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在家你焦慮嗎?我有三個方法。]
📖 先提醒大家「小公主」Clubhouse線上故事今天是最後一天,我會做個前情提要,讓最後一天才加入的小朋友也能享受故事!
希望能「聽」到你和孩子喔!
索取連結:https://crafty-hustler-8996.ck.page/b148c00a05
---
這一週我聽到了...
「我...能夠讓孩子度過這段期間,學習不受影響嗎?」
「想到要跟小孩相處一整天,我頭都痛了...」
「另一半仍需要到公司上班,雖然不願意我也要扛起照顧全家的職責...」
「老師有好多指示Line群組要爆了 / 老師都沒有線上上課。」「要交好多作業啊 / 完全都沒有作業行嗎?...」
......好多焦急又矛盾的心聲。
我想你應該是個家長,而家中有不大不小的孩子,或甚至有嬰兒黏著不放...
突然宣布的停課你也有預料到,但卻還是措手不及。
事情的變化太快,匆忙的配合學校安排了作息時間,這幾天下來卻有點力不從心,工作家庭都要顧覺得好累...
我完全的能感受到你的焦慮。
你知道嗎?我家裡有一位二年級的男孩,已經待在家裡遠距教學一年兩個月了...
還有位五歲的妹妹很粘人,喜歡畫畫美勞,常常愛跟哥哥吵架!
我的先生也在家工作,他上班時間是朝九晚七,這段時間我需扛起所有孩子的事。
一開始我跟你一樣,我列出密密麻麻的家庭行程表,網課,作業,運動,家事...希望面面俱到...我把自己搞得好累!
但現在我沒有這樣做了,所有的行程及該做的事已經在我的家庭中內化,沒有緊迫盯人,匆忙的腳步也減緩。
我懂得關注自己的身心靈,有照顧自己的時間。
甚至我現在一週花在工作及學習的時間,可以有30小時。
你說我怎麽做到的?
當然是失敗中學習,全家人磨合著生活,彼此體諒及幫忙才能做到。
但這一切的改善,需要從我們自己開始。
我有三個想法,可以讓你立即先改善生活...
1. #好食卻省時,吃 #原型食物
如果時間允許,挪出自己煮飯的時間,尤其以原型食物為主。
先不要搖頭...我知道也許煮飯不是你的專長!但相信我,自己煮食的健康,可以幫助你度過焦慮跟維持體重。
以我的例子:早餐方便吃,中餐簡單吃,我只煮晚餐。
先試著網購生鮮,趁即將到來的週末把2-3天份的食物(蛋白質/ 澱粉主食)煮起來分開冷藏(或做成一個個便當)。
因為只煮一餐,我盡量選擇可以看到的食物樣子的「原型食物」。
例如:咖哩,燉肉,滷肉,水煮蛋...
主食可以是:糙米飯,五穀飯,蕃薯...
每天只需加上現炒青菜或湯,晚餐十分鐘就上桌了。
2-3天留給外食或麵食,這樣你將可以吃到比較少的精緻加工食物。
這是一個省時好方式,讓你不會因為活動量的減少,而增加許多脂肪在身上!
2. #放寬標準,對小孩也對你自己
不管是家長或是孩子,身心靈都受到疫情的影響...世界已經在這樣的運轉...
孩子平時考試學習都有學校老師控管,現在什麼事都要你的幫忙,你一定很徬徨。
但學校老師也跟你一樣緊張,他們非但有自己的家要處理,班上的網課跟功課一定也讓他工作超重了。
我想跟你說,對每個人放寬標準。
如果小孩還沒有作業,那也沒關係...若有很多作業,那完成的品質跟速度不需要求完美。
去年的美國,從實體上學轉換到線上教學,學校至少花了三星期慢慢轉換...
台灣幾天就迅速可以有視訊教學,但不敢說人人的軟體跟心情都準備好了不是嗎?
相信我,我的孩子網課這段期間多一點少一點的進步,一年看下來都不是那麼重要了。
我看重平安健康,加上適度的活動,愉快的心情,適當的空白時間...
省去通勤的時間跟家人多點相處...是我這一年意外又重要的收穫。
你可以趁這個時候找出生活的重心,到底該是什麼?
而你照顧了自己嗎?
首先跟自己說:我是好媽媽(爸爸),我只要做好60分就超過世界的標準。
給自己固定的Me Time,追劇看書運動都好,這非常重要。
3. #跟朋友一起焦慮不是最好的辦法
平時已經資訊焦慮的我們,這時候更是不停刷著社交媒體,不停跟朋友吐苦水...
但是焦慮的加總,絕對不會讓焦慮減低...
在這樣的焦慮浪潮中,如何能夠不讓別人的「焦慮」成為自己的「焦慮」呢?
老實說,這不簡單...
我是一個過來人,也曾處在和你一樣的困難中,我為了孩子留在家陪伴他們度過這一年,但我仍然堅持學習跟事業...
現在我可以說我處理的不錯...
我有一個方法!
你何不 #留言 或 #私訊給我?
告訴我 #一件你的難題,或最迫切想解決的事?
或是任何想要跟朋友大吐苦水的事也好呢...
我會親自回覆你喔!
最後一張是這星期看下來覺得很可以的 在 咻咻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阿泥日記
是這樣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覺得這週我比較安靜
懶作者最近在沉迷漫畫啦哈哈哈哈哈
近期晚上都睡不太著
就無聊打開手機開始看漫畫
然後每天都不小心看到兩點才睡覺
還因為太想看後續發這一星期儲值了兩次XD
(就是因為很容易沉迷 我平常都不太敢追劇
只要覺得好看我就會一兩天把他看完哈哈哈哈)
到了假日還看到更晚 然後白天也睡到更晚
心中開始浮出罪惡感 天啊我好廢這種
但是到了晚上還是又會忍不住繼續看~~
我今天就在想
難道這算是一種後青春期的叛逆嗎(??
只是大家可能是在大學時期還是下班時
去夜店還是酒吧玩到半夜才回家
然後隔天睡到很晚的概念
但是我活到24歲還沒有這類型體驗
所以我從看漫畫晚睡晚起中感受 XDDD
好弱XDDDD
#最後一張是這星期看下來覺得很可以的
#不過其實也都排行榜的啦哈哈哈哈
#也歡迎分享各位私藏的webtoon清單
#webtoon
#咻咻熊 #鈴薯泥 #咻熊家的鈴薯泥
最後一張是這星期看下來覺得很可以的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奇士勞斯基短片選(二)
.
「我拍過的電影,從第一部到最近的幾部,每一部都在講一群找不到自己方向、不曉得該如何生活、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人,一些迫切在尋找的人們,他們企圖尋找一些最基本的答案,像是: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早晨為什麼要起床?晚上為什麼要睡覺?又何苦再起床?從這次醒來到下一次醒來之間,該如何打發時間?你該怎麼過日子,才能讓自己再早晨的時候能夠心平氣和的刮鬍子或化妝?」《奇士勞斯基論奇士勞斯基》
.
.
初戀(1974)
「快從電影學校畢業的時候,我寫了一篇名為《現實與紀錄片》的論文,力陳每個人的生活裡都充滿故事與情節,既然現實生活中已經有這些東西,我們何必曲意去創造呢?你只需要去把他們拍攝出來就可以了。那個論題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後來我試圖拍攝那樣的電影,結果只拍攝了一部—《初戀》。我認為那是一部不錯的片子。」
《初戀》是一部奇士勞斯基所執導片長約莫五十分鐘的紀錄片。就如同他自己在書中所說的,他認為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戲劇性,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當他在處理這些影像時,基本上便是以一個劇情片的模式在經營,雖然如果跳出來看,可能有會過於刻意介入被攝者的疑慮。但奇士勞斯基也自陳,雖然他們有針對一些情境去做安排,但大抵而言全都是在現實生活中會發生的範圍內,比如說題材架設設備等待生產、比如說跟警察說好查戶口等等。不過這當中有趣點的是,雖然看起來很像是一種對於真實的諧仿,但也同時觸動了紀錄片與劇情片分野的一些模糊地帶,而在這樣的過程中,被攝的新婚夫妻的感情狀態是如何便顯得重要,當然雖有剪裁、操作畫面的痕跡,但大抵而言影片還是呈現了他們的生活,他們感情摩擦、他們追求自己想要的狀態。而他們縱使生活曾經被影片所記錄過,但那終究只是影片,生活也不是電影,他們最終還是要回歸生活。
.
.
履歷(1975)
這是一部奇士勞斯基的短片,相當有趣的是它其實算是一個劇情紀錄片,也就是這是一部揉合了兩種元素的特性所組合而成的電影。之所以會有這部影片誕生,是因為他當時有感於黨在很多路線上其實走的並不怎麼正確,而黨裡面的素質良莠不齊,而其中剛好有一群素質比較好的黨員便邀請他拍一部電影講述關於黨所面臨的問題。於是他便選擇了做一部發生在黨務控制委員會裡頭發生的故事,其實看起來有一種半諷刺的樣子,但因為大抵而言對於黨來說這也能算是一種對於黨意志實現方式的紀錄,因此拍攝完後黨還製作了一批拷貝在各個黨部播放,想起來好像有點諷刺。
而回到電影上,他的劇情其實很簡單,就是在述說一個曾為工程師後來陸續成為黨內職務擔任者的男子,因為轄區內部發生罷工他沒能第一時間控制,所以被叫到黨務控制委員會做審查,決定他黨員身份的留存與否。有趣的地方是,關於黨務控制委員會中的每個成員都是真的,說出來的話也是真的,他們對於黨員的制裁與調查也一如影片中所說,鉅細靡遺,瘀然沒有隱私及尊嚴可言。然而,關於影片中那個被審判的主角卻是奇士勞斯基虛構的,等於他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中創造出一個合適於講述自己觀點的角色,用來體現真實生活中的某種不可置信與荒謬。
而就如同他所說的,當你描述過一件事情過後,你才有辦法對於它進行思考,因此我想對於奇士勞斯基而言,《履歷》隊他來說便是他對於黨務體制的描繪以及思考,從而才能看出那出那些異常且腐化的現象,也才有機會對此進行反思,了解的事情必須有所革新。而這段描述、這段影像,就如同證據一般,是陳述事實的紀錄,也一種主觀思考的過程。
.
.
醫院(1976)
「本來我並不打算拍醫生,拍這部片子的原意是想指出:儘管圍繞在我們周圍的是一片紊亂,到處可見人類悲瑣的無力感,人類沒有能力完成任何事,或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可是仍然有一群人努力完成我們今天所謂的成就。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人必須在做一些可以衡量的、極具價值的事。」《奇士勞斯基論奇士勞斯基》
奇士勞斯基的《醫生》是一部約二十分鐘的紀錄短片,依循著他先前所提出的日常生活中的戲劇性,他這次將鏡頭對象了一家小醫院中輪班的醫生,有趣的是,他在書中曾經提到過,他在拍攝相關主題時其實考慮了很多其他的職業類別,比如說運動員、礦工救難隊等,但最後還是決定選擇拍攝醫生。
當時拍攝紀錄片的狀況是,你必須寫腳本,然後去預期說自己可能會碰到什麼狀況,而所謂的紀錄片拍攝,也必須對你拍攝的題材或人物有課的認識,才有辦法在一定的時間內捕捉到真正重要的東西。因此在開拍之前,奇士勞斯基等人有針對醫生所可能會遇到的狀況進行研究,然後也羅列了一些可能比較戲劇性的事件。比如說就有醫生提到,在骨科手術當中,他們常常會需要用一種手術的專門鐵鎚去敲骨頭,然後有一次就這樣敲啊敲鐵船竟然就變成兩半了。雖然這看起來很唬洨,但實際拍攝的時候卻竟意外的發生了一樣的事情,而也湊巧被記錄下來。
而回到影片整體部分,這部影片基本上按照時序以每個小時為單位製作成24個段落,我們可以看到一批醫生連續值班24小時過後再延長上班七小時的過程,當然這並不是一個短時間的作品,斷斷續續也拍了一年左右,然後所以事情也不是真的依照時間精準的發生在那個當下,也是經過安排剪輯的。但我們可以說這有某種代表性,甚至也可以看出某種錯置感,可以讓大家了解時局的艱辛,醫院缺少棉花、常常停但、電報打不通、電梯不會動等等,但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當時的狀況,因此這也是某種真實的狀態。
.
.
七個不同年齡的女子(1979)
奇士勞斯基的紀錄短片,大抵便是紀錄一個芭蕾舞團裡面七個女孩的故事,劇情沒有什麼特殊,但形式卻玩得很漂亮,黑白攝影下那種舞者純粹的美被凸顯得很好。另外,本片採取跟《醫院》差不多的方式,依照星期一到日分成七個段落,分別代表七個女生,而這七個女生某種程度上也各自代表了一個芭蕾舞者生涯的不同階段,看起來格外有點意思,最後影片停留在一個時代傳承的教學場景,創造出了某種輪迴感,也讓整體多了某種相呼應、相影響的感覺。
.
.
守夜人的觀點(1979)
「你永遠無法預知一部電影的結果。每一部電影都有一道窄坎,我們只能憑著自己的判斷力,決定是否應該跨過去。當我知道自己拍的電影《守夜人的觀點》一但在電視上播映之後,將會對片子的主角造成傷害,在那一刻,我撤退了!」
《守夜人的觀點》是一部奇士勞斯基所製作的紀錄短片,出發點可能是來自於他當初想要拍攝一些關於那種相對保守生存在體制之下的人,當時波蘭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許多札記,當中包括了《工人日記》、《農夫日既》等等,其中有一本就是在說關於一個工廠守門人的故事。老實說,一開始在接觸這樣的題材,會發現他們觀點很多都是反人道主義甚至是法西斯主義的,也就是說他們可能極度崇尚體制,然後也信仰威權,有時候甚至有些暴力的想像(當然大多只是想像),而這類保守派的人可能便會對當時代年輕人的積極想要改變產生反感,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是破壞規則與傳統,也間接了直接挑戰他的價值信仰。因此他們可能就會因爲擁護體制,而像影片當中的守門人一般,說出他們支持當眾把人吊死是一件可以殺雞儆猴的好事,甚至說他們喜歡暴力電影,然後曾經把動物不小心弄死過。
以上言論聽起來可怕,但影片有趣的點是,你會發現他們的人其實都很好,甚至有些單純,他們會變成這樣其實也只是教育與環境給予,就如同台灣經歷過白色恐怖時期後,自然的有了激進的獨派、以及激進的保守主義者、又或者廣大沈默的軍公教(後兩者其實高度跟韓粉重疊),但比起那些譁眾取寵取寵、有威脅性的人,大部分其實平常也不會表現出那個模樣,對他們而言那只是盡到他們的責任,甚至看了自己拍下來的影片與言論,他們也可能感到驕傲。不過如果反過來的話,那可能就有點傷人了。
.
.
被訪者 (1980)
一部奇士勞斯基的紀錄短片,與其說是要記錄一個現象,我覺得實際看下來更像是一個電視台之下有趣的計畫。內容主要是由1980年出發,找尋各個年齡層的人,分別訪問他們「你們是誰?」、「你想要什麼?」等兩個問題。這樣的做法有點像是先前的《七個不同年齡的女子》一般,透過不同年齡層的人們並置在一起,某種程度上就構築了一個人的一生。而《被訪者》在此脈絡下,更像是一個關於波蘭當代社會的實驗性歷史文化紀錄,我們可以透過影片中不同年齡層、各行各業、不同階層的人的發言,勾勒出當時代社會的一些基本想像。其中我覺得有趣的是,隨著被訪者年齡的增大,可想而知的是論述能力的漸強,想要的也從一開始的長大變成一些關於家庭、關於社會、甚至是關乎整個人類文明進步的想法。然而影片最末梢的100歲老奶奶則願望則又跳脫了這些,回到了最初,她只想要再活久一點。說來諷刺、也有趣,這或許便是人生吧,週而復始,窮極一生的追求,可能一開始就已經擁有了。
.
.
車站 (1980)
奇士勞斯基的一部記錄短片,內容大抵而言就是在拍攝深夜車站中所發生的總總,據他的說法是想要拍一群在尋覓某樣東西的人們。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畫面起於新聞台的播報,說著社會、經濟福利的進步以及國家的欣欣向榮,然後鏡頭對比著車站中徬徨的人,他們或找尋方向、或找尋東西,這其實有一些諷刺意味在。除此之外,有趣的點還有他們在車站內部裝設了隱藏的微型攝影機,偷偷的觀察人們活動的狀況,然後有一個反覆在影片中出現類似監視器的東西在那邊轉動著,好像政府實時監控著人民一般。
但對於當時候的奇士勞斯基而言,其實他也喜歡架著攝影機,遠遠的偷偷觀察那些鄉下來的人的所作所為,向當時華沙車站的臨時置物櫃算是新奇的東西,很多人都不會使用,所以他也因此拍到許多有趣的畫面。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的事,奇士勞斯基的《車站》若放在他生涯的創作歷程當中,可算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原因是當時某一天當他拍完了臨時置物櫃的畫面後,警察卻無預警地出現並沒收了他的膠卷,雖然被警察介入對於他而言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他仍然有一些緊張。到後來膠卷被還了回來之後他才知道,原來在他們拍攝的那幾天,火車站發生了一起棄屍案,有名女孩殺了自己的母親,然後將她大卸八塊之後丟入了火車站的置物櫃中,警察原本懷疑奇士勞斯基他們有拍到什麼,或許可以當成證據,但最後卻發現剛好沒有拍到,然後犯人也抓到了所以便將膠卷歸還。
會說《車站》是奇士勞斯基創作生涯的轉捩點是因為,這時候他突然意識到,假設當天他的鏡頭擺向不同的方向,或許便會拍到那個女生,而也因此掌握到了犯罪的證據,成了政府用來對付犯罪分子的告密者,會被當成整個政府體系巨大齒輪的一份子。
而另一方面,他也體認到,似乎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能夠被描述的,這或許正是紀錄片最大的挑戰與問題。拍攝紀錄片就好像掉進自己所設下的陷阱一般,你越是想要接近某人,某人便會躲得越遠,從而也不會將自然的一面表現出來。此外,如果他想要拍一段做愛的畫面、拍一段死亡的畫面,他也總不可能真的潛入別人房間拍人做愛、或者是真的去殺人把它記錄下來,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描述性的影片受到了侷限。這或許也是他往後改拍劇情片的原因,便是他如果想要拍攝做愛的場面、拍攝死亡的場面,直接請人演繹就好,連哭這樣的情緒都能被演繹。於是他開始有點害怕那些真實的眼淚,因為他不確定自己真的有權力去拍攝他們,碰到這種狀況,他就好像自己是一個跨入禁區的人一般,這就是奇士勞斯基逃避紀錄片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