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很重要所以再說一次:#地球上沒有天堂!
我要說的都在影片或文字中了。就不再多說。
我們家在德國每天過得開開心心,多世代成家還是和樂融融,絕對不是因為德國多完美。我認為「家庭氣氛」佔的因素是80%吧(媽媽撥瀏海😊)!
最近漢堡的天氣很讓人厭世,又剛好從「文件煉獄」中爬出來,所以收到一些爸媽私訊問「想讓孩子到德國讀書」,我第一個回應都是「你確定嗎?」...😂。
所以拜託各位,就別再問我到底要不要來,還是認為我肯定認為「德國好棒棒」,請看看我每天流鼻涕還是得出門接送兒子那張厭世的臉...😓。
只是我不是一個「花幾個小時寶貴時間,只為寫一篇抱怨、負面、攻擊文」的人,我愛正能量😚。
能好好在故鄉努力改變它,是很幸福的!
能看世界當然是好事,但不是找一個天堂的心態。
因為這裡是地球,地球很危險!
讓我們努力用家庭的力量,讓它變得更好。
孩子七成的問題都不在其他地方,而在每天他們必須回的家。我們努力讓家成為城堡,成為樂園,成為避風港。這,比較重要!
還沒看過影片的朋友們,可以瞧瞧。
不過這個直播我真的看起來很想睡覺,傷眼也請大家見諒喔~☺️
#小收穫是覺得自己氣色這半年變好啦~好敢講喔!😌
#該不該為了孩子的教育移民呢? #如果只能待在台灣怎麼辦?
第一次這麼臨時直播,是因為昨晚看到了一位想為了孩子教育移民到德國的台灣爸爸的PO文,也同時看到了很多網友的回應與分享。我想用一些我們的經驗談,與各位有些糾結的台灣爸媽們分享!
「教育環境」很重要沒錯,我們都應該努力在「可以選擇」的範圍內,為孩子做出最好的選擇。
但並不代表,只要換了環境,就是萬事OK!!
反而很多時候,原本的問題會在換了環境之後,更加凸顯,還有著更多的挑戰要面對。
所以,家庭的關係是否緊密,在孩子面對壓力的此時就是更重要的了!
我們是否能讓孩子知道,無論她在外頭經歷多少槍林彈雨,家都是支持他安慰他的港灣?
我們是否能讓自己,丟掉過去「沒這樣你就完蛋了」的觀念,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與幫助他們?
當我們怪罪環境的時候,身為父母親的我們,是否也花足夠的時間來改變自己?
這些,是希望與父母親們分享的心裡話啊...
-\-\-\-\-\-\-\-\-以下是之前的文字分享內容-\-\-\-\-\-\-\-\-\-\
#不要迷信哪一國的教育
#爸媽啊_你_就是你這一國的教育環境啊
在睡前看看臉書,在德國相關的社團裡,看到了一位台灣父親為了孩子的教育而希望「移民」德國的提問。吸引我注意的不是這則PO文,而是底下的回答。
德國的學制在10歲左右就將學生分流。
很多德國學生其實也在這樣的制度下,感受到壓力。
所以,我們是要看那些逼孩子讀書都要名列前茅,又學一堆才藝的家庭,然後「判定」德國讀書很辛苦?
還是,我們要看那些自由選擇的孩子,看他們讀書的時數,然後「認為」德國讀書好輕鬆?
我看了大家的分享,特別是一些強調「德國中上家庭」逼孩子讀書的方式,讓我睡意全消,想來與大家聊聊這點。
=====
就像我與老公在直播中分享的:沒有完美的制度!很多德國人也不喜歡德國的教育制度。
我覺得在德國相較起來就這一點最好:他們上學時數相對少,所以孩子很多時間可以「獨處、與朋友Hang out,或跟我們在一起」。
然而,如果父母親仍舊要拿這些時間去補習,去學才藝,去逼孩子,還不是一樣可以「逼」?
我看到太多的亞洲家庭,到了德國還是一樣逼孩子讀書啊!
家教補習,課後輔導,才藝訓練,什麼都照樣進行。
=====
各種例子在各個國家都有。
就如同:
德國家長都尊重孩子嗎?才怪!也有不尊重的啊...
德國婆婆都不恐怖嗎?才怪!很多恐怖的例子啊...
德國就沒有屁孩嗎?才怪!走在路上就遇到一堆啊...
所以 #養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看_家長_的態度!!!
要逼孩子?到哪裡都能逼。
不逼?我孩子在台灣長大的過程我也沒逼過呢!
環境影響人,但 #最重要影響孩子的還是家庭的環境。
所以,為什麼這個小天地是我自己的教育實驗?
因為,我認為我自己才是影響孩子最重要的那個人之一!
我們說不定後年又不知道搬到哪個國家,
五年後也不知道姊姊決定在哪讀書,或者還要不要讀書,
所以,在哪裡~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與其討論哪個國家讀書輕鬆還是辛苦,
不如思考如何營造一個「無論在哪裡,孩子都能自信、健康、快樂成長」的家庭環境!
#台灣也有讓孩子快樂學習成長的家庭
#德國也有弄到眾叛親離的爸媽
#人走到哪沒改變都是一樣的_不要太迷信了
=====
【補充】那究竟換環境有用嗎?
外在環境對孩子還是有些影響的,這我不會否認的喔!
例如我說的「多了一點時間」,這就是來德國的好處。然而,如果我仍舊是強力要求孩子要立馬趕上,要全班全校第一,說真的這點好處一點也用不上!
如果要帶孩子到不同的教育系統,那麼「強大緊密的家庭關係」就更重要!
孩子要面對的,不只是課業的改變,還有交友與生活方式的大調整。特別是10歲以上的「半青春期」孩子,更需要父母親的了解、體諒,與陪伴。
=====
至於要不要換環境,要看每個家庭、每個孩子,所以真的沒有定論的。
我們家不是「教育移民」,所以無法這樣分析給大家聽。
但,我希望給想要「為了孩子教育而換環境」的家長一些建議(不管是島內還是海外移民):先確定,你們與孩子是「一起」面對這所有一切!
不管孩子新環境面對得輕鬆,還是辛苦,就算是留在台灣的教育體系,都不是孩子快樂悲傷的重點。
=====
我家剛好有兩個極端,一個是相對輕鬆的中學生,一個是課業繁重的德國大學生,一樣不變的是:我確定自己很投入地支持他們、陪伴他們,沒有批判,沒有插手,就是陪伴與支持!
如果能做到,那就算是孩子15歲就要考太空人般的高壓,她一樣有很大的機率會是會是健康與快樂的。因為,理解與支持,比一個舒適的環境來得讓人有力量。
當然,孩子有各種,我們盡力而為就是了!這是我們身為父母的責任。
以上淺見給大家參考喔!
#每一天的教養_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
⭕️【5/25~5/31】於 金石堂網路書店 結帳,輸入代碼@Carolmamy折價20元
http://bit.ly/2rsQIST
⭕️博客來購書 https://goo.gl/CIVKoG
⭕️天下文化網站購書 https://goo.gl/kUPnQr
要揪團的朋友再等等唷~😏😏Coming soon...
#天下文化 #未來Family #凱若媽咪的獨立教育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BD Taiwan 邱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劉士嶢醫師 #長高迷思破解 本集節目,由SBD贊助播出 🚀 傳送門: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29 孩子長不高吃轉骨方?爸媽必聽!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台大小兒科-劉士嶢醫師】 ➤ 醫學中心,小兒科有很多次...
最重要影響孩子的還是家庭的環境 在 Carol 凱若的生活・教育・實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該不該為了孩子的教育移民呢? #如果只能待在台灣怎麼辦?
第一次這麼臨時直播,是因為昨晚看到了一位想為了孩子教育移民到德國的台灣爸爸的PO文,也同時看到了很多網友的回應與分享。我想用一些我們的經驗談,與各位有些糾結的台灣爸媽們分享!
「教育環境」很重要沒錯,我們都應該努力在「可以選擇」的範圍內,為孩子做出最好的選擇。
但並不代表,只要換了環境,就是萬事OK!!
反而很多時候,原本的問題會在換了環境之後,更加凸顯,還有著更多的挑戰要面對。
所以,家庭的關係是否緊密,在孩子面對壓力的此時就是更重要的了!
我們是否能讓孩子知道,無論她在外頭經歷多少槍林彈雨,家都是支持他安慰他的港灣?
我們是否能讓自己,丟掉過去「沒這樣你就完蛋了」的觀念,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與幫助他們?
當我們怪罪環境的時候,身為父母親的我們,是否也花足夠的時間來改變自己?
這些,是希望與父母親們分享的心裡話啊...
---------以下是之前的文字分享內容----------
#不要迷信哪一國的教育
#爸媽啊_你_就是你這一國的教育環境啊
在睡前看看臉書,在德國相關的社團裡,看到了一位台灣父親為了孩子的教育而希望「移民」德國的提問。吸引我注意的不是這則PO文,而是底下的回答。
德國的學制在10歲左右就將學生分流。
很多德國學生其實也在這樣的制度下,感受到壓力。
所以,我們是要看那些逼孩子讀書都要名列前茅,又學一堆才藝的家庭,然後「判定」德國讀書很辛苦?
還是,我們要看那些自由選擇的孩子,看他們讀書的時數,然後「認為」德國讀書好輕鬆?
我看了大家的分享,特別是一些強調「德國中上家庭」逼孩子讀書的方式,讓我睡意全消,想來與大家聊聊這點。
=====
就像我與老公在直播中分享的:沒有完美的制度!很多德國人也不喜歡德國的教育制度。
我覺得在德國相較起來就這一點最好:他們上學時數相對少,所以孩子很多時間可以「獨處、與朋友Hang out,或跟我們在一起」。
然而,如果父母親仍舊要拿這些時間去補習,去學才藝,去逼孩子,還不是一樣可以「逼」?
我看到太多的亞洲家庭,到了德國還是一樣逼孩子讀書啊!
家教補習,課後輔導,才藝訓練,什麼都照樣進行。
=====
各種例子在各個國家都有。
就如同:
德國家長都尊重孩子嗎?才怪!也有不尊重的啊...
德國婆婆都不恐怖嗎?才怪!很多恐怖的例子啊...
德國就沒有屁孩嗎?才怪!走在路上就遇到一堆啊...
所以 #養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看_家長_的態度!!!
要逼孩子?到哪裡都能逼。
不逼?我孩子在台灣長大的過程我也沒逼過呢!
環境影響人,但 #最重要影響孩子的還是家庭的環境。
所以,為什麼這個小天地是我自己的教育實驗?
因為,我認為我自己才是影響孩子最重要的那個人之一!
我們說不定後年又不知道搬到哪個國家,
五年後也不知道姊姊決定在哪讀書,或者還要不要讀書,
所以,在哪裡~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與其討論哪個國家讀書輕鬆還是辛苦,
不如思考如何營造一個「無論在哪裡,孩子都能自信、健康、快樂成長」的家庭環境!
#台灣也有讓孩子快樂學習成長的家庭
#德國也有弄到眾叛親離的爸媽
#人走到哪沒改變都是一樣的_不要太迷信了
=====
【補充】那究竟換環境有用嗎?
外在環境對孩子還是有些影響的,這我不會否認的喔!
例如我說的「多了一點時間」,這就是來德國的好處。然而,如果我仍舊是強力要求孩子要立馬趕上,要全班全校第一,說真的這點好處一點也用不上!
如果要帶孩子到不同的教育系統,那麼「強大緊密的家庭關係」就更重要!
孩子要面對的,不只是課業的改變,還有交友與生活方式的大調整。特別是10歲以上的「半青春期」孩子,更需要父母親的了解、體諒,與陪伴。
=====
至於要不要換環境,要看每個家庭、每個孩子,所以真的沒有定論的。
我們家不是「教育移民」,所以無法這樣分析給大家聽。
但,我希望給想要「為了孩子教育而換環境」的家長一些建議(不管是島內還是海外移民):先確定,你們與孩子是「一起」面對這所有一切!
不管孩子新環境面對得輕鬆,還是辛苦,就算是留在台灣的教育體系,都不是孩子快樂悲傷的重點。
=====
我家剛好有兩個極端,一個是相對輕鬆的中學生,一個是課業繁重的德國大學生,一樣不變的是:我確定自己很投入地支持他們、陪伴他們,沒有批判,沒有插手,就是陪伴與支持!
如果能做到,那就算是孩子15歲就要考太空人般的高壓,她一樣有很大的機率會是會是健康與快樂的。因為,理解與支持,比一個舒適的環境來得讓人有力量。
當然,孩子有各種,我們盡力而為就是了!這是我們身為父母的責任。
以上淺見給大家參考喔!
#每一天的教養_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
⭕️【5/25~5/31】於 金石堂網路書店 結帳,輸入代碼@Carolmamy折價20元
http://bit.ly/2rsQIST
⭕️博客來購書 https://goo.gl/CIVKoG
⭕️天下文化網站購書 https://goo.gl/kUPnQr
要揪團的朋友再等等唷~😏😏Coming soon...
#天下文化 #未來Family #凱若媽咪的獨立教育
最重要影響孩子的還是家庭的環境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劉士嶢醫師 #長高迷思破解
本集節目,由SBD贊助播出
🚀 傳送門: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29 孩子長不高吃轉骨方?爸媽必聽!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台大小兒科-劉士嶢醫師】
➤ 醫學中心,小兒科有很多次專科的分類。
➤ 小兒內分泌科常見問題:小孩子長不高,小女生提早發育胸部/提早月經。
➤ 國健署有0~7歲的兒童發展曲線圖,可以參考:https://bit.ly/39nNrts
男生6~18歲:https://bit.ly/3cbkEKl
女生6~18歲:https://bit.ly/2Yg0UNx
➤ 如果身高體重落到3%以下(最後一條線),才需要擔心生長的問題。
➤ 內分泌科醫師最害怕看到的生長曲線停止(平掉)的線型。
➤ 大部分醫師遇到的家長
➤ 國健署建議:學齡前兒童牛奶,早晚250ml一杯,一天500ml。
➤ 兒童能不能吃巧克力?咖啡因?
➤ 長高迷思:拉筋就會長不高?小兒科醫師怎麼認為?
➤ 肌肉也是內分泌器官。
➤ 生長板?需要營養還是刺激?
➤ 阻力訓練/重量訓練,早在2014已經科學證明/迷思破除,是對於生長/健康有幫助的。
➤ 兒童:壓力的確會影響身高!很重要!(級任老師?霸凌?)
➤ 青少年精神科,身心科?
➤ Gaming Disorder,沈迷線上遊戲,你是二次元世界的人?
➤ 青春期,性早熟?影響身高?塑化劑,環境賀爾蒙絕對會影響身高?!
➤ 女生青春期8~13歲,在初經來之後的兩三年後,生長板停止生長。
➤ 男生青春期9~14歲,會比較晚生長板停止。
➤ 女孩初經大約12歲左右。女孩肥胖,可能會讓初經提早到來。
➤ 轉骨方:本草綱目裡面是沒有【轉骨】這兩個字的。
➤ 轉骨:杜仲,黃耆,有促進成熟的效果。
➤ 吃轉骨方半年,生長板骨齡成長五歲,是好或不好?!
➤ 轉骨方到底能不能喝?邱個說:不要喝!
➤ 應該關注小孩的『全身健康』,不能只關注『身高』,身高80%取決於遺傳。
➤ 為什麼我的小孩『比』別人矮?
➤ 瘦肉精 萊克多巴銨 是什麼?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 塑化劑,環境賀爾蒙。
➤ 會讓女生提早長小胸部:『初乳的羊乳』,特別『芳香』的精油乳液!『雞皮』
➤ 『山藥』『茶樹精油』『薰衣草精油』植物性女性賀爾蒙。
➤ 太香的化妝品/保養品,『太香的』,小朋友都建議不要。
➤ 建議在小孩身上用大品牌,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
➤ 蜂王乳,小朋友建議不要吃。
➤ 小女生,彩色橡皮筋,玩具,塑膠製品,皮膚不要直接接觸。
➤ 【肥胖】在小朋友的比例超級多,小學生有1/4過重。
➤ 小時候胖,就是胖!兒童第二型糖尿病,膽固醇過高,脂肪肝,病例超多。
➤ 【手搖飲,搖茶】攝取過多的糖分是主要原因之一。
➤ 肥胖是一個Family Thing,是一整個家庭的事情。
➤ 家長/長輩多只注意小孩身高,而非注意肥胖問題。
➤ 兒童8種健康問題,體重過重、肥胖、外傷、焦慮/抑鬱、時常頭痛、腹痛、自閉症、注意力不集中/過動,隨年代而增加。
➤ 小朋友長不高,跟太晚睡/睡不好,有沒有關係?
➤ 腦垂體分泌身長激素,會在睡眠期間分泌比較多。
➤ 瑞士兒童醫院研究,發現身高成長,並沒有因為睡眠品質而受到影響。
➤ 每個小朋友所需要的睡眠時間有個體差異。
➤ 來路不明的鈣,不明添加物,是醫師所擔心的。
➤ 維他命D是不是需要補充?答案:是。但是要注意劑量單位數。
➤ 建議孩童接種 流感疫苗。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邱個 #CHIOUGRR #SBDTaiwan #SBDAPPAREL
最重要影響孩子的還是家庭的環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天,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在你成長過程當中,有沒有被父母或師長要求「你要跟大家成為好朋友」或者是「要交很多朋友」這樣的經驗呢?當下你是什麼感覺?如果你是一個外向活潑的孩子,這或許對你來說沒有太大的困難,可是如果你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呢,這對你來說是不是一種壓力?
你心裡其實也想要有更多的朋友,可是因為被要求做這件事情之後,交朋友這件事情,除了你原本的緊張、擔心、壓力之外,他又多了一層好像不得不去做的感覺,弄到最後你甚至於會有點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想要朋友還是不想要朋友。
其實這件事情從來就不是絕對的二分法,在交朋友這件事情,你一定會跟有些人是合得來的,但是有些人並不是他有問題,也不是你有問題,但是你們就是走不在一起,這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可是這樣自然的狀況有時候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很容易被扭曲哦~
這樣的扭曲其實也不只是在我們的文化裡,就像是我最近讀到一個資料哦,絕大部分的日本人在進入國小就讀的時候,都會聽過或者是唱過一首叫做「等我升上一年級」的兒歌,在這個兒歌裡面哦,有一句歌詞是這麼唱的,他說:「等我升上一年級,能不能交100個朋友」有很多日本人對這個歌詞都印象深刻,或許會有很多小朋友進了學校之後真的能夠交到100個朋友。
但是因為這樣的潛移默化覺得一定要交到100個朋友,才是理想的狀態、才是對的、才是好的,這件事情真的會讓很多人感覺到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學校這樣的環境哦,會特別強調「大家都是好朋友啊」、「大家要團結在一起啊」、「大家要和和氣氣地相處啊」,似乎很多老師和父母親會有一個預設的狀態,就是「大家要成為好朋友」。
其實喔,能夠成為同學,能夠先相安無事,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起步。至於能不能成為好朋友,我們要反過來問問現在身為成人的我們,我們有辦法跟每個人都成為好朋友嗎?
可是你要知道一個人成長的過程當中,對於很多的觀念跟信念,在形塑的歷程裡面,尤其是哦,小時候國小的那個階段,或者是我們剛進入一個所謂的團體,通常是你剛進入幼稚園、剛進入小學,那個時候你被灌輸的很多信念,它可能會帶在你身上一輩子的。
然而當這樣的信念被種下來之後,如果我們沒有好好覺察,可能我們終其一生都會因為這樣的想法感覺到非常非常地痛苦,因為一方面你的身體、你的靈魂告訴你,你並不想跟每個人都成為好朋友。有些人就是個性不合,有些人就是看不順眼。
這真的,再說一次哦!不是你對我錯,或者是我對你錯的問題,不是,因為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不合就是不合,你要怎麼樣讓一隻飛鳥跟一隻魚在一起呢?這是一個很本質,又沒有什麼道理可以說的一個命題嘛!
然而當我們沒有覺知這一點,帶著「我們要跟大家在一起」、「我們要跟每個人成為好朋友」,這樣的信念的時候,往往就會反射,成為心中的一種自我批判,像是「我可能很沒有用」、「我這個人很奇怪」、「我真的太不合群了」、「一定是我有問題」,當你聽到這裡,你回想一下,你在面對跟他人相處,是不是有很多時候不管你眼前遇到的人是誰,你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小聲音。
你有好多好多的自我批判,好多好多的覺得自己很奇怪,一定是自己不好,甚至於眼前的人很善待你,眼前的人打開雙手、打開心就是要接納你,你還反而懷疑,像我這麼奇怪的人怎麼可能有人會接納我?
我相信當你聽到這邊,如果你有一些感觸的話,那我要先告訴你,這一路你辛苦了,你並不奇怪,你需要的是更靠近自己的靈魂,更靠近自己的潛意識,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質地的人,
就像是有些人外向、有些人內向。外向的人不用逼自己要裝的一副文靜的樣子;同樣的,內向的人,也不用強迫自己要成為一個交際花,不是嗎?
無論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在你的生命裡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都可以找到跟自己合得來的物種,儘管那可能很小眾,儘管那絕對不是意味著每個人都是這樣,那重要嗎?我會很明白地告訴你,那一點都不重要。
比較重要的是,你跟自己在一起能不能很自在,透過這份自在,你才能夠跟適當的人、跟你想要好好相處的人,跟他們好好地連結。
談到這裡我很有感哦,因為從我們的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推出到現在,有很多同學透過這一段很特別的線上課程的學習體驗,修正一下吧,與其說它是一個學習體驗,不如說它就是一個「體驗」。
因為它跟其他的線上課程不太一樣,它沒有那麼多技術上的引導,這一門線上課程的主講人是哈克(黃士鈞博士),他是我認識所有的朋友當中,他最會懂得怎麼樣靠近一個人。
怎麼樣透過他最溫暖、溫柔的聲音,一句一字地、一步一步地深入你的潛意識,讓你開啓跟自己的對話,把那些你在人際當中困擾的、自我糾結的、自我批判的,並不是跟他們對抗,也不是去扭轉任何東西,而是學著跟自己連結、跟他人連結。
這是一份「接納」的力量,這一門課是一份「接納的禮物」。歡迎你的加入,當然了,我希望能夠透過今天的分享,讓你能夠更靠近自己,更接納自己,成為一個舒服自在的大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你加入了嗎?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學習體驗,期盼你的加入,相關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歡迎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最重要影響孩子的還是家庭的環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現代人對於關係的困擾,有很大的程度都源自於跟「家人」的關係,假如你也想要舒服的跟家人相處,就一定要鎖定今天的節目。
在收看影片之前,不論你是在Youtube,還是Podcast收看還是收聽,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你的具體支持,是我們製作節目的最大動力~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跟大家聊聊「家人關係」這個主題。
我想對大部份的人而言,我們都是從小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長大,小時候爸爸媽媽照顧我們,長大了想多跟爸媽親近,這是很自然的事~
家庭會傷人?
只是當家裡發生一些紛紛擾擾的時候,受到東方文化影響的台灣,大部份的人都希望以和為貴、息事寧人;畢竟同在屋簷下,能夠和諧相處是最重要的事!
然而在我的實務經驗上,「息事寧人」這樣的思維,卻是辛苦的開始,因為人都是有情緒的,而且情緒每天都在波動、變化;要是一昧的強調「家和萬事興」,反而容易壓抑過多的情緒。
導致家人關係太糾結,到最後養育的恩情、陳年往事、甚至於是生活、情緒、財務,全部糾纏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
說到這裡,讓我想起一個學生的家庭困擾,他的情形是這樣子的~
我的學生是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畢業後有了工作,也曾想過搬離開家,不過考量到房價物價,掂掂自己有限的薪水,自己獨立生活實在太辛苦。
加上母親過幾年也會退休,怕媽媽一個人生活太寂寞,留在家裡跟母親作伴,還有人幫忙打理生活瑣事,想想也挺好的。於是她就選擇繼續住在家裡。
一開始還相安無事,可是隨著她工作越來越忙碌,母親對她的擔心就越來越多。怕她太忙沒時間吃飯、纖維質攝取不夠,每天都準備一大盆水果要她帶到公司去。
即使她表示整天的行程都在外頭,帶水果不方便,媽媽還是堅持。有的時候加班晚回家,媽媽也堅持一定要等門,不管她怎麼勸,要媽媽早點睡,都沒用。
她覺得兩個人住在一起很有壓力,想要搬出去,不願意自己變成媽媽的負擔,可是又放不下母親,怕媽媽一個人太寂寞,當然錢的問題也是一個考量。
這三方面的矛盾,一直在她心裡打架,讓她很糾結、為難,就跑來問我該怎麼辦?
媽媽講不聽,怎麼辦?
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解決,不過這倒讓我想起一位朋友,在對家人關係的衝突上面,他的面對和回應方式,非常經典,於是我跟我的學生說了一個諮商界前輩的例子~
這位前輩有兩個女兒,一個五歲,一個三歲,有天晚上,兩姊妹吵了架,妹妹先哭著跑到我朋友的房間告姊姊的狀;沒多久之後,姊姊也到朋友的房間,說妹妹的不是。
照常理來說,當父母親面對孩子吵架的時候,會很直覺的說「不要吵架!」或是會問「到底在吵什麼?」這一類想要介入排解,擔任調停者的角色。
不過我的前輩非常有智慧,他關注的焦點不是兩姊妹吵架的細節,而是跟兩姊妹說了一個「呵呵與癢癢」的故事~
「呵呵與癢癢」的故事
「森林裡啊有兩隻猴子,叫做『呵呵』和『癢癢』。呵呵和癢癢很喜歡一起 玩,玩得好開心的時候,都會哈哈哈一直笑,好開心好高興好興奮!
可是啊…有時候,呵呵和癢癢會吵架,一吵架,就會很難受,不舒服,不高興,很想要把對方推開,推得遠遠的…。
在一起的時候,會開心,會吵架,可是如果呵呵不在,只有癢癢一個,就會好無聊好無聊......」
這兩個小女孩在前輩的懷裡聽得很起勁,忘了哭,後來前輩接著說:
「森林裡啊,另一個角落,有一隻小河馬,牠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叫小河馬波波,小河馬波波有一天遇到小鱷魚赫赫,小鱷魚赫赫有看起來好可怕的牙齒,牙齒好尖好尖看起來就好可怕…
小河馬波波看著小鱷魚赫赫,說:『我要來數一數你有幾隻尖尖的牙齒!嗯∼∼∼一,二,三,四,五......哎唷喂呀,怎麼那麼多啊......』
小鱷魚赫赫,看到小河馬波波沒有被牠尖尖的牙齒給嚇到,忽然也開心的想要數小河馬波波的牙齒。
小河馬波波也有很多很多牙齒,而且啊,小河馬波波的牙齒圓圓的,好可愛喔!『一二三四五,哇∼好多可愛的小牙齒喔!』。」
小河馬波波和小鱷魚赫赫,後來還會發生什麼故事呢?下次把拔再跟你們說喔!」
前輩刻意賣關子,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兩個小女孩聽完故事,不約而同的翻下床,走到客廳,然後姊姊就跟妹妹說:「來,姊姊說個故事給妳聽。」
五分鐘前還吵的不可開交的姊妹,一下子又變得相親相愛了。
故事說到這裡,那位坐在我面前的年輕朋友,原本皺得很緊的眉頭鬆開了,嘆了口氣,笑了笑跟我說:「老師謝謝,我懂了~」
聽到這裡,不曉得你的感受是什麼呢?
「隱喻」是什麼?
會不會有種模糊的感覺,好像懂了一點點,又好像沒全懂呢?
事實上,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我並沒有提供我的學生,任何實質上的解決方案,而是跟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就能讓他主觀感受上的挫折、痛苦等等情緒,減輕了很多,那麼到底為什麼「說故事」會有用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這是因為故事裡有「隱喻」!
而所謂的「隱喻」,它是一種繞過表意識,直接跟潛意識溝通的語言。要是你對心理學有點概念,你就會知道,在心理學裡,人的意識層面分為表意識跟潛意識。
表意識的理智思維無法控制潛意識,不過潛意識卻無時不刻,都在影響著表意識的行為和選擇。
這就是我的諮商前輩~哈克,在面對女兒糾紛時的策略!
他不是直接調解女兒們吵架的「表面事情」,而是說了「呵呵與癢癢」的故事,就能繞過表意識,讓兩個女兒領悟到更重要的事情是「彼此的陪伴」,於是女兒們不吵了。
這就像是《孫子兵法》,很多人以為《孫子兵法》是教人打仗,用武力解決問題。但其實《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就請大家要多想想如何「不戰而勝」?不用流血、殺傷就能弭平衝突,才是更高境界~
如何啟動「潛意識」?
那你會不會很好奇,為什麼「隱喻」這麼神奇?
其實這個答案也不難,因為凡是有「隱喻」出現的時刻,它就意謂著在人們的心裡打開了「新的空間」,於是表面上過不去的事情,也就有了轉圜的餘地~
打個比方來說,就像前面提到的哈克兩個女兒,她們在聽「呵呵與癢癢」的故事同時,她們的表意識就跳脫出吵架的情緒,全心全意置身在森林裡,跟呵呵與癢癢在一起。
跟呵呵癢癢一起笑、一起開心、一起森77、一起失去呵呵,然後發現了會好無聊、好無聊!
透過這樣的過程,兩個小女孩的潛意識,不知不覺吸收了「呵呵跟癢癢」的故事結局;知道失去彼此會很無聊。
於是哈克不必為兩個女兒調停和仲裁,兩個女兒的紛爭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這就是隱喻的妙用所在!
同樣的,回到我的學生身上,雖然我沒有直接處理她和媽媽的關係,也沒有花時間協助學生細數她母親的好。
但透過隱喻和故事,她卻重新發現和媽媽的關係,不只有爭吵,其實還有滿滿的愛,他們都是相互在意的,誰缺了誰都不開心。
只是有時候,我們的心思會被一些小細節給佔據,覺得對方好討厭,好想討一個公道,證明自己是對的。
卻忘了,只要有任何一方願意先釋出善意,不被表象兇惡或憤怒的模樣給限制住,主動靠近,就能看到對方身上還有很多優點。
也正是因為這份善意,幫助自己長出更多心裡空間,看見美好。
事情不一定都能解決,可是心情很快有了出口~
那麼要是你也跟我一樣,很佩服哈克的智慧,很想跟他學習潛意識的語言,我會很鼓勵你,加入我們最新的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是哈克~黃士鈞博士,精心打磨一整年,在華人地區推出他個人的第一個有聲課程。
在【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裡,我們會隨著哈克的聲音,進入潛意識的世界,遇見全新的自己!
今年年初蔓延開的新冠疫情,對我們的世界造成許多經濟、交通、關係的破壞,而從更大的層面來看,這次疫情或許也在警惕我們。
當我們一昧追求成長、追求改變的時候,很可能是在傷害身邊的資源;就像人類之於環境的過度開墾、對生態的掠奪,這些都需要休生養息,才能恢復環境的健康!
同樣的道理,回到你身上,「表意識」為了生存而不斷擴張的人際關係,可能讓你感到疲憊或受傷,這也需要「潛意識」來幫你找回內在平衡。
我們在這個時刻,推出哈克的線上課程,是因為這個世界需要重新建立人與人的信任網絡,而【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就是能為世界、為家人重新找回愛與溫暖的課程,歡迎你的加入。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收看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把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打開。
而Podcast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