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39] 細說分鏡 Vol.16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21
🖍正是因為如此,讓我們體驗到,攝影是一個剎那間的永恆
🖍沒有任何人能複製的他人的感動,
🖍每一個感動都是私密的,只有自己清楚
🖍因此我們才如此的著迷
照片帶來的意義,除了我們眼睛看得到的「 內容」,點線面組成的線條、曲線、圖案,色彩與亮暗表現之外,再加上作者的創作目的,這樣子就代表了這張照片的生命與價值嗎? 當然不只,想一想,是不是每次看自己的照片總是一看再看,縱使說不出千百字形容它對你的好,但若看著他人的作品,他人口沬橫飛地訴說照片的故事,我們也不容易觸動心弦,這代表我相信無論如何,照片與作者、觀者三人之間,總是有完全觸及不到與不同的心境。
🟥永恆、照片、與我們
太陽與月亮交際,照片地表上每一生態角落,這地球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可以長久永恆,萬般生物皆有生命周期,周而復始不斷循環,不過這樣想法也有些狹礙,「非生命」的物體也是有可能「永恆」的保存,就像是「數位照片」就可以透過電磁記錄方式一直保留下去,只要妥善的保存,比如定期的更新硬碟,小心使用,那麼一張數位照片哪怕過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他都能一如按下快門那一刻的模樣,「永恆」地保存下去。
🔹將照片透過拆解,透過電磁特性記錄,這個動作,只是記錄一張照片「01010001…」等二進制的數位資料,只是拼湊成圖案,我們稱為「照片」,若只把照片的「永恆保存」挶限在 0 與 1 的電磁特性記錄,若從這個角度來定義「數位照片的永恆」,就顯十分可惜,因為我們知道,電腦等物理電磁特性,只是保存了照片的「物理形式」,卻無法保存了「代表的意義」,那顯然不足以說服許多人,物理電磁性能如實永恆地記錄照片,一張照片除了這些 01 組成的資料以外,應該還有更多東西才對,沒錯,那就是「照片的故事」。🔹
就像前數篇文章提到「照片的故事」,就無法透過電磁特性記錄下來,除非像我這樣子的透過電腦、作業系統、中文輸入,將每張照片背後故事保留記錄下像,或著像是這篇文章存在目的 - 將我把這隻影片,每一分鏡、畫面、旁白等,再多說一點「分鏡後面的故事」,再透過數位檔案記錄下來,若能為照片做到這種方式的記錄,我才覺得那達到「永恆」更進一步。
🟥照片故事的生命
由於工作的關係,為了寫文、備課,我會有特定目的,在電腦硬碟裡不斷尋找某些照片,這時間的幅度可能一跨就是五年、十年,看到多年前的照片,有時會有一種陌生的感覺 – 像是在看別人的作品一樣陌生,有一種「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觸,這些照片無疑是我親手拍的,卻又有點距離,有些還想得到為何這個角度拍、拍來做什麼,但隨著時間越久,對這張照片解讀的空間也越有限,對一張照片記憶不斷的流失,而且還是數萬張照片,想想是有些可惜、恐怖。
🔹如果數位照片背後的 0 與 1 能保存所有的照片與故事,那就不會有上面的感觸,以及「照片意義在我們心中滋長」的可能。🔹
回到「照片背後的故事」這點,今天看這張照片,拍攝當下有了感受,了解為何這麼做、為何這麼拍,按下快門回家欣賞後,同時再為這張照片寫下故事,這樣子就結束了嗎? 不,還差得遠,當你時過境遷,過上好段時間,無意間再翻看同一張照片,你又會對這一張照片的故事,心裡又會有更多不同的感想 – 多年前的照片不變,同時留在照片底下的故事說明也一字不動,它就是電磁特性永恆不變數位記錄特性,但變得是我們,一張照片所帶來意義又更加延伸,好像他會跟隨著我們,隨著我們的人生滋長下去。
若真的有興趣,做一個實驗 (雖然我自己也沒這麼做過,相信挺好玩的),隨機挑一張最近拍的作品,寫下當下的感受,最好是字數多一點比較能記下更多的想法,過了半年好了,再把檔案打開來欣賞一下,再參考底下的照片故事,也許心裡不會有什麼變動,但如再過個半年、一年、二年再重看這份照片與資料,我相信心裡的感受絕對又更加不同。
照片與當時寫下的故事都是不變的,變的是我們,一張照片故事,似乎可以又再更加的無止境的延伸下去,若是以這個觀念看待照片的「永恆」,那就沒完沒了,一張照片對自己的意義與價值不斷的增生下去,但我們人生肉體生命有限,直到那一刻,照片生命或許才算是真的結束,自那時才開始「永恆」保留下去。
而正是如此過程,才會讓我重新體會「照片」「照片故事」與「我們」三者的關係是會不斷的變化,有些照片不但讓我重新回想起當下的感受,更因時間因素產生了模糊的距離,讓日後的我重複看這些照片,賦予了新的感受、價值,這樣子的心情每天都在我的大腦裡不斷的上演類似的劇碼,我才更去想著一些我們常說的「一張照片真的訴說千言萬語嗎?」「照片故事真的一成不變嗎?」「如何保留這樣感動持續下去」…等各個有趣的話題。
🟥剎那間的永恆
撰文的今天,我在擷取影片裡的畫面,想想當初製作這影片時,挑選適當的素材放進來,那時在挑選素材,也都是為了要傳達旁白所說的事情,比如說這句話「攝影是一剎那間的永恆」這句好了,為何挑選那張照片,我當然知道為什麼,因為這張照片一定要有一種「多踏一步、快慢一秒就失去眼前畫面的感動」的感受,所以我挑選了一段影片,我走在德國國王湖山林路徑時,不時抬頭欣賞這片湖邊森林的美,不時陽光自林間透射錯落進來的感受,那真的就是「多踏一步」就會錯過一些景像的場景,於是我選了這個片段影片、這張照片來說著「剎那間的永恆」。
🔹前面說到「永恆」,在我看來你很難去為永恆做一個邊界,我自己的邊界,就是直到我離開人世為止,這張照片所代表真正的故事,到此為止,沒了,再多的他人解讀都是個人多元詮釋,不是我的故事,但如果加個「剎那」兩個字,就更加簡單一些「剎那間的永恆」,就是那一個身體感受環境後的瞬間感受,所按下的快門,產生的照片,將照片生命剪裁至「那一刻」就好,我想還算是可以辦得到「永恆的保存那一刻」。🔹
意思是,若我們同意照片生命是會伴隨我們不斷的成長 (或是消失),我們只限定「某時、某刻」,也許就那 3-5 秒,那樣子來解讀一張照片「剎那的永恆」就稍微講得通了,至少按下快門當下前後一刻的心情,較不容易隨著我們時間生命的推移,而有太多不同的解讀。
🟥照片是私密的感動
到現在看到那張選進影片的照片,仍可回憶我胸前背後滾滾發燙的感覺,那天天氣正好,說不定超過 40 度絕對有的,但好在濃密林間給了旅人遮避的空間,流動的風讓我這一路稍感舒適些,不時仰望、回頭看看身處的環境多麼美好,還可聽到接駁船電動馬達,以及水面波動的聲音,這一路真是享受,若時間再給我多點,我更願意放慢腳步想想「我幹嘛來這裡」「走那麼快幹嘛」「幹嘛帶這多的相機與鏡頭在背後」等等雜念。
上頭這段短短 188 個字,你能感受多少? 我相信多或少,能帶給你近似的經驗,但與我當下拍下照片的感動仍有不少的距離,一來單單 188 個字是無法說完當下我所有的心情寫照,再乘個 10 倍來到 1880 字放在這裡,只能更拉近你,與「我跟照片」之間的距離,再極端想像一下,你跟我同一時刻走在一起,肩並肩步伐步速一樣,同樣抬起頭來,採著相同的構圖,但這一路來我們對那一刻旅程的感受絕對不同,相同的畫面,採用的曝光決定也不同,「你拍你的,我拍我的」,我們擁有各自對自己照片的感動,當下馬上交換看彼此的作品,還是無法百分之百感受對方心裡的那份心境。
🔹所以,每張照片帶來的感動,都是無法複製的,也是非常私密的故事,也只有自己最清楚,我們已經重複過類似的經驗無數次,相信你我都有類似的感受過,而這一層「私密的感動」如此的珍貴,而將照片「剎那間的永恆」解放開來,照片故事又隨著生命不斷的滋生出更多意義出來,唯有你與照片之間的「連結」,這種關係才得已存在,他人只能遠遠、盡可能感受,無論如何貼近你,始終只是隔在門外,透過細縫看著你與照片、作品間是如何的相知、相愛。🔹
我了解這層關係,多麼想為每張照片寫下與照片的連結與故事,但可惜那是一輩子無法做完的功課,我只能盡可能保留其 0 與 1 的電磁特性記錄下來,讓未來不同的我再次看到,除了帶來回憶,也希望給未來的我更多剌激與想像空間..
🔹「現在拍的照片,都是給未來自己的一份禮物」,當你這麼想,也許你會更珍惜每一張自己拍的照片,無論好壞,不用與他人比較,都是你自己的寶藏、禮物。🔹
最後再回到一個場景,聽著他人分享作品,無論表達過程如何,我們始終感到「照片與說者」與「我們」之間,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怎樣都能抓到說者與照片之間的感動、連結,對我來說,始終還是覺得「故事表達得好如隔層紗,反之表達拙劣如同隔座山」,那樣的感受,而我也能同樣換位思考,當別人聽著我如何分享我的作品,也是有著相同的感覺,最直接的例子就是 – 寫到這裡近 3400 字,你能感受我多少心境上的想法呢?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園區歷史既古蹟修復常設展 訪問:鄭鈺琳 專案規劃師 國定古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是清代臺北機器局所在地,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火車修理工業園區,後來更成為全臺鐵路交通的管理中心。1989年臺北新站落成,臺鐵總局遷出後空間閒置,2006年起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
最珍貴的角落意思 在 Yen-Yu Chuang 小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魚憶】貳、第一滴淚
房子在上回的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空間比原先期待的再小些、屋況普通,但是和表妹兩個人把它生活得暖暖地,我們叫它「小小家」,在搬進去之後,房子裡的故事越堆越多。
而其實,要生活在另一個國家,與此同時要一起處理的事情有好多,他們像一坨打結的線,一個牽著一個,彼此糾結,讓人非常頭痛。
辦理手機需要地址,租房子需要戶頭,開戶頭需要水電單(也就是租房證明)。
初來乍到的我們像皮球,每到一個地方申請,就會被同一句要求踢出來——「請你準備好所有資料再來」。
聽起來都是在台灣一個小時可以處理好的事情,搬到法國,每件行政事務都困難得理所當然,這就是我學到的第二課。
雖然很愛哭,想念家人會哭、看電影會哭、沒能把辛勤練習的展現出來會哭(但長到現在,早已經知道如果沒能展現出來就是練得還不夠辛勤,就這樣,結束)、天空湛藍看到花園那一排排被陽光反射的樹葉閃呀閃,也會心臟滿滿的熱淚盈眶,但是在法國第一滴屈辱的眼淚呀,還是特別難忘。
租到房子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水電帳單上的名字換成自己的,帳單就順理成章的成了住房證明,整個大地遊戲也才能繼續闖關下去。
EDF是法國的電力公司,在我那個年代,巴黎每個區都有一棟,一個辦公室。幸運的是,我不用穿過大街小巷,這區的EDF就在我家旁邊,我們中間,僅只一間麵包店的距離。
第一次走進去時,整個空間滿滿是人,從機器中抽了張號碼牌,便和表妹一起走到側邊聊天,兩個人有說有笑的,感受人流在我們身邊來來去去,沒怎麼注意到時間滴答滴答走掉,只覺得叫號的數字怎麼都跳不到我手上的呢。
突然被人喊了聲,說「出去吧」,說話的人不怎麼客氣,我拿了號碼牌禮貌的問『還沒排到怎麼辦呢』,男子聳聳肩,不以為然的往門口走,邊走邊念「真的想排到的話,就更早來排隊啊」,我們兩人就這樣,和幾個和我們一樣困惑的人一起被推了出來,鐵門立刻就拉下。此時天色還亮著,看了看手錶,原來我們也等了兩小時呀。
於是第二次,我把事情排開,更早到了。
表妹要上課,我像後期的找房一樣,隻身去處理,抽完號碼牌,角落剛好有個位置,我坐下來觀察,和我一樣的外國人大約有一半,有些人待在櫃檯的時間很久,有些人則處理的快些,不論快慢,等待的人大多一臉無奈。
一邊看著來來去去的人,一邊反覆讀著捏在手上的小抄,雖然成功的租了房、註冊學校,不過用這口憋腳的法文面對行政事務,實在難免緊張,於是來之前就將幾個可能用到的單字、要辦理的事項都寫在小抄上了。
還在想著,該不會今天又得敗興而歸了吧的時候,叫號燈亮起手中的號碼,我開心得三步併作兩步跑到最左邊的櫃檯。
到了櫃台處,回應我的招呼的是意興闌珊的「嗯?」,正當我還在翻找資料時,櫃台的女子冷冷的問:「所以你要幹嘛?」
我抬起頭,啊也是,想起自己還沒說明來申請的內容,說聲不好意思,便把準備好的台詞一句句念出來,還沒講完,她冷冷的打斷我,說「小姐,所以你要幹嘛?」
很是疑惑,我以為我正在說明呀,於是照本再說一次,這次一樣,還沒講完,她便大聲的回「你說什麼?我聽不懂」,原本還有些條理的,這個時候整個慌了,講話開始結巴,雖然如此,此時我只有自己,仍努力嘗試著表達將水電帳單換名字的來意。
女子的鼻子很挺,在櫃檯另一方,下巴向上仰,彷彿高高在上的皇室,審著我進貢的物品,不,她甚至對我的貢品不屑一顧。
「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她因為不耐煩,近乎咬牙切齒講話而彈跳的棕色捲髮,和這句話用同一個節奏晃呀晃。
從我那已經緊張到發抖的嘴巴吐出來的字句,稀稀落落,像是被丟在地上的垃圾,一句、一句滾到遠遠的等候區。此時已經再沒有勇氣開口了,我攤開被冒汗的手心捏得緊緊的紙條,上頭已經有幾處因摺痕和手汗而模糊,我困窘的將它遞到皇室面前,想著,如果說話不能表達,那至少,準備好的紙條能為我表明來意。
她撇了一眼紙條,根本連讀都不想讀「小姐,如果你不會說法文,請你找一個能說話的人來,我完全聽不懂你在說什麼」,雖說著敬語,但聲音越來越大,口氣更是惡劣,接近吼的字句迴盪在整個空間。
我左顧右盼,身邊不是自己也在處理事務的人,就是不論皇室小姐說得多大聲也彷如沒聽見的等候人們。無助極了,即使用力忍耐,在眼眶中打轉的眼淚,仍然不爭氣的流下來,大概是第一次,在這個國度覺得自己像從來不會被歡迎的外來者。
正準備要放棄,收拾資料並結束這雞同鴨講的對話(皇室小姐從頭到尾都講同一句,甚至根本不算對話)時,突然有人拍拍我的肩膀,狼狽的回頭,竟看到一位淡藍色眼睛的男子,如同王子般,風度翩翩地走近,以柔和並緩慢的速度向我確認要辦理的事項,確認後他點點頭,並輕地指示我向左移一步,接著開始和皇室女子對話。
此時我已經完全沒辦法聽到他們究竟是在說些什麼,只像千年難得見到一次王子的貧民般,羞澀但忍不住盯著他。他的肩很挺,就像是能將你的脆弱一一撿拾起來,溫柔捍衛著的肩;他的嘴唇很精緻,就像是說出來的話都能成為玫瑰一般,芬芳而溫暖人心;他的氣宇不凡,即便混在人群裡,都能脫穎而出的那樣純淨。
真的回過神來時,是他再拍拍我,一邊說著「好了,別擔心,都解決了」,一邊用可以融化世界上所有冰山的笑容直直向著我的時候。我深深吸一口氣,抬頭看著他,此時更是一句話都說不完整了,他是我溺斃前抓到的浮木,是我凍死前劃開的火柴,是我乾涸前下的那場,最溫柔而寬廣的雨。
他又笑了,慢慢的說「沒事了」指著我的眼角,作勢叫我不哭呀,剛才所有的無助和無地自容,就這樣,在太陽般的王子出現後,都融化了,像一場夢,美麗的夢。
故事就這樣到了尾聲。
好啦,老實說,為了讓故事更精彩,我稍微有修飾一些,欸,怎麼說呢,小有修飾。
我們湊齊了灰姑娘、巫婆和王子,本應該浪漫的結束,但......真實生活和小說小有不同,小有不同,說小呢,也不很小,大概就是...「王子」出現開始......。
是的,也就是說,其實真正的故事——沒有王子。
對,沒、有、王、子。
對啦,就是被巫婆羞辱完之後,淚眼婆娑的將文件收拾好,狼狽地離開,沒有王子也沒有太陽照進我心裡,就這樣,這就是第一滴紮實且深刻的眼淚,真實又難忘。除此之外,當然有許多反省,期許自己可以用這美麗的語言處理所有事物。
後來請了法國朋友陪著我,完成整個申請,明明是很簡單的事,第二次基本上也都是我自己表述,遇到不同的工作人員態度親切,體驗大改變。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珍貴的經驗。
EDF就在家旁邊,連續好一陣子,走過那裡,不論麵包再香,都讓我胃痛。
最珍貴的角落意思 在 用鉛筆寫日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轉眼,311東日本大地震已經十年了,此時此刻,《卡爬的房間》連續三個晚上,藉由三部品,走進東北的三個城市、走入影視作品之中的景色,走入三段不同的人生,然後與故事中人一起面對著他們走過來的路。
《小海女》:海女、鐵路與地方偶像 交織出專屬於東北故鄉的回憶:
https://reurl.cc/kdE63x
今晚,我們從青森縣八戶車站出發,搭著JR八戶線,依著太平洋一路向南而行,來到這條路線的終點,久慈。這個小鎮緊緊的挨著太平洋,也因此2011年的3月11日那天午後,海嘯無情地吞噬了一切。
這個小鎮被摧殘的不只海膽、鐵路與建築物,還有接住了從東京逃亡的小秋,那滿滿的人情與回憶。
然而面對無情與無常,在這裡安身立命的人們,點燃他們的堅毅,不畏逆境的勇氣,積極與樂觀,伴隨著潮騷回憶少女組的歌聲,從東北唱到東京,然後在紅白的舞台上唱響「地元に帰ろう 地元で会おう」。
他們的歌聲一字一句傳遞到日本每個角落,應援著東北故鄉的人們,也應援著每個經歷這場天災後,緩緩起身的人們。
---------------------
《小海女》是NHK於2013年所推出的晨間劇,鬼才編劇宮藤官九郎執筆撰寫,能年玲奈演出女主角天野秋。
故事從在東京適應不良的小秋,因緣際會下隨著母親春子回到她闊別許久的家鄉北三陸市開始。
從小在都市長大的小秋意外的身受這個城市的景色、生活、人情,以及海女文化所吸引,不但找回了自信也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並結識了摯友結衣,結成了潮騷回憶少女組這樣一個地方偶像。
而因為網路的力量,小秋不但北三陸市的觀光代言人,更成為了全國知名的人物,接著再次回到了東京,踏上一條她從未預期的偶像之路。
除了目前已經改名為 のん的能年玲奈,結衣一角由橋本愛演出,她最近在NHK大河劇《直衝青天》中,飾演主角澀澤榮一的妻子尾高千代。此外,包含有村架純、松崗末優也都有參與演出。
在2013年與《小海女》邂逅之後,想要到小秋、結衣以至於故事中每個人,好好活著的故鄉拜訪,這個想法一直沒有斷過。而這趟旅行終於在2018年,一路從東京北上,在千轉百折之後,抵達了那個乘載了她滿滿依戀的故鄉:北三陸市,而在現實世界的地圖上,寫作久慈。
由於行程規劃的原因,這一趟並沒有完全還原小秋走過的足跡,返鄉的路線並不是如劇中「盛岡-宮古-久慈」的路線,選擇從東京出發,搭乘東北新幹線一路北上,到達青森縣的八戶站後,換乘JR八戶線到本八戶,並在本八戶住一個晚上,隔天一早再前往久慈。
從本八戶到久慈大約要1個半小時,加上JR八戶線開往久慈的電車大約一個小時一班,因此必須抓好從本八戶出發的時間,才能順利接上。
確認好列車的時間後,當天上午提早出門,先搭車到附近陸奧湊站的早市吃新鮮的比目魚丼與仙貝湯當早餐。
當天,在搭車前的空檔,順道逛了一下當地的市集,一位阿桑向我搭話,她用者濃濃的青森腔問我,是不是東京來的,而我回答「台灣」。
此時她立刻握起我的雙手頻頻鞠躬向我道謝、感謝台灣在311時為日本做的一切。
她接著說,今年81歲,已經在八戶賣了60年的海鮮了。而我們到訪的這天,是這年冬天中,八戶市最冷的一天,因為連八戶人都覺得冷,我們的「運氣很好」。
「台灣應該很熱吧!」她補充說道。
旅行中遇到的人情,即便再小,都彌足珍貴,寒冷的港口城鎮卻有著滿滿的暖意。
時間到了上了車後,沿著JR八戶線一路往南走,大約1個半小時後就抵達了久慈,JR的久慈站與三陸鐵道的久慈站比鄰而建,走幾步路便到了。
雖然劇中的車站是另外搭建而非使用這座車站,但一踏入三陸鐵道的久慈站,迎面襲來的仍是懷念的感覺與滿滿的《小海女》意象,不論是衣服、海報還是手環等商品,都勾起了與北三陸市人們共喜同悲的點滴。
除了聖地巡禮之外,此行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要搭乘期間限定的「暖桌列車」。
從《小海女》的回憶中回到現實後,先到車站的旅客服務中心,向他們說明是預約搭乘「暖桌列車」的旅客,外國旅客須出示訂票時用的護照、繳費,接著就可以領取車票與預訂的"海膽"便當,準備上車。
是的,海膽便當很重要!
三路鐵道的暖桌列車是冬季限定,所有的座位都是暖桌指定席,因此車票比起一般的三陸鐵道列車還要多300日圓,但在寒冬中搭乘暖桌列車是一個很棒的體驗,多300日圓其實一點也不貴。
當天搭乘這部列車的大約有10組客人左右,不過跟服務人員聊了之後發現,只有我們一組外國人,而且當他們聽到我們來自台灣而且是為了追尋《小海女》的足跡時,感到非常的開心,除了不斷向我們表達援助震災的謝意外,也額外送了一些紀念品跟伴手禮給我們。真的覺得很不好意思。
列車出發後,負責導覽的解說員會向大家解說現在窗外的景色為何,有些地方在311時受災嚴重,她也會拿出當時的照片讓大家比對,並說明當時發生海嘯時的情形,那列躲過海嘯侵襲的奇蹟列車也出現在眾人眼前。
除了海嘯之外,在幾個與《小海女》有關的景點,列車也特別停下來讓乘客拍照,像是夏婆婆揮旗與女兒小春、孫女小秋到別的大澤橋梁、結衣大喊想要成為偶像的袖が浜駅(堀內站),滿足了我這趟的心願,甚至站在月台上忍不住模仿結衣喊出「アイドルになりたい!」
在「暖桌列車」上還有另外一個特別的活動,就是「なもみ」。
なもみ是岩手縣的特別習俗,在小正月,也就是1月15日晚上,將會由成年的村民穿著蓑衣、戴上面具,扮成鬼的模樣,為大家驅逐惰性與惡習,而父母則會帶著小孩讓なもみ抱一抱,象徵為孩子趨吉避凶,讓他們平安長大。
在輛車上出現的兩位「なもみ」,都是當地文化復興協會的成員,其中一位還是會長,在卸下惡鬼面具後,後面是慈祥的老先生。他告訴我們,這個文化隨著時間已經逐漸消逝,他很擔心以後的年輕人不知道這樣的文化。所以只要他還能動,他就會想盡各種方式把「なもみ」傳遞下去,也希望身為台灣人的我,有機會能告訴更多台灣人,在岩手有這樣的傳統存在。
從久慈到宮古,車程大約100分鐘左右,而車上的解說、各式活動與窗外的景色,讓這趟旅程不知不覺就結束了,當列車到了宮古後仍然有些意猶未盡。由於這次主要是要搭列車,因此其他的一些景點反而沒有時間造訪,確實有些可惜。但也成為了下次再度造訪久慈的一個動機。
災後至今,這個臨海小鎮的人們仍持續的與自然搏鬥,想要從巨大的傷害中站起來,無論如何都想替他們打氣與應援。而我能做的,或許就是透過這些文字、聲音與影像,把這些事情傳遞下去,讓大家知道,他們為了家鄉,至今一直都還是很努力。
最珍貴的角落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園區歷史既古蹟修復常設展
訪問:鄭鈺琳 專案規劃師
國定古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是清代臺北機器局所在地,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火車修理工業園區,後來更成為全臺鐵路交通的管理中心。1989年臺北新站落成,臺鐵總局遷出後空間閒置,2006年起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推動鐵道部轉型成為博物館園區。
園區中計有廳舍、食堂、八角樓、電源室、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防空洞)等六棟國定古蹟建築,皆於日治時期陸續興建而成。主建築廳舍落成於1920年,採用大量阿里山檜木,為「下磚上木」的半木構造建築,外觀為紅磚與白色仿石造的英國安妮復興(Queen Anne Revival)歷史樣式,與八角樓同為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在臺後期的代表作品。
鐵道部的古蹟修復工程自2014年1月開工,至2016年10月完工,耗時近三年,多樣的建築形式、構築工法亦增加了不少修復難度。本工程由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慶洋營造有限公司進行修復作業。工程期間亦多次邀請日本專家與國寶級匠師針對重點工法進行經驗與技術交流,為臺灣古蹟修復技術的累積,留下珍貴的一頁。
鐵道部古蹟展規劃了四個主題展間、六座數位導覽與二十處解體調查現地展示,呈現鐵道部的歷史風華與建築特色;並以修復紀錄的角度,帶領觀眾回到修復現場,一窺古蹟修復過程的匠師身影、工法技術與修復思量。關於鐵道部古蹟建築的種種精彩,等待您親炙現場,細細發掘。
主題展間
呈現有關鐵道部歷史變遷,建築特色與修復過程的相關展區,包含「園區歷史展區」、「立體石膏飾展區」、「金庫展區」、及「古蹟修復展示工坊」。
1. 園區歷史展區
鐵道部園區,是清代臺北機器局所在地,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園區。透過模型、動畫影像和互動裝置的展示呈現,引領觀眾回顧這段流動的歷史。
2. 立體石膏飾展區
這裡有園區最精緻華美的立體石膏裝飾。想知道修復團隊如何將完全脫落的天花板,恢復成原初精緻的模樣,這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區。
3. 金庫展區
鐵道部修復過程留下的物件與歷史文物,都封存在這裡。
4. 古蹟修復展示工坊
修復工地的角落裡藏著什麼精彩故事?怎樣的妙手,讓老建築重現了昔日風采?讓我們重返修復現場,一窺鐵道部古蹟修復的日常。
數位導覽
藉由數位導覽認識鐵道部各棟古蹟的背景故事,如廳舍、食堂、八角樓、電源室、工務室及戰時指揮中心。
解體調查現地展示
古蹟修復的第一步,就是解體調查。每一個遺留在現場的蛛絲馬跡,都是修復的線索。讓我們知道建築物原本使用的材料、工序、工法,同時也反映出當時的時空背景。找找看,這些線索隱含著什麼樣的訊息?
粉絲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鐵道部園區)
住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2號
電話:022558-9790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最珍貴的角落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圖說日治台北城(緻雅銀典藏版)」介紹
訪問作者: 徐逸鴻
內容簡介:
發思古幽情、重現百年前的台北風貌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傾力傑作
◎緻雅銀典藏版
「這本書讓人見識了手工圖繪的底蘊力量與清淨知識,同時更是一本進入記實台灣這片土地,如何長出重要近代建築之林的簡易利器之書。」——林保堯(台灣佛教藝術專家、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前院長)
詳實考證資料、重現百年前的台北風貌
一百多年前,清朝甲午戰敗,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日本大軍接收台北城。雖然淪為殖民地,但做為日本治台首府的台北城,許多建設都是最優先,規模也是最大的。現存台北最有魅力的城市角落與日據時期的建設密不可分。
回首台北躋身現代都會的關鍵時刻
你知道嗎?台北的自來水和汙水處理系統是日本人引進的、總統府的原始設計並不是磚紅色、當年台北的三線道馬路井然有序又美麗寬闊,一點也不輸巴黎的香榭大道。隨著市區改正計畫公布,規畫道路網、鋪設鐵路、開闢公園與河堤、興築公家機關與官廳宿舍,台北也一天天更具規模,並自此奠定現代化基礎,成為一座摩登又現代的大城市。
150幅專業手繪圖、圖文並茂呈現台北之美
總統府、松山菸廠、北投溫泉博物館、青田街老屋、自來水博物館、中山堂、西門町紅樓、台大醫院、二二八公園、台灣大學、監察院、台北賓館……每一棟都是充滿故事的百年老建築,每一處都是台北最有觀光資產的珍貴所在。
作者簡介:徐逸鴻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1977年生,桃園縣觀音鄉人,進入古建築領域已有二十多年,曾任職李乾朗工作室助理。擅長攝影、繪畫,並從事許多建築測繪與插圖繪製工作。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學士、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曾就讀北京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博士班;目前在台北市主持「木也建築學堂」。著有《圖說艋舺龍山寺》、《圖說日治台北城》及《圖說清代台北城》三書。
作者粉絲頁: 木也建築學堂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最珍貴的角落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台灣玩具博物館
第一次帶著聽眾朋友來逛台灣玩具博物館,由 #江宜馨總監,來為大家介紹。
玩具不只是玩具~
台灣玩具博物館展示了千餘種珍貴古早童玩收藏,
還提供了上百種新奇玩具任你操作體驗,
讓孩子的創造力跟想像力,
在這個玩具樂園自由揮灑。
這裡是跟一般你所想像的博物館不一樣的地方!!
還記得小時候瘋迷的各個遊戲英雄嗎?
還是童年裡點亮我們記憶的古早童玩嗎?
這裡幫你收藏著這些珍貴的記憶片段。
這邊每一個角落所收藏的,
除了珍貴且充滿趣味的古早味童玩,
還有各式各樣玲瑯滿目的玩具及遊戲,
以及大朋友小朋友最真實純粹的歡笑聲。
豐富令人驚艷的館藏!!
以及多達上百種的玩具可以動手體驗,
激發孩子們無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這裡絕對是ㄧ個富教育意義以及歡樂的地方。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