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投資看好的幣圈領域-指數代幣】
主動交易一直是許多人覺得最難的一件事情,交易的技巧及習慣養成也不是短時間能夠進步的,而如果看好一個較大型的市場想要投入卻不知道怎麼從何買起,這時候進行指數化投資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分散風險的同時還可以投資自己看好的領域。🤓
#cryptonewbie #index #defi
🟡 指數型投資產品是什麼?概念介紹
在投資市場中選定一些符合條件(如有一定市值及規模)的標的,或是選取具有高成長性或是被市場低估的標的,所構成的一個指數,建立與指數完全相同或是大部分相同的投資組合,便稱為指數型基金
🟡 DPI 代幣 - DeFi 愛好者必備
DeFi Pulse Index 為DeFi 數據平台 DeFi Pulse 建立在鏈上指數投資平台 Token Set (去中心化版 eToro)的一個指數投資策略
配置為頂尖的 DeFi 項目如 AAVE、MKR、SNX、UNI、YFI 等幣種,其中更有一些嚴格的篩選標準如該協議必須至少運營了 180 天且有大規模的使用量等規則才會被挑選進投資組合中
🟡 MVI 代幣 - 一鍵投資元宇宙及 NFT 概念幣種
指數代幣發行社群 Index Coop推出,由15個 NFT 及 Web 3.0 應用代幣所組成
配置涵蓋 NFT 遊戲、交易平台、影音平台等代幣如 ENJ、MANA、SAND、AUDIO、RARI、REVV等等
🟡 投資指數代幣的優點為何?
- 看好該領域未來發展便可以投資,享受成長紅利
- 不用將資金押在一個標的上,分散風險
- 標的經過發行方審核,不必擔心買到不良項目幣
🟡 投資指數代幣的缺點為何?
- 因為是分散投資,漲幅也會相對受抑制,不會有爆發性漲幅
- 鏈上代幣交易也皆需要手續費,需要將手續費也一併算在成本當中
-------------------------------------------
🥳Avalanche 香港交流群上線了!🥳
想知道AVAX最新空投幣、AMA等市場動態及最新優惠?立刻加入 Avalanche 香港交流群,與一眾用家互相討論見解,Desmond也會不定期在這裡優先分享DeFi生態的項目分析,不想錯過的話就按這裡加入
👉🏻https://bit.ly/3hksa7z
【Bybit 獨家開戶優惠🎉】
新用戶幣研獨家優惠,只要充值1000USDT即可獲取高達125 USD體驗金(優惠碼【21515】)
註冊及入金教學👉🏻:https://bit.ly/3DPMY0e
「每日幣研|幣市分析&最新優惠」TG Channel 🔍
想了解更多加密貨幣最新市場資訊及優惠的話,歡迎追蹤我們「每日幣研|幣市分析&最新優惠」TG Channel,我們會在群內發佈幣圈第一手消息及分享投資小技巧!馬上加入頻道和我們一起發掘幣圈隱藏商機吧!
立即加入頻道👉🏻:https://bit.ly/2YzVK2p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年,武漢肺炎肆虐全球,「Coronavirus」成為2020年Google全球熱門搜尋第一位,也是新聞的第一位。全球全年抗疫,大家的生活都改變了,我們就從科技數據回顧一下,這一年,我們在工作、生活和娛樂等不同轉變。 在家抗疫 、WFH和限聚令,大家都盡力留在家中避免聚集,令視像會議App在...
每日數據用量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少讀者在澳洲生活或者將會移民澳洲,或許會對以下內容有興趣。
最近上了幾個COVID management的課,臨床上遇到不少COVID個案,跟同大家分享下澳洲COVID現時的情況
***以下內容只作參考、分享和討論用途,實際臨床治療請根據個別醫院的指引)***
【澳洲現時狀況】
主要爆發在於NSW,其他States每日確診數目前仍然為個位或雙位數,但Victoria有急速增長的潛力。所以地區的爆發個案以Delta為主。
NSW經歷兩個月封城後,並未能成功把Delta壓下來,現時每日400+個案,累積個案已8000+,ICU使用量約60+。全個NSW有約500到600張ICU病床,政府宣佈如有需要可double ICU病床數量。不過目前已有約11-14%的ICU被COVID病人佔用。未來兩星期及往後的兩個月專家預計每月確診數會升至1000+的四位數字。
為什麼封城好像沒用?很多專家有不同解說,可能是疫苗覆蓋率太低、部分民眾繼續馬照跑舞照跳開BBQ Party、封城以唧牙膏方式逐個Suburb逐個封、一年半後都仍然有人不肯戴口罩或戴不好個口罩、一年半後仍然可以出現院內交叉感染等等。
【臨床上我們學會了什麼?】
最新的研究仍然顯示重症大多是未接種疫苗的民眾,值得注意的是Delta除了傳播率更高外,似乎造成重症的機會比起original/alpha更高,特別是針對年輕群體。不過目前數據很多confounding factors,到底是因為年輕群體大多未打疫苗/未排隊打到疫苗,所以比較容易出現重症定還是delta的殺傷力比較大,相信過多幾個月有更多數據便會更清晰。
感染後一般的disease course是怎樣?
大約80%會是輕症、10-15%會是moderate to severe(大多需要住院治療)、5%是重症(Critical,或需要ICU)。Incubation period大部分3-5日就開始病發,delta似乎更短,但可長至14-21日不等。
具更高風險的群體為男性、長者、本身有心臟病、肺病、免疫系統不良、糖尿病(1/2型)、長期腎病、吸煙等等。
病發後通常day 5-8開始惡化,9-12日就開始peak,常見併發症有肺部、心臟、血栓、炎症性反應等等。
肺部如大家都相當了解,常見的為非典型性肺炎的bilateral peripheral lower zone pattern,但這種pattern亦在老人/COPD群體上的atypical bacterial pneumonia較為常見,所以並不能只靠CXR去判斷,CT Chest的話有更多defining features。不過早期病發的話,imaging未必好conclusive。歐美甚至現時澳洲,基本上你發燒或有呼吸道徵症都會幫你驗COVID。
心臟的話如任何病毒性感染,都有myocarditis的風險,同時如果嚴重的cytokine storm和multi organ failures的話,T2MI亦相當常見。臨床可疑的話ECG和troponin都不會少做。
血栓風險其實不低,如任何嚴重炎症性疾病或感染,COVID的PE風險視乎人種和Studies,都有差不多1-3%。歐美加澳等白人為主的國家以往多數有hospital policy, for any hospital admission > 24 hours都會建議打40mg SC enoxaparin作DVT prophylaxis,但有趣的是亞洲人血栓的風險其實低好多,亞洲地區甚少打prophylactic enoxaparin,但somehow日常都會照幫亞洲病人打,到底是否合適,就值得商榷。不過因為COVID,現時不少臨床建議感染COVID住院的話都打prophylactic enoxaparin。不過therapeutic enoxaparin (1mg/kg BD)就發現似乎對outcome沒有重大影響,更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亦有個別指引建議如有臨床懷疑的話定期驗一驗D-dimer,但不少不幸染上COVID的病人都有underlying disease本身都會增加d-dimer,如果你d-dimer positive你都基本上要CTPA,但CTPA你照完1個COVID病人又要deep clean間房,下個照CT的病人便要等一輪,到底驗還是不驗,仍然是臨床上不簡單的選擇。
【目前治療的選擇】
目前有較多證據支持的藥物有Dexamethasone,類固醇似乎永遠不會令人類失望。NEJM鼎鼎大名的RECOVERY Trial發現6mg PO/IV daily可以減低重症患者28 days mortality,特別對於需要氧氣支援和插喉患者最為有用,亦可減小ARDS的機會。但對沒有氧氣需求的患者來說並無重大分別。所以輕症並不建議使用Dexamethasone
Remdesivir早期被譽為神藥,NEJM研究發現對輕症並無重大作用,但對中等至嚴重患者來說則有縮短住院時間的好處,特別在需要氧氣支援的患者上。但似乎對已插喉的患者身上無重大幫助,可能由於插喉已是最後手段而插得喉時抗病毒或許已非最重要的因素,而是應對那可惡的ARDS
Tocilizumab (IL-6 inhibitor),以往用在自體免疫系統炎症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近一兩年在COVID的臨床研究其實都相當controversial,有些研究顯示有用,有些顯示無重大分別,但最近似乎又有新數據對於重症病人來說在控制cytokine storm上有不錯的效果。不過仍然需要更多數據、在使用時機和跟其他藥物配合上。
另外亦開始有研究使用Baricitinib (JAK inhibitor),跟Tocilizumab一樣,原是用在自體免疫系統炎症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目前研究亦是似乎有控制cytokines storm,在重症上有正面效果。不過仍然需要更多數據、在使用時機和跟其他藥物配合上。
在美國亦有時會用到Regeneron的monoclonal antibodies,不過美國外的地方基本上都未引入,相信一來天價、二來貨量亦不足供應全球。有興趣可以自己google一下。
最後就是回歸病毒感染大多都是依賴支援性療法,人類到目前為止都仍然未有方法可以有效地殺死病毒,大多只能靠免疫系統,用藥物抑制病毒生成速度,讓免疫系統和抗體清除病毒。
於COVID治療中最常見的便是氧氣,如mild to moderate的一般只要nasal cannula支,大部分病人aim saturation >90%。但嚴重或重症時便要考慮high flow或NIV或插喉。不過NIV或插喉大多需要ICU支援,而插喉後比較麻煩的是好多時都wean不甩條喉,所以一般除非到最後階段都避免插喉,而當病人惡化到必須插喉時,Tocilizumab和Baricitinib似乎未有非常好的效果,可能已經miss the boat?這需要更多數據和研究
另外就是有趣的是intermittent prone position似乎對血含氧量有改善。不過到底對預後有無幫助就仍然未明。
今日暫時講到呢到,最近澳洲大爆發,作為前線醫生都遇到不少COVID病人,如果大家有興趣,下篇跟大家分享一下前線醫護面對的困難和壓力。
每日數據用量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底5G用戶數將超過5億
作者 : Ericsson
2021-07-13
愛立信預測,2021年底5G行動用戶數將超過5.8億,預計每日平均新增100萬名用戶…
全球各地正處於面對疫情的不同階段,考驗各產業應對變化的韌性,也凸顯網路連結的重要角色。愛立信(Ericsson)預測,2021年底5G行動用戶數將超過5.8億,預計每日平均新增100萬名用戶。2021年最新一期《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納入前述趨勢預測,以及網路流量成長和各地區5G用戶數預估,顯示5G的普及速度遠高於4G。
《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中的最新預測印證了5G將成為普及速度最快的行動通訊技術。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0多家電信商推出5G服務,愛立信預估,2026年底前,5G用戶預計將達35億,全球將有六成人口使用5G。
然而,各地區的5G普及速度大不相同。歐洲市場由於起步較晚,其5G部署速度仍將遠遠落後於中國、美國、韓國、日本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理事會(簡稱海合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成員國市場。
5G用戶預計將比4G提前兩年突破10億用戶這一重大里程碑。主要原因包括與4G相比,中國更早投入部署5G,並且有數家供應商更即時地推動5G終端裝置上市,且其價格持續下降,目前已有超過300多款5G智慧手機發佈或投入商用。
隨著網路連結成為疫情後經濟復甦的關鍵要素,且影響日益重大,預計在未來幾年,5G商用網路的動能可望持續發展。
2026年,東北亞地區將擁有全球最多5G用戶數,估計高達14億;而北美和海合會成員國預計成為5G用戶滲透率最高的地區,分別佔據該地區行動用戶總數的84%和73%。
愛立信執行副總裁暨網路業務部主管Fredrik Jejdling表示:「2021年這份《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深具意義,隨著中國、美國和韓國等先行市場皆加速推出5G並擴展覆蓋範圍,顯示我們已邁向5G的下一階段。現在正是透過進階應用案例實現5G承諾的時候,企業和社會各界也正在準備迎接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而5G推動的數位化將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
台灣愛立信總經理藍尚立表示:「全球5G發展正在加速,而台灣在這波行動科技的浪潮中處於領先位置。自去年推出5G商用網路以來,官方數據指出台灣整體5G用戶已經超過270萬,滲透率超過11%。台灣的5G普及率相較於其他更早推出5G的國家進展更快,顯示台灣的5G發展速度居於全球前段班。這或可歸功於電信營運商與政府部門對於高品質5G網路的超前部署,而透過各種第三方的行動網路表現調查,我們也發現台灣的5G網路品質,從速度到使用者體驗,在區域評比中皆居於領導地位。愛立信很榮幸與我們的合作夥伴一起成為優質5G網路的推手,我們將與客戶攜手持續推動台灣5G的發展進程,以提供消費者與企業用戶更好的5G體驗,共同促進產業創新與升級。」
智慧型手機與影音內容推動行動數據流量成長
全球行動數據總流量(不包括無線固網接入(FWA)服務產生的流量)持續成長,在2020年底已超過每月49EB (1EB等於10億GB),預計到2026年成長近5倍,達到每月237EB。智慧型手機是推動此一趨勢的主力,95%的行動數據流量來自通過智慧型手機傳輸,其資料使用量已創新高。目前,全球智慧型手機的月平均流量已達10GB以上,預計到2026年底將達到35GB。
FWA應用先驅:5G電信營運商
新冠疫情正在加速數位轉型,也提升了人們對可靠、高速的行動寬頻網路的需求。根據愛立信最新報告,在已推出5G的電信營運商中,有近90%也推出了FWA服務(4G和/或5G),即使在光纖普及率較高的市場也不例外,以因應日益增加的FWA流量。愛立信預測,到2026年FWA流量將增長7倍,達到64EB。
大規模物聯網逐漸興起
預計在2021年,大規模物聯網技術(Massive IoT,包括NB-IoT和Cat-M)連接數可望成長近80%,達到近3.3億。到2026年,這些技術預計將佔所有行動物聯網的46%。
深度觀察: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
在這次的報告中,納入了海合會成員國市場的統計數據。在該市場中,政府資助的數位計畫正在加速技術創新和推動5G普及。2019年,海合會成員國市場是全球最早推出5G商用網路服務的市場之一。預計到2026年,該市場的5G用戶數將達6,200萬,5G滲透率達到全球第二。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10713nt22-number-of-5g-users-at-the-end-of-2021/
每日數據用量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年,武漢肺炎肆虐全球,「Coronavirus」成為2020年Google全球熱門搜尋第一位,也是新聞的第一位。全球全年抗疫,大家的生活都改變了,我們就從科技數據回顧一下,這一年,我們在工作、生活和娛樂等不同轉變。
在家抗疫 、WFH和限聚令,大家都盡力留在家中避免聚集,令視像會議App在去年成為潮流,辦公室和學校都採用Zoom遙距開會和遙距教學,令Zoom的使用量暴增。2019年12月,Zoom全球每日高峯使用人數只有約1,000萬人,2020年3月暴升至2億人,4月更增至最高峯3億人,Zoom的每日下載量在去年2月和3月份,分別有170萬和213萬次,令Zoom成為2020年全球下載App的第4位,比2019年上升了219位。不過,後來因為中國製造的Zoom將個人資料送中,有國家開始禁用,所以大家開始轉用Google Meet,令Google Meet今年新上榜成為年度全球下載App的第7位。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105/7JGIPBQHCBB2XECAT6K4ABFLX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抖音 #Netflix #網購 #Zoom #GoogleMeet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每日數據用量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漫遊數據計劃已經成為各大網絡商嘅戰場。不過大部份供應商都淨係提供日費計劃,有時可能只係用好少嘅數據,又或者多過每日嘅上限,開日費計劃就明顯唔夠靈活。Smartone 就睇準咗呢一點,推出以使用量計算嘅漫遊數據計劃。今日就同家睇吓!
只要你係使用緊 Smartone 月費計劃嘅用戶,你就可以加每個月 $38 同埋簽約 24 個月,喺亞太 15 個主要地區,包括大中華、日韓、東南亞以至澳紐,都可以用計劃入面嘅 35GB 漫遊數據。如果你喺 24 個月入邊用晒啲數據,亦都可以逐 GB 咁買,相當靈活架!如果你需要全球咁飛嚟飛去,亦都可以用佢哋嘅環球計劃,每月 $68 就可以在喺大部份地區使用包括嘅 35GB 數據。如果你係用緊多卡計劃,推廣期內仲可以同價分享 35GB 嘅漫遊數據架!
每個月大約 1.5GB 嘅漫遊數據其實夠唔夠用?我個人就覺得,跟機嘅漫遊數據最有用就係可以落地即用,喺你買當地 SIM 卡之前,又或者一班人分開行 Share 唔到 Wi-Fi 蛋嘅時候,同埋超短 Trip 嘅時候最啱用喇。唔知你又同唔同意呢?
《Z世代達人》
麥卓華
每日數據用量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唔知大家知唔知,除咗iPhone XS 之外,其實新一代嘅 iPad Pro 11寸同12.9寸版,都一樣內置咗eSIM功能。好多人都以為eSim只係取代咗張實體Sim卡,但其實如果好好利用,有eSIM嘅手機同平板在漫遊方面會方便好多!今日同大家一齊睇下!
我哋上台嘅SIM卡一般嘅數據漫遊日費計劃都比儲值咭貴,不過勝在唔駛換卡。但各網絡商亦都睇準左eSIM漫遊呢個市場,推出漫遊嘅儲值eSIM。好似今日介紹呢張由3香港推出嘅日費eSIM,就最啱用量唔多,又貪方便嘅朋友仔喇。呢張卡賣港幣138蚊包10日漫遊數據,只要上佢哋嘅網頁用信用卡俾錢,完成交易之後,5分鐘內就會收到啟動QR Code嘅電郵。
之後去「設定」、「流動網絡」、「新增流動網絡計劃」、跟住就掃描頭先收到嘅QR Code、好快、呢張eSIM就已經安裝好可以用喇!記住揀番用呢張卡行數據,之後開埋數據漫遊,咁去到目的地,就即刻可以上到網!$138包10日漫遊數據即係平均$13.8一日,價錢相當合理,而且唔駛一次過連續用,用一日計一日,支援包括大部份東南亞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澳洲同埋部分歐洲地區。提提你喇,每日以香港時間0:00到晚上11:59計算,每日過咗500mb用量就會限速,所以用來睇片呢張卡就唔岩用喇。張卡啟用後,日費有效期係90日,不過只要你在有效期前上網加購日費用量,張卡嘅有效期就會連同之前未用晒嘅日數延長90日,就咁用$15買一日,或者$138買10日都得架!
如果你覺得一次過俾$138買10日日費貴、你亦可以選擇The Club嘅eSIM。呢張卡申請完全唔駛錢,只要好似我咁上網申請後,就會收到啟動QR Code,做法同頭先一樣。ClubSim嘅日費計劃由$15一日起,不過歐洲同美洲就要$68/日,比3香港貴,不過勝在覆蓋地區較多。
不過,既然部iPad Pro可以儲存最多8張eSIM,裝埋呢張Club SIM又無妨啊!因為可以自己隨時選擇用邊張SIM上網!
Z世代達人
麥卓華
#ipadpro2018 #apple #Z世代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