有長期培力的準備,更不能排擠或傷害已有的援助體系或政府制度。以目前國際人道援助多數有國際組織和在地政府與在地組織的合作情況下,#國際人道援助是團體戰,單一國家或組織的英雄主義,是不適合的。
以前在做國際醫療援助的過程中,對我們不斷提醒與強調的,就是要尊重被援助者(被援助國)的自尊和需求,而且,不要以一時的援助,而摧毀當地長期援助工作的系統。舉例來說,我們在以醫療協助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的時候,彰顯「台灣醫療好厲害」的結果,很可能是摧毀了當地對於在地醫療的信任,甚至建立出「免錢就有醫療」的壞習慣;結果,當台灣醫療志工離開之後,在地的民眾反而沒有了可能並不太好但是平常就近就有的在地醫療系統。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們在關注阿富汗難民議題,先說,以我的了解,政府相關單位都有在關切,但是,不論是國際局勢、台灣和中東國家之間的關係,甚至中東這些國家的國內政治與美國關係,很多協助的討論和思考,暫時不好大張旗鼓地去主張,人道援助也與政治有關、也與外交有關,如何 ✅細膩處理,我相信第一線的夥伴們都在拿捏。
我在土耳其拜會的幾個難民援助組織中,SGDD-ASAM(Association for Solidarity with Asylum Seekers and Migrants)是在土耳其最早投入敘利亞難民工作的組織,在土耳其有55個駐點,1500名員工,並且手上承接歐盟、聯合國等國際援助資金和計劃案。
在我們拜會當天,general coordinator Ibrahim Vurgun Kavlak 跟我們細數了他們目前手上承接合作的非常多國際組織資金和計劃案之後,更仔細地說明了目前土耳其境內的各種「難民」身份區別;其實各國尤其土耳其,除了從邊境管制站進入、登記的難民之外,也有非法途徑進入的難民,也有從別的國家再輾轉進入土耳其的難民;而各種需安置的人,包括國際保護申請、暫時保護需求、特殊情況移民、居留身份申請、人口販運個案等等,都有所不同,背景不同、需求不同,在土耳其收容安置之後的身份取得也不同,在離開難民營安置之後,工作權、居留地、國內遷徙申請等等,都有不同的限制;間單來說,收進來有不同,留下來的條件不同,甚至要再遷徙至他國的狀態也有不同。
我絕對同意,也主張「#台灣必須是國際人道援助的夥伴」。但是,先不提難民融入收容國社會過程所面臨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矛盾和磨合有多複雜(看看德國政府應對難民議題之後的困境,與土耳其境內民眾對於資源與就業機會的相對剝奪感),人道援助是一條漫長而且複雜的路,現在阿富汗議題正熱,就毫無心理、社會、經濟和國際關係準備之下大喊要加入,我認為大可不必;就像土耳其境內400萬敘利亞難民是10年來持續需要加入人力物力的工作,台灣在阿富汗難民的援助工作上,不用錦上添花,不要搶當英雄,但是可以 #成為漫長且沒有絢麗煙火的工作夥伴。
#難民不會只有一種身分背景和需求
間單來說,要做,就要有長久支援的準備;還沒做好準備之前,了解與學習,並且支持政府充分評估並與受援助組織合作的援助經費,我覺得是可以先做的。
最強民工 在 黃暐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暐瀚直播 #黃暐瀚 #新疆棉
冷靜看待,新疆棉。
全世界有20%的棉花,來自新疆。
身上所穿,生活所用,如果你也用棉花,你該知道,它是怎麼來的?
BBC中文網,在去年12月17日,發表了一個調查報導(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5344353 ),指稱新疆棉花產業的背後,隱藏了強迫勞動的事實。
報導稱,中國大陸的大型的再教育營系統,將一百萬人拘留在新疆,與少數民族一起受到壓迫,強迫勞動。
不過,報導之後,中國大陸政府立刻否認這些說法,並堅稱這些營地是「職業教育培訓中心」,人民工作,賺取收入,這是「扶貧計劃」的一部分。
所以,事實到底是怎麼樣呢?
昨天我開了Clubhouse跟YT直播,談這個話題。別說台灣網友沒去過新疆,可能說不準真實的情況,連大陸網友,都自己吵了起來,對於「強迫勞動」的真相,各說各話。
因為我的Clubhouse與YT直播結合,每一則討論,每一句發言,都完整地留了下來,節目最後,我公開跟網友道歉,因為「控場不當」,讓大家談得有些火氣,是我的不對。
說真的,我覺得貿然開啟這個話題,我的確是有欠考慮了。
如果是為了帶風向,或是上網講講X話,順便舒壓,那當然是可以「無所不談」。
但針對這個新疆棉花的話題,我在意的不是多少藝人又「表態」?或「被迫表態」?多少雙Nike又被燒得精光,還被網友質疑怎麼沒有冒黑煙?
我真正在意的,是「到底新疆棉花的採製過程,有沒有使用強迫勞力」?這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如果有?不囉唆,我也不想再用跟新疆棉花相關的任何產品,血棉花,我不要。
但如果沒有?新疆棉花的話題,只是中美兩強的攻防議題,那跑去譴責那些為了市場,為了工作,光速切割「反對新疆棉」品牌的藝人們,又有什麼意義呢?
話題越熱,越該冷靜。此刻最重要的,不是挺誰?罵誰?
此刻最重要的是,先確認新疆棉,到底有沒有使用強迫勞力?到底,算不算「血棉花」?
暐瀚 2021-3-27 de 淡水
贊助暐瀚直播
Paypal https://reurl.cc/4R6VAv
歐付寶 https://reurl.cc/YlNXpo
暐瀚 Clubhouse
https://www.joinclubhouse.com/@hance63
暐瀚 Facebook
https://reurl.cc/E2WAeR
暐瀚Discord
https://discord.gg/Dpa6UY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xusaz1lLmA/hqdefault.jpg)
最強民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2月06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EKC9mG4n9Dc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密集式圍封大廈強檢,居民反應迥異,有人求安心,有人嫌擾民,工作人員上門家訪,無人應門比例通常介乎一至兩成,雖然未算太高,可是情况亦難言理想。受影響居民想知道何解要圍封強檢,政府多作解釋說明,有助爭取支持配合;與此同時,公眾亦應明白,控疫工作走在疫情之前,總好過一味追落後,上月油麻地佐敦爆疫,政府等到持續多天污水檢測呈陽性後才強檢圍封,錯失及早堵截機會,有必要緊記教訓。控疫要成功,必須上下齊心,拒絕檢測、迴避強檢,有可能讓病毒伺機擴散,疫情一日無法「清零」,社會民生很難真正復常。
蘋果頭條
揚言封區檢測封到年廿九的特區政府懶理居民反對,連續第六晚「突閘」,昨晚封鎖馬鞍山恒安邨恒江樓與元朗富來花園,有恒安邨居民不滿大廈納強檢,一家大小剛完成檢測,未料再被「禁足」強檢,怒不可遏鬧爆「林鄭食屎啦!」晚上更有男女街坊企圖突破封鎖線衝閘失敗被警員制服,反映離地又擾民的封區政策已激起民憤。昨晚7時04分,當局宣佈圍封元朗媽橫路7號富來花園A、B兩座列為「受限區域」;35分鐘後再宣佈封鎖馬鞍山恒安邨恒江樓。受限區內居民須禁足強檢,預計今早7時解封。恒安邨和富來花園早前各出現一宗確診個案,至昨日富來花園B座再出現一宗不明源頭個案。
東方正論
國安重犯壹傳媒黎智英的保釋上訴案還未有終極判決,昨日又要就其涉及的4宗未經批准集結案應訊,但見大漢奸由「鐵甲威龍」囚車大陣仗押解到庭,形容憔悴,讓人真正見識到何謂「現眼報」。姑勿論如何,香港是法治之區,《港區國安法》生效業已7個多月,任何人犯了法便要承擔後果,港府更有責任徹底剷除反中亂港遺毒。教育局即將於中小學推行國家安全教育,雖然姍姍來遲,但總算踏出了撥亂反正的第一步。
星島社論
新股市場熱爆錶,昨日首掛的快手科技(1024)承接暗盤的升勢,高開三百三十八元,雖然最終表現較暗盤「大縮水」,險守三百元大關,但每手仍勁賺一萬八千五百元,僅次於一九九七年上市的北京控股(392)以及去年上市的思摩爾(6969),成為本港歷來第三大「新股賺錢王」。有市場人士認為,因市場憧憬快手能夠納入MSCI、富時羅素等指數,因此看好快手最高能升至三百八十元。不過亦有市場人士勸喻,現時快手股價表現脫離基本面,短線仍該觀望,不宜入市。
經濟社評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替外交政策正式定調,將中國形容為「最嚴峻的競爭對手」(most serious competitor),但仍準備在符合國家利益時與北京合作。白宮易主後放棄全方位打壓中國,中方對拜登則釋出善意,爭取繼續發展自強,惟雙方長遠對峙大局始終不變。有重量級專家建議,中美要嘗試建立一定互信,且劃出不能逾越的抗爭底綫,鬥智不鬥狠,以免擦槍走火。拜登周四首度發表外交政策演說,主軸落在跟盟友合作,強調外交將重回美國對外政策核心。他聲言,美國會在經濟、人權、知識產權問題上正視中國,既靠國內重建,也會和夥伴攜手,惟只要符合國家利益,預備跟北京合作,可謂留一綫空間,一改前朝特朗普的蠻衝遏華政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KC9mG4n9Dc/hqdefault.jpg)
最強民工 在 守望家園.改變金門董森堡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變更設計高達七成,永續工程擾民傷財!
106至108年,金門縣政府的工程採購案968件,總發包金額139億7千多萬,開工施作的有近八百件,其中高達七成的案件辦理變更設計,森堡一直強調倘若縣府能做好工程量能估算、依照工程量能辦理工程案件、確實了解居民所需及地理環境做好規劃設計,就可以避免各種爛工程發生。
森堡以「官澳灣口」系列工程為例,從103前迄今官澳灣口共投入了1億3千6百多萬的工程預算,一做再做!做不完的工程花錢也就算了,還嚴重擾民!
工務處明年編列了近一千四百萬的「重大工程專案管理」,森堡希望該預算的執行可以發揮應有的價值,不要預算編了、公帑花了,但工程變更跟延遲的常態卻沒有任何改變!
此外,重大工程之配合工程,如慈湖路二段、西海路等路平工程,若主體工程未完工,會不會出現因工程車進出造成交通妨礙、工程落後,或道路完工後,大橋仍在施工,新建的道路被工程車損壞,造成維修工程經費的反覆投入,森堡希望縣府能審慎評估施工期程!
最後,金門大橋完工日期雖再度推遲,工務處相關後續管維措施,也應儘速研訂特殊橋梁等檢測及維護管理作業,切莫應「未適時依公路橋梁規範增修」,再遭審計部糾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DHRJ4H6kq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