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秘錄
#罕為人知的關鍵歷史
李前總統辭別人世已逾一年。連假還有一天,我想推薦這本《李登輝秘錄》,邀請大家一起回首李前總統與台灣交織的波瀾壯闊人生。
作者河崎真澄先生1987年至今一直在日本《產經新聞》任職,早在1996年首次民選時就來台採訪,2002年到2006年間則擔任台北支局長。長期在台,讓他有機會密切訪問李前總統,取得許多寶貴的口述資料。
河崎先生試圖讓讀者認識更真實的李登輝,藉著他的筆桿,展現了李前總統對政治與處世的思慮,也更完整呈現那些至今依舊牽動台灣社會與國際關係的決策如何產生。
李前總統時常被與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相比,然而兩人對於民主的看法南轅北轍。李光耀曾勸李前總統考慮兩岸統一,李前總統回憶這段往事時回應:
「最重要的是民主化,台灣的前途應該由台灣人自己決定。」
每一次深入了解李登輝前總統時,當年野百合學運的往事歷歷在目。我總是會想,如果當時總統不是他,換成一個對民主與台灣主體並無認同的總統,廣場上是否也會上演鎮壓學生與民眾的悲劇?歷史的結果是否會不同?
本書帶入大量人物對話,讓李前總統的多面性更加鮮活。如果是我們,面對那些抉擇又會怎麼選擇呢?
請容許我邀請各位,透過閱讀,一起感受阿輝伯與台灣歷史的關鍵時刻。
#三種李登輝
李前總統出生於台灣、受日本教育成長,而後加入中國國民黨,並一路成為國民黨的領導者。
作者認為李前總統身上具有三種人格,分別是:
-受日本哲學與基督教信仰影響的李登輝教授
-熟知中華帝王權術的李登輝政治家
-熱愛台灣鄉土的阿輝伯
#李登輝教授
除了為人熟知的武士道精神,李前總統也承恩師柏祐賢教悔,接受西田幾多郎哲學與京都學派薰陶。
李前總統曾說自己當時隻身前往京都帝國大學求學,無親無依,柏老師不僅教導學問,也啟發他關於人生與人如何生存,更給他無比的勇氣與鼓勵。
返台後,李前總統在台大農學院任教,熱烈地講述有關農業改革的內容。他的家族就是大地主,在徵收中失去大量土地。
他認為自己之所以走上農業經濟學,並支持農業改革,是因為:「從小總會看到每年拿著禮物來拜訪祖父的佃農,拜託『請今年再讓我耕作』的情景,就想到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公平的事。」
李前總統除了在大學授課,也兼任台灣省農林廳的經濟分析官員。他信奉現場主義,從南到北進行現地調查與農業指導,身穿工作服騎著腳踏車拜訪農家,以扎實的田野資料擘劃農政改革。
#從被憲兵帶走的調查到從政之路
然而,1969年,李前總統在住家遭全副武裝的憲兵帶走,心想可能一去不回,便簽下幾張支票交給伴侶,供家族短期內支用。
李前總統被帶到警備總司令部,每日自一大早便偵訊到深夜,一周之後,無罪飭回。
數年後,李前總統才曉得這個令人驚懼的過程,其實是他受到拔擢,躍入內閣之前的身家調查。
1972年,李前總統入閣擔任負責農業經濟政策的政務委員;然而自此,開啟了在國民黨內四面楚歌、腹背受敵的歷程。
身為戰後台灣最年輕的閣員,同時也是少數的本省人,外省人對於李前總統的嫉妒和不滿與日俱增。
往後,李前總統升任台北市長與台灣省長。省長任內,他尤其發揮現場主義的精神,親自前往水庫等建設工地視察。他說:
「台灣省主席的立場,就是從第一線,讓農業與工業能同時成長的重要任務角色。」
李前總統也應用城市外交經驗,與美國各州擴大交流,這成為日後以農業水產展開貿易與技術等經濟交流的務實外交基礎。
自稱「蔣經國學校畢業生」的李前總統,初繼任總統之時,隨即迎來蔣宋美齡要求暫緩決定主席人選的挑戰。
然而李前總統爭取國民黨內大老,回應蔣宋美齡的挑戰,讓黨內深感蔣宋美齡仗著是蔣介石夫人因而展現出旁若無人的態度,令人反感。最終使李前總統順利取得國民黨黨主席之位。
#阿輝伯與寧靜民主革命
成為總統後,李前總統隨即面臨學生的民主抗議,要求萬年國民大會下台與召開國是會議等四項要求。
李前總統指示內政部長許水德與日本警察官僚請教如何因應大規模抗議活動,並指示一定要遵守建議,避免傷亡。
而後又透過在總統府與學生進行會談,藉由錄影並在廣場播放,讓學生願意相信,和平散去。
面對國民大會改選的問題,李前總統以提供全新住宅與高額退職金作為交換,使國大代表同意退職。他笑著表示:
「當時國民黨非常有錢,當然要把錢用在讓台灣能民主化。」
國大代表改選之後,也就等同可以廢止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台灣的民主進程也持續朝總統直選、政黨輪替前進。
邀請大家閱讀此書,了解三種不同的李登輝,想想如何面對中國壓迫下變局中的台灣。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Alizabeth 娘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他肯定是外省人」、「我們家是本省的」 在台灣這幾年,以上對話是我偶爾在台灣人的談天中聽到。 作為外國人的我十分疑惑, 現在台灣居然還有「外省」和「本省」之分, 這兩個互相對應的詞格外有趣, 但因歷史知識背景有所欠缺,疑惑一直沒有被解答。 當得知要訪談偉忠哥時,便一如往常的找資料, 發現一些探討...
本省人外省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 56 屆 #電視金鐘獎 甫公布入圍名單,恭喜《#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 11 個項目大獎(不重複),包含戲劇節目類最佳戲劇、導演、編劇、燈光、攝影、美術設計、男主角(李奕樵)、女主角(孫淑媚)、男配角(朱軒洋)、女配角(黃舒湄、盧以恩)、最具潛力新人獎(李奕樵、羅謙紹、林潔宜),成為入圍階段領跑大贏家之一。
近幾年台劇的成績有目共度,從《我們與惡的距離》掀起極大關注,雖然我觀看台劇的數量遠不及電影,但這兩年間的話題台劇也都有所觀察,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近年我最喜歡的台劇,我認為這部作品大膽、不媚俗,且非常相信觀眾並勇於挑戰市場。藉著金鐘獎入圍,重新聊聊這部片和當時專訪導演 #楊雅喆 的過程,提供讀者參考。
題旨:【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與中華商場的久別重逢,故事是從記憶裂縫長出來的】
「導演好,我是關鍵評論網的編輯。」
「你好,你好,我先把手擦乾再和你握手。」
這是我和楊雅喆第一次見面,對彼此說的第一句話。
接著楊雅喆用力地將濕漉的雙手擦乾,伸出乾淨、禮貌的雙手相握,才算是正式打過招呼。接下來是訪談前的暖身閒談,在話家常中,方才文質彬彬的導演一下在談笑間幹聲連連,粗話齊發。
「在錄音囉。」我好心提醒。
「在錄音我還是可以講髒話。」楊雅喆說。
「那我把髒話都寫進文章。」我開玩笑地說。
「可以啊。」楊雅喆沒在跟我開玩笑。
楊雅喆可能是至今我訪談過的影視工作者中,髒話最多的導演,這件事在訪談前五分鐘就成立了,但同時我也發現,楊雅喆待人謙遜,面對陌生、年紀差距近半的訪談者,仍記得將雙手清潔、以禮相待,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楊雅喆在面對國民黨的肅殺歷史高喊「幹死威權」之際,還能讓觀眾在時代大旗之下,看見他對小人物們的用情至深。
回憶起楊雅喆的電影作品,在《囧男孩》「隔代教養」的困境中,感受小屁孩們的天真爛漫;在《女朋友。男朋友》「野百合學運」的青春騷動中,與林美寶攜手成長,共同悲喜;在《血觀音》「劉邦友命案」、「新瑞都開發案」的不公不義中,貼近女性的浪潮暗湧。綜觀楊雅喆的影像深處,命題皆扣準社會脈動,而後直搗人心的柔軟彼方。
在這些「暴烈控訴」中窺見的「可愛溫柔」,恰與「髒話的粗獷」、「擦手的禮貌」是同一件事,在細節與習慣的微觀之處,瞅見所謂的鐵漢與柔情,無論正反,皆積累成楊雅喆作品的底蘊。
而 2017 年,憑藉《血觀音》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站在金馬舞台高喊「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楊雅喆,沈寂四年,到了 2021 年選擇將吳明益筆桿油墨下的中華商場具現化,領著觀眾乘著時光機返回 1980 年代的絕代風華,時光悠悠淌流,只不過這次是朝著往事逆流,那裡有人、斑馬還有貓妖。楊雅喆在故事的集合體中,影像化出小人物在大環境底下的眾生相,望見戒嚴時代下中華商場獨特的美麗與哀愁。
所有的故事都有起點,和楊雅喆第一題就談《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改編起源,作家吳明益在上個十年推出的小說,何以打動這名影像創作者?
(中略)
然而,談起楊雅喆和 #吳明益,一名影視工、一名文字工,皆出生於 1971 年,今年都將邁入五十而知天命,對於 1980 年代,兩人的時代軌跡不謀而合,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在人生形塑價值觀的年少時代時,這兩位創作者是在戒嚴時代中成長。
對於五、六級生的台灣人而言,年輕時期歷經黨國解嚴,碰上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經濟則先後面臨中小企業出走中國,股市萬點迎來熱錢繁榮而後接續崩盤,台灣風起雲湧,人心迅速變動,其中的關鍵字,是「慾望」。正如《神力女超人1984》所表述,1984 年是美國資本主義的高峰,商業、貪婪的氛圍充斥,人性永不滿足,從美帝反身回望這座汪洋孤島,楊雅喆眼中的台灣,同樣如此。
「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是各種慾望。因為有錢,成了台灣慾望最高漲的時代,70 年代經濟起飛十年,80 年代大家開始揮霍,這種揮霍包括物質上和情感上的性慾,有點像整個社會是從修女或和尚學院畢業的學生,到了大學終於能瘋狂打砲、賭博,是一種極度壓抑後的解放狀態。」楊雅喆這樣說。
提到戒嚴時代,在第三集〈水晶球〉中, 楊雅喆開始描寫時代下的壓迫,因此象徵極權的惡棍警察出現,地下聚會的樂音也隱隱鼓動,天橋的生命力悄然生長,於是中華商場似成一座孤島,自成一處魔幻之地。但這與世隔絕的天橋,仍會被外力介入,戒嚴時期的普世傷痕,若隱若現,自然也成了中華商場的歷史符碼,若再扣合每集的開場引子「緬懷蔣經國」等歷史畫面,楊雅喆想在《天橋上的魔術師》書寫的寓意,或許就淡淡地飄然而出。
在中華商場中,有所謂的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香港人等等,中華商場作為上世紀標誌性的空間場域,從日本政權到國民政府,權力系統轉移的傾軋與擺盪烙下痕跡,將族群熔於一爐。隨著中華商場的繁盛與興衰間,歷史目睹了從鄉野移居都市懷著「台北夢」的人們,當然也在其中發現跟隨國民政府「避難」、「反攻」的「大陸人」,這種台北城市的人口組成和住商混合的商業發展路徑,被《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某種戲劇性的張力鋪展開來,直到 1992 年正式拆除的舊城世界,成了真正的時代幽魂,或許這種幽魂,一直於台北城上徘徊,尚未消散。
而縱使經過 40 年,世代的本質對楊雅喆來說一點也沒變。「我覺得當代和 80 年代根本沒有差別,慾望還是一樣,問題也還是問題。」楊雅喆若有所思地說。
若從物質面檢視,智慧型手機的革命、網路社群的蓬勃發展等等,都與 80 年代拉開了距離,若從意識型態回溯,當代台灣言論已自由、同性婚姻甫立專法等等,皆與壓抑的年代闢出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楊雅喆認為,很多事情沒有各界想像的劇烈改變。
楊雅喆娓娓道來:「解嚴 40 年,陰影並非第二天就被照亮,很多我這代人無法接受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人很難擺脫『大中國情懷』,這種意識型態靜靜地躺在我這代人的腦海,社會要擺脫某種意識型態,40 年是不夠的;再說到同性婚姻,我這代現在做父母的,家中若出現跨性別小孩,可能還是會剁了腳跟;而男女真的平等了嗎?若是平等,那批踢踢不會充斥厭女言論。從種種來看,精神面的鉗梏依然存在,你會發現對於『生而為人』的根本問題,40 年前到現在,我們沒有變。沒有變的原因是它並沒有被當成能在學校被教導、討論的事情,40 年來沒有一門課、很少人會帶著你思考——『我們為何生而為人』?」
上述就是楊雅喆口中的「沒有差別」,在戒嚴神話中,後解嚴幽魂下,台灣人幾十年處在意識型態斷裂、重塑的過程中,不斷對「台灣人」的身份拋問,再重新定義,而〈水晶球〉聚焦在朱軒洋、羅士齊、宋柏緯三名慘綠少年,成功捕捉住青春氣息,開場的三人舞蹈令人神往,也浪漫地處理了多角戀關係,更以「訂製西裝」作為符號,提煉出青少年們「轉大人」的不合時宜,這群奔向未知彼方的年輕人,銜接住彼此的是可能稍縱即逝的友情與愛情,這是多數人類的共感,也是〈水晶球〉能引起共鳴的成功之處,無論是否經歷 1980 年代。
這樣的共感,正是楊雅喆和編劇團隊所強調的。
楊雅喆說:「我期待沒有經歷 80 年代、中華商場的人,也能有共感,故事中角色擁有的疑惑、困難、情感,是不分世代的,我甚至希望不同世代的人可能因此開始對話。爸爸的故事跟小孩子的故事可能會有火花、撞擊,對彼此就能有更多一點瞭解吧。」
「紀實」與「虛構」則是《天橋上的魔術師》重要的雙重辯證,而楊雅喆和吳明益,無論是影像或文字,皆十分熟稔自己創作的媒介,在「記憶的裂縫中」雙雙化為天橋上擅於變魔術的說書人,觀眾不用全然相信,因為每種獨立的記憶皆截然不同,但請進入說書人創造的世界,聽一遍會令人深深著迷的故事。
在楊雅喆的影像中,揮灑想像力捏造天馬行空的意外空隙,如此「時間魔術」的抽象概念才能被實踐,觀眾就摔進記憶碎片的裂縫漩渦之中,目眩神離地返回 80 年代。
王家衛在《2046》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則魔幻地道出:「所有的記憶都與消失有關。」首集播出之後,「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這句話便清楚明瞭地定義這齣旗艦大戲。若我們再往下挖掘記憶與消失的互文關係,「時間」的另一層符旨,就在編劇團隊的巧筆之下,於焉成形。
(中略)
訪談最後,我問楊雅喆:「從你十年前看過小說,而後標案、拍攝最終成品上線,整趟旅程,你覺得是一場魔幻的奇蹟之旅嗎?」
「是啊。」楊雅喆篤定的這樣說。「很多時候你回望人生,任何動作都會是奇蹟,但你要努力,才有奇蹟。碰上疫情,只能改戲,但大家還是想到方法改,這就是奇蹟。像方才提到第七集的孫淑媚,她在臨時調動後,依然演得真好,就是演員帶給我的奇蹟。我只能盡全力控制作品不要長歪,最後沒有歪掉,反而更好,這就是奇蹟。」
楊雅喆近半世紀的人生,求學階段就讀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從未想過踏進編導之路,但前後拿了金鐘獎、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各大影視獎項,這些就是散落於人生中的意外奇蹟,套句爛俗的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永遠也不知道拿到什麼。」或許對楊雅喆而言,每顆巧克力都醞釀了奇蹟,苦澀中帶著甘甜,整顆嚐完之後仍要輕舔沾滿巧克力粉的手指,永遠充滿樂趣,也唯有如此,奇蹟與魔術師才會出現。
2021 年,楊雅喆和劇組化身「魔術師」,試圖變出奇蹟,讓台灣、讓全世界觀眾重返慾望高漲的 1980 年代,在戒嚴時期、經濟起飛等背景氛圍中,感受消失的魔法,抓住天橋上曾有的吉光片羽。在那之中,有地攤商家、有地痞流氓、有打機少年、有長舌婦人等等,然後你會知道,這些人、事、物經過 40 年仍舊沒變,同樣為情所困、同樣八卦調皮、同樣不屈體制,這些小人物就像你的隔壁鄰居、像你的小學老師、像你在街上擦肩的路人,注定要相遇。
王家衛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楊雅喆和中華商場久別重逢的相遇,而這次的久別重逢,楊雅喆誠摯地遞出邀請函,請你也置身其中。
📝專訪文章共 8421 字,上述為節錄部分,全文請點此👉https://bit.ly/37HFHkO
本省人外省人 在 不假掰讀者過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被視為是戰爭小說,而且應可簡單歸類為「反共文學」的《異域》,為什麼可以在六〇、七〇,甚至改編成電影轟動全台的九〇年代,引起不論本省人、外省人一致感動?
https://news.readmoo.com/2021/08/16/a-home-too-far/
本省人外省人 在 Alizabeth 娘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他肯定是外省人」、「我們家是本省的」
在台灣這幾年,以上對話是我偶爾在台灣人的談天中聽到。
作為外國人的我十分疑惑,
現在台灣居然還有「外省」和「本省」之分,
這兩個互相對應的詞格外有趣,
但因歷史知識背景有所欠缺,疑惑一直沒有被解答。
當得知要訪談偉忠哥時,便一如往常的找資料,
發現一些探討偉忠哥外省人身份的文章,
所以藉此機會直接請教偉忠哥關於相關課題,
非常感謝偉忠哥詳細的解釋,
讓我理解到台灣多元文化的淵源。
恭喜偉忠哥新書 《王偉忠:都是我朋友的事》出版了!
#娘娘研究室 #王偉忠 #泰國娘娘
訂閱娘娘 https://ppt.cc/fbDIqx
本省人外省人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本省人外省人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蝦皮商城【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SoundClub】邀請碼HBR1;@Historybro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FB粉專【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官方回報群 https://reurl.cc/mnDRVj (TG問題回報)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