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中研院讓台灣人治理
#目前選舉流程超譯「全國」定義
#比照英美台灣院士應區分本外籍
#歡迎外籍優秀學者成為名譽院士
昨天我在教文委員會質詢中研院廖院長,要求中研院作為 #籌議國家學術研究方針、率領全國頂尖基礎科學研究的全國最高研究機構,質掌全國學術決策的院士,應當具有我國國籍!
因我長期以來在學界工作,學成回國時也曾在中研院服務,一直都有學界的朋友跟我討論、反映:《中央研究院組織法》第四條雖然明訂院士要從「全國學術界成績卓著人士選舉之」,但長期以來都有 #不具有我國籍、甚至有 中國籍、新加坡籍的學者當選院士!
#所以中研院是超譯全國的定義,更嚴重的事,長期 #違法,也就是中央研就院組織法明文規定院士應爲 #我國學者,外籍學者則得被選爲 #名譽院士。
近年來包括不具我國籍的新加坡籍、美籍、#甚至中國籍 與港籍的院士所在多有。但我向中研院索資詢問,中研院卻說:未要求院士被選舉人提供國籍,也無查察之權限!
許多院士制度淵遠流長的國家如:英國皇家學會、美國國家科學院,有著民間學界自發組織的傳統,院士作為榮譽職,只是作為國家的科學政策諮詢顧問。
即便如此,美國依然規定院士必須是美國人!外籍學者只能是外籍院士(foreign associates),而不能成為有選舉權利的members.
英國皇家學會也區分 #本國院士 與 #外籍院士,權力角色有所差異。
#台灣中研院院士角色關鍵,卻 #傻傻不分本國外國?
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角色更為關鍵!中研院是國家立法、挹注預算成立的全國最高研究機構,有近六千名工作人員,在這次防疫作戰中更是扮演重要角色。
而院士在中研院的治理過程中,有著「選舉院士」、「選舉評議員」乃至「籌議國家學術研究方針」等權責,其中「選舉評議員」這項權責,更會組成中研院法定決策機構「評議會」。
如果我們看中研院現任的評議會組成,72名評議員扣除院長、研究單位主管等「當然評議員」,高達六成的40名評議員是由院士選舉而成的「聘任評議員」!
評議會不只能決定中研院的學術計畫、研究單位的新設裁撤與組織規程,甚至負責選舉新院長,所以院士絕非單純的名譽職!
有些人說,這樣是否會讓中研院「鎖國」、拒絕外國學者?#當然不會 #說這話的人完全不懂中研院編制
其實我們中研院早有「名譽院士」制度,邀請「於學術上有重大貢獻的外國學者」擔任,跟其他國家一樣!
差別只在,名譽院士、外國院士沒有院士的選舉權,單純是透過授予名譽,來延攬外國優秀學者成為國內學界的友人、加強國際連結。
現在的問題是,過去中研院往往選舉出 #不具我國籍的外國學者 也擔任院士,混淆了「院士」與「名譽院士」的角色。
昨天我在立法院提出臨時提案,感謝賴品妤委員、伍麗華委員共同擔任提案人,現場也獲得中研院同意如下:
中研院應於七個月內檢討現行的選舉流程,落實國籍查核之方式,#確保院士具我國籍,並 #歡迎外國學者擔任名譽院士!
時間訂七個月,正是因為要尊重中研院作為研究機構的院內民主,讓相關提案依法經過院內評議會的確認。過往已被選舉的院士則是終生職,並不會因未來的選舉方式變更而被影響。
我最在意的,還是中研院作為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包含選舉院長、籌議國家學術研究方針、組成評議會等權責,應該要由本國學者擔任院士來參與治理!
這件事與中研院外文名稱正名的問題,我都會繼續從立法院監督關注!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 認同請分享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