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有《林肯在中陰》,2020 年有《正常人》,而這就是 2021 年繁體書市翻譯文學的年度大書,前年普立茲文學獎作 —— Richard Powers《#樹冠上 The Overstory》。無懼疫情衝擊,由吳明益老師導讀,連明偉老師專文,且比照王鷗行《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一樣有限量作者越洋親簽版,並於今夜十二點開放預購。《樹冠上》是這裡的七月選書,也是今年最不容錯過的重量級文學作品。
⠀⠀⠀⠀⠀
▍《樹冠上》博客來:https://bit.ly/3pZRsL7
⠀⠀⠀⠀⠀
⠀⠀⠀⠀⠀
2019 年普立茲得獎小說
歐巴馬、比爾蓋茲 2021 年度選書
休傑克曼與《權力遊戲》團隊聯手改編 Netflix 原創影集
⠀⠀⠀⠀⠀
「這是一部『敘事如樹』的小說,也是一部暗喻人的『生命如樹』的小說。縱然西方有些評論者認為鮑爾斯偶爾會有命題太過宏大,而懷疑他的故事魅力是否能支撐,但我得說,這絕對不是鮑爾斯在落筆時會在意,也輕看了作品的後勁。通常我們所見的樹冠有多大,深藏地底下的樹根廣度通常相當,甚至超過,鮑爾斯為一本小說所經營的根系,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他以栽植一棵樹的態度來寫一部小說,等待它以自身的方式『長成』,那些下過苦功面對泥土、暴雨、苦旱而發育成的根系,支持著樹冠上的萬千樹葉,化成無數姿態,吸引我們反覆展閱,讓人讀之不盡,如同迷人的生命真相。」
⠀⠀⠀⠀⠀
— — 吳明益導讀〈敘事如樹,生命亦如是〉
⠀⠀⠀⠀⠀
⠀⠀⠀⠀⠀
一部關於樹木與人類命運、無可挽回遺憾和心靈救贖的生態史詩巨著。全書宛如盤古巨樹般自樹根揭開半世紀美國西北部的伐木浩劫,帶出九名主角與最後一片原生林木之間生死相繫的命運。當中包括青年藝術家、華裔女工程師、心理學博士生、專利法律師夫婦、越戰退役上尉、半身不遂的 IT 科技鉅子、言語障礙的植物學家,以及一名曾因縱情玩樂觸電身亡但死而復生的女大學生,據說銀閃閃的樹靈在幽冥中對她說話,伸出援手,將她拉回人世。生命究竟對人類有何要求?多少人願意為了保護樹木而犧牲?生命如此豐富,為何人類擺脫不了物種孤獨,總是感到孤單、無助又寂寥?
⠀⠀⠀⠀⠀
全書以樹根、樹幹、樹冠、樹籽為架構,鋪陳九位主人翁的個人生命,如何與樹木命運環環相扣,彼此交會激盪的故事,當中記錄環境運動現場,辯證環境倫理困境,意在突顯當今地球最基本且最具破壞性的衝突,即人類與自然的對立。然而樹木智慧浩大、緩慢、互連、共生、獨具創見、別出心裁,可惜只有少數人發現並相信那個世界,深受吸引,因而捲入災禍,卻義無反顧。當護樹者擁抱樹木,他真正擁抱的是誰?
⠀⠀⠀⠀⠀
生命早已息息相關,有如地下根莖般深深相連。
⠀⠀⠀⠀⠀
你和你家後院的樹來自同一個祖先。時至今日,人類和樹依然共享四分之一的基因。納博科夫曾說:「作家應該要有詩人的精準以及科學家的想像力。」這本普立茲得獎小說更從植物學、認知心理學、法律、人工智慧、環境倫理等各層面書寫樹木的智慧。不僅是有史以來寫樹寫得最好的小說,也是最好看的小說。樹是我們的圖書館、博物館、藥局、文史資料館。樹木記得人類遺忘的過往。為了明日世界,我們最應該做的一件事是什麼?當樹送光了它們所有的一切,人類已受贈的種種,我們必須爭取的種種,會不會有終止的一天?我們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去做?
⠀⠀⠀⠀⠀
「世間最精闢的論點也改變不了人們的心意。只有精彩的故事才辦得到。」
⠀⠀⠀⠀⠀
人類很像樹木,也有向光性。
若心懷渴望,光是保持靜立,每棵樹都有遠大前程。
⠀⠀⠀⠀⠀
⠀⠀⠀⠀⠀
⠀⠀⠀⠀⠀
(以上內文節錄自編輯與出版社書介。)
林肯律師小說 在 靜靜讀一本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生命中暢快呼吸--伊麗莎白‧斯華多斯與她的憂鬱症
李靜宜(本書譯者)
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蝨子。」這句話為美國劇場傳奇人物伊麗莎白‧斯華多斯(Elizabeth Swados)的人生下了最好的註腳。
伊麗莎白‧斯華多斯一九五一年出生於紐約州水牛城的富裕家庭。父親是知名律師,熱心社交與運動,曾協助水牛城冰上曲棍球軍刀隊從地方球隊一躍而成國家冰球聯盟球隊,蔚為美談。母親熱愛藝術,兼具詩人與演員身份。哥哥林肯擅長繪畫,是伊麗莎白最為崇拜的對象。
伊麗莎白從小即展現藝術天份,就讀以藝術教育聞名的班寧頓學院(Bennington College)主修音樂與創意寫作期間,在音樂與戲劇創作方面都有極出色的表現,尚未畢業,就有了和百老匯劇場合作的機會。大學畢業,在教授的推薦之下,進入紐約外百老匯知名的拉瑪瑪劇院(La Mama Theater),展開璀璨的創作生涯。身兼編劇、作曲與導演於一身的伊麗莎白‧斯華多斯,年僅二十七歲,就以音樂劇《逃家人》(Runaways)成功征服百老匯。這齣音樂劇獲得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五項東尼獎(Tony Award)大獎提名,其中她個人就獲得四項大獎提名。
她的音樂劇也成功把多位出色的演員推上成功之路,例如梅莉‧史翠普曾因她導演的《音樂會裡的愛麗思》(Alice in Concert)獲得外百老匯戲劇獎「奧比獎」(Obis)的最佳演員;以《情定日落橋》成為銀幕偶像的黛安‧蓮恩第一次演出,就是伊麗莎白‧史華多斯執導的舞台劇《美狄亞》(Medea),而參演《逃家人》更成為蓮恩躍上大銀幕的契機。
除了編導音樂劇之外,伊麗莎白‧斯華多斯也為電影、電視影集作曲配樂,同時致力結合小說、詩歌、影像、繪畫等藝術元素,呈現創新的戲劇型態,廣受藝評界推崇。她關心社會議題,劇作也不以討好潮流為取向,經常藉由戲劇探討性別、種族、謀殺與青少年問題。她最知名的音樂劇作品《逃家人》即以流浪街頭不回家的年輕人為主題。而她創作的小說、青少年文學與兒童繪本,也都流露出對青少年成長的關懷。
事業一帆風順,生活多彩亮麗的伊麗莎白‧斯華多斯,內心其實有著無法言說、也從未向人提及的黑暗角落。一九九一年,她出版家族傳記《一家四口》,首度揭開她幸福生活的表象,讓人看見她千瘡百孔的人生。
伊麗莎白的父親有外遇,母親罹患重度憂鬱症,酗酒,多次住院治療,最後自殺身亡。伊麗莎白最崇拜的哥哥林肯精神分裂,自殺未果而成殘廢,最後離家不返,在紐約的破落公寓裡走完一生,死因成謎。
生性敏感的伊麗莎白,幼年時期就感覺到家庭氣氛詭譎,但在她成長的五○、六○年代上流社會,是絕不容家醜外揚的,她向來只知道父母親感情不睦,母親健康不佳,卻從來不知道究竟是為什麼。然而正因為不知道為什麼,所以心生恐懼。童年的恐懼到她長大成人還如影隨形,到母親自殺,哥哥發病,她更加驚恐,擔心自己遺傳了瘋狂的因子,註定要走上母親和哥哥自我毀滅的道路。
就讀大學期間,伊麗莎白和一般的年輕人一樣,嗑藥、喝酒,揮霍青春,但心裡始終有個無法填補的洞。她形容自己都次不停開車,開過一個又一個城市,跨過一個又一個州界,開到自己筋疲力竭,再也無法動彈,而那個洞,卻還是在。
儘管親友們都明示暗示,她是遺傳了家族的憂鬱症,但事業逐步取得成就的伊麗莎白,決心為自己的命運奮鬥。她不再掩藏自己的恐懼焦慮,勇敢尋求醫療協助。在專業治療之下,她才明白,「憂鬱症」其實是一種病,就像身體的疼痛一樣,是必須面對,必須處理的問題。正面迎擊憂鬱症,讓她得以在生命中暢快呼吸,找回身心的自由。
伊麗莎白‧斯華多斯後來把自己和憂鬱症奮鬥的歷程,寫成圖文書《我的憂鬱症》(My Depression: A Picture Book),一出版即廣受矚目,贏得紐約公共圖書館獎等肯定,並由HBO改編為動畫,由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史帝夫‧布希密( Steve Buscemi)等一線明星擔任聲音演出,獲選於翠貝嘉電影節(Tribrca Film Festival)播映。
《我的憂鬱症》開頭第一句話是:「我的生活真精彩!」伊麗莎白‧斯華多斯說,這正是她最初無法面對憂鬱症的原因。每當陷入憂鬱的黑洞時,總有人告訴她說,她擁有如此成功的事業,如此富裕的生活,與如此傑出的夥伴一起工作,「究竟還無病呻吟什麼呢?」為此,她不只不敢把心裡真正的感受告訴他人,甚至還有罪惡感,覺得自己不知感激人生的恩賜。直到接受專業治療之後,她才真正瞭解,罹患憂鬱症就像得了感冒或胃痛一樣,並不是她的錯。她想藉由自己的現身說法,鼓勵憂鬱症患者,勇敢面對自己的病痛,「藥物或許無法治癒憂鬱症,但尋求專業診治,卻可以幫助你熬過黑夜。」她說。
「憂鬱症」是個嚴肅的議題,但伊麗莎白‧斯華多斯卻選擇用幽默的圖文風格來描繪。她說,她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憂鬱症患者的友伴,讓他們知道自己不孤單,在憂鬱絕望的時候,能翻開書來,對誇張逗趣的圖文露出會心的微笑。至於幸運未曾憂鬱纏身的人,她也希望透過漫畫風格的表現方式,讓他們理解,「憂鬱症患者只是生病了,並沒有失去幽默說笑的能力。你不會因為接近憂鬱症患者就感染上憂鬱症。」
一生與憂鬱症奮鬥不懈的伊麗莎白‧斯華多斯在二○一六年因癌症開刀的併發症病逝於紐約。她如願以償,並沒有敗在憂鬱症手裡。
林肯律師小說 在 靜靜讀一本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生命中暢快呼吸--伊麗莎白‧斯華多斯與她的憂鬱症
李靜宜(本書譯者)
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蝨子。」這句話為美國劇場傳奇人物伊麗莎白‧斯華多斯(Elizabeth Swados)的人生下了最好的註腳。
伊麗莎白‧斯華多斯一九五一年出生於紐約州水牛城的富裕家庭。父親是知名律師,熱心社交與運動,曾協助水牛城冰上曲棍球軍刀隊從地方球隊一躍而成國家冰球聯盟球隊,蔚為美談。母親熱愛藝術,兼具詩人與演員身份。哥哥林肯擅長繪畫,是伊麗莎白最為崇拜的對象。
伊麗莎白從小即展現藝術天份,就讀以藝術教育聞名的班寧頓學院(Bennington College)主修音樂與創意寫作期間,在音樂與戲劇創作方面都有極出色的表現,尚未畢業,就有了和百老匯劇場合作的機會。大學畢業,在教授的推薦之下,進入紐約外百老匯知名的拉瑪瑪劇院(La Mama Theater),展開璀璨的創作生涯。身兼編劇、作曲與導演於一身的伊麗莎白‧斯華多斯,年僅二十七歲,就以音樂劇《逃家人》(Runaways)成功征服百老匯。這齣音樂劇獲得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五項東尼獎(Tony Award)大獎提名,其中她個人就獲得四項大獎提名。
她的音樂劇也成功把多位出色的演員推上成功之路,例如梅莉‧史翠普曾因她導演的《音樂會裡的愛麗思》(Alice in Concert)獲得外百老匯戲劇獎「奧比獎」(Obis)的最佳演員;以《情定日落橋》成為銀幕偶像的黛安‧蓮恩第一次演出,就是伊麗莎白‧史華多斯執導的舞台劇《美狄亞》(Medea),而參演《逃家人》更成為蓮恩躍上大銀幕的契機。
除了編導音樂劇之外,伊麗莎白‧斯華多斯也為電影、電視影集作曲配樂,同時致力結合小說、詩歌、影像、繪畫等藝術元素,呈現創新的戲劇型態,廣受藝評界推崇。她關心社會議題,劇作也不以討好潮流為取向,經常藉由戲劇探討性別、種族、謀殺與青少年問題。她最知名的音樂劇作品《逃家人》即以流浪街頭不回家的年輕人為主題。而她創作的小說、青少年文學與兒童繪本,也都流露出對青少年成長的關懷。
事業一帆風順,生活多彩亮麗的伊麗莎白‧斯華多斯,內心其實有著無法言說、也從未向人提及的黑暗角落。一九九一年,她出版家族傳記《一家四口》,首度揭開她幸福生活的表象,讓人看見她千瘡百孔的人生。
伊麗莎白的父親有外遇,母親罹患重度憂鬱症,酗酒,多次住院治療,最後自殺身亡。伊麗莎白最崇拜的哥哥林肯精神分裂,自殺未果而成殘廢,最後離家不返,在紐約的破落公寓裡走完一生,死因成謎。
生性敏感的伊麗莎白,幼年時期就感覺到家庭氣氛詭譎,但在她成長的五○、六○年代上流社會,是絕不容家醜外揚的,她向來只知道父母親感情不睦,母親健康不佳,卻從來不知道究竟是為什麼。然而正因為不知道為什麼,所以心生恐懼。童年的恐懼到她長大成人還如影隨形,到母親自殺,哥哥發病,她更加驚恐,擔心自己遺傳了瘋狂的因子,註定要走上母親和哥哥自我毀滅的道路。
就讀大學期間,伊麗莎白和一般的年輕人一樣,嗑藥、喝酒,揮霍青春,但心裡始終有個無法填補的洞。她形容自己都次不停開車,開過一個又一個城市,跨過一個又一個州界,開到自己筋疲力竭,再也無法動彈,而那個洞,卻還是在。
儘管親友們都明示暗示,她是遺傳了家族的憂鬱症,但事業逐步取得成就的伊麗莎白,決心為自己的命運奮鬥。她不再掩藏自己的恐懼焦慮,勇敢尋求醫療協助。在專業治療之下,她才明白,「憂鬱症」其實是一種病,就像身體的疼痛一樣,是必須面對,必須處理的問題。正面迎擊憂鬱症,讓她得以在生命中暢快呼吸,找回身心的自由。
伊麗莎白‧斯華多斯後來把自己和憂鬱症奮鬥的歷程,寫成圖文書《我的憂鬱症》(My Depression: A Picture Book),一出版即廣受矚目,贏得紐約公共圖書館獎等肯定,並由HBO改編為動畫,由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史帝夫‧布希密( Steve Buscemi)等一線明星擔任聲音演出,獲選於翠貝嘉電影節(Tribrca Film Festival)播映。
《我的憂鬱症》開頭第一句話是:「我的生活真精彩!」伊麗莎白‧斯華多斯說,這正是她最初無法面對憂鬱症的原因。每當陷入憂鬱的黑洞時,總有人告訴她說,她擁有如此成功的事業,如此富裕的生活,與如此傑出的夥伴一起工作,「究竟還無病呻吟什麼呢?」為此,她不只不敢把心裡真正的感受告訴他人,甚至還有罪惡感,覺得自己不知感激人生的恩賜。直到接受專業治療之後,她才真正瞭解,罹患憂鬱症就像得了感冒或胃痛一樣,並不是她的錯。她想藉由自己的現身說法,鼓勵憂鬱症患者,勇敢面對自己的病痛,「藥物或許無法治癒憂鬱症,但尋求專業診治,卻可以幫助你熬過黑夜。」她說。
「憂鬱症」是個嚴肅的議題,但伊麗莎白‧斯華多斯卻選擇用幽默的圖文風格來描繪。她說,她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憂鬱症患者的友伴,讓他們知道自己不孤單,在憂鬱絕望的時候,能翻開書來,對誇張逗趣的圖文露出會心的微笑。至於幸運未曾憂鬱纏身的人,她也希望透過漫畫風格的表現方式,讓他們理解,「憂鬱症患者只是生病了,並沒有失去幽默說笑的能力。你不會因為接近憂鬱症患者就感染上憂鬱症。」
一生與憂鬱症奮鬥不懈的伊麗莎白‧斯華多斯在二○一六年因癌症開刀的併發症病逝於紐約。她如願以償,並沒有敗在憂鬱症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