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玩部落客朋友 雪莉的非典型幸福學Cherie's Way of Life 舉辦的〈豐盛冥想21天〉,之前身心靈圈很紅,透過21天每天做15分鐘的覺察練習、冥想梵唱,去吸引和探討自己在「豐盛」這個領域的議題。
對我來說,這個遊戲與其說是儀式,更多時候是透過練習來覺察,看看自己還有什麼可以挖掘的東西──畢竟要我自己說,我是個精神和物質非常富足的人嗎?好像是也不是,至少我認為自己不完全是,但這中間到底是什麼信念卡住,還有什麼可以照見,我非常有興趣。
今天練習到一個很有意思的題目:「列出你身邊你認為他很富足、富裕的人,必須是你認識並能接觸到的人。他們完成了全部或部分的生活目標、他們很快樂、或在你眼中他們很快樂。」
***
我第一時間非常傻眼,因為首先,我不認為有錢就等於快樂,甚至見過極多收入在同儕間封頂的人,一個個在做療癒時黑暗又碎裂到讓人驚愕。也看過很多忙於工作而不斷殘殺自己身心靈的人,這種要讓我把他的名字寫上清單,真的辦不到。
但也不代表我不重視錢,手頭拮据但過得很快樂的人,我頂多只有耳聞,並沒有真實認識,所以無從得知他們是真快樂,還是表面快樂?因此清單上也沒有這種極端人士。
還有,就算有一定的收入,也算懂得過好日子,但是每天不是在做想做的事,只能說是肯花錢來代償自己白天的辛苦,那對我來說也不算真的富足。
那我心中的「富足」到底是什麼?
我嘗試列了幾個,又把列出的理由附註在後面,盯著那名單看幾秒鐘後,我啊了一聲,恍然大悟。
這幾個人,都有兩個共通點:「自我實現」+「懂生活」。
***
他們不見得賺得很多,但每個都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就算沒有創業,也是在職場做自己擅長的工作,另外也有自己的興趣作為副業。
總之人生大部分的時間,一定是心甘情願地花在自己喜歡、認同的事情上。
第二是「懂生活」,這些人都頗具細膩的五感,就算砸不了大錢買最貴的,但一定懂得在預算內找到最好的。可能買不起一瓶幾萬的紅酒,卻會從櫃子裡拿出一支你我都負擔的起的收藏,幸福地邊喝邊和你聊這支的產地、年份和韻味;又或者從冰箱中挖出幾個食材,我們去市場走一圈都買得到的那種,簡單煎煎弄弄,配上氣泡水和醋,就是一餐爽口的便飯。
一個人的時候也不將就,放音樂、點香、泡花茶、蠟燭薰香,就連洗手間肥皂都要用個精緻的瓷盤托著,懂得安頓自己的味蕾、視覺和心──而通常有這種能力的人,剛好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修行──懂得覺知,懂得精細,也懂得享樂追求要適可而止。
於是我懂了,屬於我版本的富足,是把生命留給真正在乎的事情,是有覺知和品味地為五感選擇好東西,是有基本的收入足以支付這一切,也有足夠的修行去接納不夠完美之處。
接著我回過頭想,啊,或許我在別人眼中,也是接近這種人吧?只是我修行還不夠,看不見自己的幸福,常覺得自己有所不足,煩勞庸碌。
也許豐盛練習的最終意義,不是要我們渴求更多,而是看見自己手上的,以及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你心目中的豐盛是什麼版本呢?我也想知道:)
===========
#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
#柚子甜剝心事
閒聊日常:
臉書:YS Tian
IG:柚子甜
===========
Photo by Paige Cody on Unsplash
有所耳聞意思 在 黃后駕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一些時間沒發文了
2020真的是很可恨的一年
壞事多過好事
也可能又剛好29
真的是萬惡的一年
但還好都度過了也熬過了
什麼檻也都慢慢跨過
會越來越好的
今天想分享的
單純都是自己的想法、經驗
沒有任何絕對的意思
更沒有以偏概全
以下正文!
—————-我是分隔線—————-
我想扣除掉非不必要的理由
當媽了之後絕大部分都會希望陪伴自己的小孩
度過「美好的童年」
希望自己能夠一手陪伴他的成長
直到學齡前...
這是個分水嶺也是個情緒的轉換
我想大部分的媽媽都會想馬上把小孩送去讀書
然後狂奔回職場
因為帶小孩真他*的累啊
雖然會捨不得
但是我也絕對不要再帶小孩了
這時候是個選擇題
公幼與私幼的天人交戰
我一樣先撇除非逼不得已的理由
這真的比要不要答應老公的求婚還難欸
下面我以自己的經驗分析了幾點
是以我喔以我喔以我喔
拜託認真魔人饒過我吧
第一點
「第一實際-學費」
錢啊錢啊錢啊就是重要很重要
一個是註冊費
另一個是註冊費月費才藝費教材費還有超時費
公托就是一次收完然後等著下學期再一次
(除了課後班的額外收費)
斯托就是一個加一個又一個
好多朋友媽媽都說薪水直接乾一半
當然這個也是要評估自己的能力啦
第二點
「怎麼都抽不到排不到啦」
這個無關乎好與不好對與不對
因為都很難
抽籤、排隊抽籤、一出生就卡位、找人幫忙卡位
這個真的就是看小孩以及父母的運氣了
第三點
「那麼早下課怎麼還有寒暑假啦!」
這個就是很多抉擇的一大原因
公托真的八點上課然後四點下課
(最晚額外收費課後班到五點半)
不像私校有些可以七點到六點半
最可怕的是小孩界的鬼門
寒暑假準時開
嚇得爸媽都束手無策
所以公托私托呢?你選擇什麼呢?
第四點
「怎麼吃這樣!!!!」
耳聞身邊私托的朋友
他們小孩的餐非常的不好
我很慶幸姐姐的學校(公托)
菜單拿出來真的好像什麼五星菜單
有的沒的都有
還有臘八節的臘八餐
雖然水果的部分
有些週期拿回來的重複性高到
我都可以成為中盤商
但吃的這塊我真的很滿意!!
姐姐都被學校養的肉肉的
(當然還有也有很棒的學校餐啦)
第五點
「你們老師是不是學歷都比較高啊」
學歷不代表一切
只要受過專業教育的都是好老師
老師跟小孩的磨合期還有他們的關係
都跟談戀愛一樣
並不是人人都可以人人都適合
要磨合也要尋找
所以師資問題是家長要做功課的環節
小孩與老師合不合適不能強求
但就是盡量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小孩性格的老師
第五點
「你們活動怎麼那麼多」
欸我真沒想過公托的學校活動這麼多
我不是說什麼運動會、還是要家長同樂的那種
是學校教育課程的一個環節
女兒學校時常有什麼月
運動月、美術月、台語月....
這學期的運動,老師除了請來體能教練、足球教練之外,還讓他們學會跳繩、騎兩輪腳踏車、搖呼拉圈...
台語月的時候教了好多台語的諺語還有故事...
活動也都很特別,她們在聖誕節的時候寫信給聖誕老公公,寫信沒什麼但她們要自己去郵局寄信!
她們也參訪過挖土機公司、警察局、鐵工廠、博物館、美術館、鐵路公司、特教學校、學校周邊地理介紹、去早餐店做早餐、去商店買東西....(這些就是上課的日常爸媽不用到場的那種)就是一個走出教室實際行動的教育...我女兒的學校是這樣!真心覺得很棒!
當然每個學校的教育方針方案不同!所以這也不是什麼絕對的比較!但周邊的私幼家長還真沒聽過這些活動...
第六點
「你們怎麼都沒有教....」
這個真的是個問題所在
我沒有說小孩必須或是絕對要學這些
但對於很多家長來說
他們覺得幼稚園注音符號、簡單的英文、基礎的數學
這都是應該要學會的
公幼因為教育部的關係
所以他們在學校是不能教的
女兒的老師都是用遊戲「帶過」
如果沒有另外去上正音班或是自己教
她大班來說ㄅ到ㄦ排序還是搞的亂七八糟
數學更不用說
那是女兒自己有興趣外加我有買題本
不然根本還在1+1=2
英文其實也不是絕對
我都很難想像
我女兒這樣上了小一
到底能不能跟上進度
雖然有什麼所謂的預備週
但是大部分的老師
就好像覺得她們應該都有基礎所以快速帶過
好多上公托的小孩都跌得七零八落摔得東倒西歪
但另件問題也存在
私幼對於分工合作、以及邏輯還有生活的應變能力就會有所差別
所以我說
幼稚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是一個學會團體生活、品格品行教育的開端起頭
還是基礎課程的奠基
我以為幼稚園就是快快樂樂的上學這樣而已
但到了準備升小一時
我又開始擔憂銜接跟進度的問題
第七點
「我小孩又生病了啦!班上又停課了吼!」
這是每個家庭聞風喪膽的訊號
感冒這回事如果家中又有小小孩
就是個無限循環的可怕輪迴
女兒他們學校很硬的規定
只要37.5左右就是麻煩回家休息
到了目前大班停課過一次,沒有什麼特別的大病
但朋友私校的小孩
老是因為什麼小孩停課沒去學校
同學生病了吃完退燒藥竟然家長又送去
或是學校竟然收了發燒的小孩
其實這點真的是自律的問題
已無關乎能什麼上班請假的問題
生病=休息=不能上學
這是保護自己保護別人的基本
曾經在公園遇到阿嬤帶著腸病毒停課的小孩出來玩
還一副他在家關不住所以出來透透氣的樣子
我聽到真的帶著小孩拔腿就跑
回家立馬洗澡換衣服
到!!!底!!!
為什麼會覺得沒什麼啊啊啊啊啊啊啊
這個也是每個學校的問題
有些學校很嚴格有些就比較隨意
跟公私幼我覺得沒有太大的關係
第八點
「怎麼辦?我小孩生日要送什麼給同學?」
什麼意思!?
我不太懂這到底是什麼時候衍生出來的傳統
我記得我的小時候
一個乖乖桶人人有大家都開心
結果現在的家長十八般武藝
還要會做小禮物蛋糕的
甚至還有裝扮出場的
一個一個生日派對比離譜比誇張的
小孩就開始學會攀比
為什麼他生日送那麼好我也要送那樣
對於一些時間、金錢不充裕的家長
真的是一大難題
好多朋友都說好險她小孩過年生日哈哈哈
我當初也好害怕學校會有這樣的傳統
因為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不能吃糖果、不能吃巧克力、對蛋過敏、送這個是不是都要一樣不然會吵架....
還好學校老師杜絕這樣的行為
他們統一由老師準備蛋糕舉辦每月壽星生日活動
對這個愛庸人自擾又怕麻煩的媽
真的是一大福音
雖然或許這是個分享的學習但我更怕小孩從小學會比較
那媽媽我生日是要送全家禮物嗎😅
其實
雖然自己的大女兒是讀公托
明白與私幼部分的不同以及很多非常的不同
但是這個也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對與不對
雖然我讓她有個愉快的幼稚園生活
但在準備升上小學的這一段時間
她開始要面對各種的壓力
甚至會突然覺得
上了小學怎麼不像幼稚園一樣快樂
還有也要有著剛開戰會很煎熬的打算
因為這樣
媽媽我也開始猶豫弟弟的教育
究竟他要的是什麼(他應該不知道
是他適合什麼?應該要如何?
很多人會覺得
到目前為止
他們別無選擇
因為工作以及無後援
所以他們非得要私立不可
當然公立也是有能應變這些困難的方式
因為幼稚園是如此
上了國小也是一樣啊
除了週三的半天
其餘的時間沒辦法接送也是只能上課後安親班
我想表達的只是
這兩者之間的差距
當然好壞對於每個家長期許小孩的未來而有所不同
我希望小孩快樂成長
我希望他能贏在起跑點
我希望他能趕快上軌道
終究
我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他們好
終究
都是為了他們
欸我好想問問我女兒你怎麼想
但想當然答案絕對會氣死
現在的她應該無法完整好好的表達
但我想她的幼稚園生涯是很快樂的啦
至於弟弟
喔我真的好頭痛喔
#不要把自己達不成的未來變成他們的過去
#他們要的不一定是我們想的
我太囉嗦了
很煩啊
2021
我想會好的
#我沒有要製造對立
#拜託正義魔人不要鞭我
有所耳聞意思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親子旅遊】25:週遊南臺灣day6.7 (芳瑜)
📍day6
南科考古館➡西螺服務區➡煙波新竹湖濱館
📍day7
煙波新竹湖濱館➡返程
🔸南科考古館🔸
建議大一點的小孩再去😂
我們原本預計在那裡待上兩個鐘頭再離開台南,無奈早上某弟歡過頭又加上某媽上錯交流道,行程有所耽擱,因此,我們抵達後直接前往大受歡迎的「兒童廳」。
沒想到那裡的設施較有挑戰性,不太適合小小孩,而當時礙於時間的關係,又無法帶他們到更多地方挖寶,只好抱著有點可惜的心情離開了。期待未來有機會能再訪囉!
🔸西螺服務區🔸
本來沒有這一站,是暘斌發現我們的環島拼圖少了雲林(我一直因為行程安排上的便利性而說服他有經過就好),硬是說要來這裡吃個午餐,也算是到此一遊的概念吧😬
🔸煙波新竹湖濱館🔸
一直有耳聞此飯店是孩子的遊樂天堂,或是爸媽的耍廢天堂(事實上也不能耍廢,這個年紀的孩子還是需要一定程度的陪玩),於是趁疫情初期有人在網路上脫售住宿券時,就毅然決然買下來了。我心想:來日方長,總有一天用到你!果真!
先說結論:平日一晚2800(住宿券),真的太超值啦!可以說是為我們奔波的環島旅行,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食
第一天晚餐因為訂不到較平價的「陽光小館」,所以決定訂外送在房內用餐。但經過自助西餐廳時,服務人員很客氣地邀請拿著外送經過的我們(其實很不好意思)進去參觀菜色,確實滿吸引人的,而我們就這樣老老實實地繞了一圈😆
第二天的早餐,品項不少,應有盡有,但老實說中規中矩,沒有什麼令人驚豔的地方。可能我默默在心裡還是會和「悅川」做比較,畢竟後者的印象分數太高了呀(又或許是由於當時雙寶出奇的配合,讓我得以大快朵頤)!
午餐終於來到陽光小館,一人一道主食加附餐。無論份量、口味或或服務,都非常令人滿意!但因為位置不多,建議大家一定要記得訂位,像我前一天晚餐就是太晚訂所以向隅囉。
#住
即使是用住宿券,簡單的雙人房型也很舒適寬敞,還附有一個沙發區。浴室有乾溼分離,浴缸也不小,這裡確實可以說是很令人放鬆的住宿環境。畢竟比起前面幾間便宜的住宿,這間當然加分許多,這也算是「由儉入奢易」的實踐吧🤣
不過,以下要講述一個突槌的故事了。
隔天早上,我們發現姊姊的嬰兒床上竟然多了一個玩具?當下是沒有覺得毛骨悚然,但確實也蠻多疑問浮現心頭:難道是前組客人遺留下來的?難道他們沒整理床鋪?難道他們沒換床單?⋯⋯
我本想就此算了,畢竟還要帶孩子繼續大玩特玩呢,但暘斌認為必要的事情就該反映,畢竟清潔服務本來就是住宿非常重要的一環啊!尤其又是孩子的床😅
我們反映之後,主管親自來房裡關切、致歉,承認這確實是他們的疏失,一定會找到當天的值班人員,確認工作流程,以防再次發生。
聽完之後,我們當然也就諒解了(不然能怎辦,床都睡了⋯⋯我絕對不會說是因為她送了兩盒小點心、延後我們的退房時間到1:30,以及為我們的午餐打折等種種補償的關係😆)
#育樂
隨便google一下,都知道這裡的親子休閒設施有多驚人的豐富,無論你是大小孩、小小孩,都會玩到不想回家!
我們不是專業的旅遊部落客,於是就自己的經驗,簡單列點分享:
1️⃣
特別設置的0-3歲專區佔地夠大,直接把小孩丟在裡面就可以默默坐在旁邊滑一下手機(誤)。
光是溜滑梯,我家兩隻愛好者就可以連續完十幾二十趟不厭倦,想請他們去玩一些別的還不是很簡單(浪費錢姊弟倆)。
2️⃣
另一個更大的遊戲區「卡樂次元」更是豐富到讓人差點掉下巴,雖然因為適合比較大的孩子,需要更多陪玩,但爸媽也是樂在其中啊!看平常黏著爸媽的他們到處冒險的模樣,實在太有趣了。
3️⃣
「兒童戲水池」雖然不大,但是溫水超加分,讓孩子一下水就感到放鬆。最棒的是,它簡直把一小座公園裡的溜滑梯搬進來了,讓姊弟倆為之瘋狂!
弟弟可能被前兩天的滑水道過度刺激,今天有點膽怯,但是只要抱著就願意溜。而姊姊更是驚人,自己在水中步行、爬樓梯、溜下來,到水中後讓爸爸接住,以上這個循環不知重複多少次。簡直是現場年紀最小卻最有活動力的孩子!驚人啊!
除此之外,我也偷閒在孩子睡後的晚上去了三溫暖。平常都是暘斌去健身房居多,我自願在房內顧小孩,但是昨天他鼓勵我走出房門,好好放鬆一下。倒也不錯,這晚讓我回想起在韓國的汗蒸幕,那樣的輕鬆自在。
總之,這兩天都待在飯店內享用其設施,(退房後可以領取 #一次性設施入場券),卻還享用不完。這不是超值,什麼才是超值呢?
有興趣的朋友們,下訂吧!我們已經準備前往下一間──礁溪長榮鳳凰酒店了🤗
#1y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