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建築不是巴洛克建築
就像日式住宅的空間觀念,還有很多古蹟保存與修復的觀念,因為不當的傳播媒介,尤其台灣盛行道聽塗說,不斷地衍生錯誤。
傅朝卿老師是我會推薦讀文化資產相關知識的老師之一。老師在歐洲留學多年,親自走訪許多地方,現在退休後更是以推展文化資產知識為使命。
雅砌30隨想2-從文化資產到世界遺產,真心護衛台灣價值的傅朝卿
「丁榮生,台灣根本沒巴洛克建築,為何每天都還有人指著總統府、迪化街..說那是巴洛克建築?」我一直在測試,每碰到成大建築系講座教授的傅朝卿幾次,他就會提出,這對一般人不甚重要,但他很堅持的問題?
而我也回笑他,為證明總統府不是巴洛克建築,不知道,多收了多少演講費,因他甚至都跑去總統府明明白白地宣示了一番,可今天看到介紹日據時期建築的電視節目,一句句巴洛克建築還是諷刺地掛在介紹人嘴邊。
相對於此的無奈,在我眼裡,傅朝卿其實是個很有謀略的人。20來歲為學建築史,得出國去看希臘羅馬巴洛克等「洋房」,但1970年代末台灣人根本不能自由出國去觀光,但他竟把自己的職業掛在旅行社,只為跑去考張領隊執照自由出國。領隊當需備第二語言,他竟不用他熟諳的英語,去惡補廣東話,說要帶台南三山國王廟一帶的人客。結果,執照拿到的隔年,政府開放觀光。而我一直想聽他講段客家話,就像選總統的每次去苗栗騙選票般,秀幾句都好,可他就….
而這麼多年了,他的謀略,早就轉移到「公共介入」的文資保存了。例如他為了,台灣對世界上許多與歷史保存與古蹟維護相關的國際文獻,存在一層隔閡,甘冒不諱地提出至少數百篇的論述,指出:若仔細檢視台灣現有古蹟,並比較以國際間標準,則可發現有些古蹟應屬「不當指定」,有些則是「不當修復」或「過度修復」。近年來,台灣的歷史保存與古蹟維護界開始認真碰觸文化資產的價值論與真實性(authenticity)等較本質性課題,及實際修護的層級,許多人才驚覺台灣歷史保存與古蹟維護竟與國際存著很大的落差。
所以我才用「從文化資產到世界遺產,真心護衛台灣價值」這個詞,來形容這位名滿天下的建築老師。
名滿天下,不是我說的。2002年我們去布拉格旅行,碰到百年一遇的作大水,連總理府都撤離,捷克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咆哮雨聲中,我接到的第一通電話竟是台北外交部歐洲司,打來問「傅朝卿教授,是否安全?」一直以為,如對全台民眾,辦個210所大專院校最受歡迎老師,我懷疑教建築史的他,可能會勝過網紅的曲家瑞,成為第一名。因累積30年來,他教世界遺產、認識台灣建築等講座、電視、網路、出版80餘冊專書,閱聽人至少幾百萬。但幾百萬人知道他,卻連最根本的總統府一直被誤認為是巴洛克建築,且怎麼矯正都矯不過來。我認為,這是文化資產連最根本的ABC,都出問題了。
為何文資保存會出問題?我認為,這說來比「中華民國本身的歷史」還要悲情。舉些大條的來說嘴,早期報紙頭版頭條,就有1977年板橋林家花園佔用戶不肯搬遷事件、1978年拓寬敦化南路拆除林安泰古厝事件、紅毛城從1629西班牙人建此聖多明哥城起,一路移轉主權到英、澳洲、美國代管,直至中美斷交台灣竟討不回來的主權事件。可以說「古蹟」幾乎沒一件好事,直到被逼,於1982年施行《文化資產保存法》,才慢慢上了軌道。
好了文資法上路,修古蹟就是一門壟斷的生意,早期都是學者出來吐槽,把古蹟說得天花亂墜,好,這些外人看起來破破爛爛的房子,他們都說是寶,所以要修之前,比起一般新設計的房子,古蹟都得研究調查一番,從建築史、人文史追究其價值,完成報告還要指出,哪裡毀了、怎麼修、多少費用?這套架構,其時是衍生自中國建築之祖的梁思成、林徽音兩位大前輩,當年去山西調查古建築的作法,接近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的匠師制後臆推論。
而報告完成,誰來審查?就2000塊俱樂部的學者專家。好,問題來了,誰來主持調查,當然也是學者專家,因只有他們懂。那不是同一批人嗎?當然,只他們懂這些達文西密碼,且話語權是他們說了算。
所以,不到幾年,台灣各地都在修的古蹟,今天我拿案作調查研究,完成後,你來審;明天,他的案子,我來審。審來審去,都只同幫人,連營造廠也是那幾家,因為當時內政部所核定的學者專家名單,不出20位,但台灣頭到台灣尾的古蹟調查研究卻至少1、200件,學者根本分身乏術,有時連學徒都出馬審查(我就幹過這種事),甚至掛著老師的頭銜到處接案呢(我從前同事)!1980-90年代,古蹟調查有些之粗糙、整修工程之偷工減料、整修如「新」直到鷹架落,大家才傻眼情事,多有所在。921地震,破破爛爛沒修的老古蹟還巍巍顫顫地杵在那裏,修得美輪美奐的新古蹟,倒的一片狼藉,卻不在少數。
這時,許多人認為古蹟已從當年被棄之如敝屣的社會新聞,轉為封閉資訊淪為少數人禁臠的學術霸權。但也發現當然還有少數人只作調查研究,完全不插手整修工程。傅朝卿更是,如和尚敲鐘地持續把文資史料像丹·布朗小說「達文西密碼」般地解密,不斷地從學術殿堂下樓,如傳教士地不遺餘力地宣揚其價值給普羅大眾,推廣文資於全民。並認為,台灣文資應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價值接軌,不應再停留在舊息氣,以匠師制侷限的眼光來限制文資的整修、再利用、甚至臆測式的作為等等。
傅朝卿教授退休的前年,出版了《一個建築文人的人文思辨》,收錄30餘年來一些公共介入的文稿,說:「我不是建築師,但我自認關心好建築與好環境甚於一些建築師。我不是歷史家,但我從觀察與研究歷史中得到很多啟發,自認不亞於一些歷史家。我不是作家,但我自認喜歡寫作的熱忱不輸給一些作家......」他的角色扮演,其實蠻多元的。
但對比到處聽到「巴洛克建築」來形容台灣這種沒有的型制,這基本問題若未解,更何況當前,還有許多文資沒事就像中共官員被自殺般地「自燃」,或稍微對文資有積極想法的年輕人,就被諷刺為「文化恐怖份子」。扮演30餘年建築傳教士的傅朝卿,大家是否一起來幫他想一想,到底該怎麼辦?
我日昨是這樣告訴老師的-「貧血的公共性-急診室的建築人」,這句話是不是太不健康,或也傷了這位文資老兵?
(圖1:到處有人宣稱台灣有許多巴洛克建築2再強調一次,總統府不是巴洛克建築3有人說,這是史上第一棟巴洛克建築,大家來超級比一比4 傅老著作)
林安泰 古 厝 事件 在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導覽影片-中文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林安泰古厝 民俗文物館導覽影片-中文版. 14,581 views Feb 15, 2017 上傳機關: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 ...more ...more. Show less. ... <看更多>
林安泰 古 厝 事件 在 37年前因為拓寬敦化南路而將林安泰古厝搬遷到濱江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37年前因為拓寬敦化南路而將林安泰古厝搬遷到濱江公園,是為了保存其歷史文化(例如建築的工法、外觀,以及先民的生活型態),但是龍江路那兩個「歪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