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父 孫中山先生逝世91週年紀念日,也是植樹節。國父早在推展實業計畫時,就強調「造林是民生建設的重要項目」,為了緬懷國父,政府訂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今天上午我特地到國防部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種樹,除了紀念我國化學兵種創始人―李忍濤將軍,也為臺灣種下象徵希望的樹苗,更以實際的行動緬懷國父。
8年前我就任總統時,突然發現總統府大廳原來擺設了50年的國父半身銅像變成了松樹盆景。一查之下,才知道在前一年初就被拆下送到總統府三峽的倉庫去了。我立即要求同仁把銅像恭迎回府,供中外賓客瞻仰,並在當年11月12日舉行簡單隆重的復位儀式。去年11月12日國父149歲誕辰紀念時,總統府特別將敞廳正式命名為「中山廳」,以紀念這位中華民國的開國偉人、也是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我常想,當年如果沒有國父革命,就沒有中華民國誕生;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臺灣光復,也就沒有臺灣今天的民主、自由與繁榮。臺灣俗話說「吃果子拜樹頭」。因此每天我進總統府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國父銅像鞠躬致敬。套一句流行用語,我是國父的「鐵粉」(無誤)。
不過,大多數人未必了解,國父 孫中山先生跟臺灣的深厚淵源。1894年國父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決心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就是因為昏庸無能的清廷在甲午之戰慘敗給日本。1895年4月清廷簽署《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日本,國父更決心採取革命行動,當年10月就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1897年國父命陳少白、楊心如等同志來台,結合台北大稻埕茶商吳文秀等成立興中會臺灣分會。他一生三度來臺,1900年曾在臺北長沙街與臺灣志士共謀惠州起義。他重視臺灣,與臺籍菁英林獻堂、蔣渭水、廖進平等人,互動熱絡。1911年329黃花崗之役,苗栗羅福星、臺南許贊元兩位志士都是臺灣人,殉難的留日學生林覺民,也是靠板橋林熊徵捐助的路費才能搭船到廣州參加起義。臺灣人出錢出力,犧牲奮鬥,在關鍵的黃花崗之役沒有缺席!
根據逸史,1912年民國成立時,臺灣抗日志士羅福星曾赴南京參加臨時大總統的就職典禮,並在戴傳賢引見下晉見國父。據說國父當時面告羅福星:「不收回臺灣,對不起國人」。自此之後,國父多次在公開演說中強調「臺灣」為「失地」。先總統 蔣公也曾在民國22年、25年兩度闡述國父遺志為「恢復高(麗)臺(灣)、鞏固中華」。
民國3年,國父發動二次革命失敗後曾到臺灣募款,臺中的廖進平幫忙募了日幣六萬元(約相當於今天日幣300萬,合台幣100萬),國父將手邊一瓶蘇格蘭威士忌酒送給廖進平作為紀念。廖家視為傳家之寶,珍藏百年至今。這是國父第三次來臺留下的一段佳話。但沒想到廖進平卻在228事件時失蹤遇難。
民國77年至95年間,我擔任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法務部長與臺北市長,陸續參與228事件的調查、道歉、建碑、平反、補償與立法等工作,交了不少228家屬朋友。民國95年是我市長任內最後一年。228當天,市府照例在紀念碑前舉行追思儀式,然後移往二二八紀念館附設的咖啡店與家屬座談。廖進平的三子─知名畫家廖德雄先生─拿出這瓶百年老酒,表示願將這件傳家之寶捐給我公開展覽,以供後人緬懷國父與臺灣的珍貴淵源,我聽了為之動容,敬佩不已。
民國14年3月14日國父逝世時,被尊稱為「臺灣孫中山」的蔣渭水,特別在他主編的《臺灣民報》發表社論,以「哭望天涯弔偉人」為題,盛讚國父為「自由的化身、熱血的男兒、正義的權化」,他認為「孫先生雖死,而三民主義還活著,自由正義是永遠不死的」,引起臺灣民眾廣大迴響。3月24日臺北的追思會,在日本警察不准唱歌、不准致悼詞的打壓下,來了數千人,不但會場全滿,場外有更多人鞠躬致哀。4月國父在北平出殯時,30萬人致祭,北京大學臺灣同學會由洪炎秋先生執筆的輓聯如下:
「三百萬臺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
四十年祖國未竟事業,舍我輩其誰分擔」
此聯氣勢磅礡,感情深厚,尤其尊中山先生為精神領袖,傳頌至今,在當時各界致送的輓聯中甚為出色。足見當時臺灣菁英對國父的高度景仰,以及繼承國父遺志光復臺灣的殷切期待。這個期待,在21年後抗戰勝利時終於實現。
最近有民進黨立委認為國父遺像是「封建產物」,要提案修法將其從公共設施中撤除。國父是世界公認的傑出革命領袖。他革什麼命?他革滿清政府的命、革中國五千年專制體制之命。如果一位推翻五千年帝制的偉人被視為「封建」,我們總該先修改所有辭典中的「封建」一詞的定義吧?一百年多來四代臺灣人如此敬重懷念的國父,今天的我們可以這樣對待他嗎?
Search
檀香樹苗 在 台灣檀香栽培交流聯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售]海南黃花梨木苗「黃花梨木」是常綠喬木,目前觀察很適合地植檀香後期的終生寄生的植物互生互存,算是檀香的優良寄主植物之一。 將來檀香時採收,黃花梨木也有一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