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 for All‧為世界祈福 法鼓山除夕夜撞鐘直播
全球唯一採青銅鐫鑄經中之王的法華梵鐘,即將在2月11日晚間9點半後,再度為人間的平安自在,揚起108響。今年除夕撞鐘首次發起線上暖身,有108位百工百業代表應法鼓山之邀,參與「#108 for All‧為世界祈福」的影音分享,回顧新冠疫情帶來的警示衝擊,人人凝聚聲聲祝福,盼願法華鐘響、世間平安。
法鼓山表示,無論身在何處,今年除夕夜民眾都能隨選不同視角,聽見來自臺灣的幸福鐘聲,開啟新年大好希望。而為社會大眾安心,活動提高防疫準則,當天撞鐘改採線上直播為主;各界嘉賓則須實名報到,並分設梯次,限縮與會名額。活動官網也將配合政府政策,保留、說明舉辦方式的變動調整,網址(https://newyearbell.ddm.org.tw/)。
用正向的平常心及善念,面對疫情及環境考驗。外送員黃建勛、美髮師陳淑華、長跑健將林義傑、公益大使張淑芬、歌神張學友、影帝梁朝偉……,同在網路凝聚起「#108 for All‧為世界祈福」的力量。無論素人、名人、達人,人人都能像法華鐘聲,為世界帶來幸福。法鼓山鼓勵民眾,錄製、分享自己的祈福心聲,為受疫情籠罩的全球人類,創造出充滿希望的新氣象。
觀光教父嚴長壽說,過去一年被封鎖的生活,是辛苦的考驗,但焦慮無助於疫情,聖嚴法師曾開示「心不平安,才是真正的苦」,因此現在最好的祝福,就是學習用心靈環保,讓心靜下來。中研院學者單德興則是用「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這句108自在語,和大家共勉一起在奉獻中成長、廣結善緣。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開示,法鼓山自2007年起,每年除夕夜舉行的撞鐘祈福儀式,即是以法華鐘聲108響,傳遞淨化煩惱、增長慈悲智慧的圓滿祝福。當我們的心念專注於聆聽鐘聲,當下就能減少煩惱,而多一些慈悲與智慧,以生命同體的宏觀,祝福眾生安樂、世界和平。
過去一年的疫情警示,引導世人學習發起大悲心,一起面對苦難,一起接受事實,一起智慧處理,一起盡心而放下;如果說,世間有108種煩惱,那必然也有感化自己、感動他人、感謝順逆緣、感恩奉獻的108種解方,如此,我們的社會與世界,才能有永續的平安與自在。
#讓我們一起為世界合掌祈福
#一起轉傳108forAll
#法鼓山除夕撞鐘線上直播
林聖智中研院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布農詩人沙力浪 當代藝術雙年展說祖先故事
台灣藝術大學17日表示,2020大台北藝術節將邀布農族作家沙力浪展出頭帶、藤編竹簍等揹工裝備(圖),說祖先以及歷史空間的故事,讓觀者思考藝術從何而來。(台藝大提供)
布農詩人沙力浪 當代藝術展以揹帶說山的故事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7日電)布農族作家沙力浪是高山嚮導與協作員,將詩作融入生活的意境。2020大台北藝術節將展出頭帶、藤編竹簍等揹工裝備,也讓觀者思考藝術從何而來,世界的樣態如何從日常到超日常。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今天表示,2020年大台北藝術節邁入第5年,今年當代藝術雙年展邀請數10位來自國內外藝術家發展全新的創作,並與台灣之光的藝術家共組互動團隊,與外界展開對話和共構。
陳志誠說,台灣各地都有「台灣之光」充滿能量,創作展不是只有展出作品,而是在藝術之外將人的感官融入作品中,從日常到超日常產生互動。
計畫主持人羅景中表示,藝術節邀請台東池上的科技農夫魏瑞庭、跨足流行影視音創作人林強、傳統紙紮藝師林銀城、布農族文學家沙力浪。達岌斯菲芝萊藍,及中研院天文所王為豪與陳科榮等團隊,一同思考藝術的型態,並呼應當代藝術雙年展的主題「真實世界」。
執行展覽的藝術家莊哲瑋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他親自到花蓮縣卓溪鄉的部落邀請沙力浪參與藝術雙年展,並討論除展出包括頭帶、雨鞋、山刀、籐編背簍等高山協作裝備外,也將結合沙力浪對石板家屋的田野調查,對台灣黑熊、老獵人的影像記錄。
莊哲瑋說,也是高山嚮導與高山協作員的沙力浪,以頭帶揹起一座座高山,屢屢走進中央山脈的祖居地,以文字與影像記錄耆老的智慧,致力於保存消逝的原民文化。藝術展將以物件與影像,訴說傳統領域與歷史空間的對話和故事。
至於台東池上青農魏瑞廷投入友善環境、尊重土地的故事,莊哲瑋說,魏瑞廷懸掛老鷹風箏及運用仿真猛禽驅鳥,找出與野鳥共存方式。魏瑞廷以區塊鏈導入稻米產業,讓台東好米享譽國際,並以生態攝影機記錄田間生態與環境。
策展的莊哲瑋還邀請20家台灣獨立書店及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參展,依照書店各自關心的主題,為讀者與觀眾選一本推薦的書。上述這些人的故事,從人文、社會科學、視覺文化等領域,一起構築合縱連橫的「真實世界」。
2020年大台北藝術節將於10月30日開幕,包括國際性「當代藝術雙年展」及「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展出與表演地點於台藝大藝術聚落、九單藝術實踐空間。
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由台藝大表演領域專業團隊遴選、邀請活躍於國際的傑出校友,包括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國家文藝獎得主姚淑芬、台灣京劇界齊天大聖許柏昂,及嗩吶演奏第一把交椅林子由等人,透過展演活動將藝術傳遞給每一個觀眾。1091017
林聖智中研院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白白胖胖的?黑黑瘦瘦的?
讓 AI 來認證!原來蛾類色彩和海拔高度有關。
🦋(這是蝴蝶,沒有蛾的圖)
___________________
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沈聖峰副研究員與本院資訊所陳昇瑋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走在全球研究前沿,結合 #蛾類公民科學資料 與 #人工智慧 深度學習技術發現:
海拔 500 公尺以上到 2,500 公尺的蛾類外觀越相近,顏色會越單一、越深。500 公尺以下蛾類也出現相似性,顏色配置會更多樣,有深有淺且多彩多姿。
沈聖峰說,19世紀時英國博物學家華萊士(A. R. Wallace)就提出生物的色彩多樣性會隨著緯度變化,後人也衍生出熱帶生物較多彩等假說。但這類假說一直未證實,原因是若要靠人工一一辨識生物彼此差異度,難度極高。
現在透過人工智慧解析 #2萬張蛾類影像2048維特徵,確認蛾類色彩隨海拔高度變化的關係,並推測高海拔因低溫,生物須呈暗體以吸熱所致。
除了人工智慧,還得依賴 #工人智慧 ,論文重要資料來源是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主任林旭宏率領 103 位蛾類公民科學志工,花六年蒐集超過兩萬種台灣蛾類標本的數位化影像。
研究成果對於預測稀有種分布(準確率最高可達96%)、生物與環境的對應關係有突破性的發現。此論文於2019年10月7日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__________________
⛰新聞稿: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379
⛰論文全文: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2500-2
#蛾 #人工智慧 #AI #生多中心 #資訊所 #沈聖峰 #陳昇瑋
#研究成果 #國際期刊 #自然通訊
🦋🦋🦋🦋🦋🦋🦋🦋🦋🦋(還是蝴蝶,沒有蛾)
【媒體報導】
﹝中央社﹞研究結合AI 中研院發現蛾色彩與海拔有關
https://reurl.cc/9zvn9j
﹝蘋果日報﹞AI分析2萬多張照片 高海拔蛾類深色花紋少助吸熱
https://reurl.cc/k5Oobd
﹝自由時報﹞AI證實 蛾類色彩隨海拔變化
https://reurl.cc/rl9YbZ
﹝聯合報﹞大突破!人工智慧發現蛾色彩與海拔高度密碼
https://reurl.cc/EKjQNv
﹝TaipeiTimes﹞ Academic Sinica researchers find link between moth coloration and habitat
https://reurl.cc/VazWZA
﹝公視新聞﹞中研院突破性發現:蛾類色彩隨海拔變化
https://reurl.cc/Rdqkl6
﹝中央廣播電臺﹞中研院用AI證實昆蟲色彩與海拔環境有關 登上國際期刊
https://reurl.cc/zy15jN
__________________
林聖智中研院 在 絲路上的帝國: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引領世界文明發展的中亞史 的推薦與評價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陳健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熱烈推薦林冠群(文化大學文學院史學系教授) 林聖智 ( 中央研究院 ... ... <看更多>
林聖智中研院 在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演講訊息講題:道教圖像 ... 的推薦與評價
演講訊息講題:道教圖像研究的材料與方法講者:林聖智(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時間:2015. 11. 13 上午九點半地點:中央大學文學二館206教室簡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