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擁抱之中》
你怎樣看待一個擁抱呢?是給對方一個突出取來的熊抱? 還是凝重對事後的溫柔相擁? 嬰兒喜歡一種包被感,就像未出生之前在子宮裡的溫暖與安全。母親和嬰兒的緊緊相擁時,那時的我們,不必擔心週日考試;也不用擔心,今天的工作報告;更不用擔心,明天的自己是否健康長壽。
在醫院裡、在車站中、在公園內……一個擁抱也是情感的釋放。
蒲柏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就像藤蘿,他的生存靠別的東西支援,他擁抱別人,就從擁抱中得到了力量。我們生活在如今忙碌的時代,享受擁抱,更依附於擁抱,我們可以在擁抱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正是百態的擁抱讓我們有著溫暖且豐富的一生。
作為一名醫師,在醫院裡見證過太多擁抱。有喜極而泣的治癒之擁,也有生死離別的告別之擁,也有大病痊癒對醫護人員的感恩之之擁,人們不可能對著家人與醫護人員努力與堅持說千百遍感恩。
而明信片與錦旗都不及一個真實的而又溫暖的擁抱。
記得一次會診,就際遇了一個車禍家庭的擁抱。一個男孩和父親在郊遊的路上不慎與客車相撞,轎車的前半身損毀嚴重,父親的雙臂被方向盤的衝擊,撞的多處骨折,這個家庭裡的頂樑柱全靠這雙手維持著家庭的生計。男人雖然受傷了,但是他依舊堅定的看著醫護人員,他懇請所有醫師:「請您一定要治好我的手!謝謝您!我還要養家!」這個父親的頭上的血流進了眼角,但那堅定的目光讓每一個醫護人員都拉上發條。「好的,好的!你先躺下,我們盡量,即便開了刀,但也要配合後來復健,很辛苦但可以讓您未來手部功能更好。」我們也許只能用這種話語去安慰他,以影像所見,過去經驗中要回到過去功能的8成就已頂標了。男人躺下,「患者目前意識清晰,血壓225/187毫米汞柱、血紅素6.2,on cath,注射XXX,準備好血袋輸血,聯絡家屬簽字後,馬上進入手術。」護理師們邊做著緊急準備入刀措施邊詢問男人的電話號碼,男人此時說話聲音變得微弱,沒辦法聽清男人說的字。
我們這焦急的同時,另一個擔架上抬著的小男孩,突然跳下來,往四周探望,然後帶著哭腔向我們喊到「我要爸爸,我要爸爸,我要回家!」。我跑過去蹲下檢查男孩的傷勢,發現除了一些輕微的擦傷 ,男孩並無大礙。我們簡單處理男孩的傷口後,男孩依舊在哭鬧,我們順利以說出家人電話換取男孩見爸爸的條件,男孩拿出手機,醫師們終於聯絡到這對父子的家屬討論手術的事宜。
我把他帶到爸爸面前,因為事先蓋上了爸爸的多處傷口,所以男孩沒有發現自己爸爸的傷有多嚴重,我們也不想給他留下心理陰影,他一直問爸爸怎麼了,男孩見到虛弱的父親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老老實實的在旁邊的椅子上等待爸爸醒來。也許是過於恐慌,神經緊繃讓這個小男孩睏倦了,我見他一手搭在床邊坐在椅子上就睡著了,他一邊睡覺一邊哭泣。因為手術正在進行,我不忍這種情形,又湊巧有休息空閒,便把小男孩抱在懷裡,像哄一個嬰兒一個哄他睡覺,他的小手一直抓著病床的床單不鬆開,我等他睡熟才扯開。我把他放在隔壁床位上,他又抓著我的手指不放開,我就只能一直抱著他,有時候小孩總是喜歡牽著大人的手指。我認為手指間的親密觸碰也是一種擁抱,更是一種愛的表現吧。
小男孩媽媽及時趕來,手術時間也並無被耽誤,讓人高興的是 ,小男孩的父親手術也算是成功的,堅強的意志也讓他麻藥退後及時清醒,小男孩跑過去輕輕握住爸爸的一根手指說:「爸爸,我剛剛做夢了,你猜我夢到什麼了?是媽媽!她抱著我睡覺唉!還一直牽著我的手呢!」孩子的媽媽微笑著扭頭轉向我,這位年輕媽媽一把抱住我說:「謝謝您!」,我持續默默感受這真實的擁抱,我跟小孩媽媽都安靜在這溫暖中,望向手術後的爸爸,看到一個溫暖又真摯的笑容,已超越爸爸現有骨折和腦出血所帶來的後遺症。爸爸雖仍虛弱躺在病床上,男孩一家輕輕的抱在一起,此時無聲勝有聲。
可能我們終究遇到過很多擁抱,與一位病患的擁抱可能只是一生中的相逢,但是見證幸福的擁抱卻永遠像群星一樣我一生閃爍難忘。愛在擁抱中,也在人心裡。
#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樑壓床會怎樣」的推薦目錄:
- 關於樑壓床會怎樣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樑壓床會怎樣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樑壓床會怎樣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樑壓床會怎樣 在 [請益] 「床在在樑下不好」到底是怎麼回事? - 看板ask-why 的評價
- 關於樑壓床會怎樣 在 樑壓床~該怎麼解決?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樑壓床會怎樣 在 直樑壓床化解的實價登入和評價,MOBILE01和都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樑壓床會怎樣 在 床上方有橫梁,會怎樣嗎 - 靈異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樑壓床會怎樣 在 Re: [問題] 樑壓床~該怎麼解決? | Interior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樑壓床會怎樣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孩子的「會了」跟「懂了」,有時只是我自己誤會了。】
這週是開學週,我的課集中在禮拜三的下午一點到八點。六點的時候有一段四十五分鐘的下課時間,傑克先弄了一些東西給我吃。
我邊吃邊跟對面的傑克聊天,蕃茄大概是想要參一腳,跑去拿了一枝爸爸的高級水彩筆回來,把筆頭的毛往四面八方撕開,說:「你們看!這樣很像很亂的頭髮!」
靠!
這個逼人的程度,差不多是看到小孩用指尖在一邊刮液晶螢幕,一邊開心地說「好好玩喔會變色耶」的等級左右吧。我跟傑克忍了三十秒左右,看蕃茄很粗魯地把筆尖在桌面上用力摩擦,兩個人都按耐不住,同時出手阻止。
「好了,可以了。」傑克說。
「這是爸爸工作用的筆,我拿其他的筆給你。」我說。
蕃茄臉色一沉,快速把筆舉高:「又沒有關係!這樣可以,你們一定是在開玩笑!」
我坐在蕃茄的右手邊,覺得自己的「贏面」比較大,就主導下去:「這是爸爸的筆,爸爸可以決定要怎麼用,他已經說不喜歡了。」
「你不可以這樣說!!」蕃茄立刻激動起來:「你不可以這麼沒禮貌!!」說完,握著筆用力地往我的手臂捶了好幾下。
木頭製的筆桿直接戳在骨頭上超痛,我整個火氣也上來,直接瞪著他他的眼睛:「蕃茄,你用這個東西打人的時候,就沒資格使用了。」然後就直接動手搶。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蕃茄跳下椅子放聲尖叫:「你不要這樣說!!你太沒禮貌了!!!」
我板起臉又重申一次:「蕃茄,你拿東西打人的時候,你就沒有資格用了。請拿給我。」
蕃茄的臉變成蕃茄的顏色,握著拳頭拼命捶打我的手和胸口,最後被爸爸從後面一把抱起來,放到沙發上去。
我一肚子火大,坐回椅子上大口塞飯,他們一大一小在沙發上「溝通」。蕃茄依然堅持「你們很沒禮貌!不可以這樣說話!我是對的!你們通通是在開玩笑!水彩筆就是要這樣用!」
我把耳朵關起來。
煩死了,每天都要來幾次是怎樣?上一整天的課已經夠累了,連個中間下課都要處理這種鳥事。手臂上被用力戳過的地方又麻又痛,心裡一堆髒水到處噴。當家長真衰,連自己的東西不想被小孩用都要耗這麼多心神,小孩亂搞都要自己吞。越想越火大,把剩下的麵線一口吞掉,雖然還有十五分鐘才開始上課,但是我寧可回房間去了。
我回去坐在電腦前發呆,外面的溝通聲調逐漸下降,應該差不多要結束了。說真的其實並不是應付不了的事,每天都會經歷,我跟傑克已經很有經驗了。如果是他跟蕃茄起衝突,就是我來處理;如果我跟蕃茄起衝突就是他處理。
大概的流程就是先讓蕃茄發洩完,冷靜下來之後,跟他討論剛剛發生的事,然後一起重新做決定或是約定。只是這個孩子的脾氣真的好硬,興頭上的事情如果沒照他的意思,不管是用多溫和的方式都會讓他直接變身成刺蝟。雖然我們不害怕跟他衝突,但是真的感覺無窮無盡,好耗費心神。
外面聽起來已經恢復和樂,蕃茄又開始拿這個拿那個要傑克看了。我瞄了一眼筆電的螢幕,啊,居然已經四十分了,來關門準備上課吧。
我正準備站起身,卻感覺到有人走進來,轉頭發現是蕃茄。他輕手輕腳地走到床邊,一邊摸著棉被,一邊看著我。
「媽媽,」幾秒鐘後,蕃茄說:「我想我應該跟你說一件事。」
「什麼事?」我嘆了一口氣,打起精神扮演我的角色。
「對不起。」蕃茄看著我的眼睛說。
天啊。
我眼眶一熱,一時之間完全說不出話來。我的腦海裡出現這一年多以來,為了蕃茄「只要我做了讓別人不喜歡的事,或者讓別人不舒服,我就堅持我自己是對的到底」的處理方式,不停引導,溝通,理智斷線,放棄,覺得不能放棄,再繼續引導,繼續溝通,再理智斷線⋯⋯。突然間,他就這麼跨越了嗎?所以這一切的累積,果然是有留下痕跡的嗎?
「沒關係,」我把他拉過來,小小軟軟的身體抱得緊緊的:「你真是個好孩子。」
我們都沒說話,我想我們都明白這一刻的意義重大。
送蕃茄出去的時候,傑克很驚訝:「誒?你怎麼跑進媽媽房間了?」
「你知道我進去做什麼嗎?」蕃茄問爸爸。
我看著傑克一臉疑惑的表情,微笑著把門關上了。
***
「說對不起」這件事情,會讓我這麼感動,是我當初從來沒想過的,原因是我認為在這件事的立場上我很寬鬆,我並不覺得小孩有必要說「對不起」。
我的意思是說,我認為重點應不是一定要說「對不起」這三個字出來,反而是去了解「#我做的事情讓別人不舒服了」。當小孩先瞭解了自己行為的後果,產生「#想要做什麼來彌補」的心情的時候,就可以自然引導他去表達歉意。我也不認為一定要說「對不起」三個字才算「合格」,可以是去摸摸朋友的頭,抱抱別人,或者是問一句「你還好嗎」都是很適切的處理方式。我著重的地方在「#修補關係」。
抱持著這個很有彈性的原則,蕃茄果然很小就會說「對不起」了,有影片為證。大約兩歲左右他在玩桌上的東西,不小心把空養樂多罐撞倒,他口齒不清地說著「對不起對不起」,然後把罐子扶起來。我把「成功」歸因於我跟傑克都會認真跟蕃茄道歉,也會跟彼此道歉,是良好身教的結果,甚至有點洋洋得意。
但是某天開始,#蕃茄突然就不說了,而且是打死不說。
我們的原則並沒有改變,我們自己會示範,也不曾逼迫蕃茄要說,只是在每次事情發生的時候,希望他了解「剛剛做的事情讓別人不舒服了」。但是蕃茄卻從原本很樂意安撫關心別人的孩子,突然變成死不認錯的頑童。
騎腳踏車撞到別的小朋友,我把小朋友扶起來跟他說「對不起,有沒有怎麼樣?」,結果蕃茄對著我狂吼「你不可以跟他道歉!!!」,甚至不准我去關心別人。
蕃茄跟我打鬧一拳拍在我鼻樑上的眼鏡,我說了一聲「好痛」,蕃茄立刻惡狠狠地大喊:「你根本沒有痛!!我剛剛那樣打是對的!!」
這樣極端的轉變讓我們非常驚訝。從原本願意說,到不願意之間到底出了什麼事?這是一種「退化」嗎?還是一種「抗議」?
隨著一次一次經驗的累積,我慢慢推測出來可能是怎麼回事——在蕃茄兩歲多的時候,我看見他說「對不起」,或者是摸摸其他小朋友的頭,於是我認為他已經明白「表達歉意」的概念,其實 #完全是我誤會了!
三歲以前的孩子,情緒和心思都還很單純,而且處在「#拼命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狀態。所以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模仿大人」。當時的蕃茄看見我跟傑克互相道歉,互相關心的語言和動作,就很積極地學了起來。但對當時的他來講,理解到的只是「弄倒東西的時候要說這句話」,或是「撞到別人的時候要去扶」。
等到蕃茄長得更大,開始理解「羞愧」、「丟臉」、「罪惡感」這些情緒,也開始了解有些行為是「好的」,有些行為是「不好的」之後,他意識到了「說對不起」,或者是「表達歉意」的真正含義是:「我做錯事了/我做了不好的事/我剛剛讓別人難過⋯⋯」
蕃茄的自尊心非常強,「表達歉意」跟「我做了不好的事」之間的關聯一連接起來,他 #內心感受到的羞愧太過強烈,#超過他能夠承受的極限,所以他完全無法面對,只能堅持自己完全沒錯,堅持別人胡說八道,堅持剛剛的事情完全沒有發生,才能讓他覺得好過一點。
想通這整個邏輯之後,我很快聯想到,類似的過程在「打招呼」、「說掰掰」、「說謝謝」的時候都有發生。蕃茄都是在很小的時候就有能力正確模仿使用這些詞語的時機,但是長大之後突然出現抗拒,相隔非常久之後宣布:「我準備好要打招呼了。」才又開始自然地使用這些詞語。
從大人的眼光來看,一開始真的覺得是一個多此一舉的「退化」和「堅持」。但是轉念一想,這表示蕃茄 #非常在意說出口的話跟他自己內心的感受一致。他非常努力在做一個真誠的人,我應該要幫助他維持他的真誠,而不是堅持要他說句「對不起」交差了事。#他需要慢慢長出強健的內在,讓他能夠承受做錯事情時,內心不舒服的感覺。
我們並不真的知道怎麼做才好,因為教養書裡的例子剛好都沒有這麼激烈抗拒的情況。我們只能依照每次的發生的狀況不停地嘗試。
當蕃茄堅持咬我我不會痛,我拿他的手指壓我的牙齒,或是讓他看見我難過的表情;當我撞到蕃茄,跟他說對不起,我問他:「如果剛剛我說『我才沒有撞到你咧!』,你是不是會難過?」;當蕃茄終於承認他的做法不好,但是不肯開口說話,我建議他可以給爸爸一個擁抱,或是拿玩偶給他⋯⋯。每天,或每兩三天,就會有一次這樣的對話,有時堅持到很火大,有時不了了之,有時心累乾脆放棄。這樣品質參差的引導方式,我其實不抱非常大的期望,只是覺得「#總不能什麼都不做」。
今天,蕃茄用行動告訴我:「媽媽,你幫到我了,我準備好了。」
我很開心。
樑壓床會怎樣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無效醫療】:「林杰樑醫師過世當天的早上,都還可以在門診看X光片,但短短十分鐘內,他就失去了呼吸與心跳。」譚敦慈平靜地回憶林醫師過世當天的情景。她依舊用溫柔的語氣談論生老病死,她說這是人生的法則,既然這個時候來臨了,揮揮衣袖的告別吧,即使傷心是無可避免的。
2019年初台灣領先全亞洲,正式施行第一部完整保障醫療自主權與生命尊嚴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不同於安樂死,更跳脫放棄急救及安寧照護僅針對末期病人的處置,領先全亞洲的法律,為親愛的家人事先做好決定,共同反思生命以及與愛的關係。
生而為人,必修老天爺的四堂課—「生、老、病、死」,而在生命最後一哩路,你希望如何告別家人?前總統李登輝享壽98歲離世,病榻前也因家人意見分歧,最後一刻才拔管,但此前一直為昏睡狀態、且無法識人。其實,每個人有權利事先決定自己想要或是不要的醫療處置,全面保障自我善終權。
譚敦慈轉述,林醫師曾在臨床救過一個腦性麻痺的孩子,之後卻很後悔。因為當時用盡各種方式急救,壓胸、插管等,只為了讓小孩維持生命,但林醫師後來發現,孩子的照護者是一名年邁的母親,日夜守候,寸步不離病床。
「林醫師透露,他覺得百感交集,不知道這樣是延長孩子的壽命,還是只是延長呼吸的時間?由高齡的母親照顧,經濟與身心靈都是負擔,這樣做真的是幫了這個家庭嗎?會不會適時放手,其實是更好的選擇?」譚敦慈指出「無效醫療」對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是負擔與煎熬,尤其高齡化社會的到來,照護的品質也有待商榷【註1】。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
「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黃勝堅表示,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註2】。
醫療人員要以病人為中心考量,在任何的診療或是檢測的過程中,都必須要以病人的健康為中心考量,醫療在治療途中,其治療效益若是不彰,甚至可能對病人造成的損害大過對病人本身的益處,這些都是應該要避免的【註3】。
醫師的責任不只是看見病人的需要,也要看見照顧者的需求,這才是以人為本的醫療照護。
【Reference】
■低效益醫療評估研究: 改善政策之探討
醫療的首要原則是「不傷害」(Do no harm.),其次才是療效。在現今的醫療環境,任何現有的醫療診斷、處置方式都並非是絕對可靠,在醫療方法與技術不斷地研發與創新改革下,都有可能被新技術所取代,以追求提供更具有效率與成效的健康照顧服務。
因此,要不斷地去檢視與評估現有的醫療診斷、處置方式是否合理,以找出問題並修正成為更適當的醫療診斷、處置方式。另外,基於醫療倫理中的也就是在治療的過程中,必須要以病人為出發點,不應該再去增加對病人的傷害。
我們都知道很多治療帶有風險、藥物亦有副作用,醫療的行為應該是要造福病人,雖然傷害是無可避免的,但其害處不應該大於治療的效益。
▸https://bit.ly/3pUXZGC
1.來源
➤➤資料
∎【註1】
(天下雜誌)【台灣臨終前「無效醫療」,來自家屬不放手】:https://bit.ly/374IPpw
∎【註2】
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註3】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低效益醫療評估研究: 改善政策之探討」:https://bit.ly/3pUXZGC
➤➤照片
∎天下網路書店「面對生死關卡 他們與死神拔河」:https://bit.ly/2USzwDl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無效醫療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樑壓床會怎樣 在 樑壓床~該怎麼解決?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家人買的新房,這間是我的房間,但因為天花板上有2個橫梁,導致我床很難擺,怎麼擺都不好先show3D圖,這樣會比較清楚整個房間的況狀照片中窗戶下方我 ... ... <看更多>
樑壓床會怎樣 在 床上方有橫梁,會怎樣嗎 - 靈異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床上方有橫梁,會怎樣嗎 ... 我記得好像是在梁上貼紅紙就可以化解了? ... 建議可以移開盡量移開吧我的床也是因為房間擺放幾乎都是在橫樑旁邊一點,平常我都會 ... ... <看更多>
樑壓床會怎樣 在 [請益] 「床在在樑下不好」到底是怎麼回事? - 看板ask-why 的推薦與評價
聽過很多長一輩說「床不要在樑底下」
什麼腳那邊有樑會無法走路,肚子上有樑會肚子痛,頭上有樑會傷腦
全身都在樑底下就會整個人生病
還聽過會鬼壓床的!
從小聽到大
小時候還會信
但是長越大越來越覺得是迷信
最近朋友又在說這件事
我:「為什麼?」
友:「會影響運,而且對身體不好」
我:「為什麼?」
友:「因為你睡覺的時候會看到身上有個東西,有壓迫感」
我:「那如果睡覺的時候,房間是全黑的,根本看不到呢?」
友:「有些壓迫感是無法說明的,他還是知道那裡有根樑」
我:「那如果那個人本身完全不在意,或是那人每天累到一倒頭就睡著,還會嗎?」
友:「....我不知道啦!」
剛上網查了一下相關問題
有人問說如果床上有樑要如何解決
如果是床頭橫樑就擺床頭櫃
床邊直樑就把床往旁邊移
但如果是正中央有樑
看到的建議是「把樑的左右凹處填平」
我覺得很矛盾
如果說樑不好是因為他讓人有壓迫感
這樣不是整個天花板變矮,造成更大的壓迫感嗎?
再說
大部分的人都只提「睡在樑下不好」這件事
但是 像那種樓中樓格局格出來的房間
或是睡上下舖的狀況
為什麼好像很少人會說這兩種會對身體不好呢?
我一直覺得這件事一直沒個真正科學的解釋
讓我每次聽到這件事時就忍不住跟別人辯起來
版上臥虎藏龍
不知道有沒有版友對這說法有套科學的解釋呢?
或是有人睡在樑底下真的生病、變笨...的經驗?
先感謝回答與討論^^
--
沒聽他說過嗎 我已經不寫詩了
那些詩雖美 卻美得哀淒
你跟著彩虹離開之後三年 我學習只留下快樂的瞬間
https://blog.yam.com/xxis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170.2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