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的吃到飽,除了「食べ放題」之外, 還有ビュッフェ(buffet)和バイキング(viking),不過到底是差在哪裡?
#就算不知道其實也用的很自在的三個字
首先是來源的語種不一樣。
1. 食べ放題:日文
2. ビュッフェ(buffet):源自法文
3. バイキング:和製英語(源自英文的字彙,日文把它創造成其他意思。)
第二是關於由來方面。
💡食べ放題
「放題」本意是隨心所欲、任意無限制,前面只要放動詞連用形就可以無限創造各種放題,這兩個字去日本時也很常看到,非常好用。例如:飲み放題(喝到飽)、乗り放題(無限搭乘)。
💡ビュッフェ(buffet)
在法文中原指是在派對中站著吃,日本也有立食party,或在一些慶祝的場合,還是有不少是採「立食形式」。
不過現在也指在飯店或餐廳,從大盤子中夾自己想吃的食物,放在小盤子裡,再回到座位坐著吃的形態。
💡バイキング(viking)
這個字只有日本拿來當做吃到飽的意思。
原因是因為全日本第一間引進第一間吃到飽的餐廳就叫「Viking」。
這個餐廳位在「東京帝國飯店」裡面。
會用viking這個字是因為,在1957年,帝國飯店的老闆犬丸徹三到丹麥旅行,在哥本哈根看到了北歐式的buffet「smorgasbord」,犬丸非常喜歡這種愛吃什麼、想吃多少、可以自己無限夾的用餐方式,所以就引進到自己飯店的餐廳。
原本想說把smorgasbord當成外來語來用就好,但這個字發音對日本人太難,犬丸就想到了北歐海盜的豪邁形象,所以就用了 Viking(維京)這個字。
隔年自家飯店開幕的自助式餐廳也取名為「Imperial Viking」,後來「Viking」就演變成吃到飽的意思了。
附帶一提,當時「Imperial Viking」自助式餐廳非常受歡迎,那時大學畢業的薪水一個月還不到日幣13,000元,但「Imperial Viking」的午餐就要價1,200日幣,晚餐1,600日幣,但即便如此,仍舊是大排長龍。
#日文的和製英語也很奇葩
#隊友說日文一定要拿別人的語言來變來變去嗎XD
#來寫個你沒想過的和製英語特集好了
#照片的餐廳是在登別的GrandHotel
東京帝國飯店吃到飽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知道嗎?【維京=吃到飽】
#本日冷知識925
各位讀者大家好,又到了Mr Holiday時間。前兩個禮拜Mr Holiday去日本玩的時候,跟一位日本朋友到東京的「帝國飯店」(帝国ホテル)裡面走走。該飯店自1890年創立以來,已經度過125個年頭,接待過許多重要的日本外賓。但是,你知道嗎?帝國飯店還影響了日文對於「吃到飽」這種用餐方式的稱呼。
正常來說,要用日文說「吃到飽」需要用到「放題」(ほうだい/ho-u-da-i)這個字,意思是「隨你開心、自由的去做」。舉例來說,「壽司吃到飽」就是「寿司食べ放題」、「啤酒喝到飽」是「ビール飲み放題」,以此類推。但是這些吃到飽,都只限制特定的食物或飲料的無限使用,跟什麼都可以吃的吃到飽還是有點距離。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帝國飯店到了丹麥考察,在1958年推出Smörgåsbord的北歐Buffet服務,但是Smörgåsbord這個字實在是太難念了,加上當年東京正上映著美國電影《維京人》(The Vikings),飯店靈機一動,就將提供Buffet服務的餐廳取名叫Imperial Viking,所以之後日本人就開始用「Viking」(バイキング/ba-i-ki-n-gu)來稱呼吃到飽,而不是我們熟知的「Buffet」(ビュッフェ/byu-f-fe)。
參考資料:
1. 成吉思汗與維京人 https://goo.gl/ExbVCJ
2. 「吃到飽」、「無限暢飲」的日語怎麼說?http://goo.gl/3Gohj0
3. Imperial Hotel (2015) “Imperial Hotel Guide to the 125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圖片來源:
「バイキング」は帝国ホテルから誕生しました http://goo.gl/Yw2t8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