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20的經驗 推翻了自己過去3年多來所堅信的健身原理與信仰。
過去三年多來,從2016年秋初到2020年春,我基本上是排斥量體重的,
三年多來,我相信體重的升降不能代表肌肉的增加或體脂肪的減少,用追求體重數字的下降來當作是體脂肪的減少,反而會本末倒置地流失珍貴的肌肉量,
而成立頻道的近四年以來,我早有過陸陸續續以爬山來做為減脂策略的影片,但都被我自己以「爬山讓我"感覺到自己"明顯流失肌肉量」而停止持續這項有氧運動,
如今,我並沒有要為自己建立全新的健身原理信仰,我只是發現了自己的庸人自擾;在自然健身完全不用藥的前提下,「有氧運動會流失肌肉量」與「重訓鍛鍊會增加肌肉量」雖然都是真的,但都要長期執行,以三個月一季為單位才會顯現出一點點的差異,以年為單位才會有相對顯著的差異,並且這所謂「相對顯著的差異」關鍵在於個人的內分泌系統功能運作效率,而非全然歸咎於飲食內容與訓練內容。
換句話說,
30天的高密度有氧運動加低蛋白飲食並不會明顯的流失肌肉量,
30天的高密度重量訓練加高蛋白飲食也不會明顯的增加肌肉量,
包含「重訓鍛鍊後補充蛋白質食物可以增加肌肉量」的道理也一樣,這是真的,但要長期執行,以3個月一季為最小單位來觀察,若是在30天內大量的吃蛋白質食物,只會大幅度的增加體重和體脂肪,並不會幫助全身的肌肉量大幅增加。
最後,我目前對於減重的領悟是,
量體重 是 體態身材的血壓計,
測量出來的血壓高低 並不能代表自己是絕對的健康或絕對的疾病,
測量出來的體重高低 並不能代表自己是絕對的 高肌低脂 或 低肌高脂,
只不過,「比較輕的個人過重體重」會相對於「比較重的個人過重體重」有更高的機率是處於體脂肪相對較低的狀態;
換言之,「較低的個人過重體重所擁有的肌肉量」也有很大的機率會比「較高的個人過重體重肌肉量」 來得少,這都是像我這樣過重的減重者需要面對的事實。
#練吃睡水慢恆久遠自信自然樂活健身
#本文僅適用於體重過重者及高體脂肪者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