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彈性的父母,才有影響力
═════════════════════════
現在各行各業都需要團隊合作,但升學制度靠的卻是個人的用功。
所以父母能做的,就是課業之外的性格培養。
═════════════════════════
其實我很喜歡雨,有時候是坐在窗前看雨,聽雨聲。有時候是雨中散步,整個象山公園裡一個人都沒有。這時候,我會想起一些平常很少想到的事。其中包括一些印象深刻的事,甚至有一點自鳴得意的事。
幾年前,我們為約二十位高階領導人舉辦了一埸研討會,這些人大多來自高科技產業,也有來自學術、企業界的,像盛治仁教授等。
■ 現代人每天都在變換角色的路上
這次研討會之所以令我印象深刻,是因為這些領導人們最感興趣的活動,是「角色扮演」,盛治仁教授還為此在《聯合報》專欄寫了一篇文章。
當時研討會開始時,我請每一位寫下現在所擔任的角色。不停的寫,直到我按鈴才能停。約一分半鐘後我喊停,然後問他們寫了多少?有好多人寫:領導人、同事、部屬,父親、丈夫、供應商、客戶、兄弟,還有好多不同的角色。
每天,每個時刻都在扮演這些不同的角色,真不容易。當總經理剛剛交待副總一件事,接著董事長的電話就來了,角色立刻從領導變成部屬。剛剛有零件廠商來推銷他的產品,接下來自己就要向客戶做簡報,銷售自己的系統了。
下班了,回到家裡,又要立刻轉換為先生、父親的角色。家裡有老人家的,還要擔任兒子的角色。
人不但要轉換角色,還要轉換得夠快。
■ 巴菲特兒子的最好玩伴就是父親
通常我們下班回家多半已經很累了。吃完飯,洗個澡,看一下電視,滑滑手機,就什麼都不想做了。孩子呢?要做功課、要補習,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還能怎樣?
有人可能看過巴菲特的兒子,彼特.巴菲特接受訪問時的一段影片。小時候彼特常留意,別人的爸爸下班回家時常愁眉苦臉,累得不想說話。他卻記得,自己爸爸下班時常常非常開心,總是面帶笑容,手上還拿著公事包,上衣還掛在肩膀上時,就會在前院草地上牽他的手,跟他說話,或一起玩球。
我不相信巴菲特的工作一直很輕鬆,或沒煩惱,尤其是五、六十年前他還沒那麼富有,還不到呼風喚雨的時候。那他為什麼和其他要打拚事業的父母有那麼大的不同?為什麼一下車就能和孩子玩在一起?
我們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像巴菲特一樣,讓家人跟我們在一起時很快樂,特別是孩子,巴菲特是怎麼從總經理轉換成玩伴的角色?
原來他有彈性,會迅速改變角色。而且能很快從投資人、老闆的角色,轉換成父親的角色,還要立即轉換成玩伴的角色。而彈性與角色轉換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學習,或練習才會。
■父母最不需要的,就是把上班角色帶回家
上班時,我們同時要擔任的角色包括:主管、部屬、同事、供應商、客戶,能否在這些角色調整自如,不要一直停留在某一角色上,決定我們上班是否快樂,事業有多成功。
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接受卡內基訓練的時候,還感覺不出課程中練習彈性的部分有多麼重要。對課程中角色轉換的練習,只是覺得很好玩,後來看到很多人因這練習而起了改變。原來僵硬的、一板一眼的、冷漠的人,開始變得有笑容,會跟孩子耍寶,會喜歡動漫,成為電動遊戲(那時還沒線上遊戲)高手,我開始領悟到有彈性的父親,才是最快樂的父親,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父親。
■ 晚安前的親親、擁抱,祝福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能當他們的玩伴多好!
現在我要在這裡坦承,那就是四個孩子從小時候,我便常常擁抱他們,親吻他們。不管是私底下,在家人或朋友面前,都常常如此,其實,我不太在乎別人會怎麼想。
老四黑立行小時候,他每天睡覺前,我都會去親吻他的額頭和兩邊的臉頰,我並不是行禮如儀的快速動作,而是情人式的親吻(除了嘴唇以外)。還有就是,不知道哪裡來的靈感,我會幫他畫十字聖號,會像神父那樣給他降福。
每次要離開的時候他會伸出雙手,擁抱我的脖子。我離開他的小床時,每次都會聽到他說:「Good Night!」我回頭看他,他好像知道我會轉頭看,常會閉著眼睛微笑,他那時大概才兩歲多。
他後來在幼兒園,從園長、老師、清潔的阿姨都喜歡他。園長曾親口告訴我,黑立行是他們園裡的寶。我不太確定,還有他後來的好性格,或許這一切都從他小時候與我們的親密度多少有關聯!
到了小學階段,我就像巴菲特一樣,成為他的玩伴,多陪伴他。
■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好朋友
時間過得很快,再過幾年,孩子進入青春期或所謂的叛逆期,我又要轉變角色成為他們的好朋友。好朋友,一定不是常常教訓或管教的朋友;這個角色要會溝通、會傾聽才能做好朋友。不知我們有多少人做到了?
再過幾年,角色又變了。當他們進大學,讀研究所,或開始工作,要結婚了,有福氣的父母會享受那種諮詢顧問角色的樂趣。成年的子女會回來找爸媽談心、諮商。我現在就身處這階段,雖然是空巢期,子女都飛了,但我們兩老一點都不孤單。
這樣看來,如何做一位好父親、好母親,已經不是一種工作或責任了。父母會擁有一種成就感、使命感,並樂在其中。
我建議父母,這一切最好從孩子小淘氣時期就開始,再不然就從現在開始,扮演好每一種角色。我的感想是,重要的事情,只要開始了,就永遠不會嫌晚。
.
黑老師的教養叮嚀
隨著孩子的成長,當他們的玩伴、好朋友和顧問。
.
本文摘自
《#不管孩子_比管孩子還難!》
黑幼龍給父母的15個教養叮嚀【特別收錄】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10個Q&A
.
作者:黑幼龍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3)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我非常非常榮幸,跟各位朋友分享這本書。黑幼龍老師的慢養哲學,可以說是我在學習教養方面的啟蒙。
我自己學習教養的過程中,經歷過四個大的派別或派典,也曾輪流在版面上分享:正向管教、腦科學教養、覺醒教養、行為改變技術。
然而,黑幼龍老師的書與相關影片,這麼多年來,一直停留在我的腦中。黑老師自己如何被教養長大,那種「無為而治」的教養,帶著道家色彩的黑媽媽身影,也都不斷影響著我。
所以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慢養」的重要,別忘了,我們要成為自己的父母,沒有孩子都可以學。
祝願您,能在不同情境,順利轉換自己的角色!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正向管教文章 在 澤爸 : 親職教育講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書推薦】《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是本結合黑幼龍老師30年教養精華的書。(文末抽獎)
現代爸媽的教養越來越往兩個極端走。一邊是承襲權威教育,不打不成器,要讓孩子怕,他們才會聽話;而另一邊則是高度的尊重孩子,凡事同理、詢問,但卻讓孩子爬到爸媽的頭上,呈現出過度的尊重是放縱的行為。
管與不管孩子,都是一門學問,也是爸媽要一直學習的事情。
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學習如何尊重他。但是,孩子也是個需要被引導與教導的,我們必須要管教他們。
這個『管』與『不管』的界線,到底該如何拿捏呢?
--
《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的作者是黑幼龍老師,中文卡內基訓練創辦人,現任卡內基訓練台灣地區負責人、光啟社董事長,台灣40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200人之一,長期致力推廣親子「慢養」教育理念。
著有《養出好孩子,非慢不可》、《走出一條不平凡的領導之路》、《黑幼龍與你談心》等二十餘本暢銷著作。
--
《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書中很強調『慢養』。慢養是什麼呢?是不要太緊張,不要太急。不急於現在,而是要學習放眼未來。
『慢養』的意義,是幫助父母了解,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性格,而非立即性的考試與成績,要幫助孩子更有自信、態度積極正向、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自我管理能力…等,這些才是他們一生最需要的助力
而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要辦到慢養,爸媽便要懂得放手,許多的事情,要忍住、不要管教、不要說教、不要指教,挖~~~真的好難喔。
特別是當孩子長大了,很多事情我們可以跟他深入交談,但一定要忍住,不要替他做決定。因為,唯有『不管』,懂得放手,讓他去思考、去想、去下決定,即使不對,對孩子而言,都是很棒的經驗與體驗的累積。
此書,透過黑幼龍老師的15個最真摯的叮嚀,讓父母們,在相處的過程中,懂得慢下來,體會與孩子相處的美好,重拾作爸媽的初心與喜悅!
時常提醒自己,不要急,要慢慢來,孩子一生與父母之間,最重要的體驗是『關係』,這絕對是上帝送給父母,最棒的禮物。
--
出版社很窩心的準備了兩本的《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要送給澤爸粉絲團的好朋友們。
----------
贈書方式:
✅ 在『澤爸:親職教育講師』粉專上按讚
✅ 將此篇文章”公開”分享
✅ 在此篇文章底下留言『我想不管孩子』+寫下曾經忍住介入,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的事情。
有符合以上三個動作者,將隨機抽出兩名,各獲得《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單本。
活動期限:即日起到8/29(日)23:59 。於8/30(一)公布得獎名單,請得獎者於三日內私訊回覆地址、電話與收件者。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
正向管教文章 在 布孟璇(小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看到「竹筍炒肉絲」的疑似虐嬰文
雖然我個人是覺得完全不是疑似啦😡😡
畢竟文章照片影片那個手腳真的是紅的很可怕
我能理解在嬰幼兒瘋狂哭鬧時
媽媽們在身心俱疲的狀況下會有多崩潰甚至失去理智
就連我自己都曾經失手打紅過阿堡的大腿
然後看著阿堡崩潰一直摸自己的大腿
最後也抱著阿堡一起大哭
因為自己知道這是不對的
卻沒能勝過自己的理智而對阿堡感到懊悔
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
不管女嬰母親的文章是不是她所解釋的「用詞不當」
我都無法認同文章透露出一種
「小孩不聽話我都會打到他聽喔」的訊息
即便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管教方式
但這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吧?
當了老母之後
我深刻覺得我是不可能當個太優雅的媽媽了
更別說什麼正向教養不打不罵了
懷孕時所做的所有關於育兒教養的心理建設或是計畫
都會在你理智線斷裂的那一刻灰飛煙滅
但我很感謝這些衝突過程
讓我有了可以學習怎麼當媽媽的機會
在阿堡越來越懂事情緒表達也越來越多後
也更有深刻的體會
我還是會有大聲罵他甚至講不聽打他手的時候
想當然當下我跟阿堡的情緒肯定都是高漲的
但是在情緒過後
我可以釐清在這個衝突點裡
阿堡的行為是否值得讓我生這麼大的氣
如果感受到自己的行為或情緒失當
我會徵詢他的同意抱抱他然後跟他說聲對不起
媽媽的情緒沒有處理好
但是同時也會告訴他他的哪些行為是不對的
最後來個大和解就沒事了
或許也是阿堡長大了互動變得更多
比起以前對阿堡發了脾氣然後自己久久無法釋懷
還導致情緒的惡性循環
現在應該進步很多了吧
親愛的阿堡 謝謝你給我讓我跟你一起學習機會
我很喜歡我們一起進步的感覺
啊媽媽還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
你就再忍忍吧😂😂
#BabyBoy #BeStronger #1y6m17d
#鋼鐵老母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