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與鋒哥在CH上的訪談,介紹我的新書《美股投資學》與投資相關的問題這邊整理重點跟大家分享
因為有4000多字,也可以直接看網站文章(放留言)
👉 為什麼要投資美股?你認為投資美股的三個理由是什麼?
多一個資產配置的機會,可以更了解世界的變化(最創新,最熱門的產業趨勢)
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資金會找可以有更多機會的市場,所以當資訊取得愈來愈容易的時候,美股就會愈來愈熱。但是我不會覺得台股就一定不好,找到自己能發揮跟獲利的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 鋒哥提到"台積電也是可以接軌世界,打國際市場的公司"
但我認為我知道半導體產業未來有發展前景,也知道台積電絕對具有技術領先優勢,但真的要分析技術面問題(製程、技術、供應鏈等)仍超出能力圈。美股許多公司都是消費、生活類股,以餐飲來說瓦城、豆府也是好公司,但是就市場發展性來說沒有像美股餐飲那麼快速。
👉 每一個投資人都應該把自己當成企業分析師,而不是股票分析師,是不是可以好好說明這個觀念?
巴菲特說把要用一家公司經營者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投資。這也是我認為閱讀對投資的重要性,你如果都是用單一標準,單一因素或是價格,用自己的立場來分析公司會太狹隘,但是如果靠閱讀書籍你得到的是別人的思考模式,會更有同理心。
我自己也有經營公司,當面對到不同的狀況的時候會怎麼處理,別人遇到類似的狀況的時候會不會比我處理得更好,那我下次可能就可以去調整自己的方法。另外就是在評估公司的時候,把所有可能性都列出來,哪一個是我認為最有可能,最可行,對公司幫助最大的,如果管理層跟我想的一樣,那我會更想投資這家公司。
所以我覺得人還是很重要的因素,企業也是由領導人帶領,底下的人有沒有共同的核心思想,員工流動率,高管行為,甚至到客戶是否對公司有信心,黏著度怎麼樣,每一個都是環環相扣的。
👉 鋒哥問一開始是企業分析師,等到進出場時是不是就變成股票分析師(看價格與技術分析)
用商業的角度看公司,真的看好了就耐心等待一個好的進場時機。技術分析是用來避免追高殺低的輔助工具,也就是說拿來確認,而不是用來預測,而通常技術分析的轉折點為也會伴隨著催化劑產生(包括營收表現由虧轉盈,更換管理層,賣資產等基本面消息)
👉 用財報評估公司,但財報資料畢竟是公開資訊,會做資產重估嗎?
鋒哥認為像哥倫比亞價值投資課中提到的對資產價值重估,才有更多機會可以找到被市場低估的公司,賺取超額報酬。
作資產重估像《21世紀價值投資》中討論的內容,重新複製一個公司的成本要多少?要對產業與財務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我認為投資人在做估值時用資訊網站提供的功能,設定參數找到合理的區間即可,剩下的則是對市場的敏銳度來找到順風產業。也可參考紐約大學教授Damodaran的網站Musing on Markets參考他的方式與觀點(著作:當代財經大師的估值課)。
另外我認為股價是公司的營運表現+對未來的成長
所以檢視公司的財報就是了解公司過去的營運趨勢,有沒有走在一個正向成長的軌道上。在《21世紀價值投資》這本書中也提到,現代價值投資更著重於對成長的估算。好的公司有長時間的財務資訊可以回溯,營收可預測性高,剩下的就是你對公司未來成長的估算。
我覺得現在財報(美化或舞弊)連專業人士都看不出來,就最基本的指標來看公司,作好資金配置財是最重要的,分散風險與控制風險。
美股至少是一個高效率的市場,如果不夠公開透明,在財報公布後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波動。也是因為這樣其實我很重視消息面,催化劑這些資訊,因為只要這個效應可以延續的時間夠長,就有較大的機率可以帶來不錯的獲利
👉 用技術分析掌握進出場時機點,進出場點是指怎樣的時間尺度?持股期又是怎樣的時間尺度?如果持股十年,成長十倍,那麼短期的進出場點重要嗎?
我不會預設我要持有一家公司多久,長期投資是結果不是目的,買在合理的價格自然可以長期持有,但是當行情變化,產業變化或公司基本面變化,還是需要考慮出場的問題。
單純以技術指標來作為進出場,就會更重視買賣點(停利停損點的設定),但是如果是以基本面+型態面來進出,反而是跟隨趨勢,跟著趨勢作加減碼,變成一種很彈性的操作
那如果是單純以指數化投資來說,我書裡也有說這部分作為我的長期部位,並且把中短期的獲利再投入,指數是我覺得唯一可以愈跌愈買的標的,因為他是跟著整個國家經濟成長,具有自動汰換機制。持之以恆與堅持比擇時更重要
👉 有聽眾提問:情緒性因素是影響投資的重要關鍵,該如何克服持股波動大的問題?
把該持股的部位配置在報酬波動是你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才有辦法握得住。我舉了鋒哥買入比特幣的例子,買入成本低,而且已經變成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所以不會因為短期的波動而賣出。但是一般投資人想要買入比特幣,不可能回到過去幾年前的價格,你要思考的是當下,是未來的機會,而現在是不是一個合理的買點,以及要配置多少在你的投資組合中,才能讓你持有時是舒服的。
另外是很多人會覺得從頭抱到尾才是真的投資,但是許多公司也有順風逆風期,也有被高估或低估的時候,即便是操作波段獲利,最重要的是你預設的目標與進出場原則有沒有達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 投資組合和資產配置這兩個觀念差在哪裡?
這是投資跟理財的差異,投資是為自己創造現金流,而理財(資產配置)是配置這些逐漸累積起來的資本,
投資組合對我來說像損益表(創造最大收入,本業+業外收入),資產配置對我來說就是資產負債表,那你的營收要放到哪一塊,包括現金、投資、專業知識與固定資產(房子或其它流動性比較差的)
將資金分散在整體股票市場上,另外還有債券,現金和房地產,投資資產配置的主要選項,將資金進行多元的資產配置,可以幫助投資人在景氣循環週期平衡投資組合的波動,更好的堅守長期投資的目標。隨著年紀增長,資產配置的比重也會持續調整,資產規模愈大會更倚靠以固定收益為主,因為資金購大即便是收益率較低,絕對金額也會更高。
所以鋒哥提到在書中ARK重新思考配置一文,將創新納入投資組合的重要性觀念主要仍是投資組合的配置問題,而透過這個配置來提高報酬率,接下來要去思考的是如何透過資產配置降低報酬率的波動問題。
👉 是否應該開槓桿?
鋒哥之前的文章可參考,看法非常精闢
舉債(貸款)與利率高低無關,而是跟你的負債比有關,收入扣除固定支出後,能否支應利息費用。我認為利息支出佔收入比例最好不要超過五成﹑而依照年齡的增長,負債比率應該要逐漸下降。
另外就是你的債務是拿來做什麼用途,假設你是拿來買房,房子因通膨或眾多因素而導致價格上漲,但原本的負債是固定的,反而為你創造額外的價值,但如果是用做於不具生產性,不具增值潛力的配置上,例如信貸消費支出,那債務還掉了就是還掉了,對長期資產淨值沒有影響。
不管是在個人或是投資上,每個人的財務條件不同,都應該用這樣的方式來評估舉債的必要性。而在低利率環境下,善用貸款或融資工具可以為你更高效的增加資產,怕的是沒有預先做好規劃與停損機制,更不好的是舉債操作衍生性商品,波動大時更容易斷頭(務必小心)。
👉 書中提到投資組合有三大元素,是不是可以快問快答各舉三家公司:複利成長股穩健成長股高速成長股
複利成長股:寶僑,可口可樂,Costco(鋒哥提到嬌生JNJ跟亞培ABT)
穩健成長股:蘋果,亞馬遜,Google
高速成長股:CRWD,SQ,SHOP,TDOC(電動車,電商,行動支付)
👉 書中提到,買股之前,該問的是「為什麼不該買這家公司的股票?」想不到才應該買,問題是答案會很快改變嗎?或是有那麼顯而易見嗎?
其實我覺得這是在提醒自己反向思考,我們在決定要買入某一家公司的時候,通常是已經先對這家公司有好感才會想要去研究,買了之後也會特別關注到公司利多的消息,反而常常去忽略利空的消息,甚至已經持有這家公司時,會覺得利空消息只是暫時讓股價下跌,終究會漲回來
但是如果你在買之前先冷靜思考,把所有利多跟利空因素都寫下來,然後去進行比較反而會更客觀
👉 對Robinhood這樣的券商怎麼看待?對美國和台灣的投資環境有什麼批評或期許嗎?
不只是Robinhood的問題,現在最多討論的是零手續費券商對整體市場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是否強化了投資人對於投機的偏好,而忽略過去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我認為讓更多人參與投資市場是好事,而台灣過去對於金融法規的高度設限,在現在資訊流通更快速與容易取得的情況下,反而讓投資人出走,要怎麼樣落實讓大家可以以更低成本與高效的方式進行投資組合配置,我覺得滿值得思考的問題
👉 有沒有當波克夏的股東?為什麼?
我沒有當波克夏的股東,但是我很喜歡看巴菲特(或是波克夏)的操作,之前也寫過很多文章(連結)也閱讀過去股東的信,了解在資金規模逐漸擴張的情況下,你在投資決策上要怎麼樣心態轉換。
正如同書中所述:「投資原則永不改變,因為它們是永恆的;方法則可以改變,而且往往應該因應投資環境而改變」。巴菲特在合夥事業和市場週期的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方法,而這是為了以最好的方式貫徹他的投資原則。
另外一個就是大家常常在吵到底要投資S&P500還是波克夏?其實這也是兩個不同的問題,買一家企業看的是人,買指數看的是國家的經濟成長。
如果你對人有認同就會買公司的股票,我覺得是我們對巴菲特比較熟悉,對Todd&Ted沒有那麼熟悉所以對波克夏的信念沒有那麼強大,我還是喜歡用指數配個股,至少我在研究的時候可以了解經理人的思維與策略執行是不是跟我有共鳴,在同一個思路上去做事情。
非常感謝鋒哥的邀請,提問都很犀利,在聊的過程中也很愉快,讓我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若大家對於美股投資有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跟我討論。也感謝讀者的支持,讓我的書可以被更多人看到^^
「比率尺度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比率尺度例子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比率尺度例子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比率尺度例子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比率尺度例子 在 行銷資料科學- 【尺度的類型📐-名目尺度、順序尺度 的評價
- 關於比率尺度例子 在 2-5 資料的衡量尺度(難度:■□□) 的評價
- 關於比率尺度例子 在 比率尺度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比率尺度例子 在 比率尺度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比率尺度例子 在 比率尺度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比率尺度例子 在 比例尺度舉例的分享,FACEBOOK、YOUTUBE和網紅們有 ... 的評價
- 關於比率尺度例子 在 比例尺度舉例的分享,FACEBOOK、YOUTUBE和網紅們有 ... 的評價
比率尺度例子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父的鹽
.
老實說,因為一點失言,就嚷嚷著要官員下台,實在是唯恐天下不亂.
.
丁怡銘針對柯文哲的言論,
.
「強制標示含有萊克多巴胺,若依現行公告僅標示豬肉產地,民眾無法直接辨別該產品是否有添加使用萊克多巴胺,應於進口源頭就直接確認該肉品是否含有、或在飼養時使用萊克多巴胺,下游才有可能強制業者於產品外包裝標示含有萊克多巴胺.」
.
做出有問題的回應,
.
「台北市辦的牛肉麵節,今年冠軍用的就是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牛,證明只要符合聯合國食安標準,安全不會有問題.如果萊克多巴胺有問題,台北市不會由副市長親自頒獎.」
.
他得到錯誤資訊,以為店家使用的是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牛肉,在他的觀點,萊克多巴胺的用量只要符合聯合國標準,就會是安全的,因此,他的本意應該是說該店也是安全的.
.
然而,店家認為這重挫了他們的商譽,他們店裡的牛肉並沒有用萊克多巴胺,並拿出未驗出測驗報告.
.
美牛含有萊克多巴胺,是否代表凡用美牛一定會有?這顯然是個認知偏誤,其實,只要說台北市販售的美牛部分也有萊克多巴胺,這樣就可以了,不用指到特定店家,他並不是惡意的指稱「該店有萊克多巴胺,他們的肉有毒!」,而是非本意的,造成該店家損失,他事後道歉,當然,買了店家牛肉麵作為補償,報了行政院統編又造成了一些爭議,但事實上他仍然是自掏腰包,這個風波困擾了店家兩天,蘇貞昌再度登門致歉.
.
而這樣的錯誤,是可以彌補的,應不至於到下台的程度,若是這樣就要下台,恐怕柯文哲應該下台無數次.
.
在錢櫃大火事件中,這造成了六條人命損失,這恐怕是更不能挽回的事,
.
黃珊珊稱錢櫃大火的原因,是稽查作業防弊過了頭,讓到場檢查的人員手頭上沒有資料、也不清楚現況,柯文哲說「國家法律訂在那裡,人民有遵守義務」,「不可以說法律訂在那裡,卻怪政府沒抓到犯法人,坦白講,犯法人自己要負責任」,黃珊珊則附和,稽查沒發現疏失,沒有第一時間處罰,是因為消防法出了問題,「《消防法》有修法必要」.
.
我認為,這才是更嚴重的卸責失言,但是這兩人都好端端在台上,黃珊珊還能扯什麼「國家機器在侵害人民權利」,隔日跑到牛肉麵店去吃麵「自掏腰包」力挺,獲得店家感謝,這動作熟練迅速,這般政治操作,實在過頭.
.
而事件之初,柯文哲稱要強制標示含有萊克多巴胺,甚至連飼養有使用也要標示,這才是來亂的,神父儘管反對美豬,但也知道這樣的方式不可行,事實上,該名店家使用美牛但卻未檢出已經打了柯文哲的臉,即使美牛大部分飼料都食用來客多巴胺,但因為牛體積大,代謝快,農民只要在屠宰前兩天停止使用萊劑,因代謝速度快,讓殘量大幅衰減,最後的肉檢測就會符合安全容許量.
.
換句話說,就算牛吃萊劑飼料,也不一定會生出有萊克多巴胺的牛肉,說要標示牛生前吃了什麼,才是一竿子打翻一艘船,徒增恐慌而已.
.
再者,如好事多強制標誌牛肉有萊克多巴胺,那麼,這些肉想也知道一定賣不出去,過於嚴苛的法條,其實是變相的要大家不守法,因為沒人可以遵守,試想,台北市自己連標示牛肉有萊劑,都做不到的話,怎麼會讓其他人去強制標示豬肉有萊劑呢?
.
我想其他國家也不見得有這種懲罰性的,針對性的標示方式,日本方面,不標示萊克多巴胺,只標示豬肉來源國以及認證本地豬肉標章,這也是台灣目前的務實作法.
.
按照柯文哲的方式,應會有兩種情形,第一,做不到,廠商反彈,由於沒人想標誌有萊劑的豬肉,所以要嘛,不標,違法,被罰,再不標,變成和政府玩貓捉老鼠的遊戲,甚或,將這些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流入不用被查核的地攤或早餐店,或混到標示為台灣的豬肉裡.
.
第二,貿易公平問題,如果表示開放,卻要強制標誌有萊劑,其實比沒開放更糟-這可能被美國視為是貿易制裁,美國本身就沒有強制有萊劑標章,僅接受廠商自主標誌「無萊克多巴胺」標章,如果台灣這樣做的話,其實是變相阻擋,這樣子的話,原本是貿易壁壘,變成貿易制裁,原本能談的開放後的利多條件,也會被取消,因為不再有談判時,開放美豬的立基點.
.
按照「柯文哲模式」,不只沒辦法阻止美豬進來,減少開放後的損失,甚至也無法得到開放後應得的利益,這都屬於最下等的結局,比沒開放更糟,不只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製造更多的問題,解決美豬問題,應該尋求更好的,或次好的,較不壞的,絕對不是尋求更壞的,這種方式能得到的好處就是柯文哲能用於政治鬥爭,讓執政黨難看,使自己得利,無論贊成開放與否,都應該抵制這種搞破壞的意見.
.
比較務實的做法,是鼓勵進口商自主標示「無萊克多巴胺標章」,並採用非強迫的方式,如果廠商能因此使自己豬肉更好賣,我想他何樂不為?其中一個點是,將來海關檢驗有無超標,應該會驗出有萊劑的,但合法的,萊劑超標需要被剔除的,無萊劑的進口美國豬肉.
.
如果這無萊劑的進口美國豬肉,能被廠商自主標示,既不用負擔檢驗成本,又能減低民眾疑慮.
.
在實際上,美豬或美牛含有萊克多巴胺比率的市占率模型,會是怎樣的?也許沒有想像中的多.
.
以美牛為例,雖說美牛多吃萊克多巴胺飼料,但市面上實際含有萊劑的肉有多少?好事多、家樂福,裡面牛肉含萊的有多少?不含萊的有多少?知道這一點,或許可以推估將來美豬進來台灣的實際模型.
.
畢竟在美國,豬肉僅有22%使用萊劑.
.
而以台南市為例子,2017年至今,共抽檢市售豬肉441件、牛肉173件,其中豬肉零檢出,牛肉有兩件檢出瘦肉精,但都在國家標準10ppb以下,合於規定.
.
也許美牛含有萊克多巴胺不如想像中的多?而將來若美豬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若數量少的話,或許可以將消費市場侷限在一定的範圍,減少其流入加工市場,或許就能解決一半的問題.
.
現行進口豬肉,以兩者為大宗,冷凍豬肉與冷凍豬雜碎,冷凍豬肉多用於加工食品,如水餃、餛飩、肉包等,腰內肉、里脊等則用於豬排等料理,其中,又以後腿肉最具有經濟效益,可製作絞肉、肉絲、肉羹、熱狗、肉漿、丸子.
.
冷凍豬雜碎,包含大腸頭、腸衣、蹄膀、豬骨等,則用於製作腿庫飯、紅燒蹄膀等年菜,其中大腸頭用途廣泛,可用於麻辣鍋、黑白切、麵線到滷味.
.
美豬和美牛不同的地方是,美牛的加工品並不多,多用於「看的見」的料理,牛腩、牛腱為大宗,用於牛肉麵和滷牛肉,其他還有牛排,還有近年節節上升的牛肚,用於醬燒料理.
.
美牛儘管含有萊克多巴胺,但卻逐漸取代沒有萊克多巴胺的紐奧牛,美牛單價高,較美味,反倒是紐奧牛比較便宜,用於加工品.
.
好事多大排長龍的煎牛排,牛肉麵店裡的肉香四溢,其實可以看每個客人被問到自己吃的是美牛的態度,多半沒有印象而且事不關己似的,「反正不是天天吃」、「偶爾吃沒關係」,牛排店賣最好的是美國牛,人們稱讚很香,很軟嫩,但問到瘦肉精,肩一聳,支吾不答,有些人則會幫忙緩頰,「大賣場會做好品管,瘦肉精不會超標,可以安心.」
.
由此可見,對於美味的追求,時間一久,可能超過恐慌.
.
但美豬和美牛不同,牠並不美味,並沒有吸引人的地方,所以好像就只剩下萊克多巴胺,而台灣人的飲食習慣是要吃大量豬肉的,每天幾乎都會碰到豬肉,至於有些人不吃牛,他可能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跳過這個風險.
.
對於美豬,美牛是很好的借鏡,要試想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可以安心的吃著萊克多巴胺牛肉?」
.
探索人們的態度,或許可以知道答案,「反正不是天天吃」、「偶爾吃沒關係」,述說的是「可選擇性」;「很香、很軟嫩」,說的是需求;「相信品管,瘦肉精不會超標」,說的是嚴格管制,就算吃到也是吃到標準以內的範疇.
.
所以換到美豬身上,並不是一味禁止的邏輯思維而已,反而要想想,「讓想吃的人去吃」,讓美豬出現在「看的見的地方」,而非「看不見的地方」,「看不見的地方」,就意味著別無選擇,不管怎樣都會吃的到,也不知吃了多少,是不可控的,就會引起恐慌,而若美豬進來台灣的並不多,那麼就讓它侷限在特定的範疇,讓人們可說出「反正不是天天吃」、「偶爾吃沒關係」,而有需求,就能避免怕賣不出去,流竄人們不想吃到的地方.
.
簡單來說,如果都沒人吃,那就意味著它會讓每個人都吃的到,若有人去消耗它,不想吃的人就不會吃到.
.
要設想一個完全阻絕的模型是不太可能的,那麼,就要考慮分流跟減損,讓美豬出現在人前是一整塊的,而不是不知道潛藏在哪裏的,如果你不能做到最好,那就做到次好的,例如用途廣泛又佔進口大宗的大腸頭,什麼方法可已讓麻辣鍋、黑白切、麵線到滷味,減少使用美豬,而用無萊克多巴胺的加拿大豬或台灣豬?這是可以想的,若多想,就能減少民眾的恐慌.
.
最後,神父仍然要說一下,下台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特別是像發言人這種職位,有人說,那是多麼位高權重,在神父看來,那應該算是屎缺,在那裏天天辯護美豬,這種艱困的議題,不是常人能辦的任務.
.
那人在那邊坦砲火,坦久了,一定會疲勞而發生錯誤,最重要的,是辨認那錯誤的根本,是輕還是重?是可以理解的,還是不能理解的?是故意的還是無心的?放諸於整個政壇,那個究責的「尺度」又是什麼?
.
對方認為民氣可用,天天怒喊下台,我方因為顯而易見的錯誤,難以辯駁,被這麼說著說著,好像犯下十惡不赦的罪,連見人都好像覺得羞赧.
.
當你也這麼相信,進入了強暴者的邏輯,我想,那才是真正傷害的開始.
.
一群人喊「下台」,是沒什麼效用的,若連應該支持自己的都喊,那才會產生真正的效用,這也是對方希望你這麼做的.
.
而人們會跟著一起喊,純粹是無法容忍曖昧的關係,既然那錯誤難以辯駁的,而對方又拿來當成鬥爭的利器,好像支持民進黨的人,都得承受那痛苦和嘲諷,所以只能跟著一起喊下台,看起來是公正的,其實不過是被支配了而已.
.
對於民進黨內部的政治人物,出錯了,就只會腳痛斬腳,頭痛砍頭,整天斬馬謖,搞清理戰場那一套,這三歲小孩都會,不用動腦就可以想到,不用特意當作什麼高論,你既然不會辯護,至少學會不要火上加油.
.
這是很不健康的,若民進黨內人人都是這種邏輯,給你幾百個孔明都不夠用.
.
所謂監督,是釐清問題的層次,責任的多寡,負應該負的政治責任,是為了解決問題;所謂民粹,就是無上限的下台,無止盡的索求,是製造更多的問題.
.
監督不容易,搞民粹,簡單.
.
我們就仔細想一想好了,如果丁怡銘僅僅說出某地方有萊劑,能造成這麼大的負面影響,說成如何大的損失,是如此大的罪惡.
.
那麼柯文哲說要強制標示產品外包裝含有萊克多巴胺,會造成多大的恐慌?
.
人們謾罵丁怡銘,卻接受柯文哲,就好比指著一粒芝麻,說它有多毒,卻對後頭堆疊的成千上萬袋的毒包子,視而不見.
.
老話一句,你可以想要更好的,次好的,但絕對不是接受最爛的;而提出最爛的方法,去指責其他人有多爛.
.
那絕對是爛到爆的,brother.
.
.
【贊助神父的菸 阻止自造破口】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比率尺度例子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社論
蔡英文究竟要看民意或獨派的臉色?
卡管案在府院「震怒」卻又順手「追認」葉俊榮處理的曖昧情況下落幕,留下了一堆「究竟誰知情」的問號。意外的是,獨派幾以爆炸的方式表達了對蔡英文的憤怒,除劍指讓管中閔上任就是蔡英文的旨意,更放話「別想二○二○了」。言下,分道揚鑣及走著瞧的威脅意味十足,也暴露了「卡管案」的另一關鍵其實是獨派的力阻。
為了卡管,蔡政府整整「報廢」了三名教育部長;災情之慘重,甚至累及九合一選舉大崩盤。其中一隻看不見的黑手,正是獨派的干擾。據了解,蔡政府安排葉俊榮出任教育部長,原即有意解決此一懸案;但八月間葉俊榮隨蔡英文出訪過境美國時,當地獨派社團對於「卡管」態度強硬,導致政府立場退縮。如今再處理,大勢已去,顯然太遲。面對獨派的勒索,蔡英文要如何處理雙方關係,其實也到了必須重新思考的時候。
蔡總統無論在明裡、暗裡受獨派的政治牽制和情感勒索,早已成了蔡政府難以自拔的「獨癮」。前者,包括安插各路獨派人士如陳師孟等進入政府機構,包括對陳水扁保外就醫尺度的縱容。後者,則包括兩岸關係張弛的控制,對國民黨及歷史的清算,乃至對國家名稱及象徵的更張等。不同的是,在蔡英文人氣高漲時,她能從容地把對獨派的親密看成自己對盟友的「恩賜」;但在她掉進低谷時,獨派則反過來利用這層盟友關係向她勒索,譴責她的不義。這種關係,就如藥癮一樣漸漸變得難以自拔,然後來到失控的地步。
盤點一下近期的發展,蔡英文受獨派挾持而作出腐蝕自己政治根基的錯誤決策,最清楚的例子,就是四、五月間的「柯綠分手」事件。當時,民進黨中央受到深綠基層的慫恿,要求與主張「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劃清界線,並在台北市自提候選人;此舉,不啻是自絕於中間選民。事後,從姚文智僅僅一成七的得票率看,證明了民進黨「棄柯提姚」是錯誤而愚昧的決定。民進黨想要片面討好獨派,以為選民的情感和智慧可以操弄,結果掉進陷阱的卻是它自己,選民對民進黨的選邊根本不買帳。這也造成選後蔡英文試圖尋求與柯文哲和解,最後卻以撞壁收場。
值得注意的是,當蔡英文的聲望愈是下挫,獨派對她的勒索也愈發凶猛。十月間,郭倍宏領導的「喜樂島聯盟」發動「公投反併吞」活動,企圖逼迫蔡英文在國家正名議題上拿出具體作為。民進黨雖選擇與「喜樂島」保持距離,但也僅僅是出於怕影響選情的考量,並未深思雙方的關係要如何進退。直到這次葉俊榮處理「卡管案」,獨派則乾脆將匕首插向蔡英文,直接嗆她不要再想連任;言下之意,獨派似將另擁賴清德出征。僅僅兩年半,蔡英文與獨派的關係已到了撕破臉的地步;接下來,是蔡英文要向獨派俯首稱臣呢?還是她另有法寶可以制伏這批人?
事實上,這不只是蔡英文的問題,也是整個民進黨的問題。對一個執政黨而言,究竟是台獨的意見重要,還是廣泛的民意重要?那一小撮台獨人士,若以姚文智的得票計算,就說有一成七的比率吧;請問,執政者該聽從一成七的死硬意見,或者應聽從另八成三想要追求更好生存發展的民意?表面上看,獨派似乎是民進黨最堅定的盟友,但獨派對國家現實與利益認知的缺乏彈性,對正義與是非黑白的偏頗含混(包括不在乎扁家貪瀆),它的價值觀矛盾重重。但是,為何民進黨要一廂情願地屈從於其勒索,卻把多數民眾認同的民主及道德價值拋棄一旁?
兩年半來,蔡總統不斷向獨派示好,不在乎背棄民意與民主價值。如今,當民進黨遭民意唾棄,獨派卻仍然毫不留情地反咬蔡英文。這筆糊塗帳,民進黨自己算一算吧!
比率尺度例子 在 2-5 資料的衡量尺度(難度:■□□) 的推薦與評價
學習重點:(1)理解名目尺度、順序尺度、區間尺度、比例尺度的差異(2)自行練習舉例. ... <看更多>
比率尺度例子 在 比率尺度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比率尺度 的網路口碑排行榜 · #1.尺度的類型— 名目尺度、順序尺度、區間尺度、比例尺度 · #2.名目尺度例子尺度水平分別為:名目(nominal)、次序... · #3.測量尺度- 维基百科 ... ... <看更多>
比率尺度例子 在 行銷資料科學- 【尺度的類型📐-名目尺度、順序尺度 的推薦與評價
4.#比例尺度(ratio scale) 比例尺度,又稱等比尺度、比率尺度。比例尺度具有次 序、距離與唯一原點、無負值,而且各數值間具有等差 與比率的關係。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