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期──高等學校男生|
◆蔽衣破帽
大家進大學的時候,有遇過什麼新生禮嗎?小編的大學有迎新茶會,朋友的大學則有「扣門禮」:新鮮人穿著學士袍站在門的一端,敲響門,而師長穿著博士袍在門的另一頭迎接,象徵學生入學後開始尋求智慧的旅程。
當然除了學校舉辦的新生禮以外,還有學生們之間傳承的新生禮,〈三個傻瓜〉裡就有演過學長把學弟叫出來進行新生禮的橋段,雖然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變成了集體霸凌事件,失去原本的意義。
日本時代台灣的大學,便有一些從日本傳來的,不成文的「新生禮」。
中一中畢業後進入臺北高校的楊基銓說:「在中學校唸書時尚被認為是小孩,一旦進入高校,突然受成人一樣的款待,學生可以留髮,不必剃光頭。」,在這樣的基礎上,便發展出了一套名為「敝衣破帽」的儀式。
台語研究學者王育德曾回憶道,剛入學時,同住的三年級學長一邊把玩著他剛買的全新黑絨制帽,臉上慢慢浮現神秘的笑容,一邊說如果沒有經過頂上局部「開封」這一關,就稱不上「獨立自主的高校生」。
接著學長便和同伴使勁的撕破帽頂,之後特意用白線縫上。戴著破帽,把頭髮拉出帽外,腰纏長巾,腳踩木屐,「弊衣破帽」的行頭才算完成。
◆立領學生服
大家時常在日劇裡面,看見的這種立領的學生服,一般被稱為「詰襟」,但在日本時代大多是高等學校生(相當於如今的大學)在穿著。
雖然中學校(高中)一開始也是詰襟再加上綁腿,但因為之後太平洋戰爭的開打,中學校制服逐漸變成卡其色的制服,因此在繪製上,我們仍是以大學生的穿著參考。
[#角帽+#校徽]
搭配「詰襟」的,還有帽子、西裝褲、皮鞋等等,而帽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配件之一。學生服的分為「正帽」和「略帽」,略帽是草桿帽,是夏天的帽子;正帽則是冬天戴的,通常是黑色的角帽或是海軍帽,正中央鑲飾每個學校的校徽。
除了圖中全黑的角帽,幾所學校如台北高等學校、台北醫學大學,在帽緣有縫製有白線,因此大學生戴的帽子也被稱為「白線帽」,是一種知識份子的象徵,當大家看見「白線帽」時,很容易會對你產生敬佩(或是獲得女孩子的芳心XD)。
[#詰襟(つめえり)]
詰襟是一種立領的黑色西裝,現在也可以在許多日劇的男高中生身上看到。詰襟原先是在歐洲被作為軍人和公務員的制服,在明治時代時被引入日本,被作為軍人、官員、警察等制服使用,1880年代陸續被日本普及成中學、大學的制服,而後引入台灣。
詰襟的衣領是立起的,通常會是一個前低後高的狀態,後面的衣襟高度標準在4±0.2公分。
另外在學校教育中要求必須「襟を正す」(端正衣領),也有著「端正個人品格」、「遵從社會秩序」等意義。另外,詰襟下擺的扣子則通常需要扣起來,若敞開會被認為不禮貌。
[#鈕扣]
詰襟上的鈕扣也是很引人注目的一部份,不只金光閃閃的引人注目,如今也有「第二顆鈕扣是最靠近心臟的地方,把它送給喜歡的人代表自己的心意」這樣的象徵。
詰襟上的鈕扣大多是金色的,材質多為金銅,也有一部份是鋁製的,有些鈕扣上還會有校徽。除此之外,袖扣是用一種「あきみせ」的方法鑲在袖口的,あきみせ是指袖口的鈕扣是為裝飾用,並非真的可以扣起。
[#西裝褲+#皮鞋]
搭配詰襟的是西服的西裝褲,有些人會露出腳踝,或在一些崇尚「蔽衣破帽」的校園裡,會將褲管捲起搭配木屐,已表示大學生有獨立思想不受體制束縛的象徵。
◆日本時代的學生運動
日本時代的台灣學運,有一個極大的特色便是「由外而內」,在日本留學的台灣人受到當時大正民主的風氣啟發,進而帶領台灣本島的社運與政治發展。而蔣渭水等人成立的「文化協會」,便是將這種風氣擴展到校園的重要推手之一。
「文化協會」的一千名會員中,大部分皆為仕紳,但仕紳因為年紀與身份的關係,比較沒有時間放在活動與倡議上。這時裡面約佔兩百七十人的學生們,就是一股很重要的能量了。
參與學生運動的學生,又以師範學校(國語學校)的人數最多。學者們認為,除了醫學校以外,國語學校便是最高的學歷,幾乎可以算是台灣的菁英;另一方面,會去唸師範學校者,有不少人是因為家境清寒,無法留學或讀醫,而較為清寒的學生,對於階級問題也比較看重,更有民族意識。
雖然查閱當時的衝突事件,導火線常常會讓現在的大學生感到匪夷所思(比如:畢業旅行地點分歧、學校靠左靠右行走規定不合),但之後往往因為校園裡的警察拔刀威脅,或是台灣學生必須要向日本學生敬禮等長年歧視原因,而演變成大規模的學生抗爭。許多學生在抗爭活動中,遭到退學處分或是面臨刑罰,而文化協會也曾因為報紙攻擊,而使得退出者高達四百多人。
「自由這種事情,沒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就是一直種就對了,因為永遠有人想要剝奪你的自由。」
這句話來自朋友的大學教授,一如這個百年後的今天,雖然已經不用面對日本殖民台灣那種「二等公民」的悲哀了。但社會上不公的事情仍是層出不窮,校園裡仍有許多事情需要發聲。
那時候所付出的努力,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所需要面對的,願所有公民皆能擁有自我的意識,願所有學生都保有初心。
參考資料:邱威翔〈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制服之研究〉、藍博洲《日據時期台灣學生之運動》、鄭麗玲《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鄭麗玲《阮ê青春夢──日治時期的摩登新女性》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民族 國 小 校徽」的推薦目錄:
- 關於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矮小姐的日常 의선이의 일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民族國小校歌 :: 公私立幼兒園543 - morePTT 的評價
- 關於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民族國小校徽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民族國小校徽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民族國小校徽 - 全台國小評價網 的評價
- 關於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這裡是~民族國小 - Facebook 的評價
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矮小姐的日常 의선이의 일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流行時尚,從校園開始
-\-\
說到韓系風格穿搭,你的腦中是否有一些單品浮現呢?
韓國人某個程度上是一個相當「團結」的民族,說好聽一點是團結,講難聽一點是怕被排擠、怕跟別人不一樣,光用眼睛看就可以略知一二,從穿著上就可以知道他們有多「團結」。只要某單品一流行,就滿街都在賣、滿街都在穿,也絲毫沒有「撞衫」的想法,例如基本的橫條紋T、夏天流行的白色涼鞋、到冬天人人都要有一件的長羽絨,形成了一種「國民XX」的文化。
然而這種文化卻從校園中就開始對學子進行潛移默化。
台灣的「校服」文化大概止於高中,大部分的大學,除了穿不太出門的系服之外,幾乎沒有所謂的「校服」(雖然最近已經有幾個學校開始設計校服)。而韓國的「校服」則一路延續到大學,每一間大學都出了各式各樣繡著校徽甚至學系的校服。韓國的大學生非常願意穿各種學校出的衣服,除了機能性好之外,不用苦惱要穿什麼、衣服設計符合潮流,更是學生願意穿的主要原因。當然如果學校很好,某個程度上穿出門的就不只是校服而是校名了。
韓國的大學在校服的設計上非常用心,例如紅了幾年的棒球外套,幾乎每間大學都有出,除了學校販賣的基本款之外,系所也會自己訂製,顏色跟圖樣都可以客製化,甚至也有學生願意另外花錢訂製季節限定款,像梨花女子大學的櫻花季款式流行時就團團爆滿。而最近的大勢單品長羽絨,除了各品牌爭相推出之外,也有不少學校跟上流行了。
並不是要一味的否定台灣人的美感,但韓流時尚也的確不容小覷,雖然全部的人都是一樣的LOOK,或是太注重外表並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好事,但美感的培養不能等,從校園開始注入流行元素,的確也是韓國人厲害的地方,什麼時候台灣的學生也能把校服當作時尚單品穿出門呢?
棒球外套 야구 점퍼 或 야구잠바
長羽絨 롱패딩
-\-\
話說我以前國中念的學校制服是水手服所以有點有名,高中念的學校制服貴到上新聞(但好像算是好看的制服啦),大學就不說了哈哈哈.......... 不去學校的日子根本沒人想穿跟學校有關聯的衣服啊........
然後順帶一提,韓國大學的棒球外套,學校有紀念品店的話,是可以直接買到基本款的喔~
'과잠' 역사 새로 쓴다?
올겨울 대학가에서도 열풍인 이것.
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年也要 #夜訪博物館 | 隱身城南的博物館群】
還記得去年大家一起排隊夜訪總統府、夜宿臺博館的盛況嗎?#博物館夜開開放 是白晝之夜重要的傳統,#倒數34天,來看看今年還有哪些博物館要加入陪我們一起不睡呢?
🌑 城南的知識寶庫:#臺大博物館群
很少人知道,臺大校園裡藏著十座不同主題的博物館,從人類學、地質、醫學到動物、植物、昆蟲,幾乎無所不包;日治時期的政府透過臺大前身「#台北帝國大學」與臺博館前身「#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兩處機構雙軌並進,同時進行大量的臺灣資源標本採集,但直到十年前成立臺大博物館群,才有愈來愈多人發現這些珍貴的寶藏。
🌑 不睡博物館之一|#植物標本館:延長開放至 10/8(日)06:00
在帝國大學時期,校園裡曾經有過一座小型植物園。為因應日本的南進政策,除了臺灣本土植物外,從東南亞和太平洋島上採集到的罕見植物都被帶回這裡種植研究;今日由館所人員用心經營的植物標本館,值得你深入探索!
🌘 不睡博物館之二|#人類學博物館:延長開放至 10/8(日)06:00
矗立在椰林大道旁的仿羅馬式建築,曾是臺大人口中的舊總圖,現在則變身人類學博物館。館內的原住民泰雅貝珠衣和馘首標幟、各族群文化標本、5000 多件珍貴美麗的民族學藏品和上萬件的考古學標本,都將在白晝之夜甦醒,和我們一起不睡。
🌗 不睡博物館之三|#校史館:延長開放至 10/8(日)06:00
臺大校史館的建築採日治時期折衷主義基調,簡潔而典雅。館內展出臺大 11 個學院的簡史與學術成就、前校長傅斯年的治校精神和臺大校徽、校訓、校歌等;亦可看到四六事件、白色恐怖到「野百合學運」的紀錄與反省。沒來過校史館,別說你了解臺大!
🌖 小睡博物館|#農業陳列館(洞洞館):延長開放至 10/7(六)21:00
60 年代由貝聿銘在哈佛大學的學弟 #張肇康 建築師所設計的洞洞館,是臺灣現代建築運動中指標性的重要建築。農業陳列館是三棟洞洞館中最早蓋好、唯一由張肇康親自設計,也是後來唯一保存下來的一棟,邀你一起來夜探洞洞館的奇特空間、親身體驗黑夜中的空間光影變化!
🌕 #還有好多空間準備歡迎你來夜遊
除了這些空間之外,臺北城還有好多美術館、劇場、Live House、古蹟在夜晚等著迎接你的光臨,敬請期待!10 月 7 日,和 20 萬夜貓一起來夜訪城市博物館!
#2017白晝之夜 #10月7日全球同歡 #好呀大家都不要睡
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民族國小校徽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民族國小 校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民族國小電話、民族國小校徽、民族國小評價就來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民族國小校歌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民族國小校徽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民族國小 校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民族國小電話、民族國小校徽、民族國小評價就來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民族國小校歌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民族 國 小 校徽 在 民族國小校歌 :: 公私立幼兒園543 - morePTT 的推薦與評價
公私立幼兒園543,民族國小班級網頁,民族國小編班,民族國小上學時間,民族國小校友,民族國小校徽,民族國小電話,台北市民族國小校長,民族國小教科書版本.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