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紫砂壺為什麼如此珍貴呢?
明清時期,工業不發達,紫砂壺還是基本靠柴燒制,在當時的古龍窯內燒制,柴燒紫砂壺可見十分珍貴,直到如今留傳下來的窯口依然燒窯,那麼為什麼燒出來的紫砂壺有那麼多人喜歡呢?
柴燒是我國陶瓷最古老的窯燒方法,可上溯至千年。柴燒作品的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係。
土:柴燒專用之陶土多,經陶者自行調配,考量的是陶土耐熱溫度、柴窯屬性、薪柴總類等;追求的是讓土能產生一種溫潤、敦厚、沈穩內斂的柴燒之美。
柴:一般木材需靜置約三至六個月以上(忌太潮濕),以利燃燒,其種類有樟、龍眼、荔枝、蓮霧及廢棄木材等。
窯:僅以燃燒木材提供熱能,一般燒窯需三到五天,期間需不眠不休輪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總類、天候的狀況、空氣的進流量等細微因素,正不斷地影響窯內作品的色澤變化。
灰:柴窯燒陶時,完全燃燒的灰燼極輕,隨著熱氣流飄散。當溫度高達1200℃以上時木灰開始溶融,木灰中的鐵則使陶壞中的鐵形成釉,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化。這種方式形成的釉被稱為「自然落灰釉」,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柴燒作品的迷人之處。
民國時期分布在丁山白宕的龍窯有十三座,全為葛、鮑家族所有;邊莊、潘凌十二座,為高、秦家族所有;山頭上的五座為王姓所有;蠡墅十二座為周、陳家族所有;蜀山的七座為毛、宗、薛家族所有。通常一條龍窯分為五份、十份,多至二十餘份。
窯座的私有權有大有小,一般均按其家產的大小、族人的多少而分。就窯場來說,年平均耗柴量約在二十五萬噸以上,其柴源,除本地山區供應一部分外,大部分均賴蘇、浙、皖三省十六個縣供應,運輸困難,費用成本高。
龍窯燒成,千百年來全賴松柴,耗量可觀。因此,燃料問題成為宜興陶瓷工業長期來難以解決的大難題。為此,陶業界的有識之士葛逸雲先生等,早在1919年就著手進行龍窯改革,試圖利用煤炭燒窯,結果僅將窯爐膛改成燒煤。
「窯爐膛」是燒窯的點火處,原燃料須用優質松柴和樹樁,耗量大,約佔全窯所燃松柴的百分之二十。這一以小見大的革新成果,無疑是個創舉。雖然葛氏欲求「以煤代柴」的願望生前沒有實現,成為憾事,可是,葛先生那孜孜不倦,長期為改造龍窯的精神和貢獻,至今尚在宜興陶瓷界中傳頌。
陶土
最好的泥料是原礦紫砂。全世界皆有陶土,但紫砂卻只有江蘇宜興有。明、清時期,「宜興窯」、「蜀山窯」、「歐窯」(均窯)三大名窯,相繼問世。並不是只有紫色的泥才叫紫砂,紫砂泥又稱「五色土」,它顏色豐富,有紫色,黑色,綠色,黃色,天青色,紅色等。
工藝
作為最極致的工藝,柴燒窯品堅持手工製作,對器形把控全憑匠人的心氣,心與手相同,手與器相連,心手合一,講究自然流暢。而且要經歷70多道工序方見雛形。要採用非常講究的煉泥工藝——石墨煉泥,並通過拉坯、利坯、晾坯等環節,對窯品進行精細修整,晾乾5-7天,直到坯體乾透方可入窯。
柴窯
最古老的燒法就是柴燒。柴窯最難燒,它以風乾了一年以上的松木為主燃料,鋪以果木、香樟等木材。松油對作品燒制具有獨特的效果。柴燒時必須經過三天三夜,每隔三五分鐘投柴一次,不分晝夜,輪流守候,直至把窯師傅認為火喉到了才大功告成。
但值得慶幸的是,在宜興依然有一小部分匠人堅守傳統,傳承古老的文化瑰寶,堅持興建小型窯口讓千年窯火,生生不息。紫砂與柴燒的結合,將中華古老的文明演繹到一個新高度。主要得益於它的「三大最」,即:最好的泥料、最極致的工藝、最古老的燒法。
最早窯址主要分布在青龍山北麓的寶山寺、蜀山、湯渡和均山的東瓦窯、西瓦窯、任墅的石灰山以及潛洛和上袁等處,有大小龍窯七十餘座。因此,如果你現在擁有一把真正宜興柴燒窯燒制的原礦紫砂壺,你應該慶幸它的珍貴和價值。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