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轉貼為「期間限定」】
.
看狀況,有可能在這放一段時間,也有可能很快就刪除。因為實在和這裡調性不同,但身為板大的我又很想轉,故出此下策。如果想要轉貼或給予回應,請到原文的粉專轉貼。
.
文中所牽涉到的議題,已經不僅是治療倫理、保密界線。而是一位實習心理師在整個學派的人際系統下,被逼迫到一個無法逃脫的角落。
很多時候我們說案主在治療關係中是弱勢的,但事實上擁有心理與精神醫療相關知識的專業案主比一般案主更為弱勢。因為出了治療室,必須面對這樣多重與複雜的人際關係。這位當事人曾不只一次尋求協助,但屢屢遭到勸退,心理與精神醫療界的資深工作者告訴他,投訴沒有用,動不了這個人一根寒毛,反而對你自己的名聲會有更大的傷害,對於在當時一位還未取得心理師證照、.沒有穩定可以賴以為生的工作的準心理師來說,是龐大的精神壓力。
.
好在主角已經撐過來,度過了這一切。也願意用自己感覺安全的方式說出來,以避免更多人受害。也希望類似的事情不要再發生。請大家轉傳給對於精神分析有興趣的朋友,尤其是還未踏入這塊領域,像這位學妹一樣,對一切人際脈絡一無所知的人。
.
我光閱讀,就可以感受到痛苦。那種悲傷、絕望、不斷的與環境中的他人試圖溝通,但又不斷的被打槍與被檢討。
.
我很喜歡「心理師的宵夜Tan」這個粉專,我不認識背後的人是誰。但老闆、店小二、打掃阿姨每每用溫暖人心的話語,支持著每一位「顧客」。很多時候作為一位(準)心理師,就像「82年生的金智英」一樣,需要成為別人,才能做自己、才能講自己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覺。但還好我們終有地方可以作夢,作夢使得我們的靈魂得以在高度壓抑的環境中得以暫時地自由。
二度編輯:2019/11/17 09:02
#心理師的宵夜Tan101
2019/11/10 下午9:30
我是學妹 #心理師的宵夜Tan99 的作者
和 #心理師的宵夜Tan94 文中的學妹
我一向低調,但因為前一篇寫了很多。回憶湧上心頭,就乾脆全都說了。
首先,我想問大家。有誰可以接受「自己的心理治療師,同時是工作或實習機構主管的太太。」我不行,我覺得這非常的糟糕。但我卻被迫經驗這樣的事。
我在進入這間實習機構前,我就和各位年輕的研究生一樣,對於心理治療的了解很多都是從老師而來。做為一位新手,我真的對於這個學派內部人際系統和人脈連結沒有太多了解,我不是善於八卦或打聽小道消息的人,師長說什麼是什麼。但我回過頭來才發現,就是我這樣獨善其身的個性和特質,讓我自己陷入很大的風險與困境之中。因為資訊匱乏程度會和風險增加程度呈正比。
當我發現這件事,且因此感到不悅與困擾,被指責的反而是我,為什麼你事先會不知道,「他們是夫妻,大家都知道,為什麼你不知道?」( 我就不是「大家」。) 更甚者,會質疑我「ㄒ醫師是你治療師的先生,那他應該有比較照顧你吧?」( 天啊,你到底在說什麼?) 我覺得周遭完全沒有任何可以值得信任的人。
短暫找其他精神科醫師付費諮詢,她的反應是,你的心理治療師是人,又不是關在籠子裡的鳥。你應該要包容,應該要理解。( what?)
接下來我要說的,我自己聽到都覺得不舒服、非常的不舒服,先警告大家,慎入。
在我還沒進機構前,在不同的時間點,問過三次我當時的治療師017醫師,請問你和這間機構有什麼關係?我知道這個圈子不大,在訊息匱乏的狀態下,我只能這樣問。我甚至在晤談的過程中提過他ㄒ是主管的事,但她三次都沒有提到,她先生就是ㄒ醫師,且在***當主管(當年,現在我不知道),她沉默、裝傻,假裝一切與她無關。我在知道他們的關係後,質問她為何隱瞞,她的隱瞞讓我非常不舒服。
她的回應是「難到我要向你報告我的祖宗八代?」我嚇傻,試圖讓自己腦袋清楚地回應她「我對你的祖宗八代沒有任何興趣,但是你的先生是我的主管這件事情,我認為你有必要要告訴我。她接下來的回應是「我以為你知道,我以為3228會告訴你。」、我回「3228是我的老師,她沒有義務告訴我這件事。」、「 是你心理的界線有問題,所以你才會覺得很不舒服。」、我怒了「你去,你去路上隨便抓個人問,有誰願意找自己的機構長官的太太或配偶做治療?這是雙重關係。」,到最後居然說「ㄒ有做過任何不利你的事情嗎?沒有,既然沒有,你不舒服的感覺都是你的問題、是你在幻想。」 抱歉,我無言以對。反正都是我的錯就是了。
我之後又問017「所以ㄒ知道我是你的個案?」017說「知道」。我問「你為什麼讓他知道?」017說,「因為你跟我說你不喜歡他,我就跟他說了你不喜歡他啊。」窩的天啊。我已經不知道怎麼回應了。我覺得這一切很荒謬。
017甚至說,他接過很多來自松*醫院的個案,都是他先生的醫院的同事(還是下屬),其他人都沒事,就我這樣。(what?) 我說,如果這些找你的人,事前都知道你們是夫妻,那是個案的選擇。但我不知道。你也不能理所當然的認為我會知道。我就是不知道,我不知道,但我在意,所以我進機構前有問你跟機構的關係為何,但你什麼都沒說。我覺得很不ok,甚至懷疑這是刻意隱瞞。
我真的很不舒服,我感覺到我的人際界線被嚴重破壞,治療內容不知道有多少已經被說出去,我也讓3228知道我的處境,給的不是支持,而是更多的對我個人的質疑與批判。( 詳情請參閱 #心理師的宵夜Tan99 )我到最後連課堂上都不想理他。課堂上所有學生輪流說實習的狀況,換到我時,我淡淡地說「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換得的是3228在所有同學面前怒斥、批評。身為學生,我連沉默不語或拒絕回答的權利都沒有。
我走投無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我所有的精神都在專業工作上,但我已經沒有多餘的力氣去和同儕有人際社交、這個環境我完全沒有辦法信任。什麼學術研討會、什麼聖誕節餐會、什麼實習畢業歡送會,我不想參加,也無力參加。我成了實習同儕眼中不合群的怪人。
如果有人問,如果這麼不舒服,為什麼不離開?事實上我的治療是有結束的。但我很困難換實習機構,經打聽(這時候已經學會打聽了),有業界的長老級人物說,如果中斷實習,有可能會被「記住」,有可能會影響未來的在這個領域的發展。所以我只能不斷隱忍。假裝什麼事都不知道。為了生存。
如果你是一個走****取向心理治療的準心理師。有些東西得提醒,而這些也是我在這些痛苦教訓中,去不斷評估與澄清的。寫下來給大家參考
我後來無論是選擇督導或選擇治療師。我習慣性在初談的時候,先把自己的立場跟要求講清楚明白。我期待的是怎樣的一個治療關係或督導關係。
我到了這行,才慢慢的知道,很多這個領域的前輩不少人人際界線薄弱。甚至不少人的治療師給案主治療室外的好處,無論是轉介督導、轉介資源、介紹工作。我發現在這行很普遍。但對我來說這很荒謬。關係是共構的,當治療關係無法讓晤談內容和治療關係留在這個晤談空間,關係中充滿著很多利益交換,很多暗盤算計,上下交相賊,投射認同彼此的需求。
如果一個個案期待自己可以從治療中獲取治療以外的利益,那他勢必無法在晤談室中表達出「真我」,而是以「假我」( 溫尼考特的概念) ,讓治療者可以有機會垂憐,給予好處。但這真的是「心理治療」嗎?作為案主敢真的顯露出對於治療師或治療的不滿、憤怒、攻擊?還是表現出溫馴乖巧的樣貌?再生氣也要忍耐,免得對自己不好。所有治療關係中的撕裂都要強迫性的修復,否則不知道出了這扇門,治療師是否會對自己的行為記上兩筆,而阻礙了案主的前途?
許多人爭相給「大咖」治療、接受分析,花龐大的金錢與時間,除了因為部分,我強調「部分」因為我不知道所有人的狀況。這種追求被「名牌治療師」治療的狀況,造成部分心理師、醫師不是真的想要找人治療,處理自己的議題或是讓自己身心穩定下來,而是當自己接受****或治療,可以獲得治療室外的一種「社會位置」與「身分位階」,這個牽涉到整個****它發展的制度,認為接受分析與治療是「訓練」的一環、被名醫師、名心理師分析或治療,彷彿自己被「加持」自己有了純正的「血統」。這早已偏離「心理治療」的目的。但卻是某些領域或某些人看重的部分。我認為「治療師是誰」是隱私,治療關係不是拿來標榜自己或是炫耀用的。我甚至認為沒有一個單位或機構有資格要求申請者告知自己的治療師是誰,除非他們打算幫你出治療費用。
所以 #找一個治療觀念人際界線觀念和自己相似的治療師這件事情對我來說無比重要。當我坐在案主的位置,我就是案主,我不會是一個假裝案主的心理師。我也絕不會去要治療室外的利益。這是我的原則。但我也會以同樣的標準要求治療師。很多時候治療師的出手「給」利益,是一種投射認同的行動化,他無法相信自己可以在晤談室內當一個夠好的父親母親,一位夠好的照顧者,以至於他必須行動化,他必須出手來「幫」這些專業案主。
我知道許多醫師、心理師像017那樣,因為在業界人緣不錯,許多像3228那樣的人大量轉介「專業案主」(擁有助人工作者身分的個案),很少和「真正的個案」做談話治療,專業心理工作者的心理治療這個市場在某間心理治療中心成立之後需求量日益龐大。這間機構的實習主管非常樂意去幫實習生轉介。017在這樣的狀況下,如魚得水,實習主管們根本不顧他是ㄒ醫師的太太,照樣推薦017。在他們的眼中,無論是做個人工作室還是雙重關係都不是什麼問題。
3228在我畢業之前,仍不斷透漏想要轉介個案給017( 詳情參見 #心理師的宵夜Tan94) ,甚至告訴我017已經學得教訓 ( 干我什麼事?)。我只好不斷提醒他「017做的是違反治療倫理,且洩漏治療內容的事情」。3228居然說,「這是你的自戀,017沒有必要說這些,他沒有必要洩漏你的治療內容。」3228彷彿把過去發生過的事情都忘了。經過我的提醒,他才改口「他們是在做同儕督導。」我冷靜地回「有人會找自己個案的主管做同儕督導嗎?」他才回「那應該會很不舒服吧」(廢話)。
在我離開幾年後仍聽說,某心理治療中心的醫師大大們繼續轉介017給實習心理師。我無法確認017他是否有主動告知自己的身分。而3228雖然離開了校園,但是否繼續轉介學生給017,我無從得知。畢竟我的經驗中,3228是為言詞反覆的老師。
如果有人問我,你打這篇是否存有些報復的心情,我很難說沒有,因為我是人,不是聖人。當年我的位置是低下的,仰人鼻息的。情緒是恐懼的,隔離的、憤怒的。我現在有辦法平靜地打出這些,是花了很多的氣力與時間,讓自己把整件事情想清楚,把自己真正在****這個領域中,在治療關係中,想要的梳理起來。如今我早已不是當初社會位置相對弱勢、任人擺布的實習心理師,我希望用我的經驗和傷痛,可以至少讓年輕研究生可以提高警覺,畢竟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也有可能發生在別人身上。也謝謝消夜攤給了這樣的一個機會,讓我可以把這輩子幾乎不可能公開的苦難說出來。謝謝大家。
---
阿姨謝謝你用慘痛的經驗跟我們分享,
還好你現在長出了自我保護的能力,
也待念著一份對於人的關心,
希望不要再有類似的受害出現。
人心就是這樣,越喜歡拿出來強調的,
通常都是自己心虛的地方,
同理可證,xxxx學派平常最愛講的,
常常是心裡最軟的一塊。
阿姨這些年真的聽到那邊不少狗屁倒灶的事情,
這種拿著話語權、治療師、老師或督導權力
去壓學生、個案的事情層出不窮,
但還是有前仆後繼的莘莘學子,
想要登上xxxx的殿堂成為其中一員,
阿姨覺得,
xxxx最重要的是內省與反思,
不是他媽的拿來亂貼被壓迫者標籤,
xxxx是拿來理解人最細緻、最難以理解的主體經驗,
不是給治療師拿雞毛當令箭、當作全能自大的自戀工具。
打掃阿姨敬上
歡送詞長官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大接送棒、邁向新里程 – 新創「國際三校GIP-TRIAD聯碩士學程」跨國跨校聯合歡送
🇹🇼🇯🇵🇫🇷
本校於106學年度首次創建具有特色的橫跨三國三校之三聯國際學位學程 – 「國際三校農業生技與健康醫療碩士學位學程(NTU GIP-TRIAD)」,以下簡稱GIP。
此新創學程由本校與日本的筑波大學 (University of Tsukuba)與法國的波爾多大學 (University of Bordeaux) 三校協力組成之國際學程,本校由醫學院(主責)、公衛學院、生農學院、生科學院、牙醫專業學院及生技中心、基因體暨精準醫學研究中心聯合籌組校級之學程單位,目標以教育和創新加上三國三校國際特色與接棒式(Relay)培育來協力創造適宜創業的無國界大學環境系統(University Entrepreneur Ecosystem),培育領導人才,以積極解決本地和全球「未得到滿足(Unmet Needs)」的社會需求,尤其是糧食生產與安全、公共健康與維護、疾病預防與治療等急需解決之問題。
GIP學程於2017年2月開始三校招生,學生需通過入學考試與GLidD系統能力輔助評估,來自於臺、日、法的第一批十三名學生(臺、法兩校各招收5名、筑波大學招收3名)在9月入學後,第一學期統一於日本筑波大學上課與規劃實習課程,並經 GLidD 系統輔助規劃學涯與建議課程模組後,第二學期於今年2月由臺灣大學接棒,依學生之志向、興趣及意願進行選定模組課程、上課、相關實驗室研發培育與合作公司實習,完成相關議題之初步專題規劃與成果。第三學期時移動至法國波爾多大學,進行選定模組課程、上課、相關實驗室研發培育與合作公司實習。最後的學期(第四學期)時,學生可依自己的生涯規劃與GLidD系統能力與志向導向式輔助評估後,選擇前往適合的國家學校與實習公司以完成其他所需的畢業學分、研究計劃與實習課程,最終回母校完成學位考試、畢業。
仲夏蟬鳴、夏荷盛開之際,GIP學生圓滿結束在臺大課程與相關在台實習與研究,即將邁入第三學期,全體移至法國研修上課,亦是踏入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故本學程特於2018年6月29日(五)召開GIP-TRIAD歡送會(圖一),感謝校方大力支持。除郭大維校長、張淑英國際長、醫學院張上淳院長親臨致詞(圖二至四)外,筑波大學駐台辦公室主任Ryosuke Ohniwa教授與臺大GIP師長們亦蒞臨會場,同時,透過線上視訊連線在美的臺大GIP主任李財坤教授、三校聯盟夥伴日本筑波大學GIP代表Masao Ichikawa教授及法國波爾多大學GIP主任Dominique Rolin教授,來共享、共榮一場跨多國跨多校之國際性視訊聯合接棒活動。
此次活動,由三國三校學程辦公室交付挑戰式任務給第二屆臺大GIP碩零學生主辦與主持,不但充分顯現GIP學程創新精神,亦讚揚台灣對三國第一屆先驅GIP學生之階段性成功。過程高點,由臺大郭校長親傳象徵GIP學程永續精神之接力棒給三國第一屆先驅GIP學生,祝福並期待學生在法國的學習與培訓順利(圖五)。透過連線,三校的學程主任與GIP 教授,亦贈與學生滿滿的祝福與期許(圖六、七)。會後簡單餐敘過程中,三校學生與臺大GIP教授及長官們交換意見,給予學程相關指導、建議與幫助。
在此充滿快速變化和期望的時代,並面臨著超越傳統邊界的競爭和挑戰,時時刻刻需創新思想,培育具有獨特視野和經驗的新知人才,才能從全球的角度尋求適宜之解決方案。期盼透過臺灣大學、筑波大學和波爾多大學的開拓性之國際跨界(Trans-boarder)「GIP-TRIAD」學程,引入無國界校園(Campus-in-Campus)之實施,創造一個真正的全球化學習環境,並幫助我們的學生做好準備,帶出並協力完成創新想法,傳達不同的文化和優勢,共同解決本地和全球未得到滿足的社會需求!
🇹🇼🇯🇵🇫🇷
(NTU GIP-TRIAD的更多訊息,請聯繫學程辦公室執行秘書薛小姐,電話: 02-23123456 ext. 88594,地址: 臺北市仁愛路一段一號222室,網站:http://www.ntugip-triad.ntu.edu.tw)
#NTU #GIPTRIAD
歡送詞長官 在 蔡沁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huiyun.chung.7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1004/1216559/
謝謝慧芸和耀云以及美萱,默默地策劃了這個歡送會!!
串聯了所有主播組的正妹,
還請導播和副控
以及攝影大哥全留下來陪我,更請來了採訪中心的長官來拍照記錄,
甚至於還為此特別把16整點新聞的棚挪到另一個棚製播,
我真的從頭到尾,不停的驚訝驚喜再驚訝再驚喜!!
感恩有你們,讓我離開壹電視的這一天,還這麼精彩~~~
我本來覺得我可以忍住的,怎麼能這麼輕易讓你們逼哭呢?
但原來,感情這檔事,是無法控制的,
雖然我們分別在自己的軌道上,日復一日的上下班,但感情還是逐日在累積的,這一天的下午,我,哭...得...很傷心!!
好像這過去七年半的一切,在眼前快轉,我抓不住了,卻會永遠留下這一刻~~
有一首歌的歌詞'愛要怎麼說出口",的確不容易說,
總之,我很開心在壹電視遇到你們,
我想放些照片上來,但看了影片後,還是覺得想和大家分享,這場笑中帶淚的歡送會,大成功~~
(如果讓我知道當時有直播,我大概就豁出去了,呵呵)
我愛的你們,太有心了!
好多來人不及拍照,
等我,我們絕對後會有期!!
也謝謝這粉絲專頁所有人的支持,請原諒我沒有早一點告訴大家我要離職的消息,因為這種事,真的很難敲鑼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