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官學一同努力,點燃台灣小水力發電契機】
今天上午瑞隆北上台大水工所,出席「小水力發電設計第四屆開幕典禮」,為所有參賽同學加油打氣,也感謝台電楊董事長、經濟部能源局游局長、陳椒華立委、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劉理事長、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高理事長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等親自與會,展現對再生能源小水力發展的支持。
瑞隆從過去擔任國會幕僚期間,便和環團一同關注、推動反核、減碳、環境保護以及鼓勵再生能源等議題,長期合作建立彼此的信任,現在政府在過去四年的基礎上,加速發展太陽能、離岸風電的同時,也將目光資源投放到其他具有潛力小水力、地熱等再生能源。其中小水力雖規模較小,卻有鄰近鄉鎮社區,隨發隨用的特點,有助於結合地方創生、農村再造的一起推動,並活絡地方經濟的效果。
去年,再生能源持續投入發電,台灣的用電供應穩定,今年陸續建置完成的太陽能、風電,將會在台灣能源配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在下一個發展再生能源的階段,我們期待擴大發展更多元的綠能,讓台灣降低對核能和媒碳的依賴,讓空污持續改善,也為台灣產業注入新的動能。
從理想走入行動,我們繼續努力,給下一代更好的家園。
#有政府會做事
#非核減碳安全健康家園
#穩定供電經濟持續繁榮發展
會展產業的特點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麥肯錫吳聽博士:新常態下的自動駕駛行業展望
北京新浪網 06-28 16:27
演講嘉賓:吳聽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麥肯錫未來出行中心中國負責人
(以下為嘉賓演講視頻)
各位參會嘉賓,大家好!今天很榮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自動駕駛在全球和中國市場的最新展望。
今天我主要聚焦兩個角度:
一、自動駕駛對計程車、共享出行會造成什麼影響?是否會替代它們?
二、未來無人駕駛在個人用車方面的趨勢是什麼?此外,我還會分享一下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對無人駕駛的影響。最後,因為今天參會者中有很多產業界的朋友,所以我會分享一下對無人駕駛未來的戰略思考,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示。
需要說明的是,我今天講的主要是乘用車,不涉及商用車領域的無人駕駛。今天用到的數據基於一個全球協同的模型。這個模型的主要衡量依據是:乘車人X出行里程=出行量。同時,這個模型還考慮到未來發展無人駕駛相關技術的可行性(包括經濟性),以及終端客戶對技術的接受度。
因為在無人駕駛領域,會涉及很多出行模型的轉化,接下來,我們會基於不同情景深入展開。以北美地區為例,我們會根據不同地區做測算,最左邊其實是城市周圍,第二塊是美國其他大城市。第三個框是中型城市,最後可能是大部分比較空曠的地區
在乘客里程方面,我們預測,2030年無人駕駛車隊在市場上(主要城市地區)的比例大概是10%左右,在其他大型城市可能是5%左右。大家可能在想無人駕駛短期內是否會出現一個比較大的市場顛覆?後面我會展示對於中國市場的預測。總體上,我們認為無人駕駛商用化的真正拐點可能要到2030年前後才會出現。
在中國,大家可以上半頁深藍色的部分(圖2)。如果根據PKMT來看的話,大概到2030年無人駕駛在中國的比例大概是6%。但是到2040年,這個比例會顯著增加。其實到2030年,無人駕駛在個人即私家車領域的比例還是非常小,大概佔三分之一左右。
我一開始講的模型也在不斷更新。這裏分為兩種情景,從技術情景來看還是比較樂觀的。這個樂觀主要取決於幾個因素,第一,不同城市和無人駕駛相關的法規建立的速度;第二,是技術商用化的程度。
下一頁比較有意思,縱觀整個無人駕駛產業鏈,我們對未來的收入池做了一個預測(圖3)。這裏面有幾大部分,一是硬體相關,既包括傳統的硬體也包括與無人駕駛汽車相關的硬體;二是高清地圖;三是和汽車相關的一些服務,因為歸根到底無人駕駛還是車,所以汽車仍然會有價值;四是運營,包括車隊本身的運營,比如維護、維修、保養等等,此外還包括整個無人駕駛系統的運營,比如軟體更新、相應硬體維護更新等等;最後,當然是出行平台。
接下來談一下對私家車市場無人駕駛發展的思考(圖4)。實際上,目前私家車基本已經屬於二級自動駕駛水平,有一些高級的配置及功能,尤其是在豪華車領域,無人駕駛技術正在逐步滲透。這裏其實分為三個情景:最激進的情景是,假設以特斯拉為代表的企業在短時間如果能取得突破的話,將快速拉動私家車市場增長。中間的情景下,更多取決於現有豪華車在L2、L3的研發能否順利推進。最慢的情景是到2025年之後,而這個發展過程還會受到技術及企業本身投資能力的影響。
圖5橫軸是我們通過調研了解的消費者意願,比如車內通話即使沒有無人駕駛也能實現,但是要做到隨意的在車內享受通話自由,使之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可能對用戶來講這點的價值更高,但是實現這點所需的技術要求相應也更高。
下面我簡單講一下新冠疫情對無人駕駛的影響,圖6列出疫情對「新四化」的影響,針對無人駕駛而言可能一兩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各個企業的投入,包括入市的強度可能會降低。但是中長期可能還是會回到我們原來預測的發展軌道上,疫情應該不會改變整個市場的發展軌跡。
接下來,我再講一下對無人駕駛未來的戰略思考。
首先,從市場的角度,我們在考慮未來業務發展時,要對目標市場、對未來的規模、增長的趨勢有清晰的認識。第一,未來的商業模式可能不會像現在的汽車那樣屬於一次性消費,而是持續性消費,比如軟體更新、相關服務等。第二,響應市場變化的速度非常重要。第三,全新的產品及客戶分群。第四,無人駕駛的發展和城市息息相關,所以企業在設想商業模式時,要考慮到城市特點,至少有些城市能幫我們把這個業務先做起來。
其次,在控制點上面,企業應該考慮三個問題:第一,技術層面,我們本身具備技術領先性或者是否擁有相應的合作夥伴,能提供這種領先的技術。第二,在和整車的集成整合方面,我們是否具備相應能力或者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第三,是否擁有既定的終端客戶群,或者合作夥伴能否給我們提供終端客戶。
最後,我們還要意識到,無人駕駛這一新業務模式對組織和能力的要求也非常不一樣,組織應具備非常高的靈活性和機動性。此外,每個企業的合縱連橫能力也非常重要,因為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單打獨鬥把無人駕駛完全做好。
這些是我們對無人駕駛的總體趨勢判斷。
謝謝大家!
資料來源:https://m.news.sina.com.tw/article/20200628/35597084.html?fbclid=IwAR3yiM0W94_KJc-zuufB7_NFzwbVRXPaL_CF54ROZ1mX4ElxNHS4vlU4qL4
會展產業的特點 在 賴清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桃園市是台灣最年輕的城市,對於青年的照顧與重視,反應在領先全國成立第一個青年事務局,協助年輕人發展。桃園市境內大大小小的新創基地,就是其中一項,是年輕人一圓夢想之地。
文燦市長在推動青創基地有幾項特色。在第一步場地取得上,既活化現有閒置空間,同時開闢新基地,馬達矽谷園區暨幼獅國際青年創業村、虎頭山物聯網創新基地、桃園會展中心等,在在展現強烈企圖心。第二,採取中央、地方協力,善用市府與「前瞻基礎建設」各項經費,共同合作推廣。每一個基地都有明確定位與發展方向,今天我們來到的新明青創基地,是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安東青創基地是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MR(混合實境);虎頭山則是自駕車。第三,則是靈活結合大學、企業,也邀請國際一流企業進駐,繼微軟後未來會有思科,這些特點,都值得肯定並加以推廣。
台灣的經濟發展,在早期經濟奇蹟年代,由中小企業主打下厚實基礎;三十年前,由半導體帶動資通訊產業,也有許多隱形冠軍。但我們曾經錯過網路經濟發展的契機,眼下的數位經濟時代,不容再錯過。台灣有堅實的基礎工業與商業規模,也有在國際上扮演關鍵角色的半導體產業,以及智慧機械。我們希望在此基礎上,持續運用年輕人的智慧和創意,推動新創,用工業4.0在產業的大小樹上,嫁接出新的事業,新的枝枒。
現在是屬於發揮創意的年代,台灣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必須走上新創的路徑。今天很高興看到鄭文燦市長及市府團隊的用心,積極推動各項新創工作,讓年輕人可盡情發揮、圓夢,也讓未來台灣經濟持續發展。
會展產業的特點 在 標籤: 會展產業的特點 - 台灣社會團體查詢網 的推薦與評價
中華會展協會在哪裡?本篇整理全台灣職業團體、社會團體名冊,包含:團體名稱、團體類型、成立日期、團體會址、理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