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我正剛開始開會的時候,遠從司馬庫斯的視訊電話打來;畫面上出現好多孩子,我趕緊躲到角落接這通視訊。
是司馬庫斯小學的開學典禮啊!
去年12月,我第一次踏上司馬庫斯的土地,為的是關心司馬庫斯部落汙水處理的問題,而勘查結束後,部落的頭目、長老和牧師,非常慎重的跟我請託,他們懇切的告訴我,這個部落從來沒有學校,現在看到的「分班」,是由族人無償捐地、自力興建,努力爭取而來的。他們說,他們對於學校的名義是要以「學校」、「分校」或是「分班」其實並不執著,而他們真正堅持的是,希望要有穩定的師資,讓司馬庫斯的孩子能有一套屬於自己族群的教材和課程。
我聽了非常感動,立刻聯繫國教署和新竹縣政府,希望針對這件事盡快提出解決辦法,我很感謝許麗娟副署長和楊郡慈處長,在整個過程中願意提供快速、專業的行政支援,而新光國小的朱陳國智校長更是義不容辭,擔負起行政工作,才能讓族人的想望可以成功、快速的邁出第一步。
今天是110學年度的第一個學期,司馬庫斯分班增加了2名師資及1名行政人力,將要負責推動並發展分班的課程,還記得新的師資招聘完成時,部落的「教育部長」Lahuy欣喜若狂的傳簡訊跟我分享,並告訴我部落已經決定要無償提供7名教師的住宿空間。
補足發展課程的師資是第一步,我會繼續努力,協調行政單位的輔導和協助,相信以部落對語言文化教育主體的堅持,在不久的將來後,我們能看見「司馬庫斯民族學校」實現。
好事雖然多磨但卻成雙,剛接到一通電話,針對司馬庫斯的汙水處理問題,上周由環保署召開跨部會協調,已經取得初步共識:針對工程施作所需的計畫經費,將會由環保署、原民會、水利署、營建署等部會合作,細部規劃持續研商中!
學校開學,新會期開始,願一切平安如新,重新得力,力上加力!
民族國小分班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娜魯灣的歌聲
前段時間去台東池上音樂節,當時第一位表演的就是原住民族歌手,他的聲音裊裊漫漫,深邃遼闊而自由灑脫,讓天地、稻穀和人共鳴共振,那次以後,我更喜歡從這樣的歌聲中吸取靈氣和養分。
因此,當我前幾天在捷運上看到了「娜魯灣文化節音樂會」的表演廣告,立刻就安排了行程,畢竟自己當初會來台灣讀書,跟原住民族的歌聲有直接的關係呢,我還把活動資訊分享到陸生群,大家都非常感興趣。
#當晚
演出的主角——台北市原住民族合唱團目前分為基礎班、合唱班和古韻班,依照學院能力及年齡分班練唱,合唱團經常收到邀請,代表台灣去世界各地參加活動、演出競賽,將色彩斑斕的原住民族歌聲和文化傳遞給所有喜歡合唱音樂的人⋯
這一次音樂會的主題是「六族聯動,圓滿呈現」,分別是賽夏族、邵族、葛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卡那卡那富族及拉阿魯哇族,而演出者中不止這六族人,表演曲目也不限於這六族的歌,不同的族群聚在一起已是難得,奇妙的是,他們還可以唱其他族群的歌謠⋯
合唱團裡並不全是原住民族臉孔,主持人介紹,其中還有很多「平地」孩子,例如來自客家文化、閩南文化的孩子,大家聚在一起,和樂相處,一起學習不同部落的傳統古謠。
開場表演是祖蔀樂舞集撒奇萊雅族的迎賓曲、男女生古調,演出者除了合唱,還展現部落的儀式和禮儀,在吶喊、呼喚和歌唱中,我們進入了自然與人和諧同一的情境當中。
基礎班是國小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孩子們,我可太喜歡他們了!當他們穿著各色民族服飾、光著腳丫子走上台前,雙手乖乖地垂放在兩邊,將自己的聲音推出來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卑南族音樂代表母親之愛的《媽媽的花環》讓我想起了魯冰花,同樣催人淚下。阿美族的《娜魯灣宴會歌》又讓大家感受到賓至如歸的喜悅,達悟族《小胖豬》讓人彷彿在海邊,踩著浪花一朵朵⋯
小孩子的聲音彌足珍貴,除了聲帶基礎,還因為他們的心靈純澈美好,聲音中了無雜質,偶爾的「跑調」或因緊張而微微顫抖,彷彿天然去雕飾的原石⋯
孩子們表演完,出場的是古韻班,我本來以為「古韻」是要表演傳統老歌的意思,沒想到卻看到一群長者緩緩走上台來⋯其中還有一位頭髮全白的阿嬤呢,我真讚嘆她們,自己年老時,是否也能這樣,生活依然充實,心靈依然豐足、美滿?
其實還有原住民族的歌手來獨唱流行歌,雖然歌者唱功一流、也很會帶動氣氛,但在這次音樂會的氣氛之下,流行音樂環節在兒童的天籟面前,真是一不小心「瞬間遜色」。
原住民族音樂的生命力和故事張力,與天地互動而帶來的從內而外的爆發和共鳴,實在是技巧滿滿的流行苦情歌曲所差之甚遠的⋯
今晚最讓我感動的,其實是兩個穿著達悟族服飾的大男孩,達悟族的衣服的下身只有「一條內褲」,還露屁股蛋子呢!
而他們正處最「要面子」的青春時段,卻依然可以落落大方地穿上演出服,走上台前獨唱,他們的歌聲中透露出的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堅定,讓我的恭敬油然而生,甚至開始感到羞愧:我用本位主義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穿著打扮,實在是一件很失禮的事。
為了祝福聖誕月的到來,孩子們還特別準備了福音歌曲,隨著背景螢幕的雪花片片飄落,我們彷彿置身於教堂琉璃玻璃窗前,正在祈禱上帝的恩典,獲得心靈的平靜。
最後全場一起合唱《明天會更好》(哇,我最喜歡的歌),場景更是殊勝,所有的演出者都擠到台前來,色彩繽紛一大鍋!
看到台前台下所有人燦爛的笑容、閃爍的眼睛和熱情的擁抱,我知道,歌聲和愛所能穿透的,是任何的族群、語言和文化,是任何的隔閡、誤解和衝突⋯
2020.11.28
原滿的夜晚
民族國小分班 在 台東縣議員陳政宗 服務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5.18.2020 《台東縣議會定期會單位質詢》
在中央,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召委高金素梅委員與原住民立委等正在為建構原住民族教育體系的最後一塊拼圖「原住民族學校法」打拼~
阿宗議員也在在議會就台東縣原住民族教育體系的建構而努力!
今日就台東縣政府建構原住民族教育體系跨局處教育平台的執行進度對教育處質詢~
針對質詢內容與相關局處回應作一文字整理
======================================
原住民族的教育體系層面很廣,
有0-6歲,原住民地區托育協力站~
有2-5歲,原住民族沉浸式幼兒園、部落互助教保中心~
與文建站結合的老幼共學的教育環境!
往上銜接原住民族實驗小學、民族實驗國中、原住民族實驗高中、高中原住民族專班,大學原住民族專班,這些都是需要一步步努力。
======================================
學齡前的原住民族教育體系目前執行進度
0-6歲,原住民地區托育協力站~目前已建置的有台東市新園部落、建和部落及太麻里鄉溫泉部落。
2-5歲,原住民部落互助式教保中心~目前建置完成的卑南鄉互助式教保中心已運作,其建和部落、
都蘭部落、賓茂部落、蘭恩部落四處互助式教保中心努力籌備中~
文建站結合的建置老幼共學的教育環境,經評估及意願調查,也已取得花東基金經費挹注籌備中,共計五站分別為:
康樂國小附設幼兒園結合伊濘文健站
土坂國小附設幼兒園結合土坂文健站
電光國小附設幼兒園結合電光文健站
萬安國小附設幼兒園(振興分班) 結合振興文建站
建和國小附設幼兒園結合建和文建站
學齡前的原住民族教育體系,最主要的用意~嘗試著在照護及教育的互動過程中都會以族語做對話、教學,讓孩童在部落母體的環境下進行沉浸式的學習,除建立完善托育環境這是原住民教育的向下扎根之外,同時也提供了提供部落婦女或青年針對照服、幼保及托育相關工作之專業人員回部落服務機會。
======================================
教育處針對往上銜接原住民族實驗小學、民族實驗國中、原住民族實驗高中、高中原住民族專班,大學原住民族專班未來的推動及建置模式,除了本身縣府跨局處整合外,仍需要原住民課程發展協作中心台東中心的團隊協助推動。
======================================
整體來說,建構原住民族教育體系在台東原鄉已走出這一步,問題很多要去解決,困境很多要去突破,所以更要教育處、原民處、新加入的社會處及協作中心的團隊夥伴通力合作,期許教育平台建置的基礎及橫向聯繫的管道作的越扎實,為健全台東原鄉原住民族教育體系來努力,我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