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第一台菲林相機 | 盧斯達 on Patreon】
久不久有網友問,未玩過菲林相機,如何選購第一台?近年在網絡上發現很多人談及「越來越多後生仔女玩菲林」,你要避免成為他們。最近的詢問是,如果 Budget 是五六千元如何?
1 避免全自動相機
如果這是你第一台菲林相機,當然你是希望體驗整個操作過程。所以不要貪方便,因為方便就應該玩電子相機或者智能手機。在8、90年代有很多全自動、口袋形式的小相機,全自動,自動對焦、自動測光、固定鏡頭。這個系列都有不少經典,像 nikon 28ti 、Minolta TC-1、Fuji 的 Natura、Klasse 系列、街拍神機 Ricoh GR21……說得上是經典,大部份已炒到接近一萬港幣水位。雖然機身小,畫質好,但貴,而且太過自動,不適合作為第一台。
2 SLR 還是好的
SLR 即單鏡反光相機,在日本統治的歲月,他們推出過很多 (甚至是供過於求) 的單反。Nikon、Canon、Minolta、Fuji、Pentax、Olympus,間間都出過很多。當年 Nikon 處於第一線,F系列、FM系列部部都厲害。Pentax 和 Olympus 也有不少精品。在市場上,兩三千元已經拿到一部非常好的半自動 SLR 。最重要是選手動對焦,但要有測光。自動測光亦可。
我會特別提及 Nikon F3,因為去德國旅行時用過,而且它的生產年份是 80 年代一直去到 2002 年。那個年代的 Nikon 還未偷工減料,全部 made in Japan,機器造工盡善盡美,已臻化境,也比較少聽到傳統 SLR 會故障。我也用過自動化的 F4,可能是電子組件較多,之後竟然自己壞掉了,所以不推介電子機。 Nikon 有大量二手手動鏡流通,非常便宜;其他牌子的鏡頭量不會那麼多,所以要多花心機找。
3 信譽
因為菲林相機不能即場試,你最多是試到各級快門 (其實都是盲估),鏡頭有沒有發霉、起霧,有時不是肉眼可以觀測。所以盡量找有信譽的賣家,聲稱自己近來有試過相的物品,會比較放心。買過一台 Leica 的古董機,後來才發現快門漏光,那就是賣家不老實。也要留意菲林的捲動結構和軸承是否有裂、不順,但實際上也很難現場測試。初次交易,總會掛萬漏一,像買股票要交很多學費一樣。
4 相機外型要靚
非常膚淺,但把玩無數的相機之後,這是最終結論。因為相機外型漂亮,你會更願意帶出去操作。如果它無法令人激動、愛不惜手,只會慢慢放在防潮櫃封塵。總之,選一個自己特別流口水的外型。
5 快門速度
最高快門速度,越高代表技術越進步。早期的相機可能最高只有 1/500 秒,也就是烈日當空的時候你可能會過曝,要收光圈或加減光鏡。好點就 1/1000 或 1/2000。還是 Nikon,號稱中端的 Nikon FM2 竟然有 1/4000。
6 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
上述的 SLR 通常是機械快門,如果是電子操作快門,電子組件壞了就會失靈。純機械快門的耐用程度通常較高。所以推薦「擁有獨立測光功能但基本上還是機械相機」的種類。
7 鏡頭焦段
據說最容易製作的鏡頭焦段是 50mm,一開始攝影的時候會覺得 50mm 太過 zoom,但通常光圈都可以很大,到 F1.4 的都很便宜。35mm更廣,據說適合街拍。75mm 就比 50mm 更遠望,如此類推。攝影圈一直覺得 50mm 是經典,35mm 又是經典,這兩個焦段基本上深不可測,易學難精。有人覺得廣角鏡適合拍風景、長焦適合拍人像特寫,其實都不一定。例如長焦也很適合拍風景。有錢不是罪過,但一次過買太多鏡頭,好像只會干擾自己。有太多鏡頭可以換,似乎也是會阻礙自己慢慢習慣並且拍到滿意照片的 learning curve。
8 菲林
剛玩菲林相機最不習慣,是感光度 ISO。菲林通常以 ISO 100 起跳,越高 ISO 就越貴 (痛),而且越高速,顆立就越明顯,當然有些人會喜歡。ISO 1600 的彩色菲林,本來富士有出一隻,但已經停產。Kodak 和 Fuji 當然是兩大巨頭,基本上還生產的都是好,沒甚麼好擔心。中國也有出菲林,雖然便宜,但我就不敢試。黑白菲林就比較複雜,因為每一隻牌子和種類,都有不同的灰階、顆粒、是非常大的學問。黑白菲林就比較多廠商生產,除了兩大巨頭,捷克的 Fomapan、意大利的 Ferrania、德國的 ADOX、英國的 ILFORD 都好,質素穩定。
上淘寶買菲林如何?單價可能便宜,但因為香港被視為境外地區 (多麼不愛國),要加運費,到頭來可能跟你在香港門市買差不多。而且淘寶 (或任何網購) 的賣家,儲存菲林的態度比較參差。有些存放得不好或過期的照賣給你,拍出來又偏色又這個那個,還是本地消費比較穩妥。
9 正片 / 負片
菲林一般分為正片 (slide) 和負片 (Negative),前者沖出來,就是相片本身,可以直接觀看,也可放幻燈機投影出來,但現在恐怕很少人這樣做。負片就是色彩反轉的,掃瞄入電腦之後才會「正常顯示」。正片已經很少,不斷停產,所以很貴。不過 Kodak 近年復興了 Ektachrome 100,非常好;要沖洗正片,要有特殊的沖劑,總之就是貴,而且通常沖洗店需要更長時間處理。負片就比較好,沖洗便宜,一般一至兩日都可以收到檔案。
10 沖印店
講明是入門,我們當然不會自己沖菲林。最重要是不要交給 X圖美,因為大家都說質素很差。近年好像崛起的昭和,我也會用,但有人說他們沖得麻麻。個人推介位於深水埗的 Megatoni Production 以及太子的 ClassicalCameraShop.hk,他們都幫我沖過很多菲林。尖沙咀的 DOT-WELL 就好老字號,是我第一間光顧的沖洗店。不過他們也被譽為菲林界的牛奶公司,服務態度有時很有性格。
11 旁軸相機
旁軸相機就是 Leica M、Contax G、Fuji 某些中輻相機等等。結構就不多談,但他們的特點是所見非所得,可以看到取景範圍以外的東西,好像對街拍十分有幫助。旁軸相機是不是需要更高技術,其實習慣了都是差不多。不過通常機身較小、較貴、快門震動比較小。有 budget 也可以購入,而且市場需求大,玩過又賣出去其實都不會蝕很多,甚至有錢投資可能還會升值。幾年前入手過一台 Leica M5,好像是五六千元,現在見二手市場開價八千元上下。(投資涉及風險……)
12 免責聲明
攝影我是不明白的,對於器材我還略知一二。如果在RPG 遊戲,我想做賣武器給勇者的 NPC 多一點。
【訂閱我的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科技籽:玩物達人】 晚上7時,80後的阿進(麥格)跟不少人一樣放工不久,但他卻不是回家或約朋友吃飯,而是匆匆地回到大角嘴工業大廈中的小小工作室,一個人靜靜地維修一部部舊式機械相機。「這裏開一至五,每晚7點至11點,其實都攰㗎,賺到的錢幾乎都是拿去交租,可以說是為交租每日白做,不過以前師傅教的東西,...
「機械相機」的推薦目錄:
- 關於機械相機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機械相機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機械相機 在 瑪那熊的愛情觀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機械相機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機械相機 在 推薦的純機械式相機 - 攝影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機械相機 在 機械相機-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機械相機 在 全機械底片機如何選購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機械相機 在 [鍵盤] 中壢哪邊可以現場維修機械鍵盤呢PTT推薦Key_Mou_Pad 的評價
- 關於機械相機 在 [售/ 高屏] X100V 銀相機王水貨- DC_SAL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機械相機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選購第一台菲林相機 | 盧斯達 on Patreon】
久不久有網友問,未玩過菲林相機,如何選購第一台?近年在網絡上發現很多人談及「越來越多後生仔女玩菲林」,你要避免成為他們。最近的詢問是,如果 Budget 是五六千元如何?
1 避免全自動相機
如果這是你第一台菲林相機,當然你是希望體驗整個操作過程。所以不要貪方便,因為方便就應該玩電子相機或者智能手機。在8、90年代有很多全自動、口袋形式的小相機,全自動,自動對焦、自動測光、固定鏡頭。這個系列都有不少經典,像 nikon 28ti 、Minolta TC-1、Fuji 的 Natura、Klasse 系列、街拍神機 Ricoh GR21……說得上是經典,大部份已炒到接近一萬港幣水位。雖然機身小,畫質好,但貴,而且太過自動,不適合作為第一台。
2 SLR 還是好的
SLR 即單鏡反光相機,在日本統治的歲月,他們推出過很多 (甚至是供過於求) 的單反。Nikon、Canon、Minolta、Fuji、Pentax、Olympus,間間都出過很多。當年 Nikon 處於第一線,F系列、FM系列部部都厲害。Pentax 和 Olympus 也有不少精品。在市場上,兩三千元已經拿到一部非常好的半自動 SLR 。最重要是選手動對焦,但要有測光。自動測光亦可。
我會特別提及 Nikon F3,因為去德國旅行時用過,而且它的生產年份是 80 年代一直去到 2002 年。那個年代的 Nikon 還未偷工減料,全部 made in Japan,機器造工盡善盡美,已臻化境,也比較少聽到傳統 SLR 會故障。我也用過自動化的 F4,可能是電子組件較多,之後竟然自己壞掉了,所以不推介電子機。 Nikon 有大量二手手動鏡流通,非常便宜;其他牌子的鏡頭量不會那麼多,所以要多花心機找。
3 信譽
因為菲林相機不能即場試,你最多是試到各級快門 (其實都是盲估),鏡頭有沒有發霉、起霧,有時不是肉眼可以觀測。所以盡量找有信譽的賣家,聲稱自己近來有試過相的物品,會比較放心。買過一台 Leica 的古董機,後來才發現快門漏光,那就是賣家不老實。也要留意菲林的捲動結構和軸承是否有裂、不順,但實際上也很難現場測試。初次交易,總會掛萬漏一,像買股票要交很多學費一樣。
4 相機外型要靚
非常膚淺,但把玩無數的相機之後,這是最終結論。因為相機外型漂亮,你會更願意帶出去操作。如果它無法令人激動、愛不惜手,只會慢慢放在防潮櫃封塵。總之,選一個自己特別流口水的外型。
5 快門速度
最高快門速度,越高代表技術越進步。早期的相機可能最高只有 1/500 秒,也就是烈日當空的時候你可能會過曝,要收光圈或加減光鏡。好點就 1/1000 或 1/2000。還是 Nikon,號稱中端的 Nikon FM2 竟然有 1/4000。
6 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
上述的 SLR 通常是機械快門,如果是電子操作快門,電子組件壞了就會失靈。純機械快門的耐用程度通常較高。所以推薦「擁有獨立測光功能但基本上還是機械相機」的種類。
7 鏡頭焦段
據說最容易製作的鏡頭焦段是 50mm,一開始攝影的時候會覺得 50mm 太過 zoom,但通常光圈都可以很大,到 F1.4 的都很便宜。35mm更廣,據說適合街拍。75mm 就比 50mm 更遠望,如此類推。攝影圈一直覺得 50mm 是經典,35mm 又是經典,這兩個焦段基本上深不可測,易學難精。有人覺得廣角鏡適合拍風景、長焦適合拍人像特寫,其實都不一定。例如長焦也很適合拍風景。有錢不是罪過,但一次過買太多鏡頭,好像只會干擾自己。有太多鏡頭可以換,似乎也是會阻礙自己慢慢習慣並且拍到滿意照片的 learning curve。
8 菲林
剛玩菲林相機最不習慣,是感光度 ISO。菲林通常以 ISO 100 起跳,越高 ISO 就越貴 (痛),而且越高速,顆立就越明顯,當然有些人會喜歡。ISO 1600 的彩色菲林,本來富士有出一隻,但已經停產。Kodak 和 Fuji 當然是兩大巨頭,基本上還生產的都是好,沒甚麼好擔心。中國也有出菲林,雖然便宜,但我就不敢試。黑白菲林就比較複雜,因為每一隻牌子和種類,都有不同的灰階、顆粒、是非常大的學問。黑白菲林就比較多廠商生產,除了兩大巨頭,捷克的 Fomapan、意大利的 Ferrania、德國的 ADOX、英國的 ILFORD 都好,質素穩定。
上淘寶買菲林如何?單價可能便宜,但因為香港被視為境外地區 (多麼不愛國),要加運費,到頭來可能跟你在香港門市買差不多。而且淘寶 (或任何網購) 的賣家,儲存菲林的態度比較參差。有些存放得不好或過期的照賣給你,拍出來又偏色又這個那個,還是本地消費比較穩妥。
9 正片 / 負片
菲林一般分為正片 (slide) 和負片 (Negative),前者沖出來,就是相片本身,可以直接觀看,也可放幻燈機投影出來,但現在恐怕很少人這樣做。負片就是色彩反轉的,掃瞄入電腦之後才會「正常顯示」。正片已經很少,不斷停產,所以很貴。不過 Kodak 近年復興了 Ektachrome 100,非常好;要沖洗正片,要有特殊的沖劑,總之就是貴,而且通常沖洗店需要更長時間處理。負片就比較好,沖洗便宜,一般一至兩日都可以收到檔案。
10 沖印店
講明是入門,我們當然不會自己沖菲林。最重要是不要交給 X圖美,因為大家都說質素很差。近年好像崛起的昭和,我也會用,但有人說他們沖得麻麻。個人推介位於深水埗的 Megatoni Production 以及太子的 ClassicalCameraShop.hk,他們都幫我沖過很多菲林。尖沙咀的 DOT-WELL 就好老字號,是我第一間光顧的沖洗店。不過他們也被譽為菲林界的牛奶公司,服務態度有時很有性格。
11 旁軸相機
旁軸相機就是 Leica M、Contax G、Fuji 某些中輻相機等等。結構就不多談,但他們的特點是所見非所得,可以看到取景範圍以外的東西,好像對街拍十分有幫助。旁軸相機是不是需要更高技術,其實習慣了都是差不多。不過通常機身較小、較貴、快門震動比較小。有 budget 也可以購入,而且市場需求大,玩過又賣出去其實都不會蝕很多,甚至有錢投資可能還會升值。幾年前入手過一台 Leica M5,好像是五六千元,現在見二手市場開價八千元上下。(投資涉及風險……)
12 免責聲明
攝影我是不明白的,對於器材我還略知一二。如果在RPG 遊戲,我想做賣武器給勇者的 NPC 多一點。
【訂閱我的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機械相機 在 瑪那熊的愛情觀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的爺爺早年在台鐵工作,當時配給了一間日式平房宿舍,我在裡頭度過了許多童年的夏天。
架高的木頭地板、左右橫移的拉門、走過會發出「嘎機、嘎機」聲響的走廊,構築了我的幼時回憶,難以磨滅。還記得某年颱風,水即將淹上居住區,大人們背著我們這群小孩子涉水逃離。與大人緊張的神情迥異,小朋友們當時不感到害怕,反而因為可以玩水而嬉鬧著。
也曾在客廳吹著大同電扇,以及門外稍來的暖風,耳聽蟬叫、嘴吃冰棒,在無憂無慮的童年暑假悠閒放空。
這樣的日式老房舍,在台灣愈來愈少。有的剷平改建,有的無人整理任憑荒廢。一直希望能有機會來趟時光旅行,探尋埋在心理的塵封記憶。前陣子意外地,在台中找到這間老宅民宿。
夏日午後走進木製建築,剎時感到一股抒爽涼意。
「請問是這種建築本身就比較涼嗎?」
『呃,是開了冷氣』屋主回我。
嗯,看來現代化設備還是需要的。
老宅保留了大部分原貌,但又稍做改造更適合居住。想洗澡?得穿過廚房,走到外面的浴室。想發呆?後陽台的椅子、窗邊的空間,讓你可以看著後院放空。
沒有鬆軟的彈簧床,卻能在鋪著床墊的榻榻米恣意平躺,看著挑高的木頭天花板,聽著偶爾經過的摩托車聲音,酣然入睡。屋裡的擺設與家具也都是老物:卡帶式收音機、或許年紀比我還大的電扇、傳統的縫紉機桌子、被拆解成一幅畫的機械相機。
管家阿咪優雅又隨性地散步,找尋冷氣最涼的區域當作地盤。我們吃著屋主招待的甜香瓜、聊天敘舊,美好的夏天就該如此。
夏季還有一半,把握時間出門走走吧!
#億載金城武珊珊來遲
#來這種老宅一定要致敬的啊
戶方 Who Found
機械相機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科技籽:玩物達人】
晚上7時,80後的阿進(麥格)跟不少人一樣放工不久,但他卻不是回家或約朋友吃飯,而是匆匆地回到大角嘴工業大廈中的小小工作室,一個人靜靜地維修一部部舊式機械相機。「這裏開一至五,每晚7點至11點,其實都攰㗎,賺到的錢幾乎都是拿去交租,可以說是為交租每日白做,不過以前師傅教的東西,不常用便會遺忘,所以辛苦一點也會繼續吧。」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trh-9_rg4g/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uMrvSXcmJJjteIrBft3qW_LAgjw)
機械相機 在 機械相機-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Canon FD系統的頂峰~New F-1+AE finder FN(稀有1984洛杉磯奧運紀念款)+AE winder FN. 97new up!!! All functions working well. ... <看更多>
機械相機 在 全機械底片機如何選購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不要N C 二家. 其他廠牌的好用的全機械相機: Olympus OM-1 OM-3. Pentax MX KX K2. ... <看更多>
機械相機 在 推薦的純機械式相機 - 攝影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Nikon F、F2、FT、FTn、FT2、FT3、FM、FM2 Canon F-1、FTb Pentax MX Olympus OM-1 至於那台比較適合你去google這幾台相機吧個人推薦Nikon F和Niko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