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台灣梅克爾
德國在前幾天、26日,舉行聯邦議會大選,這場選舉意義非凡,因為執政16年的總理梅克爾不再尋求連任,這次投票不僅是選出德國的新領袖,也代表一個梅克爾時代的結束。
這位德國人暱稱為「國民媽媽」的梅克爾,16年任內,她帶領德國與歐盟度過重重危機,也讓德國成為世界重要影響力量。
相較於川普、普丁、習近平這些強勢男性主導的世界政壇,梅克爾的行事作風低調、內斂、溫暖,這樣的她反倒形成一股暖流,深受德國民眾、甚至世界肯定。
原本的她是東德的鐵幕女兒,在東西德統一後, 不管是經濟、文化和觀念 ,雙邊都差異巨大,梅克爾用她【堅強的意志力與耐性】進行調停,化解族群衝突,並為撕裂的東西德重新融合。
我很喜歡梅克爾,也一直在想,台灣是不是也能有一位【台灣梅克爾】的女性政治人物。
用女性温柔、堅定、耐心與溝通的特質,縫合台灣存著各種撕裂與對立。
但這兩年我從盧市長身上,似乎看到這樣的特質和希望。
我是一半的台中女兒,對於台中,我一直有孩童時的温暖回憶, 當然也有深深的關注。
2018年縣市長選舉,盧市長是以20萬票大勝林前市長;然而大勝後的盧市長沒有像林佳龍前市長一樣,大幅否定胡市長的政策; 也沒有像柯文哲市長操作五大弊案來踩低前朝、為己立威。#不靠糟蹋前朝來突顯自己的厚道
她上任後,只是低調、柔和、耐心地不斷進行市政改革和推動……
第一年的任期,因為不操作政治議題和衝突, 在政治掛帥的台灣 ,確實略為被新聞邊緣化……
但隨著市政成果逐漸展現,台中遇到疫情也有條不紊,而萊豬議題又勇於向美方直言……
這位媽媽市長逐漸獲得台中市民的信任與支持。
現在盧秀燕市長的個人施政滿意度,或是台中市的總體競爭力評比在各項調查中,都屢創佳績!
【好酒沉甕底、有能不寂寞】!
這讓台灣的政治領導人走出一條【新路】…… 政治不一定要做秀、搶話題、 語不驚人死不休……#為政不在多言
看到數十年 吵吵鬧鬧的台灣政治,不斷內耗停滯的浪費資源,期待我們也能誕生一位【台灣梅克爾】,讓台灣的政治更温柔、更理性與合作。
#政績就是最好的戰鬥力
台中城市競爭力六都第二、十年最佳
http://n.yam.com/Article/20210928581642
東西德統一影響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八百回合經濟談
〔#歷史上的這幾天 #英國央行破產 #英鎊與歐元的愛恨情仇〕
先前跟壯士們介紹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故事(奉上傳送門 #亞洲金融危機24週年)
那麼今天,童顏吐司編把地理位置往西邊移移移,帶大家回顧一下 1992 年 9 月中旬的這幾天,在英國發生的黑色星期三,以及分享英鎊與歐元的愛恨情仇。
▌ 前情提要
1945 年二戰結束後,許多歐洲領袖同意,交戰國間的經濟合作與整合能夠避免這類大型戰爭再次發生,歐陸可以不用再遭受破壞。
因此,為了打破各國間經濟的藩籬,各國放棄原有行使貨幣政策的權力,由歐洲中央集權式的超國家機關與機制-中央委員會與歐洲貨幣單位(ECU)-來制定貨幣政策。
而穩定的匯率也非常重要,重點是能夠穩定物價,還可以強化歐洲在世界貨幣體系的角色,使歐盟真正成為像美國一樣的一個單一市場。
▌ 1979 - 1998:歐洲貨幣體系(EMS)
在 EMS 底下的歐洲匯率機制(ERM)當中,每一成員國的貨幣都與由多國貨幣加權平均而成的「歐洲貨幣單位」(ECU),定出一個中心匯率。
而每兩國之間的匯率則由與 ECU 的比例去計算,成員國的貨幣可以在一定的幅度下波動,接近上下限時,各國的中央銀行便必須進行干預。
因此雖然大家稱 EMS 為固定匯率組織,但ERM 並非完全硬梆梆的固定匯率。
經過一連串的整頓,EMS 的成員國從起初的 8 個,持續成長到 1992 年初的 11 個會員國。
當中包含:德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丹麥、愛爾蘭、盧森堡、荷蘭、西班牙、英國、葡萄牙。
在當時,因為德國的通膨很低,馬克成為了強勢貨幣,其他成員國為了讓物價更穩定,便自然而然地釘住了德國馬克。
因此德國的高經濟成長與低通貨膨脹,使其對 EMS 的影響力極大。
1990 年,東西德統一,使德國經濟繁榮且通貨膨脹率較高。
然而,有了一戰結束後經歷惡性通貨膨脹的經驗後,德國非常擔心通貨膨脹,因此便提升了「利率水準」來對抗通貨膨脹。
德國的政策使得許多為刺激經濟增長而施行低利率的國家壓力很大,為了匯率維持在規定範圍內,各國被迫跟著升息,造成通貨緊縮。
而通貨緊縮的效果,伴隨而來的是無止盡的不景氣與更高的失業率,尤其發生在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還有其他幾乎所有的 EMS 成員國。
▌ 黑色星期三
維持原先固定匯率的成本越來越高,市場上便開始有人認為,比較弱的經濟體有可能會貶值或放棄固定匯率,而其中之一便是之前提過的「金融巨鱷索羅斯」。(忘記的壯士請跟我來 #亞洲金融危機24週年)
英格蘭銀行為了對抗投機攻擊、維持固定匯率,曾經一天花費 150-200 億美金來支撐英鎊。
1992 年 9 月 15 日,索羅斯開始狙擊英鎊,但英國仍無法挽回一天大跌 5% 的頹勢,於 9 月 16 日 宣布退出歐洲匯率機制,史稱黑色星期三。
而 1992 年這一戰,也是讓索羅斯聲名大噪的一戰,捲走了超過 10 億美元,因此人稱他為「讓英國央行破產的男人」。
▌ 英鎊與歐元的愛恨情仇
說到英鎊與歐元,大家總會想說為什麼英鎊沒有消失變成歐元?英國改用歐元不好嗎?
1999 年歐元區正式成立,英國卻選擇不加入,在當時也吵得沸沸揚揚。
反對加入歐元區者認為,如果英國改採歐元,是把利率與貨幣政策的控制權,拿去跟在歐洲央行(ECB)決定整個歐元區利率表決時的一票交換。
而在歐元區內政府的赤字必須受到規範限制,那麼英國勢必得增稅或降低公共支出,才能滿足其要求。
如果遇到一些經濟衝擊時,ECB 很難找出一個最適當的利率去配合各國的狀況。
另外,英國那時的失業率與通膨都較低,經濟成長也比歐元區好,加入的話也很有可能被拖累。
當然也有一些人支持英國加入歐元區,他們認為外國投資是英國繁榮的基礎,如果使用的仍然是英鎊,波動的匯率會使投資人卻步。
此外,英國與歐元區國家貿易十分密切,使用同個貨幣也比較方便、風險較低。
因此,支持者認為,加入歐元區可以讓經濟變得穩定,有了消費者與生產者比較物價與薪資時的方便性,也能促進經濟效率與增加競爭力。
雖說看起來加入歐元區有諸多好處,也有人提出英國較寬鬆的法規與稅收,才是吸引投資人最關鍵之處。
▌ 小結
英國是否加入歐元區至今仍是個大哉問,2009 年英鎊兌歐元大幅貶值,使許多中小企業叫苦連天。
然而,2010 年發生的歐債危機,又讓大家直呼好險沒有加入歐元區。
今天童顏吐司編帶壯士們瞭解了英國黑色星期三的歷史,也稍微說明一下英鎊為什麼沒有消失變成歐元的故事,之後有機會再向大家介紹歐元區的來龍去脈!
參考資料:
Krugman, Obstfeld, & Melitz (10E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臺灣 #生活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經濟 #經濟學 #台灣 #科普 #科普經濟 #懶人包 #金融 #英國 #匯率 #美元 #歐元 #英鎊
東西德統一影響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5年來,遠見為大家帶來的報導,不曉得有沒有成為各位進步的動力呢?
#跟我們一起見證台灣的蛻變👀
從戒嚴到開放、從台灣到世界、從工商社會到AI時代,35年來《#遠見》報導——蔣經國總統專訪、台灣民主變革、蘇聯解體、東西德統一、六四天安門事件、歐債危機、ECFA、台灣食安事件、太陽花學運、香港反送中、COVID-19...等國內外重大轉折,描繪出人類進步的軌跡。
正逢《遠見》35週年,我們精選過去的重磅報導,梳理台灣與世界的脈動,帶您回顧過往、展望新局!
#太多國內外關鍵事件_小編數不過來_需要大家支援
#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影響你的遠見報導有哪些❓
#遠見35週年慶 #陪伴你進步的動力
東西德統一影響 在 為何列強會讓德國統一?數十年內重新躍身強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43K views, 580 likes, 11 loves, 56 comments, 128 shares, Facebook Watch Videos from 窮奢新媒體: 成為頻道會員支持我們創作:... ... <看更多>
東西德統一影響 在 二戰後德國被分成兩半,為何列強會讓德國統一?數十年內重新 ... 的推薦與評價
南北韓有可能 統一 嗎?參考 東德 西德 統一 歷史,全新的韓國將成為世界強國? · 二戰歷史| 德軍為什麼這麼能打? · 德國經歷兩次世界大戰敗仗,為何還能領先世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