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S冰桶挑戰,漸漸演變成一種潮流,年輕人臉書開始看到自拍影片,然後再點名其他三人,不是為了公益,更像是惡整朋友的把戲!大家就可知道,金城武影片的那段話有多可貴!至於什麼是ALS?這篇文章很好讀!
最近恢復嚴肅本性.....要退團的趕快.....
我們對神經系統的瞭解還是相當貧乏!
肌肉萎縮症ALS-另一個可怕的老年期腦病
文/長庚醫學院神經科 教授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 主任 朱迺欣
清醒的頭腦拘禁在動彈不得、有口難言肉體牢籠,ALS,是個什麼樣的怪病?
有些腦科疾病在老年人容易發生,一般人比較熟悉的是老年癡呆症、巴金森病和腦中風。這三種腦病不但比較常見,媒體的報導也比較多。
可怕的陌生腦病
另一個老年期的退化性腦病,雖然比較少見,但因來勢洶洶,不但全身肌肉會萎縮,臨床進展又很快,往往令病人聞病而色變。這個可怕的老年期腦病,就是肌肉萎縮症,正式學名是運動神經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或稱肌萎縮脊椎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簡稱ALS)。
我的印象是,國人對這個病似乎相當陌生,但是歐美國家則幾乎家喻戶曉,這是因為不少名人,包括運動員、演員、政治家和科學家,皆得此病,因此曝光率很高。醫學界知道ALS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且很早就知道它的臨床和病理的特徵。
目前極待解決的問題是,找出它的原因,和發展有效的藥物阻止病情的快速惡化。法國神經學泰斗Jean Martin Charcot,在一八六九年首先報導此病的臨床表現和病理變化,發現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皆退化,故取名ALS。為了紀念他的貢獻,命名此病為Charcot氏病。此病的平均發病年齡為五十至六十歲,但是二十至三十歲的人也可能不幸罹患。
臨床特徵為快速進行性的全身肌肉萎縮,包括肢體、軀幹、臉面、舌頭、吞嚥肌肉和呼吸肌肉,唯一的例外是動眼肌肉。病情嚴重時,病人的手腳和身體無法動彈;需靠人工呼吸器維持呼吸動作;無法吞嚥,需靠胃管攝取營養;同時也無法發出聲音。因此,病患與人溝通時,只能用眉毛或眼睛作示意。此時,病人只剩皮包骨,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靠人工呼吸器維持生命,外觀看來像植物人。最可怕的是,病人腦筋清楚,感覺正常,面對著生不如死的情況。
棒球明星變成病名,此病在歐洲稱為Charcot氏病,在美國則稱Lou Gehrig(1903-1941,Lou是Louis的暱稱),是紐約洋基隊的最佳打擊手和傑出盜壘專家,被稱為棒球場的鐵馬,他的四項最高紀錄,包括一場比賽中連續擊出四個全壘打,到現在還沒有人能打破。此外,Gehrig長得帥,人又和氣謙遜,深得球迷愛戴,可說是當時閃耀的棒球明星,卻在三十四歲正值棒球生涯的高峰時出現ALS症狀,三年後便去世,令美國人民惋惜不已。Gehrig得病後,雖然知道自己不會活得很久,精神還相當堅強,並在最後一場比賽正式向球迷告別。
離開球場後,Gehrig還常常在家中招待朋友,包括許多社會知名人士。為了追悼這位最受歡迎也可能是最傑出的運動員,在美國又命名ALS為Lous Gehrig病。ALS不分種族發生在世界各地,每年發生率為每十萬人中有一點四到二人,盛行率為每十萬人中有四至六人,依此推算,國內約有一千名病患。此病進展一般很快,平均存活率為二至四年,但是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可以活到五年,約百分之十的病人可以活十年。此病一般不會遺傳,約百分之十的病人有家族史。比較特別的現象是,ALS似乎好發於勞動階級和喜歡做激烈運動的人。
關島的怪病
世界上有二個地區,此病特別猖狂,皆在亞洲,一是關島,一是日本的紀伊半島。關島型的ALS,當地人叫Lytico-boding,往往合併巴金森症或癡呆症,Lytico意指肌肉萎縮,Boding是巴金森症的肌肉僵硬。此病只發生在Charmoto土著,可能因食用當地的一種蘇鐵科植物(cycas)果子引起,只發生在一九五二年前出生的人。二次大戰後,關島成為美國的領土,隨著飲食習慣逐漸西化,Lytico-Bodig病已逐漸消失。 名人的ALS
毛澤東
毛澤東私人醫生李志綏的回憶錄提到,毛澤東沒有罹患傳聞的巴金森症,卻得了ALS。 晚年的毛澤東,全身肌肉萎縮,舌頭運動不靈活、嘴巴經常半張口、流口水、吞嚥困難、說話口齒不清,即使相當熟的人也聽不清楚他在講什麼。此外,毛澤東的兩手兩腳無力,特別是右側,手掌和小腿的肌肉也明顯萎縮,但是他的腦筋卻一直很清楚。 毛澤東幾乎拒絕任何治療,並在此病尚未進展到相當嚴重時,因第三次急性心肌梗塞去世。
大衛尼文
軍校出身的大衛尼文(David Niven)是老一輩的電影名星,因主演「Separate Tables」獲得奧斯卡獎,其膾炙人口的電影是「桂河大橋」和「環遊世界八十天」。 尼文也是作家,他的自傳「The Moon's a Ballom」是暢銷書。此外,他喜歡徒步運動、游泳、滑雪、和出海駕帆船。 尼文在七十歲才得到ALS,但是幾乎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儘量避免曝光,甚至到了末期也拒絕住院治療,三年內去世。
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是公認的物理天才,二十一歲從牛津大學畢業時就不幸得ALS,當時醫生宣佈霍金活不過二年半。出人意料之外,霍金的ALS進展很慢。經過三十年的漫長歲月,霍金不但從劍橋拿到博士學位,還娶妻生子;三十二歲時發表黑洞(black hole)能產生能量的理論,而一鳴驚人,也或許因為他的病成為舉世皆知的人物;四十一歲開始寫「時間簡史」(The Brief History of Time),此書暢銷全球,翻譯版不止三十種語言;五十一歲出版「時間簡史」續集;目前還想寫一本自傳。
霍金無法寫字,或使用一般的電腦,寫書時需要另一個人拿英文字卡片讓他看,他則用眉毛動作選字。後來,一位加州的電腦專家送他一套電腦系統,把電腦安裝在輪椅的背部,螢光字幕放在左邊的扶手,特殊鍵盤放右邊的扶手,他用右手還能稍微動彈的三個手指,輕按鍵就可以打字。
現在,霍金經五十五歲對已經走過的三十四年漫長的日子,不但沒有沮喪和哀怨,反而充滿信心與樂觀。他說:「雖然我很不幸罹患ALS,但是我很幸運。由於妻子的支持,我還可以過幾乎是正常的生活,和擁有成功的事業。因此疾病的不幸反而使我能超越自己。」
自我調適最重要
ALS是可怕的疾病,不幸得了這個病,好像等於宣判了死刑。根據個人的觀察,很多病人的求生慾望皆很旺盛,但是很痛苦的過日子。很少人會像Gehriig對此病處之坦然,更無人能像霍金般的幸運,不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還成為舉世聞名的教授和作家。由於醫學的進步,尤其是復健,這些病人已經能過比較好的日子,但是指望有效的治療似乎還很遙遠。因此,病人心理的自我調適,反而變成治療此病最重要的方法。(本文原載<常春月刊>176期,感謝作者及該刊同意轉載)
頁面 2/2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