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中只有你,是一種病態的共生。
我的觀察是一個對於伴侶或在關係間沒有喘息空隙的人,心中的依附是很沾黏且融合的。他可能希望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能掌控對方,一切都以他為中心點,滿足他的需求及渴望。在他的世界中,他的為難需要被體諒,但是他看不見別人的為難;他的需求需要被滿足,但是他對別人提出的需求視而不見;他想要聽音樂時你最好不要講話,但他想講話時不要你看手機。這在說明一件事,這是一個需要切斷與母親相連的臍帶,真正長大成人的人。
這樣的人也許很依附,也或許很疏離。物極必反的道理,也就是過度補償。如果一個人從小在極度黏著母親的照護下長大,也許母親失婚或因為某種原因把孩子看成自己唯一的依靠,那麼這位母親無形中傳遞的是,我的生命裡只有你,如果你不要我,我無法活下去。這樣的病態共生會在孩子本能驅動要發展獨立性離開母親時,遭受到阻礙,通常會觸發心中的愧疚感。因為母親不能和孩子分開,視孩子為自己的一部分,而孩子心裡會是混沌的、未分化的、主客體不分的。也因此,既使這個孩子長大成人,也只是年歲的增加,實際上仍是一個嬰兒。
無法和母親分離的狀況,就會在心理成為一個投射,也許會找到一個如母親般的伴侶,繼續延續共生關係。這也就是媽寶的男人找一個如同媽媽強勢般的老婆,然後上演一部婆媳大戰的戲碼,但這其實是這位夾心餅乾男人的靈魂課題。那個尚未與母親切斷臍帶的「成長」,藉由與母親相似的老婆和母親本尊的戰爭來開啓序幕。
但也有可能因為那種與母親的共生太沾黏,而使得這位男士想要與人保持距離,而成為疏離型的依附類型,那麼他遇到焦慮型伴侶的機率就很高。一個焦慮型要靠近,會觸動他熟悉的窒息感,本能地會想逃。於是就上演了一部「愈想靠近卻愈推愈遠」的人生戲劇,男的淪為渣,女的就是吸渣體質。
而這位女性有可能也有自己的靈魂課題,比如焦慮型需要與人靠近的她,小時候老是被嚴格的父親教訓,因此她拚了命地想要獲得父親的認可與肯定。而成長後遇到上述的那位疏離型伴侶,就會開啓靈魂之旅。他愈想逃離她,她愈覺得自己不被認可,就愈想靠近;而她愈靠近,則愈是讓他產生熟悉的窒息感,則愈想逃。就這樣,這一部人生大戲為的是要讓彼此看見自己。看見,才能有所改變。
因此,當有一個人把你當成生命全部的中心時,別高興得太早。那不見得是「只愛你一個人」的表現,很有可能是還沒長大的巨嬰。
#想了解自己的靈魂之旅
#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G班
#週三晚上八點
⭕️ 靈魂之旅課
此課程的內容會以超個人心理學派為基礎,去詮釋我在靈性經歷上所學習到的,以及分享個案案例的故事來探討不論是心理或心靈上的課題。我希望能強調並不是一昩地躲入內在意識來逃避心理層面,活在與真實世界脫軌的幻象中;反而是因為更往內在走,而有能力與自己的內在經驗及感受共處,找到內在平安及和諧,並發展出面對外在挑戰的勇氣及信任。
課程中會以故事為例,和大家探討理解故事中的男女主角發生什麼事了?有什麼感受?為什麼會這樣?在渴望什麼或恐懼什麼?以靈魂層次上來看有什麼不同的觀點?行為背後的心理驅力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能療癒?能如何避免此種狀況?
這會是一個線上解說(一週一次一小時)加上群組討論(每週故事更新、提問、回饋及後讀討論)的課程,以新書中內容為主軸來探索我們與自己的不同面向,達到整合及精進。因為內容深度和觸及的範圍較深,因此這次以課程方式進行,書只是教材。希望在三個月的心靈課程下,能使大家獲得更深層的自我了解及探索。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g班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能允許他人有情緒嗎?
很多時候會發現,當身邊有人有情緒時(尤其是所謂的負面情緒),我們會莫名地想要介入去安撫、安慰、建議或處理。有些人不喜歡衝突場面,有些人不適應悲傷場景,就好像有義務把場面趕緊弄「好」,自己才能安好一樣。
為什麼允許他人有情緒,這麼難呢?
一個被罵的人,你要他笑嗎?
這讓我想到「小丑」這部電影,因為兒時被虐時母親要他「無論你多難過你都要笑」,並且替他命名為「happy」要他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於是他人生中過度壓抑情緒、漠視自己的痛苦,只想帶給他人快樂,形成了一種精神疾病「狂笑症」。當他焦慮、憤怒時,他就會無法克制地狂笑不已。這就是一種自我分裂,明明生氣但要笑,明明難過但要笑,最後意識就成形,以疾病呈現。
在我們的文化中總是強調情緒管理,但管理背後的控制其實是壓抑情緒。情緒就像是毒瘤,不被集體意識允許,因此能藏就藏。然而被我們從前門關上的,會從後門溜回來。這樣被壓抑的情緒並不會憑空消失,只是會換個方式再出現而已。
允許他人有情緒這件事,和界限有關。
比如一個人在生氣時,如果我們會感到焦慮想要去安撫,那麼這是界限議題。比較重要的不是「你為什麼生氣?」或「這有什麼好生氣?」反而是「我為什麼需要去介入處理?」及「我有衝動想去安撫是出於什麼原因」。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小時候,可能兒時哭鬧時,父母會感到煩心。而當父母不知道如何處理自身被我們的哭鬧而引起的焦慮時,最簡易的辦法就是制止「不許哭」、「再哭關廁所」。因此先不說哭鬧的需求被擱置,那個被忽視或被羞辱的恐懼更是明顯。因此帶著這樣的傷成長後,當他人有情緒時,我們會感到焦慮,因為那勾起了兒時自己的哭鬧的被對待,於是就複製了被對待的方式去制止他人的情緒流動,為他人的情緒負責。這就是界線混淆,你的情緒是我的情緒,所以為了不要讓我感到焦慮,我要制止你有情緒。
一個界限清晰的人,可以允許他人有自己的情緒,比如失望而引起的生氣或悲傷。允許,但不介入。等待對方自然地情緒流動,而不急著扮演拯救或緩解狀況的人。當然要能夠允許他人有情緒的前提,是允許自己也能夠讓情緒流動而不壓抑。
沒有誰,真的需要誰的拯救。
illustrator: lost7
#了解更多情緒相關議
#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
#週三G班登記中
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g班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談感受時,是在講感覺還是想法呢?
很多時候我們在談論自身感受時,以為講的是感受,但其實所說出的是有著自己主觀的想法或標籤。而想法或標籤容易使對方升起防禦心,而以回擊的方式來取代有可能的被攻擊。結果不外乎是落入爭吵或避免衝突的躲避。
A:「你怎麼了?在生氣嗎?」
B:「我覺得你根本一點都不在乎我。」
A:「我哪有不在乎你,我不在乎我會問你在生氣嗎?」
B:「如果你在乎,你會不知道我在氣什麼嗎?」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爭論迴圈,兩人都有各自被挑起的不舒服感受,卻在表達與溝通中各自陳述角色裡的想法或行為,但其實勾動兩人的是底層沒有被講出來的感受。
A沒有說出的是「我看得出你似乎不高興」的擔憂,及對於關係波動的焦慮;而B沒有說出的是「看似不在乎的背後有可能會被遺棄」的害怕及恐懼。如果A聽出了B認為的不在乎的底層是「害怕及恐懼」,也許在回應時就能夠安撫那害怕的情緒,讓B感到安心;如果B聽懂了A的「擔憂及焦慮」,自然也不會認為有可能被遺棄,甚至還能回過頭去安撫A的擔憂。
再舉個例子來看回應感受及行為的不同:
C:「我覺得我們的關係變了,以前週末我們都會一起出門活動,但現在你都跟朋友有約。當然這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我會擔心我們會越來越遠。」
D:「拜託!我跟朋友約是因為你週末都在忙公事啊!」
雖然D的回應也許是根據事實,但很明顯的可以推斷C表達出他的擔憂並沒有被D給接住,反而D是以行為來回應C的感受。這當中很有可能在D聽到C的一席話時,內在就升起了「這不是我的錯」的自我批判,再加上「之前需要你陪伴時你在哪裡」的委屈與忿恨,於是為了不要被批判及被內在情緒淹没而升起防禦,以「那其實是你的錯」來掩蓋內在攪亂的情緒漩渦,更別提有多餘心力去聽出C真正想表達的擔憂並給予回應。
這當中除了聽話能否聽出重點,回應能否回到重點上之外,還包括了聽話後內在如何聯結及承接的。一個內在擁有受害情結的人,既便他人沒有加害的意思,也很容易被誤解及扭曲,而以主動/被動攻擊來回應。如同上述D除了沒有聽出C的擔憂並對此做出回應,還直接否定了C的感受以行為來回應。
如果D的回應是這樣:「的確最近我們都各忙各的,之前因為你週末都在加班所以我會跟朋友約,但我知道你擔心我們會越來越遠,對於這樣子你感到焦慮,這不是我的本意。聽到你想多花一些時間與我相處,我感到很高興。」
那麼也許C會回應:「是啊,我們配合得很好。沒事,我只是想你了,我懷念那時候一起的時光,你呢?」也許就因為這樣的回應而導向不同的結果,關係也會有不同的變化與發展。
在我們的文化中,很少談論感受,也很不習慣於表達感受。因此很多時候當我問「你感覺如何?」時,會得到想法、觀點或標籤的回應,如「我覺得他太強勢」,而跳過了感受層面上的「我感到委屈,覺得生氣」。當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不曾被尋問、在意或引領過談論感受,想當然我們也不會懂得如何表達感受,更不會聽懂對方的感受,因此而錯把觀點當感受,甚至替對方貼標籤只為了對方能感受到我們的感覺。這真是一個很難達到的目標啊!
漠不關心的假面具背後,存在著嚴重的痛苦;冷靜的態度背後,隱藏著失望。-John Bowlby
#更多相關內容
#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
#下一期靈魂之旅G班
#週三晚上8點
illustrator: lost7
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g班 在 奧秘- 靈性天賦基礎(假日班)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一堂認識自己的課,也是一堂靈性之旅,更是深度自我療癒的課程。我們將在課程中學習如何與神聖光的存有連結,安全且有系統地探索自身靈源,到不同維度旅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