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x 國立臺灣文學館】拾藏「樂園漫步」 啜飲共享組
▎秋心 ◎郭水潭作 蕭翔文譯
放晴而高的天空
是秋心的象徵
那個心始終寬大而慈祥
我仰望著敬慕
那個心始終冷靜而寂寞
我從那裡博得哀愁
那個心始終遙遠而悲傷
我抱著他哭泣
那個心始終澄清而深奧
我從那裡汲取詩情
............
喔,秋天,向那個心
我要不斷地招呼呀
——收錄於臺文館古物《南溟樂園第四號》
--
▎作者簡介
郭水潭(1908年2月7日-1995年3月9日),筆名郭千尺,據王昶雄所述,其別號是取自詩人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生橫跨明治、昭和、大正、民國四個年代,文學作品受時代影響極深,惜在戰後鮮少文學活動。其作品以日治時期為主。與作家吳新榮等,為台灣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創作作品包含和歌、俳句、新詩、小說及隨筆等,可惜的是,郭水潭的日記保留下來的不多。國立臺灣文學館收藏的《自由日記帖》是郭水潭倖存的日記之一,寫於昭和13年至15年(1938-1940年)。
--
▎小編淵智賞析
〈秋心〉一詩為郭水潭青年時期的作品,原以日文收錄於1930年(昭和五年)的《南溟樂園第四號》刊物中,目前為臺文館的珍藏之一。
身為臺灣日治時期重要詩人團體「鹽分地帶」的大將,郭水潭的詩作在寫實主義對鄉土的關懷外,帶有一種獨特的「冷靜」特質。由於年輕,郭水潭早期的詩作對於萬物間的「存在」往往有著獨樹一幟的意識,加上時代的動盪,使得他看待事物的眼光多了一份「戒慎恐懼」的態度。因此,我們也就不難了解,為什麼郭水潭詩中的文字針對「時間」總有許多的辯證與質疑了。
1930年,那時的郭水潭還不知道對臺灣文學即將面臨重大的轉折。在郭水潭發表這首詩的隔年,日本政府發動九一八事變,對臺灣的政治運動採取強硬的態度,間接使得「文學的主體性」被凸顯出來——時間的變化對於寫作者而言是多麼重要,以致於必須不斷地去辯證與叩問,而這首〈秋心〉所探討的即為郭水潭在時間之中的深刻感受。當事物的邊界被觸及時,它們的「存在」往往才得以被證明,郭水潭在這首詩中,書寫出自己在季節的遞嬗間,對「秋天」複雜而深刻的意念。
將詩題名為「秋心」的郭水潭,在全詩的首二句即開門見山,直接點出秋天的本質存在於「放晴而高的天空」。這是什麼意思?難道秋天就不能下雨嗎?郭水潭不理會我愚笨的疑問,像個貼近土地、冷靜自持的抒情詩人繼續說著,以並列的性格形態去遞進秋天的形象:「寬大而慈祥」、「冷靜而寂寞」、「遙遠而悲傷」、「澄清而深奧」。
在這些形容中,郭水潭心目中的「秋心」當然並不是只能「放晴而高」,而是有著如此豐富而深沉的內涵,以致於他只能用「放晴而高的天空」作為秋心的象徵。什麼是象徵?象徵(Symbol)一詞源於希臘文,最初的意涵指一塊木板的兩半,後來被用來指那些參與神秘活動的人借以互相秘密認識的一種標誌、秘語或儀式。相較於單點指涉的譬喻,郭水潭僅能以「象徵」去觸及「秋天」的核心,可見得秋天對於郭水潭而言,並不僅只是時間上的意義,還多了空間的層次。
郭水潭以多變與矛盾的形象去指認秋天的神秘存在。在詩中,他以秋天作為敬慕的對象,甚至坦然說自己的詩情「都是來自於秋天」;而其中的刪節號看似突兀,卻顯示了秋天面貌的無盡——身為凡人的我們,只能永遠在刪節號之間不斷探尋,在刪節號之後留下自己對於秋天的願望:「我要不斷地招呼呀」,我要不斷地招呼。
國立臺灣文學館於近日所推出的「澄秋」雙層玻璃杯,便是以郭水潭〈秋心〉這首詩的意旨作為核心概念,將雲朵與秋天的「多變」與「海納百川」,化成流動的形態融進杯體設計中,除了顯示出《南溟樂園》在當時容納多種詩風的包容外,更讓我們的意識得以隨時光流動,回到過去與詩人共飲當年的種種。
*參考資料:
1.陳瑜霞《郭水潭生平及其創作研究》
2.班與唐【賣菜郎的傳奇前半生】打麻將、打拼文壇的好朋友——郭水潭
3.陳建忠等編《台灣的文學》
4.黃暉《西方現代主義詩學在中國》
--
美術設計:江襄陵-Nysus :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國立臺灣文學館
--
▎拾藏年度商品|「樂園漫步」系列啜飲共享組
國立臺灣文學館「拾藏:臺灣文學物語」以「樂園漫步」為主題,將「精釀啤酒」、「玻璃杯」做為文學的載體,挑選臺灣不同年代的詩社:風車詩社、南溟樂園社、半閒吟社的相關藏品與詩作,作家們展現各自的才華,尋找同好集結成社,營造出「樂園」般多元的氛圍與聲音。
拾藏與臺灣英式啤酒製造商「蔡氏釀酒」、工藝品牌「好玻GOODGLAS」合作,共同推出文學啤酒和雙層玻璃杯——樂園漫步系列啜飲共享組。邀請你一起品嚐與分享文學的靈感,依照個人的喜好,進入不同時代的氛圍,「漫步」於屬於自己的樂園故事。
臺文館線上商店|https://pse.is/3cc9j4
臺文館臉書| 國立臺灣文學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拾藏臉書| 拾藏:臺灣文學物語
#郭水潭 #南溟樂園 #鹽分地帶 #秋心 #精釀 蔡氏釀酒 好玻 Goodglas
李白生平故事 在 安苡葳Ann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P8:00飛碟電台92.1現場直播。
「愛飛兒」專輯之五(武)
服了*武雄老師 當時我拿了幾首已有曲軌的Demo,老師當下選了這版曲,他的想法和曲一拍擊合,那時的心情,我很訝臉,這曲子是我2年前譜的曲,本就鋼帶軟難模的走姿,沒想到正符合*怪雄老師 想註入的作品,填上了「月亮經過」讓這首歌更有生命力了。老師說也符合我的性格多重,似乎老師很了解我在音樂上的企圖點,與柔瞬間也帶點不安全感的性子,再好不過了,老師幫我陰情也有圓缺的補滿愛,我謝謝武雄老師,配唱前要我不討人厭的女爆君帶柔軟的一面,甚至用嗲氣的讓我生平第一次這樣配唱,項老師幫我配唱的時候,坦白說真想打自己假作做的一面,但為女孩們發聲,我樂的呢!哈~其實私下的我「月亮經過」才是我最溫柔的時刻❤️
妳「月亮經過」了嗎?
武雄老師 道個明白~
女人的宇宙秘密,男人甘服慰撫的焦糖武器請準備好。
#愛飛兒專輯 秘密基地有亮點
十分幸音樂創作平台
豐華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CD拿到,可以聽歌了,順便講講故事~,先說結論:
對女性同胞好一點,尤其是生理期間,你知道,所有的生命,都得在月亮經過之後,才有機會萌生⋯⋯
因為阿彬跑宣傳,結果通告發到我身上來,昨天去上了張大春的電台訪問,大春兄對我日前提到,我已經累積了八百首歌詞這事,似乎頗好奇,還頻頻提起李白杜甫等古人的作品產量,在數字上聊了好一會兒。
我找到的資料裡,台灣的詞人最高紀錄,是葉俊麟老師的八千首,華語老前輩陳蝶衣有五千首,而當代詞人中,林夕已經超過三千首,記得有一次在香港跟他聊天,那時他的作品剛破千,他說了一句到現在我才漸漸能體會的話:別說是寫了一千首詞,光是想一千個歌名,就已經是一件辛苦又不簡單的事。
誠哉斯言。
任何一個文字職人,其實基本的文筆應該都有,之後的重點,就在於取材,什麼樣的題目可以入歌,適合入歌,別人沒寫過,別人沒有用這個角度寫過,這是門學問。
我是要講「月亮經過」這詞的故事。
我們那個年代,我就是這樣長大的,國中時,老師會把健康教育第十三、十四章跳過去,所以,學校不只沒有教我性教育,更嚴格的說,就像台語一樣,連說都是被禁止的。
可是我記得,當初有部電影,對了,好像就是豆導演的,講的就是國中十四章,當中某個橋段有段對白,班上男女偷吃禁果,懷孕了,男生委屈的說,我們明明有算安全期,前十三後十五。
當然這是搞笑橋段,可是,笑果好,所以之後男生們瞎扯淡時,講到安全期,很直覺的就會記起,前十三後十五這「公式」。
哀哀,投票的結果,過了半個世紀,台灣的性教育,還是得交給SOD。
「月亮經過」這詞不是我發明的,第一次聽到,是跟一個慧黠女生在MSN裡聊天,他巧妙的把女性月經鑲嵌在一句天文詞句裡,讓我覺得神奇美妙,我不知道是不是他發明的,但之後,我就常常在想,哪天有機會,一定要把它寫進歌裡面,這一等就是十多年。
台灣的流行歌,對於取材這部分,感覺上,是越來越窄,原因極可能是,七八零年代寫歌就是寫歌,天馬行空,而現在越來越懂得市場,越迎合市場,所以,相對的,某些主流故事,受歡迎的題材,就會被大量撰寫,也許音樂不同,但基本的故事情境氛圍很接近。
這題目能入歌,得感謝安苡葳,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健康開朗大方直接,不是那種拐彎抹角的個性,我提出這個題目,他也欣然接受,當然,我還是很用心在文字上琢磨,努力讓月亮經過變成浪漫的歌詞,而不是生冷的健康教育課本。
是的,對女性同胞好一點,尤其是生理期間,你知道,所有的生命,都得在月亮經過之後,才有機會萌生。
李白生平故事 在 張曼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詩,令心無敵:高培耘《詩無敵》裡的神話結構與互文性】 ◎吳昇晃
天下雜誌所出版的「張曼娟唐詩學堂」系列,一共四冊,高培耘的《詩無敵》便是其一,是奠基在李白詩及其生命經歷的小說(再)創作,一方面審視歷史的李白,時有新解;一方面給出故事,自出機杼,因此,關鍵不在「仿古」,而是「翻新」。在全書的編排上也別有心機,小說的本文除外,篇首皆有小引,與作為篇目的詩句應答,如同按語,比方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詮釋成:「童年最早的戰爭,就是騎馬打仗。」雖不中,亦不失其創意,有效引發閱讀的興趣。篇末更附加「前台定場詩」,收錄原文,補充小說的特定情境;「明月來相照」,則戮力以白話翻譯古典詩意,點亮詩眼;「無敵大補丸」,理當是解開文學修辭的秘術傳承,可收教學之果效,提升普通讀者的文學鑑賞能力。
透過上述脈絡,體會《詩無敵》的書名訂定,就有其深意,一是肯定李白的文學成就(「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一是相信詩能令心無敵。然而《詩無敵》並不無敵,我主要指的是主角小光的遭遇,一開始就面臨難以轉圜的失去。外婆失憶,寵物狗嘟嘟的不知去向,這些生命中殘缺的部分,形成他內心的傷口,憂鬱的源頭,他的早熟的性格,也就是說,因為失去,他提早展開一連串關於成長的追索。這正是《詩無敵》的核心母題:「追尋-啟蒙-成長」,適合用英雄神話原型的角度來進行剖析。
英雄神話的結構一般分為四階段,那是「召喚」、「啟程」、「歷險」、「回歸」。對應到《詩無敵》的文本上,對主角∕追尋者而言,「歷險的召喚」即建立在「失落」的心理基礎,必須完成盛唐詩樂園的劇本,也促使他投入、開拓未知的世界,因此,劇本的意義不只是單純的學生作業,更應理解成一種深刻的生命課題。而後憑藉著李爺爺(成仙後的李白)的神奇力量,主角逆反時光,從現世「啟程」到達唐代,親身參與李白的生活,在日常的事件中,再認識世界。換言之,李爺爺是智慧老人的原型,扮演嚮導∕引誘者∕啟蒙者,帶領主角「歷險」,使他構築自我的價值觀:
在劍影的起落中,小光彷彿聽見李白在他的耳邊說:
「天生我材必有用。找到自己的才能,就能發掘生命的
價值,才能成就獨一無二的人生。」
諸如此類的例證,總的來說,意義在於讓主角以臻成熟的心靈狀態。然後「回歸」,李爺爺的消失,暗示了主角終究擺脫對他人的依賴,成為獨立的個體;重獲記憶的象徵物——嘟嘟——則具體而微地填補了他的傷口,質言之,主角受傷是啟蒙的催化劑,傷口痊癒與否便是成長的重要指標。
以此觀之,《詩無敵》無疑是一部少年成長小說,融裁了李白的詩、生平以及高培耘自己的創作《胖嘟嘟》,讓四種文本產生互文性,新舊對話,交響出多重的意義,提供了豐富的閱讀樂趣。而全書最動人的部分,表現在它對「記憶」的詮釋上,像李白之所以不死∕成仙,是因為詩(創作)就是詩人的精神載體,我們可以藉此感應詩人的永恆存在;或像聽到他人轉述外婆說過的話,「小光忽然發現,外婆的記憶其實一直都在,只是用不同形式延續下去。」至於《胖嘟嘟》裡一再失去的嘟嘟,在《詩無敵》的尾聲,回到小光身邊,彼此將對方認取,也看見奇蹟。
於是我願說,如果成長必須面臨的失去,是時間的殘酷面,那麼,失而復得便是創作者無與倫比的慈悲,以及對永恆的高度信仰。
李白生平故事 在 決定找些書來照顧情緒。 於是先找上了哈金的《李白:通天之 ... 的推薦與評價
也因為《長安十二時辰》作者馬伯庸受訪時說,他是特地把故事時間安排在天寶三年的元宵節, ... 《李白:通天之路》另外給了我不知道的李白生平。 ... <看更多>
李白生平故事 在 文化頻道Chinese Culture】介紹中國詩人李白生平事蹟-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李白 _中國詩人_文化頻道Chinese Culture】介紹中國詩人 李白生平 事蹟(NTDCulture) http://ap.ntdtv.com/介紹中國詩人 李白 所作: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