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把《正脈疏》交到張老居士手上的時候,他微笑致意,要我坐在他對面的禪椅上準備攀談。前幾天剛接獲高雄一位居士所寫的書信,張老居士轉身從抽屜中取出了一封信函要我看看,信中的內容大致是早些時日,張老居士和高雄那位專研《楞嚴經》多年早有心得的唐老居士互研之內容,其中有兩段是唐老居士特別註明為太虛大師所述之重點,由於年湮世遠,全文已無從記憶,大約是太虛大師把《楞嚴經》中之次第,從見道、修道、證果、結經、助道……之一切科判分別,直到為何說《楞嚴經》所說的乃是在明示修學佛之三摩地等等內容。正如太虛大師所言,《楞嚴經》中所說之三昧實是通達一切實相,令能悟三昧之理……選擇耳根圓通,令可以悟得三昧之要訣……開示聖位乃是為了令其可知三昧之直道……守護一切清淨戒律,持誦楞嚴神咒……揀明一切諸妄,辨識所有一切魔障事端……
由此可知高雄唐老居士所言《楞嚴經》程度之深遠精湛,當時已非我等後輩所能臆測。信中當時尚有提及,他目前正在重複讀看清代高僧溥畹所著之《楞嚴經寶鏡疏懸談》,唐老居士信中言及,此僧見地頗深,並且言簡意賅,次第分明,字字見的,如何地揀擇去除生滅和妄想心,直奪真心之鑰,和佛言相應,從一切見聞覺知,體察真藏不動之真心,更進一步說明棄生滅,覺照常光,使得一切六根六塵、分別心頓時消融,使行者俱足法眼,常守清明,最終可得無上真覺,常住真心……。
張老居士針對唐老居士信中所言,不斷地讚嘆有加。溥畹乃清代順治帝時之僧人,由於當時世局混亂莫測,溥畹覺一切無常迅速,不欲浪擲歲月,於是潛心築蘭若而幽修,參究宗下要義有年,漸漸地自己的德行及超塵出俗之僧格廣被四方,遠近來從者漸多,於是法緣成熟,在昆明開創了日後培養出無數僧才之法界寺和報國寺,溥畹大師便在寺中廣宣所得,一時法席大開,緇素四眾經常雲集座下聽其法要,可用挨肩並足形容。由於溥畹兼通宗、教各家,不僅辯才無礙,理路清楚,學貫儒釋,在教學相長下,陸續有《金剛經心印疏》及《楞嚴經寶鏡疏》諸多著述,影響佛教當世極深……。
節錄|心無所繫,意無所縛,識無所緣 https://teacherwang.pse.is/楞嚴經蠡測三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