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
有很多學生都體驗過線上教學,也越來越多學生可以接受。如果你問我,我會跟你說--絕對是實體課程學得更好。
但是確實,線上課程有它的優勢,打破了很多地域上的限制。所以我們一直致力於線上線下同步(尤其是木柵地區的朋友,可以無痛接軌)。這週,我們也開了一堂線上互動兒童日文,終於可以給很多問我們課程,卻苦於交通不方便的孩子們一起開心學習了!!
跟著時代的變遷,就讓大家也跟我們一起讓我們的學習更棒的進化吧!
期待看到大家~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木柵集應廟,五月八日上午開始,在陣頭帶領下,敲鑼打鼓,鞭炮聲不斷的在木柵地區熱鬧的進行,九年迎香慶典祈安遶境...
木柵地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樟林里交通安全會勘】
木柵地區因為早期欠缺都市規劃,有不少路口規劃不佳,容易令人迷惑。位在光輝公園旁,光輝路21巷、光輝路71巷及下崙路交會的三叉路口就是如此。
.
儘管這裡設置了不同時相的號誌進行調節,但南側光輝路21巷往下崙路的號誌,卻設在路口對面,下崙路北側行人號誌的位置上。令許多用路人困惑。
.
我們接獲民眾陳情,希望可以改建成圓環,但設置圓環需要一定的腹地,耗費的經費與時間較為浩大。
.
為了安全起見,我與 #樟林里 陳文乾里長一起會勘,決定將請市府將光輝路21巷的專用號誌,移到靠近光輝路21巷的南側。另外也增設人行號誌,讓行人穿越時能有所依歸。
.
工程預計在六月底前完成。希望市府能如期完工,還給市民更友善的交通環境。
.
如果你在大安、文山有碰到類似的問題,也歡迎透過陳情表單向我反映,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
▶️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地方服務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reurl.cc/V34zG6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木柵地區 在 台北。生生不息。王閔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3警衛部門質詢Part. 2:文山區垃圾定點回收場-環保局
台北市為了方便無法配合垃圾車收運時間的市民,過去設有45處的垃圾收受點,但目前只剩下33處,文山區的景豐站,也因為即將設置社會住宅而要取消收受。
但文山區地形遼闊,這幾年秀明站、興隆站、景豐站接連取消後,木柵地區的民眾要丟垃圾,只能到三公里外的萬芳站或是五公里外的溪洲站。
我明白收受點並非受歡迎的設施,不可能再去增設。但考量到廣大的文山區只剩下二處收受點,我具體建議環保局可以思考,在木柵地區以單輛垃圾車於上班前的7點至9點,定點停靠。不增加週邊衛生清潔的外部影響、不增加環保局同仁的負擔,又能提供給文山區民朋友方便丟垃圾。
環保局長也當場答應我,會馬上研擬相關的方案,方便文山區民。
#台北生生不息
#垃圾收受點
#景豐
#垃圾車
#木柵
木柵地區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木柵集應廟,五月八日上午開始,在陣頭帶領下,敲鑼打鼓,鞭炮聲不斷的在木柵地區熱鬧的進行,九年迎香慶典祈安遶境
木柵地區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木柵集應廟,又稱雙忠廟、尪公廟等。主祀雙忠(即尪公,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位於臺北市文山區保儀路76號2樓,現是木柵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分香自福建安溪大坪集應廟。當地學子時常到本廟祈求考試金榜題名,只要來本廟祈禱的學子考中理想學校,廟方即會辦桌慶祝,俗稱「狀元宴」。
清康熙年間,福建省安溪縣大坪有高、林、張三姓移民,前往臺灣臺北,由大坪集應廟奉請尪公(保儀尊王)聖像、夫人媽(保儀尊王的配偶,封「申國夫人」,又稱尪媽或尪娘)聖像與香爐,隨行護佑,議定三姓輪流奉祀,而後三姓人士各自開墾,分別遷居北投、淡水、景美、木柵、大安、新店、深坑、石碇各地。
清文宗咸豐三年(1853年)發生頂下郊拚事件,臺北情勢嚴峻,三姓人士決議分家避禍,取出三聖物:尪公聖像、夫人媽聖像、香爐,拈鬮分配,高姓人士拈得尪公聖像(今日景美集應廟),林姓人士拈得夫人媽聖像(今日萬隆集應廟),張姓人士拈得香爐(今日木柵集應廟)。三姓人士各自請藝師雕塑其餘缺乏之神像,以建廟奉祀。
清德宗光緒甲午年(西元1894年)張姓人士建廟,1978年重修,建造二樓廟宇。
主祀雙忠,即唐朝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而殉難的張巡、許遠兩位忠臣。因其忠烈可風,幾乎全中國都有香火奉祀,在安溪暱稱為尪公。宋時尊張巡為「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另有「尊號互易」之說,許遠為睢陽太守,官位較高,是為「保儀尊王」,張巡為「保儀大夫」。據說安溪的雙忠信仰,是由河南光州供奉尪公的高、張、林三姓族人傳入,而後他們亦把此信仰帶入臺灣,以大臺北一帶最盛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木柵地區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木柵集應廟,又稱雙忠廟、尪公廟等。主祀雙忠(即尪公,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位於臺北市文山區保儀路76號2樓,現是木柵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分香自福建安溪大坪集應廟。當地學子時常到本廟祈求考試金榜題名,只要來本廟祈禱的學子考中理想學校,廟方即會辦桌慶祝,俗稱「狀元宴」。
清康熙年間,福建省安溪縣大坪有高、林、張三姓移民,前往臺灣臺北,由大坪集應廟奉請尪公(保儀尊王)聖像、夫人媽(保儀尊王的配偶,封「申國夫人」,又稱尪媽或尪娘)聖像與香爐,隨行護佑,議定三姓輪流奉祀,而後三姓人士各自開墾,分別遷居北投、淡水、景美、木柵、大安、新店、深坑、石碇各地。
清文宗咸豐三年(1853年)發生頂下郊拚事件,臺北情勢嚴峻,三姓人士決議分家避禍,取出三聖物:尪公聖像、夫人媽聖像、香爐,拈鬮分配,高姓人士拈得尪公聖像(今日景美集應廟),林姓人士拈得夫人媽聖像(今日萬隆集應廟),張姓人士拈得香爐(今日木柵集應廟)。三姓人士各自請藝師雕塑其餘缺乏之神像,以建廟奉祀。
清德宗光緒甲午年(西元1894年)張姓人士建廟,1978年重修,建造二樓廟宇。
主祀雙忠,即唐朝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而殉難的張巡、許遠兩位忠臣。因其忠烈可風,幾乎全中國都有香火奉祀,在安溪暱稱為尪公。宋時尊張巡為「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另有「尊號互易」之說,許遠為睢陽太守,官位較高,是為「保儀尊王」,張巡為「保儀大夫」。據說安溪的雙忠信仰,是由河南光州供奉尪公的高、張、林三姓族人傳入,而後他們亦把此信仰帶入臺灣,以大臺北一帶最盛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