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做不到,所以謝謝你幫我達成。】
大家好,我是可樂。
大家都知道,我從小就是個不會念書的學生,國中唸放牛班,大學唸的是獨招的私校,一輩子跟國立大學都無緣。
然而這樣的我,在初戀女友的鼓勵下,我開始拿起了書本,努力學習日文,我唸的是日文科,由於學校教的進度太慢,所以我除了上補習班外,二專時期,每天還自學到半夜1點,日文就這樣學了一年三個月後,去考舊制的日文檢定,沒想到真的讓我考過,只是分數正好是合格的240分(當時滿分是400分),知道自己合格的那一當下很開心,但「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了,卻還是只拿到240分」這種情緒還是有的。
事隔多年,當我自己也在教日文,並開始會評估學生學習的弱點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當時我缺的不是努力,而是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在有需要時,有人能不用專有名詞等術語,用一句話就能幫我解決疑惑。
確實,我當時自學時,有太多東西不了解,問老師也常被以主觀、客觀、強調等方式做解釋,聽了也聽不懂,只能給老師點點頭,說聲謝謝…,然而這樣的求知態度卻會讓學習停滯,因為「問題並沒有被解決」。
也因此當上老師教日文後,我堅持盡可能地排除學術專有名詞、導入口訣做記憶、用一句話讓學生秒懂,並導入生動有趣的比喻及教學例句,這樣的教學方法,我至今還採用著,也許不入流,但沒關係,因為我的學生就是聽的懂,日文也學的比別人好。
有時想想,如果現在能回到二專教當時的自己,我的第一次日檢可能就不會只有240分了…,但我終究不是個很會唸書的人,即使是現在的我去考日檢,我也不一定能考滿分,只是我很清楚日檢考題的類型,還有各題型的解題技巧,因此比起考試,教學生解題,是我更擅長的,我相信只要你也願意努力,加上我的解題技巧,也許日檢你不能考滿分,但一定可以考高分,至少一定能超越當時的我。
不管是基礎的線上課程,還是即將開班的第二期檢定班,我都會把我的所學傳授給你們,希望各位學生們終將能活用它,讓自己的人生、工作事業變得更精彩。
今年12月,希望疫情能更穩定,台灣能順利舉辦日檢,讓台灣的學生們也能傳出好消息!
文法速解+個別選項說明+讀解關鍵字解題+專屬學習社團供發問解惑=你最堅固的JLPT日檢解題靠山!
https://lihi1.com/G4wSE
(學生的上課心得在留言處)
https://lihi1.com/G4wSE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輩子偷偷藉由小說來偷偷抱怨自己太太公主病的費茲傑羅? #大亨小傳 #費茲傑羅 #書單 ☞〈那些年我們一起(錯)追的女孩〉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1/14/%E9%82%A3%E4%BA%9B%E5%B9%B4%E6%88...
「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王可樂日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心得] 再探年輕人的工作態度,以某板友為例-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什麼樣的工作態度,才是正確工作態度-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跟隨回應吃飯去】
.
以下幾個問題,我每天總會問自己一兩遍:
.
現在是時候去吃飯了嗎?
吃甚麼好呢?
去哪裡吃好呢?
用App叫外送?買回來吃?還是內用好呢?
.
不知道大家平常吃飯的時候,是否也會像我這樣,苦惱著這些問題呢?
.
關於吃飯,我最近作出了兩個新嘗試,並從中獲得了挺深的體會。
.
第一個體會就是,#等到真的餓了才吃飯。
.
我從小就成長在一個很有規律的家庭中,吃飯都有固定的時間,並且盡可能要大家一起吃。如果無法趕上的話,就要先跟爸媽報備,由他們決定是否等我回來一起吃。由於自己的延誤會拖累所有人,所以我也盡可能準時趕回家吃飯。
.
後來,無論諗書還是上班,午飯時間更是如工廠般固定,幾乎沒有絲毫任性的餘地。時間久了,這樣的行為不知不覺間形成了習慣。只要時間一到,潛意識就會拖動身體站起來,準備出門找東西吃。
.
就算後來比較多機會在家工作,或者到了現在工作時間不定時,我還是保持這樣的習慣,每到中午12點跟下午6點半,就覺得是時候去吃飯了,根本沒有在管自己當下餓不餓。
.
然而,隨著最近我開始嘗試改變生活的形式,嘗試更貼近當下的回應去過生活時,我發現了以上習慣的缺點所在。
.
吃飯除了為了充飢,也應該是為個人帶來喜悅與滿足感的事,但這事情卻越來越顯得沒趣乏味,越來越像例行公事。每當想到「今天吃甚麼好呢?」的時候,我已經不再帶有任何興奮與期待的心情,換來的只有歎息與苦惱。比起探索,這更像一天兩遍的折磨。
.
其實這也無可厚非。既然我們的身體在那個當下並不需要進食,那無法從中感受到滿足也是正常不過。
.
因此,我作出了一個新嘗試。我決定放下對時間的執著,等到自己身體真的感覺餓了,才找東西吃。每次快到兩點時,我的頭腦就不禁緊張起來,嘗試勸戒我說「兩點過後食店都會休息,你再不去吃,就沒東西可以吃」。對比起令人懷念的香港茶餐廳文化,台灣食店的午休文化的確較不方便。
.
然而,在實驗過程中,我發現,原來我的頭腦真的是多慮了。當然,兩點以後才找東西吃,的確選擇比較少,但卻總是會有幾家小店沒關門,而且還能順便讓我不預期地嘗試到從沒去過的小店。而最重要的是,帶著飢餓去吃東西,無論你吃到了甚麼,也會覺得是世間難尋的美味(就像坐在山頂上吃的麵包/茶點,爬過山的朋友必定能夠立刻體會到)。
.
除了等待肚子餓才吃飯,我的另一個新嘗試就是 #邊走邊找想吃的。
.
還記得我以前還要回辦公室上班時,每天都總會跟一群要好的同事一起吃午飯。通常大家都沒有特定的東西想吃,於是就會站在公司門口、馬路十字路口,商量幾分鐘到底要吃甚麼。
.
「中菜好嗎?」「但現在太晚了,應該沒有位置了吧!」
「快餐點如何?」「我們前天才吃過耶!」
「那家泰國菜嗎?」「我腸胃不舒服啊!」
.
最後通常是在沒有結論下,但因為陽光太猛的緣故,就只好強逼某位同事自己替我們抓主意好了。
.
你們也會像我以前這樣嗎?
.
最近,我發現到,與其坐/站著想,與其想清楚才行動,倒不如在行動中獲得靈感,從實驗中獲得經驗。換句話說,不用挑指定的食店或菜色,只需隨便挑一個方向,然後就邊走邊找靈感,邊聆聽自己的身體回應。
.
「不知道吃甚麼?沒關係!先下樓吧!」
.
「不知道吃甚麼?沒關係!先往右邊那巷子走吧!」
.
有時候,看到很不錯的店,儘管不知道吃甚麼,但雙腿就自然帶領我走過去看看。
.
有時候,明明腦海中一直想著某家店,但雙腿竟然沒有在門口停下。
.
有時候,站在門口等了一陣子,卻一直沒有人來招待,然後雙腿就自然帶領我離開,找下一家店了。
.
這樣找東西吃的過程絕不輕鬆,通常會因此走多了很多的路,在炎熱的天氣下更是不容易,但卻非常有趣,因為總能夠讓你吃到一些你本來沒有想過吃的東西。
.
你不必相信我,好好自己嘗試一次便知道。你也不必每天這樣做,等到心情好感覺對的那天,才來嘗試一下就可以。唯有親身體驗過,你才能夠知道這對來說是否正確,是否想在往後的日子中繼續這樣做。
.
這篇文章是關於我找東西吃的心得,但其實也是關於我們看生命的態度。吃甚麼可以這樣做,這個週末做甚麼可以這樣做,人生的選擇當然也可以這樣做。
.
在人生中,我們要的其實並一定是一個最終目的地,而只是單單一個前進方向。我們只需要把每個無法做到的目標切割成無限個小碎片。不用想到太大、太遠、太複雜,好好做好眼前每個微不足道的小決定,讓這些小決定引領你最終走到一個大決定。
.
就這樣,在你不知不覺間,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走在路上,原來自己已經走得很遠。
▂▂▂▂▂▂▂▂▂▂▂▂▂▂▂▂▂▂▂▂▂▂▂▂
▌9月 #薦骨健身房 招生中!
.
▌10月 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 招生中!
.
▌Human Design 人類圖 x #職場引導服務,歡迎預約!
.
▌相關詳情: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
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躋身組織的前30%關鍵人才】
從小就喜歡深思的杜書伍,腦子裡無時無刻不在轉動思考,成為企業家之後,這更成為他帶領團隊向前走的管理方式。「我認為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杜書伍說。爲此,2000年之後,他乾脆當起「老師」,每天早上八點到九點召集幹部「上課」。隨著聯強國際規模不斷擴張,杜書伍再進一步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讓全體員工都能了解他的思維。
大老闆為文創作,想必離不開嚴肅與教條的成分吧?一點也不。這系列後來以「聯強EMBA」為名,隨電子報發送的短文,因為談的是工作中人人會碰到的課題,角度深入淺出,以小窺大,不僅內部幹部受用,連收到的外界客戶、經銷商、合作夥伴都深覺有收穫,無形中爲杜書伍養出一批忠實閱讀的「粉絲」。
大方分享自己的心得,杜書伍笑著說,希望透過文字帶來影響,說不定就此改變某個人的職涯,或讓某家企業從此降低基層運作的成本。「公開這些是帶點理想性,」他說。
問:你對自己的職涯一直都有清楚的想法,是不是少年養成的過程帶給你一些影響?
答:我覺得有兩個因素,第一,是種穩定的力量。我的家庭教育一直教我要踏實,假如沒有這個,人就會浮躁,風一吹就會搖來搖去。第二,我成長的年代,是台灣非常期望走向富裕的年代,對自己有希望成功的強烈企圖心。有了這種企圖心,就會去動腦,想要突破。但有了先前穩定的力量搭配,我不會躁進,或一看到旁邊的機會,就方向搖擺。
問:父母親怎麼教育你這種態度?有特別的方式嗎?
答:這些認知有的是來自父母正面的言教,但也有來自負面的;好的可以學,壞的記取教訓。像我母親是正面教材,我父親的中年危機,則算是負面教材,他本來教書教得很好,收入也很高,但後來他想當校長,就從教育界退休,參加別人的辦學,最後卻沒有成功。這件事對我的影響是,當我要做重大決定時,我會很審慎,會陷入長考。多思考,就會把範疇拉大,把考慮的時間拉長。長考也是另一種穩定的力量。
問:你的職涯中,哪些是你需要長考的時刻?
答:我出來工作大概快四年時,有人用雙倍的薪水來挖角。我那時候負責英特爾的微處理器的推廣,他做電子打卡鐘,當時我的薪水兩萬出頭一點,他用五萬挖我,那時候,這筆錢很大很大。因為他的產品要外銷,他還對我說:「我就給你五十萬,你跟我去國外跑。」我想,天底下從來不會有好康的事掉下來,這個人出手這麼大氣,代表他的行事作風不踏實。這筆錢我能拿六個月還是一年?所以最後我就沒有去。
另外一次,是我大四時在補校教高三數學,服完兵役回來後,校長又來找我,要我晚上再去兼課。我約略算一下,去教書至少一個月有四千五,當時我的薪水差不多是七千塊,等於是兼一份差,薪水增加六成,但我還是拒絕了。因為老師領的是鐘點費,薪水雖然不錯,但增幅有限,又不是我的主業。相反的,我專注投入公司的工作,薪水可能會成長很快,所以我拒絕了,決定專注做我的本業。
問:很多人面對機會難以拒絕的理由,是認為它稍縱即逝,你不擔心這一點?
答:沒有實力,機會都不是你的。機會其實隨時都有。我用公車來譬喻,儘早讓自己站上公車站牌,機會來你就上得去。但有時候你站在那裡,機會還沒來,你也要耐心等。
我在學校時就經常思考自己的未來,我知道我學的是Computer Science(微電子),但我希望未來走管理職、業務職,所以大學時代除了本科之外,我還去修了很多管理課程,為未來作準備。
進入職場後,第一個職務是擔任研發工程師,原本我為自己設定花兩年時間熟練技術實務,之後再轉調業務,但我做了九個月,就被公司要求轉調業務,因為覺得我在技術的磨鍊還不夠,所以當時陷入另一個長考。不過,一方面是配合公司需要,另方面,我想到只要肯花時間,做業務時還是可兼顧研究產品、累積技術含量,這樣不也更會賣。所以我轉換職務時,白天跑業務,晚上K書作研發,兩個兼具。這段過程也讓我思考,怎樣讓兩件衝突的事情協調,能夠一魚雙吃。
問:像個人生活,娛樂這些面向,都不在你的考量內?
答:(笑)我出社會前面十年,只看過一、兩部電影。
問:你從什麼階段開始真正讓自己從「部屬」的思維,提升到「管理者」的思維?
答:在學校時,我就常思考自己的未來出路,因為不是狹隘地讀書,想的時間也比較長遠,所以習慣以比較高的高度看事情。從學校建立這樣的習慣後,這一輩子,我都是拉高高度來看事情。第二,我念了管理,自然而然就有管理的背景,讓我後來在做主管的過程中很自然,沒有任何門檻。
問:在管理端經常要面對人的問題,你都沒有摸索或挫折的過程?
答:(大笑)多了。以我的職涯來說,可以分成幾個階段。我一九七六年出來工作,第一階段大概到一九八五年。這個階段都在打基礎摸索。這九年時間,我cover的範疇很多,這段時間的挫折就很多。
打個比方,我認為任何事都應該節儉。我剛開始做sales,感覺常常跑呀跑,沒有結果,卻要花錢,所以我出去都坐公車,管理下屬也是這樣。但另外有個部門出去就直接招計程車,於是部門間,大家就會比較。我就對部屬說,我們今天這樣節省,紅利會比較好。結果呢?並沒有比較好。最後我拿我自己的紅利出來分給大家,結果他們都不收,而且認為我這個主管有guts(膽識)。在這樣的要求下,第二年,我們的紅利的確就比較好。
問:你碰過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答:最大的挫折就是部屬被挖角。投注心力去帶他們,後來他要離職。或是覺得某位女性同仁很不錯,她卻說:「抱歉,我要回家生小孩。」爲了這個,我還寫了好幾篇文章,談雙薪家庭的重要,甚至上媒體談怎樣料理家事,教太太給先生一律穿白襯衫、買同樣顏色的襪子,垃圾桶一次套好幾個塑膠袋,更換的時候才方便.......減輕女性同仁的負擔。我甚至還教她們如何準備四菜一湯。
問:說到有員工想回家帶小孩,你一路走來,都被強烈的危機意識跟企圖心引導,你認為現代人對工作仍然需要這樣嗎?
答:關鍵在經濟基礎。這次金融危機就回過頭來告訴大家:未來環境的變化是你沒辦法控制的。你有把握目前的經濟條件一生無虞嗎?每個人對經濟安全的定義不一樣,但長遠來看,門檻還是蠻高的。就像誰會想到現在存款利息幾乎等於零?
問:經過金融海嘯,職場發生很大的變動,也顛覆很多人對生涯的想像。你體會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答:回過頭去看,我很高興我很多想法是對的,這些現象,終究證明我的價值是對的。
我本來就看金融業是「虛業」,不是「實業」,過度擴張的結果,本來就應該泡沫化。再看很多垮掉的百年老店,很多都是老大不堪,沒有危機意識,長時間下來像是國營事業,怎麼經得起環境變化?
雖然很多人失業,但我認為好的人從來沒失業過。景氣好,人員通常會寬編,企業只淘汰績效最差的3%,但景氣不好時,企業淘汰10%,這才是真正人力精實的編制。所以如果你在這最後的10%中,平常沒事,但是就像人家說:「退潮時,才知道誰沒穿褲子」,碰到考驗,誰沒穿褲子就看得到了。
組織中,70%都是基層員工,30%屬於幹部級;真正屬於中級主管以上,比例可能只有3%。經濟不景氣時企業砍最多的,是基層員工跟不好的幹部;所以你希望自己永遠都很安全的話,就要努力擠進組織的前30%。大家必須有危機意識,也要與對現實有正確的了解,讓自己進入真正安全的範圍;否則在不安全的範圍中,當然會被砍。
不過,整體來看這個世界還是人才不夠的,而且好的人才的價值比過去還要高;如果你是人才,不僅絕對不會失業,還到處搶著要。
問:專業工作者或經理人可以從金融海嘯中學到什麼?
答:要學到未來變化是很大的,絕對不能認為它不變或變化很小。另外,經濟安全與危機意識是必備的。經濟安全還包括能力安全,要讓自己一直跑在前面,不要落在後面。
很多人聽不進去,因為他們根深柢固認為工作是痛苦的,休閒是快樂的。我認為這是絕大的錯誤。你鑽進工作中,那種知識的滿足跟喜悅,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才是真正的快樂。玩就快樂嗎?不見得喔。玩是你要付錢給人家,工作是人家付錢給你,你又很快樂,而且獲得愈多,表現愈好,給我的錢愈多,何樂而不為?
問:你不斷強調思考的重要,你思考時,有特殊的程序嗎?
答:我無時無地不在思考,腦筋不動就渾身不對勁。因為思考是不分場所的,我連走路也在想事情。假如想出東西,那就很高興了。年輕時,我對我的主管,或公司做法,有時不是很認同。但是我心裡會想:「我只有兩年工作經驗,人家是我的三倍,其中必有道理。」我就照做,有時候會問,有時候就持續當作一個議題,隨時找答案,很可能五年以後才找到答案。養成習慣後,現在留在我腦中還有很多懸案(笑)。
我認為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所以我自己體悟到什麼,我就講給部屬聽。2000年以後,因為幹部太多,我開始正式上課,再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一個人要觀念正確,才能有效率的工作。金融海嘯發生後,不少企業出狀況,倒是解答我很多懸案。
問:爲什麼?
答:我相信,全世界的事物都是成常態分配,大部份是落在中間,特別好或特別不好的相對少。常態分配跟我們講的中庸之道是契合的。站在穩健的角度,我們只要落在中間就好,不需要在兩邊,因為很outstanding的這邊,畢竟是例外,有時候甚至得靠運氣,所以不要去想這個。就經營企業來講,盡力做就對了,不一定非要第一。為了做第一去冒險,可能會變成第十。我只要持續努力,可以從第三變第二,從第二變第一,不是很穩嗎?想去樹梢摘最漂亮的果子,可能會跌倒,這也是我講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問:不管是穩定或穩健,能不能爲它下個定義?
答:你踏的每一步,把握度都很高。它的風險是你輕易可以承擔的。比方說,我有七成把握,三成會失敗,而且失敗以後不傷筋骨,這樣可以做。
有些事情是你有九成把握,但那10%一旦發生,你承擔不起,這樣不能做。反過來說,這件事情九成會失敗,但承擔得起,就可以做。過去媒體說我很開創、敢突破,表面上看起來我很冒險犯難,其實每一步我都知道企業能不能承擔得起,而且是輕易承擔,不會傷到筋骨。
問:當讀者要吸取你的觀念時,你會建議他們怎麼使用?
答:關於管理的書籍有三類,第一類是教科書,非常理論,都是專有名詞;第二類是管理大師寫的書,很多例子都是國外或大公司的例子,對本地的讀者有距離感;我寫的聯強EMBA文章算第三類,題目都很小,就在每個人的周遭,很貼近職場。所以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它是最接近、最能轉化使用的。這是我當初題目愈寫愈小,愈來愈貼近員工的原因,其實是每個人工作中都會碰到的經驗,只是過去發生時,自己不見得感覺到。因此,要努力思考在工作經驗中相對應的場景,然後去模擬使用看看。那你就會真正把觀念跟實務連結在一起。一方面,這會使你對觀念理解更深入,二方面,它會融入你的腦海,達到內化。這樣,你以後隨手就能應用這些觀念,幫助自己職涯的發展。這是最重要的關鍵。(本文收錄於《打造將才基因》,作者:《Cheers》雜誌總編輯盧智芳)
#連結閱讀
1. 斜槓人生,好嗎?
http://bit.ly/3mZU0Wk
2. 杜書伍:有三大能力才是人才
https://bit.ly/3zDWeSC
3. 杜書伍:你懂得「想」,就成功一半!
https://bit.ly/3CZLOyy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20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3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輩子偷偷藉由小說來偷偷抱怨自己太太公主病的費茲傑羅?
#大亨小傳 #費茲傑羅 #書單
☞〈那些年我們一起(錯)追的女孩〉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1/14/%E9%82%A3%E4%BA%9B%E5%B9%B4%E6%88%91%E5%80%91%E4%B8%80%E8%B5%B7%EF%BC%88%E9%8C%AF%EF%BC%89%E8%BF%BD%E7%9A%84%E5%A5%B3%E5%AD%A9%E2%94%80%E2%94%80%E8%B2%BB%E8%8C%B2%E5%82%91%E7%BE%85%E3%80%8A%E5%A4%A7%E4%BA%A8%E5%B0%8F%E5%82%B3%E3%80%8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fbclid=IwAR0CRPn_h2sypklRnpQIdV4Xx-hOR28qLbHmC-tuF2f_g2KkK0GNzQAsOjs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黛西顯然依舊依戀著蓋茲比,然而同時卻又態度曖昧──她舉棋不定,不知是否該就此放棄不怎麼完美的婚姻(以及相當完美的物質生活,以及「慣於」此類生活的惰性)。而蓋茲比呢?伊格言說,他比黛西單純得多;毀滅他的並不只是他對黛西的純愛,還有對純愛的貪婪。那貪欲如此純真無邪,璀璨耀眼,如同鮮花、香檳泡沫或豪宅中川流不止的人群般指向永恆的虛空。問題在於,對純愛的貪婪是有罪的嗎?對幻象的迷戀真是有罪的嗎?
故事中緊接著發生了一場現實定義中的「罪行」。湯姆、蓋茲比、黛西、尼克一同開車進城去,準備前往另一場聚會──對吧,我們說了,當然要想辦法把所有人都湊在一起才有戲;那也是好萊塢通俗電影的敘事技術之一:快速升高角色間的衝突以導向結局。炙人的暑熱隱喻著所有人內心的焦躁,預示著災難即將來臨。一場致命車禍發生了,同車的蓋茲比和黛西不小心撞死了人,而執掌方向盤的正是黛西。
對,「死亡」和「罪行」緊接在這繁華宴席之後。這當然也是為了召喚最強烈的對比:一切事物皆瀕臨毀敗,而城市的無數幻影正試圖將其自身之輪廓隱沒入漫無邊際的蒼茫暮色之中。怯懦的駕駛黛西隱瞞了此事,因為有人十分樂意幫她隱瞞;那就是痴痴愛著她的蓋茲比。他乾脆謊稱自己就是駕駛,替黛西頂罪。在這罪行和死亡的場景之後,費茲傑羅如此描寫敘事者尼克與大亨蓋茲比的最後道別:
我們握握手,我慢步離去。走到樹籬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什麼,於是轉過身去。
「他們是一群混蛋!」我隔著草坪對他喊道:「他們那群人全部加起來都比不上你!」
我一直很慶幸當時說了那句話。那是我對他說過的唯一一句讚美,畢竟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贊成過他。剛開始他只是禮貌地點點頭,接著他臉上綻放出那種容光煥發的會心微笑。他那件華美的粉色西裝在白色臺階的相襯下顯得特別鮮豔。我想起了我第一次來到他這棟豪宅時的情景,那是三個月前──當時他的草坪和車道上擠滿了猜測著他是靠什麼罪行賺得大錢的面孔,而他就站在臺階上,隱藏著他那無罪的夢想,揮手向他們道別。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人為何總愛上不該愛的人?......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你的生活裡,每天都要接觸很多的資訊,而這些資訊都會創造出很多的困擾。這些困擾可能是你不知道選擇什麼、你不知道要相信什麼?
更重要的一點,是當你決定要做一些決策、行為,和一些反應的時候;到底哪些根據是可信的?哪些根據是不可信的?
所以久而久之喔,會把人帶出兩個極端;一個極端就是拼命的去想、拼命的找方法、拼命的思考。但是呢,他可能花很多時間,學所謂「思考的方法」。
然而他卻沒有去檢驗,這個他所學的「思考的方法」,或者是專家告訴他的話,到底值不值得信賴?到底可不可靠?
而另外一種極端的人呢,就是他完全不思考。因為太困難了、因為思考是全世界最難的工作;他乾脆把這樣的一個任務、把這樣的一個權力交給別人。
那不知道你是屬於哪一種?你是屬於病急亂投醫的那一端,還是屬於乾脆不思考的那一端?
關於這個主題,我最近讀到一本書,書名叫做《看穿假象、理智發聲,從問對問題開始》。
這一本書裡喔,它就描繪了一種想像的世界;這個想像世界,是完全不需要批判思考的想像世界。
在那個世界裡,有一些情況是很常見的,第一種情況,就是說服者只解釋他們希望我們去做的事。
第二種情況就是,遇到令我們困惑不解的人生大哉問的時候,我們立刻轉向那些可靠的專家,或者是權威者、或者智者求助。
而這些所謂的知識之深、智慧之深,凡事呢,他們都能給我們一個說法、達成一個共識。
所以簡單來說,住在這個世界的人,對於該相信什麼、該做什麼?永遠不需要擔心;因為總有智者,為我們解答這一切。這裡的人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找到「智者」,並聽取他們的意見。
而最後一個現象,就是如果要做出重大決策的時候,這個世界的人,都能夠冷靜、積極,而且保持好奇心。
你聽到這裡喔,不管你是主動的相信這些現象的存在;還是被動的,就像是第一條說的,說服者只解釋他們希望我們去做的事。
不管你是哪一種狀況,如果你卡在裡面的話,我必須告訴你,這樣的世界其實並不是真實的、它並不存在,這世界上沒有這種地方。
可能在這個時代比較多的,就是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只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卻不告訴我們為什麼。
可能這個世界上,你會遇到比較多的是,並沒有那個「智者」,能回答我們一切的存在;或者是呢,就算有個你暫時相信的「智者」。
他回答了你一切,到頭來你很有可能把全身、全心都交給他之後,才發現是騙局一場!
而且呢,能更務實一點。當我們面對重大決策的時候,不管是自己還是別人;這世界上包含你、我,都能夠保持冷靜、積極,而且保持好奇心嗎?這一定是一個很大的問號吧!
所以呢,因為這樣子哦,學習思考、學習怎麼判斷事情,這就是一個我們人生要圓滿的一個必修功課了!
我常常說:「問的問題,會比找到答案來得更為重要。」然而如果回到我們心智上的運作,往往我們是懶惰於真正的深刻思考。
這就像是《快思慢想》的作者~「Kahneman」他所說的:「我們往往都用系統一,就是那些自動化的、直覺式的,受到情緒控制的思考系統,來幫助我們面對這龐雜的世界。」
可這裡的弔詭就是,如果你過去的習慣會讓你成功、會讓你圓滿、會讓你活出你想要的樣子;那麼你現在已經是了啊!
然而如果你現在有很多的不滿、不快樂;那麼是不是意味著你真正該努力的,不是找到下一個你可以信奉的人;而是真正回到根本的,學會怎麼樣去思考。
在這本書裡面也告訴我們,一旦我們清楚知道,自己住在一個需要「做決定」的世界,那我們就必須親自面對所謂的重大責任。
這個責任就是我們必須堅持而理性的,掌握信念跟結論,否則無論我們遇到任何人,都會淪為他們的心靈奴隸啊!
他要教會我們「批判思考」,然而批判思考,特別對於「批判」這兩個字,有一些人是有偏見的。
他在這邊幫我們正本清源,他說「批判思考」教的是實際的技巧,和應有的態度。幫助人們理性的做出自己也認可的一個答案。
「批判思考」鼓勵所有人,多傾聽並且師法他人;與此同時呢,也不忘衡量這個所謂的「他人」,他們所說的虛實跟好壞。
就這方面來說呢,「批判思考」會讓我們學會一個重要的信念;就是我們其實都得仰賴他人,但「前提」是必須經過精挑細選。
「批判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把那些不合理的,或者是堅固的信念,讓我們從這裡面解放出來,而且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未來。
就像我自己在跟學生互動的過程當中,我常常會反問那些深受情緒困擾,或者他覺得這個社會要求他的事情,他很難去做,或者是他很難做到。
這個時候,我在跟他研究到底該怎麼做之前,我都會先問他:「你覺得你這個想法是從哪裡來的?」。
我並不是要透過這個問題得出一個正確,或者是不正確的答案;而是我要讓我眼前的朋友,真正深刻的去思考:「為什麼?」。
為什麼一定得這樣?如果不這樣會怎麼樣?或許這就是我們開啟「思考」的第一步。
「質疑的精神」,不是讓我們去質疑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質疑的精神」反而能夠幫助我們,去看見那些應該相信的;而也保護我們從那些限制我們,或傷害我們的想法當中,能夠有解放的力量。
那麼在未來,我們會陸陸續續的跟大家分享,關於「思考」這個功課。也希望能夠對你產生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都歡迎你的加入。
期盼我們能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曉得對你來說,「做決定」這件事情會不會很困難?而你通常會很容易卡在哪些事情上面,難以抉擇呢?
我曾經遇到一個學員,他自稱罹患了「選擇困難症」。
他從報名實體課程開始,就遲遲下不了決定;他很怕自己選了某一期之後,到時候會出差啊、太忙啊,去影響自己的學習而浪費了學費。
好不容易他終於進了教室,他似乎又把我當成土地公,任何事情都要先徵詢我的意見;從小到交通安排,大到選工作、買房子,他總想要透過我幫他做決定,他才敢放心的去執行。
表面上啊,這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但實事上這種決策風格,他常常會惹毛身邊的人。
他也知道自己會鑽牛角尖,可是他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停止這種習慣。於是呢,我就問他:「如果不要想這麼多,直接做一個決定,那會怎樣?」
他就很驚恐的回答我:「怎麼可以呢?做錯決定會有損失,不能這麼草率啊!」
於是我接著問:「可是你再怎麼小心,也不可能事事保證成功。假使真的跟預期不同,那又會怎樣呢?」
他就回答:「失敗了很丟臉,而且會被罵……」這個話講到一半,他突然收回去,有一點欲言又止。
我意識到喔,這背後有故事,就輕聲的問他說:「那被誰罵呢?」
他說:「沒事,他們都不在了……」他的眼神忽然變得有一點迷離,好像是自己的思緒,被拉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
原來啊,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不斷的對他耳提面命,說所有的決定都要小心,如果做錯了,輕考試會扣分,重呢,人生會壞掉。
像是某個親戚就是因為誤信了明牌,從此以後家破人亡;或是某個鄰居,就是因為夠幸運,他選對了產業、嫁對了人,從此以後吃香喝辣、生活無虞。
而他的父母親呢,也常常對他叨念,如果當年呢懂得多買兩棟房子,那早就當包租公、享清福了啊!
他的父母親不斷的灌輸他,人生只要做對一個決定,就有可能上天堂;但是也可能因為一時看走眼,從天堂掉到地獄,從此不得翻身。
然而像這樣子過於簡略的歸因,讓他完全沒有辦法思考,任何事情的詳細過程;他只會把結果歸因在「單一因素」上面。
進而讓他對於「做決定」這件事情喔,變得越來越焦慮,他深怕自己一不注意,就會變成自己父母口中當中的失敗者。
日積月累下來,他變成是一個「隱性的完美主義者」。他如果沒有辦法保證這個結果是好的,他就會開始拖延、他遲遲不敢下決定。
儘管呢,他總是誠懇的待人,他對品質的要求也不至於吹毛求疵,但是這種需要「正確」的習慣,還是讓他受盡折磨。
特別啊,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大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快,過去的成功方程式,一個個的被證明失效;在別人口中當中的「好決定」,放到自己身上卻變成了惡夢。
他就越來越害怕改變,他一想到要跨出舒適區,去做自己那些不熟悉的事情,腦子裡就會充滿災難性的思考;他會覺得對方不會錄用自己、老闆一定會質疑自己的能力…。
不管是生活或者是工作,都會變得越來越僵化;他明明知道自己的產業正在走下坡,他要轉型,但卻因為恐懼而動彈不得。
因為他心裡,一直想要當爸媽心目中的乖女兒,他企圖做對一個決定,就讓自己永保安康;而不是喔好好的去面對現實,去長出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於是我試著跟他分析,父母親跟他之間的差異。也許喔,在爸媽那個年代,真的可以透過選對一家公司,從此就做到終老、頤養天年。
而且那個年代,民風保守,很多人呢,他可能只談過一次戀愛,就直接嫁了或娶了,根本不敢認識多一些異性朋友。
再加上結了婚,還不能輕易的離婚,所以選擇伴侶,就會像一場賭博,選錯了,就賠上了一生的幸福,那當然不能掉以輕心啊!
可是時至今日,社會越來越開放,很多過去的禁忌,一個個的被解放;所有顛撲不破的規則,一個個的被改寫。
所以從「抉擇」到「結果」之間,它的關連性會越來越低,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究竟會是什麼模樣。
這使我們所做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只是一種「校正」的刻度,它的目的是要去重新思考我們下一個選擇,可以怎麼做?怎麼做會更貼近自己的期待?
這個時代裡面的「決定」,它意味著它開始了一個持續「修正」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論」。
所以呢,關鍵已經不是「做決定」的那個當下,而是做完決定之後,的觀察跟評估,如果情況不如預期,那該怎麼調整?假如一切順利,那要怎麼樣保持水準?
同時隨時隨地的去掌握最新的趨勢,去適時的去作出一些改變。
換句話說喔,如果你想在21世紀脫穎而出,你必須學會和不確定共處,去建立屬於自己的決策模式;幫助自己在多變的狀況底下,保持冷靜,穩定的朝向你的目標邁進。
否則啊,你越害怕做決定,就代表著你越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調整,當你把得失心放得太大,就沒有辦法對現況有真正客觀,而且全面的理解。
甚至於還把選擇權,交給所謂的「權威者」,讓他代替你思考,結果受騙上當,造成更大的悲劇。
如果你身旁真的有人企圖用做對一個決定,來獲得永恆不變的保障;那麼你可以合理懷疑,在他的心中有極大的機率,是想偷懶和推卸責任的。
就像有人結了婚,從此以後,就覺得伴侶必須為自己的幸福負責,而不再去努力的經營關係、時時刻刻的去注意對方的需要,你覺得這樣的婚姻可能快樂嗎?
你越想要一步到位,就越容易死在半路上。
沒有人可以跟你保證,選擇A公司一定會比B公司好,花錢學C技能,就一定能夠賺回D額度的報酬。這是沒有的事!但任何一個決定,都蘊含著失敗的可能。
如果你沒有克服問題的自信,遲遲不下決定,只想躲在猶豫的背後,再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是與世無爭啊、求穩定啊…但事實上,是你的完美主義在作祟,到最後你的命運,就只能掌握在別人手裡。
要能夠擁有「做決定」的能力,首先你一定要能夠擁有「期望值」的概念,而不是「絕對值」的思維。
任何事情都有發生,或不發生的機率,評估可能的機率它的背後,各自去分析不同的結果,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而哪一個代價是你負擔得起,而且更符合你的需求?
而不是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企圖一把翻身,這樣子會落入賭徒的心態,一次不成功,下一次就會放更多的期待,讓自己有一種「非得成功不可」的壓力。
反過來,如果你懂得「摸著石頭過河」,用「修正」的態度,取代「一把定生死」,那麼你已經具備了「做決定」的理性思維。
剩下來就是鍛鍊「做決定」的肌肉,懂得去計算最差的結果,做出合理的歸因;如此喔隨著時間累積,你做決定的準度和品質,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千萬不要像我前面提到的那個學員一樣,把別人的成功,歸結到單一因素,企圖把自己擺在神的位置,老想要預測未來,再回推自己現在該做的事,卻把自己卡的更死,更不得動彈啊!
假使你想精進自己「做決定的能力」,戒除「完美主義」的習慣,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我最新推出的【過好人生學】。這門線上課程,集合了我上千人次的諮詢經驗。
我會跟你分享,為什麼人很容易被卡住?怎麼樣去評估自己的處境?去恰如其分的,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跟決定,既不猶豫也不躁進,去過上一個你想要的人生。
其實任何人或任何事的成功或圓滿,都是不是單一因素的結果。人生本來就是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的結合。
你企圖透過單一決定來控制人生,你會得到的只有無止境的挫折感。你需要學會跟「不確定」共處,任何決定不意味著此後就不能變更。
你學會「做決定」是幫助你建立修正的基準點,讓你做出下一個更適當的決定。
如果沒有這些參照,你就想像一個想確保行車安全的人,他卻蒙上眼睛、上路開車,那你覺得這樣的人,上路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在最後提到的【過好人生學】;我們詳細的相關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歡,也幫助了很多人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去過去一個自己更想要的好人生。
期待你的加入,更期待得到你在學習之後的體會、收獲跟發現。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什麼樣的工作態度,才是正確工作態度-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什麼樣的工作態度,才是正確工作態度. 工作. 2022年3月23日06:50 ... 而今天公司主管來和我談工作的心得但他其實是想將會計和其他行政工作交付給我說 ... ... <看更多>
正確的工作態度心得 在 [心得] 再探年輕人的工作態度,以某板友為例- 看板Salary 的推薦與評價
這陣子發了幾篇勸世文
發現某位板友反應特別激動
好奇之下也查了他在本板的發文
才發現難怪如此
雖然這些都是公開資料
基於尊重還是把他的ID先行移除
不過看起來他也不在意
接著就以這位板友自稱的新鮮人身分
來談談新鮮人的工作態度
案例1 2017.8.24
[問題] 提離職當天走人的時間點
這位新鮮人說他工作未滿3個月,
想要離職詢問何時走人,
這看似正常的問題,
最後他得到的結論是,連交接也不需要,提完離職,當場走人。
『XDDDDD
好喔沒問題 待會就「直接去公司離職了」(不是直接去公司上班』
案例2 2018.5.27
[問題] 離職交接這件事
這位新鮮人又離職,再次上網詢問交接,
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他有了交接的觀念,
口頭與主管約定再待一個月,
不過他發現同事請他幫忙多Cover點,到快離職前再交接,
接著他反悔,
反正跟主管說再幫一個月只是口頭約定,
決定提前走人也不是他的問題。
一個已經出社會的成年人,
不論今天是跟公司白紙黑字,還是是跟朋友間私下的口頭承諾,
在商談當下沒談好,回頭就用一句「只是口頭承諾」就可以把承諾當放屁,
換個角度來想,
假如今天代表公司業務與客戶之間在商談,
這樣的態度代表公司私下口頭承諾了客戶某件事情,
稍後發現執行不利時,在轉過頭來喊聲,
「那只是口頭承諾啦,當我在放屁。」
先不論法理上站不站得住腳,
用這種態度別說是公司,就連自己的個人價值都面臨重大失血,
這種態度能有多順遂實在是不相信。
承諾就是承諾,一諾千金是基本的態度。
我只能說,
退一萬步來說,
不論你今天爭取到的是什麼樣的薪水,
22k也好、33k也罷、44k也行。
當你進入一家公司後,
你的潛在競爭者就是你身邊同能力水平的同事,
這時候態度就是關鍵,
當你駕馭工作之餘態度又贏過身邊同事,
你就是你們公司小型社會中的勝利者,
用著正確正面態度不斷精進,
不論向上發展,或跳槽發展都十分有希望。
說穿了,就算不是老闆只是個員工,
你也希望身邊的同事責任感能夠高一些,
而不是自顧自整天在想怎麼樣自己最輕鬆,
我個人覺得,工作中除了公司整體制度外,
最怕的就是身邊同事是一些牛鬼蛇神,毫無團隊精神。
板上還在求職或是在職中的年輕朋友千萬要小心,
有時候在這個職場板上說話最大聲的永遠都是這種聲音,
仇來仇去、計較來計較去就是不檢討自己,
一不小心就在無形中價值觀被影響,
帶著錯誤的工作態度面對社會,
小心敵人就在本能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2.222.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28624102.A.B6E.html
你說這篇文嗎 #1QHUEb8r (Gossiping)
不是跟你說過你到底認真什麼我都看不懂
我在八卦板說我有妹妹 我就要有妹妹嗎?
我也沒不給你噓,你說我腦羞就惱羞吧,我其實沒什麼意見,
也收到了一些板友私下來信說我講真話,加油,
我覺得就是這樣吧,對的聲音,我還是要說出來。
※ 編輯: Luismth (39.12.222.58), 06/10/2018 18:00:08
n大我覺得來這邊不是比薪水的,
就像我說的人才也有懷才不遇的時候,
難道我今天薪水高原本反對的人就會閉嘴改支持嗎?
我只是來分享我覺得正確的工作態度。
你選擇性忽略掉推文支持的聲音也沒關係@@
#1R6styK6 (Salary)這篇文章不是回應過你了..
論述的時候要注意自己邏輯攻防的東西..
你貼我文章叫打臉 我也說過我沒差
結果我好奇也搜搜你的貼出來 在你嘴中就變成我腦羞..
實在是...
※ 編輯: Luismth (39.12.222.58), 06/10/2018 18:06:13
如果什麼事情都沒爭議就好了
你可能沒遇過有時候老闆一聲:算了,這客戶我們以後還要做
或者可能沒遇過法理站住腳贏了這次,結果客戶再也沒來找過你的狀況
社會就是不斷在互相妥協中求同存異而已
※ 編輯: Luismth (39.12.222.58), 06/10/2018 18:07:48
我沒有說過不該離職,
但與人為善、心存正面向上態度是我能給你的思想寶物。
講個身邊實際案例,
幾個對公司人因心理受委屈離職了,
其中較為正面態度的那位
離職後無償回去交接,甚至還教學(可能總共花費一個下午吧)
他欠公司嗎?
法理上一點都不欠,
他不埋怨公司嗎?
如果沒有怨幹嘛離職,
但他所展現出來的態度是在職期間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
在公司力挺公司當同事表率,
只在不影響公司氣氛下的私人朋友間吐苦水。
帶著正面態度,機會來臨時,
也在下一個場所得到更好發展,
相比只會抱怨公司埋怨公司,計較自我的人
很巧合的,到了下個公司一間換過一間一間
抱怨過一間,整天計較一些自己是不是被凹,
勞基法預告期間就該走,不想交接之類的問題。
這只是網路世界不用那麼認真
我只是想來告訴這裡的年輕人
如果你覺得你一直自己一直懷才不遇
或許轉個念柔和一點正面一點會有更好發展
※ 編輯: Luismth (39.12.222.58), 06/10/2018 18:18:33
就算我說我月薪180k,
講出來反對者也只是套句倖存者偏差不可能信的
大家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就好了,
只是當你發現仇視跟負面心態的路走不通時,
記得換條路走走,用正面跟自我檢討的態度工作
※ 編輯: Luismth (39.12.222.58), 06/10/2018 18:26:41
名人或成功人士的您也不看
那您參考誰的過呢?
難道幾天前退休的張忠謀會說出正面態度不重要?
還是哪位業界走跳的主管高層會跳出來展現仇視負面心態,或者在您眼中這些都是記得利
益者?
※ 編輯: Luismth (39.12.222.58), 06/10/2018 18:34:25
不說太多,
就說說您大部分的同事認同這篇文中說的離職方式嗎?
遇到了當然只能吞下
但您自己希望同事這樣子的離職交接式嗎?
今天整個板面都是這種聲音的話,
對於被影響到的新鮮人實在是很可惜。
※ 編輯: Luismth (39.12.222.58), 06/10/2018 18:42:40
你懶不懶不用特別說 我沒很想知道XD
不過我是蠻歡迎您的各種討論意見的 所以會繼續回您
※ 編輯: Luismth (39.12.222.58), 06/10/2018 18:44:27
歡迎,我認為累積各種意見討論能量跟影響力會更強
就像我說的,太多人是默默潛水的了
不論文章被怎麼噓,正確該分享給年輕人的正面態度還是要讓年輕人知道
勞基法有規定離職交接有一定規則 不滿不要簽 就不能離職?
※ 編輯: Luismth (39.12.222.58), 06/10/2018 18:47:44
您誤會文義了 您說不滿不要簽 我說不滿不要簽又能怎樣
勞基法有規定說不滿不要簽就不能離職嗎?
然後您就說了 曠職3天都能自動離職 那您剛剛說的不滿不要簽不就沒用
※ 編輯: Luismth (39.12.222.58), 06/10/2018 18:50:14
您如果認為老闆什麼事都喬得好 就跟老闆如果認為您什麼什麼都做得到一樣
都是謬誤
今天有同事要不給準備時間或不交接惡意離職時,或談好一個月又變10天誰都擋不住,
剩下就只是看留下的屎缺誰接手,運氣不好的話就是您
我是滿不希望身邊出現這樣的同事
更暗示了如果老闆或人資知道會有這種收場,很可能不會錄取這種傾向的人
希望類似案例中的人能夠學習到這位業界前輩看法
不要再怪東怪西覺得世界對不起他 新鮮人能夠學會對社會柔軟一點
保持正面態度 就拿離職交接這種小事來說
都要走了不要整天計較造成原公司的人麻煩 能走的路會更寬廣
管理職惡搞??
這前提下的真果斷 現在才發現原來您也是仇視一黨
菜到不行XD,
詆毀人當屁話的,惡搞這指控這麼嚴重,沒多久前才說又說人亂講
說是管理層的失誤就算了,哇,直接指控是管理層惡搞
這不是心理預設仇視什麼是仇視
※ 編輯: Luismth (39.12.222.58), 06/10/2018 19:18:50
原來如此
※ 編輯: Luismth (39.12.222.58), 06/10/2018 19:19:47
m大我覺得很奇怪的是
一般在做事情解析的時候
除了會從上層(管理層或社會結構面)宏觀角度來解釋
也會探到下層(個人層面)的微觀角度來做解讀
我的這幾篇文,
不斷的就是要試圖喚醒大家對個人層面的努力跟態度的重視
結果一直跑來一堆跳針的
重複喊老闆敢給22k就不要去啦OOXX的
不管你的老闆給不給你22k
這社會就是有人現況就是領著22k
我談的是如果你不幸是其中一員,還無法擺脫(怎麼找都差不多薪資)
那你該有哪些可能抱著正面態度向上流動
聽不懂就是聽不懂
現在又跑來一個扯管理層怎樣怎樣的
唉
不就說很多次了嗎 這些都跟我要談的沒關係
你的管理層是神也好 是渣也好 我都不管
我談的是在重重限制下的個人 你可以怎麼樣讓自己變得更好
※ 編輯: Luismth (39.12.222.58), 06/10/2018 19:25: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