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考監的配套
#設立國家審計委員會
#審計權要做政府轉型助力
#審計職能革新做公務員創新後盾
日前陳瑞敏審計長在立法院會進行決算審核報告,我特別把握這個機會,在院會諮詢陳瑞敏審計長:若廢監察院, #審計權應如何規劃移轉?
同時,政府正在進行中的前瞻建設、數位轉型, #審計權如何成為政府創新的助力而非阻力?
#廢監察院後審計權移轉歸屬
如今各黨對於廢考監等憲政改革議題已逐漸凝聚共識,然而真正關鍵議題在於:廢考監後,既有職權如何移轉歸屬,才能 #打造分立制衡、 #民主健全的憲政體制?
我目前已擬定廢考監的修憲草案,即將展開連署;其中監察院既有的糾正彈劾權、調查權,未來應回歸國會。但相較於其他憲改版本,我主張在立法院內配套設置監察使,獨立行使傳統監察的調查職權,協助國會糾彈政府違法失職、貪汙腐敗。
而監察院既有的人權保障、審計權兩職權,我主張 #分設兩個獨立於三權的憲政機關: #國家人權委員會 與 #國家審計委員會,確保其憲政高度與獨立性。
#憲法保障獨立於三權的審計權
如果觀察德、法、日等大陸法系國家的最高審計機關。德國有聯邦審計院(德國基本法第114條)、法國審計法院(法國憲法第47-2條)、日本會計檢查院(日本憲法第90條)等,都是在憲法明文保障最高審計機關的憲政地位與職權,並獨立於傳統三權運作,以維持審計權的獨立性,可以作為我國借鏡。
所以我在諮詢時特別要求審計長:審計部做為我國既有最高審計機關,應盡速研究各國憲政設計、國際改革趨勢及我國實務經驗,作為我國啟動憲改討論時的參考依據。
放
#如何革新審計職能成為政府助力
但不論未來審計權何去何從,我也問陳審計長: #如何革新審計職能, #讓審計權成為政府創新的助力而非阻力?
近十年來,各國最高審計機關已逐漸檢討審計權的定位。
如美國聯邦審計總署(GAO)2006年起倡議,國家最高審計機關若越成熟,審計職能應由傳統防弊、課責的監督(oversight)職能,逐漸轉向洞察(insight):促進政府施政的經濟、效率、倫理與有效性;
再提升到前瞻(foresight):促進政府政策前瞻性, #而不再單以監督防弊為主要職能。
#政府轉型審計職能也要提升
但反觀台灣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前瞻建設、數位轉型。可是至今仍有機關要求公務員出國 #核銷機票時要檢附紙本登機證;大學教師申請科技部研究, #研究計畫大半助理人力耗在經費核銷;民間團體承接 #政府補助案核銷苦不堪言;有心的公務員想要 #政策創新卻擔心過不了財政主計規定…
種種問題顯示, #台灣的審計職能再造恐怕還未跟上國際腳步,過度強調監督防弊,可能阻礙政府效率與創新。
#讓審計權成為政府公務員創新的後盾
所以我今天也特別要求審計長,應該要加速革新審計職能,讓審計權成為政府轉型、公務員創新的後盾!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民進黨創黨35周年:為人民反省 今天是民進黨創黨35周年,每一年我們都會舉辦黨慶,紀念與回顧來時路。民進黨的黨史,與台灣民主發展史緊緊扣連,經過35年的奮鬥,我們走過驚心動魄的創黨之路,也開啟過風雲變色的政黨輪替,如今透過民主選舉,本土政權完全執政,民進黨成為台灣第一大政黨,除了紀念與回顧,我想前...
民主健全的憲政體制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民進黨創黨35周年:為人民反省
今天是民進黨創黨35周年,每一年我們都會舉辦黨慶,紀念與回顧來時路。民進黨的黨史,與台灣民主發展史緊緊扣連,經過35年的奮鬥,我們走過驚心動魄的創黨之路,也開啟過風雲變色的政黨輪替,如今透過民主選舉,本土政權完全執政,民進黨成為台灣第一大政黨,除了紀念與回顧,我想前輩們與台灣人民,更希望民進黨能時時刻刻自我反省,前瞻遠眺.才能知道下一步,民進黨要帶領台灣社會往哪裡去。
謙卑反省
今年佳龍入黨滿20年,我們從批判體制到進入體制,企圖改革、推翻國民黨這套擴及中國大陸版圖的荒謬體制,固然每一步都是困難重重,但已經掌握絕對權力並擁有國會多數的民進黨,該當可以闊步向前,立定歷史目標,啟動憲政改革的工程,擘劃民生經濟的願景,開創國際地位的空間,創造一個為民服務的效能政府,才能為下一個世代奠定和平安定的基礎。我們的路,不會比威權時代更艱苦,但責任確是更重。因為,我們以權力為名所作的每一個決策,每一天都在為世世代代負責,必須謙卑反省。
接棒守護
日前,佳龍受游錫堃院長邀請,參與《衝破黨禁1986:民進黨創黨關鍵十日紀實》一書的新書發表。心中油然回升那些被遺忘的勇氣。透過這本書,我們看見游錫堃院長等前輩,在那些歷史場景,站在時代的高牆前,用力敲開威權的裂縫,讓民主浪潮奔騰而入,沒有民進黨的誕生,台灣民主、自由、人權之路不可能快速走到今天這步,也許一個不小心,我們已經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所以你問,前輩為什麼甘願冒著被補入獄與生命安全的風險?游錫堃院長回答:「但願留給下一代是勇敢而不是遺憾,是民主的燦爛,而不是極權的黑暗。」這樣波瀾壯闊的氣魄,經過35年,化成民主自由的空氣,後輩在享受民主自由之時,更有責任接棒守護台灣。
大隊接力的每一棒都必須是強棒,要盡最大力氣跑下去,也不能掉棒。而民主接力賽,重要的人才,如果不能持續培養進入政府的人才,並確保人才有健全的心理素質,深刻了解「清廉.勤政.愛鄉土」的精神,民進黨將後繼無力,也辜負人民託付。我想野百合世代,有許多人加入民進黨,我們批判時局的精神仍在,也該深刻反省我們對上一代與下一代的責任所在。這也是許多朋友在聚會討論時,經常會點出的問題,我們從哪裡來,要往何處去?我們
又要為台灣留下什麼資產?我們要深刻反省這些時代課題,才能清楚我們的歷史使命。
團結合作
昨天是國民黨的黨主席選舉,朱立倫主席收到中國共產黨習近平主席的賀電,朱立倫表示與中國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求同尊異」。當年國民黨創黨之初,也曾懷抱理想,與中國共產黨勢不兩立,但一個失去黨魂的政黨,無法帶領台灣人民走向民主的未來,走向正常國家的想望,民進黨當更戰戰兢兢,時刻反省,為國培養人才,更為台灣永續而團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