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國交通事故統計,108年度事故件數34萬1,972件,較99年21萬9,651件,增加12萬2,321件(增幅55.69%),足以顯見我國交通事故所造成之影響有越來越嚴重且次數增長的狀況,有鑑於此運安會之成立應肩負預防及調查等責任,協助降低我國運輸事故發生的機率。
內政部於本月2日預告修正「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部分條文。此次共有5大要點,其中與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等相關的修法內容為「重大交通事故案件發生後,應維持現場完整並與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調查官協商後對事故現場進行必要清理。」,然目前運安會並無在北部以外地區設點,若以修法要旨要加速事故現場處理情況,事故發生在南部恐會要等調查官南下方能處理,與修法要旨相違背。若要順暢執行該辦法需各地皆有駐點,運安會成立之初曾規劃「快速反應辦公室(高雄/花蓮/台中)」然如今卻無下文,運安會應儘速完成設置確保法規運行順暢。
去年六月時空勤總隊發生直升機於桃園八德區「重落地」,卻未通報運安會,還將受損的機身藏在松山機場的機棚裡的狀況,雖後續經運安會說明該起事故「毋須通報」,故沒有相關罰則的問題。但整個行政作業程序似有疑慮。據了解,重大運輸事故有相關規範,然以「民用航空器及公務航空器重大飛航事故調查作業處理規則」為例,對於該事故是否為重大事故「運安會應依通報內容及先遣小組蒐集之資料,認定通報事件是否為重大飛航事故,必要時並得組成審查會對認定之爭議進行審查。」對於重大事故之認定各單位無法統一,造成程序時間拖沓等問題,運安會應與相關單位討論,確保通報要件內容一致,避免類似狀況再度發生。
而完善運輸安全資訊,對於運輸環境事故防制尤為重要。據悉目前我國運輸安全資料庫共有11個,橫跨運安會、民航局、航港局、高公局、運研所、鐵道局、台鐵局、農委會等8個單位,然其中除運研所之「第二代臺灣地區公路橋梁管理資訊系統」,以及航港局建置中之「智慧航安資訊系統平台」外,其餘系統均未與其他機關系統整合,運輸安全動輒得咎,應妥善規劃整合資訊,確保資源共享,預防運安事件發生。
UBER或oBike等共享運輸系統引發許多爭議性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國內體制及法規僵化,近期國內又興起「共享機車」的風潮。機車代步在國內是相當普遍的移動方式,108 年底機動車輛登記數總計 2211 萬輛,較上去年底 2187 萬輛,增加24.1 萬輛或1.10%。108 年機動車輛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達611 輛, 6成以上民眾有固定使用機車的情況,而共享機車的崛起能有效呼應民眾之需求。然「共享機車」現階段只有幾個縣市有,全臺普及率還不高,一旦全台普及率高,恐怕會造成各縣市政府管理上的問題。除此之外恐怕會有較多平時不熟悉路況之用路人使用,容易造成交通肇事,且共享載具極度依賴資訊整合,是否容易會出現像U-bike一樣的資安破洞等問題。以上問題交通部、運安會應預先規劃,方能順應時代潮流防患於未然。
民用航空器及公務航空器重大飛航事故調查作業處理規則 在 民用航空器及公務航空器重大飛航事故調查作業處理規則 的相關結果
航空器 所有人、使用人及飛航管制機關(構)應通報下列重大飛航事故或疑似重大飛航事故:. 一、人員死亡或傷害者。 二、航空器失蹤或無法接近該航空器者。 三、航空器實質 ... ... <看更多>
民用航空器及公務航空器重大飛航事故調查作業處理規則 在 廢:民用航空器及公務航空器飛航事故調查作業處理規則 的相關結果
飛航事故 發生後,事故地區之地方政府、航空站經營人、民航局、港務公司、航港局或海岸巡防機關應提供調查指揮中心作業及航空器殘骸暫存所需場地、通信及辦公設備。 第12條. ... <看更多>
民用航空器及公務航空器重大飛航事故調查作業處理規則 在 民用航空器及公務航空器重大飛航事故調查作業處理規則 的相關結果
民用航空器及公務航空器重大飛航事故調查作業處理規則 EN. 修正日期:, 民國109 年03 月06 日. 法規類別:, 行政>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 航空目. 所有條文 · 編章節 ... ... <看更多>