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西元前 ◎方文山
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摩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
妳在櫥窗前 凝視碑文的字眼
我卻在旁靜靜欣賞妳那張我深愛的臉
祭司 神殿 征戰 弓箭 是誰的從前
喜歡在人潮中妳只屬於我的那畫面
經過蘇美女神身邊 我以女神之名許願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蔓延
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
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
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祭司 神殿 征戰 弓箭 是誰的從前
喜歡在人潮中妳只屬於我的那畫面
經過蘇美女神身邊 我以女神之名許願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蔓延
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
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
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我感到很疲倦離家鄉還是很遠
害怕再也不能回到你身邊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
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愛在西元前 愛在西元前
◎作者簡介
方文山(1969年1月26日-),臺灣歌曲作詞人、作家、導演、編劇、唱片公司合夥人和出版經營者,生於台灣花蓮富里,祖籍江西贛州于都。五歲隨父母遷居桃園,畢業於桃園成功高商電子科。
2001年以歌曲<娘子>提名第12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2003年以<威廉古堡>獲得第十二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2008年以<青花瓷>獲得第19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
2007年曾出版詩集《關於方文山的素顏韻腳詩》。目前已創作300首以上當代詞作,詞作入圍及得獎紀錄約有三十筆,相關學位論文研究資料有六種。
◎小編張寶云賞析
<愛在西元前>是周杰倫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林邁可編曲,收錄在周杰倫2001年9月20日發行的專輯《范特西》中。
這首詞作運用如下幾個文學性的策略達至語義的豐盛,首先是有關於「異文化的用典」,古巴比倫王、漢摩拉比法典、祭司神殿征戰弓箭、蘇美女神、底格里斯河、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楔形文字,這些異文化的符號形成此詞基礎的時空脈絡,使原先出現在教科書或旅遊介紹的文字,瞬間立體深邃,將閱聽大眾拉進一古老而陌生的神秘國度。
第二是透過語詞的反覆描敘而達到「人物間情愛的張力」,歌詞中「妳在櫥窗前 凝視碑文的字眼/我卻在旁靜靜欣賞妳那張我深愛的臉」、「喜歡在人潮中妳只屬於我的那畫面」、「我以女神之名許願/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蔓延」、「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我感到很疲倦離家鄉還是很遠/害怕再也不能回到你身邊」,閱聽者可從語詞的描繪中不斷得到「你」與「我」之間的種種過往和情意流動,自行建構出兩者之間濃重深厚的情感經歷,強化此詞作中主角對愛情的執念。
第三個可觀察的敘事策略是「跨時空連結穿越所形成的時空多重性」,詞作中利用主述者「我」的敘述視角,呈現了「過去」與「現在」的疊合狀態,因此這段戀情橫跨古今,形成一則穿越的戀愛故事,當主述者「我」提到「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又同時道說「我感到很疲倦離家鄉還是很遠/害怕再也不能回到你身邊」,詞作中的「我」既在西元前就已許下愛你的承諾,而此世「重演」意味著「我」仍然在當下愛著你,不論前世或今生,「你」知道或不知道,「我」都在跨時空的情境底下守著風化千年的誓言。
最後是「不同語言材質的運用與拼接的組織結構」,當流行歌詞傳抄蔚然成風,要更新一般情歌體式裡以訴說情感為主的抒情模式,便顯得十分困難,然而方文山將臺灣當代詞作結合各項題材,例如<娘子>、<東風破>、<雙截棍>、<威廉古堡>、<青花瓷>、<亂舞春秋>,以各種語言材質突破舊有的符號系統,加上2000年前後臺灣碎裂拼接的語言組織結構早已隨處各見,方文山詞作當中大膽創新的語境與周杰倫靈活的音樂風格結合,形成華語歌壇最具威力的詞曲搭檔,也一舉更新詞作原先因襲的語言模式。
--
美術設計和攝影來源:李昱賢,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_09.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當代詞選 #方文山 #愛在西元前
◎參考資料:
資料來源1:從〈愛在西元前〉的歌詞看來,方文山應該沒去羅浮宮看過「漢摩拉比法典」 - every little d
資料來源2: 穿越千年的爱情证明!《爱在西元前》描述的传说周杰伦 (sohu.com)
資料來源3:如何评价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 - 知乎 (zhihu.com)
資料來源4: 方文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資料來源5:愛在西元前(周杰倫演唱歌曲)百度百科 (baidu.hk)
資料來源6:方文山_百度百科 (baidu.h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Porknuckle Gam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七特異點 絕對魔獸戰線 巴比倫尼亞」舞台為神代,世界最古老的都市文明巴比倫。迦勒底在2016年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在2017年迎來人類滅亡之前,主角與瑪修前往觀測到的最後一個第七特異點,執行奪回人類未來的任務... 在FB獲得最新消息►https://goo.gl/sCkx8a ※註1:丁吉...
「楔形文字符號」的推薦目錄:
- 關於楔形文字符號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楔形文字符號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楔形文字符號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楔形文字符號 在 Porknuckle Gami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楔形文字符號 在 羅賽塔石碑到表情符號,重新認識文字穿越時空的演變史第一部 的評價
- 關於楔形文字符號 在 郝明義的文字解謎!!《世界文字圖解簡史》用漫畫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楔形文字符號 在 【第34集】甲骨文源于原始楔形文字的证据(上) - Pinterest 的評價
楔形文字符號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類無窮的創造力,竟然能用如此多種不同的方式來捕捉語言】#精選書摘
在這本有趣且大膽的圖文書裡,作者兼繪者維達利以俏皮的圖像小說風格,企圖呈現全世界前後橫亙五千五百年,超過一百種書寫文字的發展歷史。
從史前時代到電腦時代;從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希臘字母,到今日大家手機或電腦普遍使用的表情符號……
#世界文字圖解簡史 #文字 #漫畫 #藝術
楔形文字符號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聖誕快樂🎄 #本周精采好文全收錄
當通通編碰上Emoji便知它的好,總覺得它有一字抵萬語的效果:想表達大笑、大哭的情緒不用多說,只要貼出「😂」、「😭」;當你氣到冒火,貼上「😡🤯🔥」,一句髒字也不必說。但遇到兩方手機編碼不同時,便只能望著無法顯示Emoji的方塊符號運用想像力了,科科。
在Emoji出現以前,早從兩河流域的蘇美文化開始,楔形文字便成為世界誕生的第一批文字……翻開本期封面故事的書《#世界文字圖解簡史》,裏頭的古老文字跟著活蹦亂竄的漫畫圖像一個一個跳至讀者眼前,怎能不被他吸引!
作者維達利也謙虛的說,這本書僅是介紹語言的基本背景,期待激發出大家的好奇心,並繼續往下挖掘更多文字的奧秘。我想他成功了,通通編已徜徉在這些令人著迷的文字宇宙裡……
更多精彩好文,以及近期閱讀活動,請見本文👇👇
—————
👉訂閱電子報: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楔形文字符號 在 Porknuckle Gami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第七特異點 絕對魔獸戰線 巴比倫尼亞」舞台為神代,世界最古老的都市文明巴比倫。迦勒底在2016年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在2017年迎來人類滅亡之前,主角與瑪修前往觀測到的最後一個第七特異點,執行奪回人類未來的任務...
在FB獲得最新消息►https://goo.gl/sCkx8a
※註1:丁吉爾為楔形文字符號,意指「神」。
※註2:迦魯拉靈為棲息於冥界的死靈,聽從冥界女神的指使到地上抓捕人纇。
※註3:日文是以懷中暖和比喻錢多,所以伊絲塔才說要叫他們身心俱寒

楔形文字符號 在 郝明義的文字解謎!!《世界文字圖解簡史》用漫畫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從 楔形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再到今日手機中普遍使用的表情 符號 ,甚至是作家托爾金小說《魔戒》裡,精靈、矮人以及哈比人所使用的語言。 ... <看更多>
楔形文字符號 在 【第34集】甲骨文源于原始楔形文字的证据(上)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Mar 28, 2021 - 【老何刷三观】【第34集】甲骨文源于原始楔形文字的证据(上)甲骨文源于古代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的证据以及用原始楔形文字的基本符号重新解读 ... ... <看更多>
楔形文字符號 在 羅賽塔石碑到表情符號,重新認識文字穿越時空的演變史第一部 的推薦與評價
古美索不達米亞‧解讀楔形文字‧初步的成就‧羅林森和貝希斯敦銘文‧被譯解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之美‧楔形文字之工藝‧符號的演變‧數字和算術‧電腦與楔形文字‧楔形文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