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還記得1995 年好萊塢賣座電影《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 (Braveheart)》裡的經典畫面? 棕髮藍眼的威廉 · 華勒斯 (William Wallace),在馬背上舉起長劍大聲嘶吼著: 「Freedom (自由)!」那場戲讓他成了全球家喻戶曉的英雄甚至自由的代言人,而就在同一年,手裡也提著長槍冒著生命危險向伊拉克、土耳其等高壓政權高喊道:「Azadi (自由) !」的庫德族民兵卻被視為恐怖份子,理應接受國際社會的撻伐。然而,某些人所指控的「恐怖份子」也可能是另一群人眼中的「自由鬥士」;有時「恐怖份子」甚至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的獲獎人,例如阿拉法特 (Yasser Arafat) ——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 的前領導人。"
─《牧羊人與屠宰場——庫德斯坦日記》張雍文字攝影集 (2020 麥田出版)
Akre, Kurdistan, Iraq (2019) © Simon Chang
- - - - - -
張 雍 x 學 學 2021 攝影講座系列
https://bit.ly/3s5AXOl
【牧羊人與屠宰場——庫德斯坦日記】2021/03/05 (Fri.)
【攝影——最感性的在場證明】2021/03/19 (Fri.)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 207 號
02-8751-6898
https://bit.ly/3osrKNJ
梅爾吉勃遜自由之聲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看了2004年版本的「亞瑟王」,這個相傳是比較貼近史實的版本。
電影裡有綺拉奈特莉跟克里夫歐文,邊看邊覺得克里夫歐文好眼熟,後來想想最早看到他的作品是「人類之子」,人類之子也是一部好適合開個沙龍來聊聊的作品。
亞瑟王的故事描述亞瑟是鼎鼎大名的英雄,他與他的騎士們,是羅馬帝國的雇傭兵,交換的條件是自由之身,但在最後一次執行完任務後,羅馬教廷居然沒有履行約定,硬是要亞瑟帶著他的騎士,完成最後一個危險的任務,就是穿越不列顛原住民黥面族蠻族森林,到石牆之外,保護即將被薩克遜族人入侵的羅馬領主。
亞瑟雖然心底知道這是一個不平等的約定,但還是帶著自己的騎士出發,趕在千人大軍到達前,護送羅馬領主一行人離開。
但亞瑟等人到了領地時發現,這個羅馬領主根本是一個仗著教廷的威信,私底下荒淫無道的可惡領主。
於是亞瑟不顧對方的反對,硬是放出了領主所囚禁的罪犯,其中一個就是綺拉奈特莉所飾演的原住民黥面族。
然而就在此刻,薩克遜人的大軍已經靠近,戰鼓聲隆隆,亞瑟與這七個騎士,要如何護送領主一家人,躲避原住民黥面族的追擊,以及薩克遜人的大軍進攻?
就請有興趣的朋友自行去看看這部電影吧。
先說結論,無雷。
我是覺得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不太好,有點鬆散,然後七個騎士,根本就是仿造黑澤明的七武士來營造這些角色,甚至連性格都有些雷同。
然後整部電影不停地喊「自由」「自由」,害我還以為下一秒就會看到梅爾吉勃遜穿著裙子衝出來。
總結來說,就是一部殺時間的電影,IMDB給出的評價也不高。
梅爾吉勃遜自由之聲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分段看完了自導自演的三小時長片「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
據說這部電影給了後許幾部史詩型電影帶來了很大的啟示,比方「300壯士」、「神鬼戰士」以及「特洛伊:木馬屠城記」。
梅爾吉勃遜還演過另外一部電影「決戰時刻」,他在裡面飾演主角班傑明馬汀,這是一部有關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對手也是英國人,以前沒有細看的時候,覺得兩部電影的結構有點雷同,充斥著濃濃稠稠的美式英雄主義。
「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這部電影在史料的部分受到很大的批評,甚至有人說這是一個美國殖民者拍攝的商業套裝電影。
這部電影獲得了當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目前在IMDB上獲得了8.4分的高分,250大電影排名第七六名。
電影的背景在十三世紀末的蘇格蘭,主角威廉華勒士從小失去了父親與兄長,他們都在反抗英格蘭國王「長腿愛德華」的侵略戰爭中喪命。
年幼的華勒士被他的叔叔給帶走,長大了以後以務農為生,過著平靜的生活,直到有一天,青梅竹馬的妻子被當地的領主給殺害後,威廉華勒士憤而揭竿起義。
自此開始,華勒士勢如破竹,不僅一路大破英軍的騎兵部落,還攻佔到了英格蘭的領地,獲得許多百姓的支持。可惜最終,華勒士被自家蘇格蘭的盟友給算計,被英格蘭軍隊抓住。
我很喜歡電影設定的核心價值,也就是對自由的追尋,威廉華勒士畢生就是希望追尋屬於蘇格蘭人的自由,不需要被壓迫,能夠與自己心愛的人生活在一起,免於被不平等的待遇給掠奪。
多數的人面對暴政,選擇沉默以保命,或許,這些人可安然度過終老,但是,如果這些人選擇起身抗暴,也許會在一瞬間就失去性命,不過在這一刻,你是「自由」的死去。
電影最終,威廉華勒士在死之前都不願向英格蘭國王效忠,他向天大喊了一聲「自由」後,便死在英格蘭劊子手的斧頭之下。
看到這裡我一度覺得梅爾吉勃遜大概是某種型態的自戀狂,因為我覺得這個角色太過超然,無論是面對死亡還是任何的事物,威廉華勒士都帶有一種超越現狀的不真實感。
但無害於這部電影本身的價值,順道一提,或許有些人比方像我會不太理解這部電影的評價為什麼如此之高,不過細細想一下美國這個國家的核心價值就是明白,美國就是一個崇尚自由的國度,有著屬於老美認可的自由以及多元。
最後革命的意義某個角度上來說,就是建立在犧牲之上,無數人高貴無私的犧牲,來喚醒所有人的「自我意識」,自由才得以降臨在任何一個國家之上。
反之而來的自由,就顯得太過廉價了。
推薦給大家這部電影「梅爾吉勃遜: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