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工商時報專欄對台股跌跌不休的淺見 :
去年台灣加權指數漲幅達22.8%,創2009年以來最大漲幅,今年以來台股漲幅仍有14.43%,這是資金回籠加上本土錢潮流入股市,抵銷了來自外資龐大的賣壓。
海外資金究竟回流多少進入股市這難以統計,檯面上可以參考的項目是,海外資金專法已於周一(8月16日)截止申請,根據統計至8月11日止,申請量達1,528件、金額新台幣3,315億元;其次,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2.0,截至7月2日止,217家廠商通過審查,投資金額逾8,234億元。
以上兩大方案均在2019年陸續上路,上台商企業幹部鮭魚返鄉,這其中非正式申請資金不在少數,運用沒有限制更加靈活,股市活絡,值得留意的是,2020年和2021年落實後,今年下半年高峰已至,恰於此時,17,500點以上頻見6千億巨量收黑,大戶調節身影隱然若現....................
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統計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商回流 下半年將有感,醫療器材廠後續看好👩⚕👩⚕
#美中貿易戰 震撼全球經濟,擾亂科技及傳產業布局,又加上 #新冠肺炎 疫情已變成全球性流行,許多科技製造業高度依賴 #中國 生產,正面臨原物料無法出貨、產業線停擺,為了分散市場風險,部分台商評估把高端製造遷回台灣。根據經濟部統計「歡迎 #台商 回台投資行動方案」資料顯示,累計173家台商通過審查,超過7,188億元,各科技大廠已陸續轉移生產地,重新布局。而因應此波新冠肺炎影響,#醫療器材產業 發展將被看好,已有多家生技大廠回台灣布局。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統計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撒錢、膨風、吹噓救不了台灣經濟
張忠本/金融機構退休主管(台北市)
蔡英文總統在競選場合一再吹噓的經濟政績有二:一是台灣經濟成長率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只是從另一項國民所得數字看,新加坡平均國民所得達六萬美元、香港五萬美元、南韓三點二萬美元、台灣二點四萬美元;曾經四小龍之首,墊底的成長率增加最多,國民所得數字還是遠遠落後他國,又有何可誇?
再者是,企業回台投資金額節節升高,達六九七一億美元。廠商內有政府「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及「境外資金匯回專法」鼓勵,外有中美貿易戰風險分散的需要,申請回台數增加,但實際投資金額匯入卻是「○」。
然而從國內廠商營業狀況數據看,情勢正惡化中。根據經濟部統計,製造業連三季負成長,全年已難轉正;另外,九月景氣燈號連續九個「趨弱」黃藍燈,十月出口值更是連十二黑,除電子業外全墨,推估全年出口將是負成長。
金管會證期局統計,今年前三季上市櫃營收較去年減零點五%,稅前淨利大減十六點七三%;其中上市公司年減十九%,更創二○一二年(歐債危機)以來最大幅度。其中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正成長,主因中美貿易摩擦,致供應鏈重組,擴增國內產線,加上5G建設及行動裝置鏡頭需求升溫。
勞動部公布全台無薪假至十一月中達二六六八人,較十月底又增六二八人。
台灣出口依賴度達GDP六成以上,全球經濟不好,台灣必受衝擊,如一九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二千年網路泡沫化,及○八年全球金融海嘯,都是廠商產銷衰減,公司解散或歇業數劇增,失業人口增加。
再說台商回台有低利資金吸引,誰不利用;但投資不僅看資金成本,還有人力,土地、廠房及電力。鴻海集團在中國僱用一百萬人,台灣如何吸納?鴻海集團主要生產基地河南省有一億人口,台灣只有二千多萬人。一家在中國僱用十多萬人的董事長說,回台灣建一萬人工廠,找人都很困難。
過去兩年鼓勵台商回台,最明顯的問題是工業用地供不應求,地價暴漲;再就是電力不足隱憂,近二年雖然沒有發生大停電;但是每年有三分之一日子,備用電力都在「限電警戒」狀況下度過,廠商又如何安心經營企業。
撒錢、膨風、吹噓救不了台灣經濟。
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統計 在 桃園事- 【投資台灣首選桃園】 三大投資台灣方案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投資台灣首選桃園】 三大投資台灣方案,桃園吸引力最強! #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包括「歡迎台商回台2.0行動方案 」、「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及「中小企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